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然后她一脸沮丧地坐了下来。
姜纪记得她是去打听播音的。
“怎么了?没选上?”
郝怡涵把头摇成拨浪鼓:“是柳明月。”
四周围过来一堆人讨论。
“柳明月可真忙,既要播音念稿还要举她班牌子。”
“没办法,人家厉害,都能选上。”
“她为什么非要什么都凑一下啊。”
……
人的安慰大部分起不到实质性作用,姜纪不好说什么,只能轻轻拍拍郝怡涵。
上节课留下的板书没被擦掉,姜纪从黑板空着的地方开始抄,但间隔不均匀,很快就没地方,她拿着粉笔在作文上犯了难。
“嘿,粉笔字写的真不赖。”
听到这话的时候,姜纪正踮着脚拿板擦往最上面够,她个子不高,充其量165,只能这么擦。
扭过头,韩天正靠在前门,见她看过来,朝她挥手。
注意力全被吸引,姜纪还没松下伸得笔直的手,板擦就被人从掌心抽走。
她下意识回头,瞥见人影要说谢谢,刚说出一个字话又堵在心口。
过了很久,姜纪仍旧记得这天,记得周迢鼻尖有颗小痣,眼睛半睁着,侧面看他长相似乎更难接近一些。
以及他手指很轻很轻掠过她手掌纹路的触碰。
姜纪几乎是发着呆等他擦完黑板的。
“你继续写。”
周迢回头看她,手伸到上面挡住飘下的粉笔灰。
姜纪回过神,极快地转过身。
“谢谢你。”
韩天在门口抢先回答:“不谢不谢,迢哥就是这么乐于助人。”
大部分韩天喊周迢迢哥的时候,都不怀什么好意。
周迢没说什么,因为他知道这人只会越说越来劲,不如不理。
最上面那排英文字母越写越小,姜纪注意力被分走一半,她听到韩天换了个话题:“我怎么听说钟文玺报了三千米,他受什么刺激了?”
钟文玺报了三千米这事,姜纪今天刚知道,但周迢没报名这事,姜纪是一直知道的。
因为每每说起这个,何彤彤总遗憾,毕竟周迢羽毛球打得是出了名的好,在市级比赛得过奖的。
“他体育方面肯定不会差,随便跑个一百米不是轻轻松松。”
“你去问他。”
周迢已经擦完了,他转身把板擦放下,姜纪瞧见他把头歪向座位那一侧,脸正对着门口,动作配上样貌,很勾人。
于是她眼神范围收得更紧,盯着卷子上的英文句子,构成单词的字母漂浮起来,指尖握住的粉笔画出新的痕迹。
“姜纪。”
他募地喊她。
“嗯?”
她应声。
“后面黑板上的内容可以换新的了。”
“好。”
简短答完,禁锢住她的那股气息终于走开。
所谓瓦伦达效应,大概就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或是墨菲定律,尽管你不期望发生某件事,它却总会以各种形式到来。
姜纪不易察觉地叹了口气。
她快要不认识这个自己写出来的单词了。
第6章
正式比赛开始前是开幕式,各个班级报名的运动员要在开幕式上走方队。姜纪作为观众,和班上同学排队站在操场上。她个子虽然不高,但按身高正好是最右排第一个。
伴着激扬的背景音乐,广播响起接连不断的串词声,一个班挨一个班出现在跑道上。
记着郝怡涵也在方队里,姜纪时不时抬头看一眼。
虽然没报上播音,但郝怡涵本着乐在参与的原则,参加了女子一百米短跑。落选当天下午,郝怡涵对姜纪说记得到时候帮她多拍几张照片时,没有一点儿失落的样子。
说不准什么心情,但郝怡涵这样一转眼就能将不开心的事情全忘抛之脑后的性格。
是有点让人羡慕。
想到这儿,姜纪拿手机的动作慢了些。
郝怡涵在队伍里小幅度地向她挥手,姜纪也扬扬手机示意,她按下拍照键,顺着他们的步伐移动手机,直到二班最后一个人的身影消失在视线内。
拍完照,姜纪一张张浏览。
她的手机不是最先进的那版,功能仅限于打电话和拍照,所以照片也算不上特别清晰,会泛白。
但至少这几张照片里郝怡涵挺好看的。
还没收起手机,又听到一阵骚动。
“来了来了。”
“别挡我啊,看不到了。”
“前面的人能不能低下头啊。”
……
高二五班的方队到了跑道上,远远的,姜纪看到柳明月举着牌子走在最前面的身影。
柳明月今天把头发扎了起来,马尾高高地挂在耳后,意气风发,依旧漂亮。
思绪恍然回到昨日。
中午休息,郝怡涵问姜纪要不要一起去校外面的小吃街,恰好,姜纪和何彤彤虽说着要去,但因为各种原因很少去那里吃过饭,三个人索性结伴同行。
郝怡涵熟练地拐七拐八,最后领着她俩走到了一间黑色招牌的小店里。
刚坐下,姜纪就注意到旁边也坐着了一桌子穿着一中校服的女生。
“月月,我看了老师电脑上的成绩单,你好像又是我们班第一名。”
“那就不是年级第一咯。”
那个被叫作月月的女生一开口,姜纪立刻反应过来是柳明月。
“还是周迢?”
