第45章
  
  何彤彤曾把憋在心底里的想法告诉姜纪。
  “就算我那天去了,我们应该也不会在一起。”
  “不过有时候我在想,如果高二同班那年不那么别扭,现在是不是会有不一样。”
  没在一起时,有很多不该的理由,比如他们都是高中生,高考最重要。
  高考结束了,他俩却没在一起。
  放在很久之前,大概没人会想到。
  那天何彤彤说要去和钟文玺一起吃饭时,姜纪凑在她耳边说的那半句话是—
  “我喜欢。”
  “我喜欢你。”
  但是到毕业,到毕业后好多天,她们都没能听到那句话。
  有时候,觉得以后近在咫尺,有时候,又觉得以后只是以后。
  八月,姜纪收到了临川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柳明月得知消息,在q.q上面连番轰炸她,打来电话。
  “真的假的啊,你不是开玩笑吧。”声音惊讶,却一如既往的甜。
  很亲切,躺在床上,姜纪不由自主地笑道:“我跟你开这种玩笑干什么。”
  “我完全没想到咱俩会去同一个大学,你不会是……”
  “放心,不是因为你。”
  “我可没这么想。”
  柳明月语气带了点撒娇的意味。
  更熟一点后,姜纪知道柳明月就是大家想的那样,家境好学习好性格也好的小公主。
  心情好,眼睛弯得厉害,像姜纪在书店遇见那两次。
  心情不好,从不遮掩,哭也不含糊。
  要说她俩的缘分,姜纪想。
  似乎越狼狈的时刻,人心就靠得越近。
  两人又聊了几句挂掉电话。
  退出通讯录界面后,手机随手扔到一边,翻了个身,姜纪将脸朝向天花板。
  盯到眼睛失焦,她下床穿拖鞋,天气热,她下身只套件牛仔短裤,双腿笔直匀称,走几步到电脑前,对着放在桌子上通知书的名字出神很久。
  最后又翻开邮件。
  周迢:
  我要去临大了。
  出成绩之后我时常会想,如果你没出国,正常地参加高考,然后填志愿报考京大。而我的分数又够不到,那我会不会选择回去复读。
  想了好多天,最后我觉得是不会的。
  因为你离开太久,我都快忘记你长什么样子了。
  可我还是想问。
  周迢,你还好吗?
  空调主机运作的声音盖不住窗外蝉鸣,凉爽的冷气打转在四周,姜纪放在鼠标上的手指关节一点一点缩回,看着“你还好吗”那四个字,一股无力感突然包裹住她。
  腹部有痛感袭来,姜纪这几天生理期,以往同样会有这种感觉,每月一次,平时都习惯了的,眼下只疼了一阵,眼眶却湿了。
  何彤彤总说她自己在这个时间段里情绪不会太好,易躁易怒,还脆弱,遇上一点儿芝麻大的事也想哭。
  这天,姜纪终于在周迢无缘无故消失后的第十六个月,忍不住哭出声来。
  游览完维多利亚港,回到酒店,姜纪毫无目的地看手机、翻相册、最后打开q.q,想选一张拍得不错的照片发给他。
  挑着挑着,姜纪发现她所有的途径就只有这些。
  发不出去的邮件,得不到回应的消息,还不回去的本子。
  再去看图片。
  远处的建筑楼久了仿佛开始闪动,倒影在海中变成歪扭的样子,弯月映到其中,遗世独立,不染半分浊。
  她总是谨慎知微。
  太喜欢,所以小心翼翼。
  可也就到此为止了。
  地上奔跑的普通人,注定是去不到云端的。
  —上卷完
  第33章
  临川的十二月,温度仍在十度以上。
  姜纪从初来乍到不适应临川的天气到回家不适应林泽的天气,用了快六年。
  这会儿,她收拾妥当,临出门时扫一眼手机上的天气,上面显示大约两个小时之后会开始下雨。
  这个季节的临川不处于雨季,雨滴自天而降,虽突如其来,但向来不会大,持续时间短,打把伞是足够的。
  姜纪从最近的柜子里面翻出把伞。
  透明伞面并没捆到一起,伞带坠到一边耷拉着,看上去没什么精气神。
  这间房子的主人一向如此,姜纪心知肚明,熟练地圈起捆住,再粘到一起,拿钥匙出门,她一手提包一手找到微信发语音。
  “我准备出门了。”
  “咻”地一声发送。
  消息弹回来地很快,接连两条。
  —太好了,爱你!