“是吧,不过你之前不是也有几次比他成绩好嘛。”
“嗯——下次努力。”柳明月故意拖长尾音,笑了声。
还没等她们再说什么,三碗麻辣米线端了上来,柳明月几个人起身离开。
郝怡涵把筷子一下戳到碗里,显然不如来时兴奋,联想到什么,她无奈叹气:“有的人就是太优秀了,干一行行一行,真羡慕。”
过了会儿,何彤彤也被情绪感染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啊,拿第一都能说得这么轻飘飘的。说真的,像柳明月,周迢他们这种成绩好、长得好、家里条件又好的人,能有什么烦心事吗?”
队伍慢慢移到屏幕正前方,姜*纪看到出现在镜头前的柳明月,她似乎察觉到有人在拍,扭头看过去,和姜纪对视一眼后,柳明月笑了。
笑得灿烂,灿若繁星。
姜纪回应般地嘴角上扬,这是她数十年来的肢体反应,甚至比大脑更快。
柳明月已经转过去了,她站在最前面,仍然朝气。
原本温和的阳光突然刺眼了些,姜纪那抹笑仍在嘴边。
不同于以往地,带点微不可察的涩。
女子一百米是上午第二场比赛,姜纪和何彤彤商量好了要去给郝怡涵加油。
她俩早早就拿着水和毛巾,装备齐全,时刻准备“鞍前马后”。赛前十分钟,何彤彤给郝怡涵打气,一句“我真觉得这里没人跑得过你”,把郝怡涵夸的天花乱坠,飘飘欲仙。
姜纪在一旁附和着笑。
何彤彤鼓励人向来就是这么个方法。
高一有次模拟考,姜纪发挥失常,连班级前十都没进,本就郁闷,看完年级大榜计算和周迢的各科分差后更是食不下咽。
英语居然也比他低了五分。
一张纸上百来个人的名字,他们常处于对角线的位置,区别在于连线的长短。
姜纪想,她拿周迢当目标,是否太过不自量力。
何彤彤在餐桌上对吃不下几口饭的她恨铁不成钢,说:“你可是要考京大的人,这一次考试算什么”。甚至现学现用,念两遍课文里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力证自己的观点正确。
虽然些许夸张,但那一刻挺奏效,安慰到姜纪一点点。
因为国内最好的大学就是京大,从年级第一到年级第一百,是几乎所有学生心里的目标。
姜纪出了神,直到感受到旁边有人在往她这边挤才发现自己被推到后面了。何彤彤和郝怡涵在前面聊得正起兴,完全没注意到她,而站到她刚刚那个位置的是个男生,虽然个子不算高,但挡住了她的视线。
姜纪不乐意参与这种人挤人的活动,使了点巧劲退出,避免哪里被撞到。
“同学,这是几班在比赛啊?”
那男生转头问,姜纪看清楚了他的长相,眼睛细长细长的,嘴很大,脸似乎不太协调。她不认识,便看了看周围,说:“问我吗?”
男生点点头。
“我不太清楚,只知道有二班的。”
“哦。”
虽是没话了,眼睛却一直盯着姜纪。
姜纪被看得不太舒服,别过身,避开他的视线。
这时候何彤彤和郝怡涵终于从他们的世界里抽离出来,意识到姜纪不在了。
“哎,姜姜,你怎么到后面去了?”
呃了几声,姜纪还没回答,郝怡涵就指着站在她前面那个男生,一脸无语道:“张亚冬,你怎么阴魂不散,有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