  —我工作完请你吃饭!
  看一眼打车软件上的车牌号,姜纪的视线移到自己刚刚填到打车软件上的目的地。
  商河国际酒店。
  哪怕是在临川市众多五星级酒店之中也完全排得上号。
  能帮柳明月采访上这种人物,这趟铁定不算白跑。
  车来得很快,姜纪打开车门,坐到后面那排。这几天她的睡眠都很充足,难得没在下午三四点这个时间段里犯困,过只靠一杯咖啡续命的生活。
  开了几百米,前排的司机透过后视镜注意到她把胳膊放在车窗边,悠闲地撑着下巴,一副不急不慢的模样,便开口问她是不是来旅游的。
  毕竟工作日,时间点又不对,没有哪个打工人会慢悠悠打个车往返,看不也看手机,只顾着望向窗外。
  想了想,姜纪回答:“算是吧。”
  司机大叔一听,兴致立时来了,话里话外都在讲那套姜纪大学时就听过好多遍的旅游攻略。
  但姜纪没否认,只这样听着,时不时做个捧哏。
  那些飘过耳边,累积重复不下数十次的景点与小吃,她在临川待了八年,依旧没能体验个够。
  大学四年,前两年忙学习,后两年忙实习,后来留在本地工作,从公司实习生干到项目核心人员。
  每每想起,姜纪往往觉得那时太累。
  也不是她生性要强,只是总有杂七杂八的事情交织在一起。
  有时候很想得到一些机会,无法选择,有时候处在洪流之中,不得不拼。
  然后过着过着,就很多年。
  “姑娘,前面过红绿灯就到了。”
  被提醒一句,姜纪仿若梦醒。
  下了车,她还在感慨自己最近真是要闲出病来了。
  似乎大脑一旦不保持长时间的高强度运作,思考便自动跳转到人生感悟的区域。
  例如方才的她。
  从前哪有时间想这些七七八八的事情。
  姜纪没来由地笑了一下,不算苦,却也没理由开心,意味难明。
  好歹自己现在算是在休假。
  想到这儿,她朝不远处那栋高楼走去。
  进了酒店大堂,自动旋转门,三百平以上的面积,略带夸张的假树水池坐立一边,立了个木质牌子写着碧华小潭,大厅金碧辉煌,连天花板都闪光。
  略微一看,发现坐在白色皮质单人沙发上的柳明月。
  柳明月抬头望过来,她其实没怎么变样,让人感到亲切的柳叶眉和笑眼,牛仔褂配短裙的元气穿搭,语气依然甜甜的。
  柳明月冲姜纪笑,“还好你在家,不然我要完了。”
  三个小时前,姜纪躺在床上琢磨着下午要干点什么好的时候,接到了柳明月打来的电话。
  她下午有场采访,忘记带记者证。
  姜纪本就闲着没事干,干脆替她跑了一趟。
  “你本来打算下午去玩什么的?”
  柳明月接过证件往头上一套,好奇问道。
  “没想好。”小跑几步,出了点汗,姜纪顺手脱掉身上那件黑色薄西装外套,柔软质地的白衬衫露在外面。
  “不急,你慢慢来,就是再多住半年也没事。”
  柳明月会这么说,要归结于一年前她俩终于找到时机能合租,却不顺利地只住了半年。
  临大那几年,姜纪和柳明月不一个专业,课表不同,宿舍楼不近。虽说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校区,但只在两个人都有空的时间聚一聚。
  四年后毕业,姜纪要找工作租房子,柳明月出国留学,错过同住的机会。
  后来合租室友回老家,姜纪早对之前的房子不怎么满意,觉得离公司远了点,想着搬去柳明月的两居室,和她平摊房租。
  “刚好啊。”柳明月答应地很爽快:“我正觉着一个人住太空旷了。”
  柳明月的房子是柳妈妈给她找来的。
  房子最初租下来的时候,姜纪便听柳明月说过:“我妈也真是的,非要给我搞一个两居室,不是浪费钱嘛。”
  来临川读大学之后,姜纪才知晓柳明月高二转学的原因—
  爸妈离婚。
  原因的确像学校里传的那样,是柳爸爸出轨。柳妈妈在临川出生,离婚之后她带柳明月回了家乡。
  柳明月家境好被宠着,自然不只包括父亲。
  自然能理解柳妈妈一口气租下两居室是由于爱女心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