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所以您的孙子孙女,全都得仗着他们的娘。
  “哪怕是您,也得仗着她的品级,日后才能见着顺天府的诰命夫人,也不用跪拜。”
  眼睛不看,却伸手指着卜世仁,“您若是非得跟舅舅一起搅黄了我这门亲事……
  “那就请恕孩儿不孝,明儿我就回江南,给曹大人当钱粮师爷去!”
  卜氏吓得魂飞魄散,扑上来死死抓住贾芸的衣襟,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儿啊,你这些年不易啊……
  “如今好容易考中了举人,有了功名,郡主又能帮着你做官……
  “你可不能自毁前程啊!”
  贾芸笑笑,不做声。
  卜氏忙不迭地转头赶她哥哥出门:“你先回去吧。我必给银姐儿找一门好亲事!”
  卜世仁只得悻悻往外走。
  贾芸便去送他舅舅,临关院门,又笑道:“舅舅不要打江永的主意,他娶的乃是礼部侍郎丁大人的女儿,郡主亲口承认的表姐。
  “若是让他媳妇回娘家或者进宫去告一声状,别说我,便是红姐儿都未必能保得住舅舅你们一家子……”
  卜世仁脸色发白地抖着腿走了。
  卜氏在贾芸身后,提心吊胆地试探:“儿啊,你刚才,是吓唬我和你舅舅的吧?”
  贾芸回头看着她,过了好一时,方道:“想当年郡主头一回赏我珠宝,便直说了是让我孝敬您的。
  “娘,郡主待您不薄,不是为了让您转回头难为她得力的心腹丫头的。
  “前儿跟我跟您说过,凤二奶奶把平姑娘嫁出去了。
  “我就问您,平姑娘的婆婆有几个脑袋,敢对平姑娘说半个不字?她就不怕凤二奶奶直接送她去庙里修行、再也休想回家?
  “您若是不懂这些,以后就别掺合,也别多嘴。
  “高高兴兴地当您的富家老太太,过安生消闲日子,不好吗?”
  卜氏咬着嘴唇抖着手,闷不吭声地回了屋。
  贾芸思来想去还是没留在京城,而是带着母亲把家搬去了姑苏,在新任苏州知府左毅的手下做了个小小的经历。
  小红出宫便是嫁人,黛玉给她准备了十里红妆,还有一顶诰命的凤冠,以及贾芸调任应天府六品通判的“大礼”。
  小两口从此以后便留在了江南。
  林之孝两口儿自是跟着女儿,帮着姑爷打理内外的事情。虽说可以当老太爷老太太,但两个人却不肯闲着,一心一意帮衬姑爷。
  这一对比,卜氏真的就只算是个吃闲饭的了,整日介看着人家忙碌,惴惴不安起来。
  小红早已察觉了婆母的惶恐,想了想,给她挑了两个最耐心的媳妇子,把官场的规矩、送往迎来的礼仪、行走坐卧的姿态,都潜移默化地一一细教给了卜氏。
  直到两年之后,卜氏真的能够挺起胸膛跟知府夫人说话了,小红给她生了个孙子。
  卜氏激动得老泪纵横,再也不想着什么出门,只管留在后宅,眼珠儿都不错地监管着一群乳母丫头,仔仔细细地养育孙儿。
  五年后,小红一共生了两儿一女,都由卜氏一手带大,跟祖母亲昵得很。
  老祖母心满意足,再也没找过儿子儿媳的麻烦,也对亲家公亲家母格外热情——她甚至从没问过家里账上到底有多少银子。
  至于卜世仁兄弟几个,除了每年年底能收着她从外地拉回去的两车节礼,其他的光便再也沾不到了。
  直到三十年后,曹谕和黛玉离开了京城,到苏州定居。
  贾芸甚至都没跟小红商议,便立即辞了官,把整个家都也搬去了苏州——他一生不肯做正官,一直只在贰佐,所以做了三十来年的官,还只是个同知。
  老人们早就过世,孩子们也都有了自己的小家。
  贾芸和小红两口儿也不多说,只在林家老宅隔壁买了一所小小的二进院子。
  小红也不说什么回来服侍的话,却天天过来,帮着做了内院大管事依旧手忙脚乱的晴雯,把整个府邸打理得井井有条。
  再后来曹谕过世。
  小红索性把贾芸再次赶出去做官,自己则住进了林府,只管陪着林黛玉,一起慢慢老去。
  贾芸一生为人机智权变,圆滑世故,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但凡相处过的同僚,没有不跟他好的。
  他留在苏州府,一个通判做到了老死。
  有他这么个人在苏州府衙,又有小红在身边,林黛玉的晚年再也不用理闲事,过得无忧无虑、散淡悠然。
  直到贾芸过世、小红伤心彻骨也随后病逝,林黛玉身边再也没了自幼相伴的这几个人,这才在她的七旬之上,某天夜里,梦中仙逝。
  唯有江永活得久,到了他夫人香菱过八十大寿之年,带着一家子从京城到了江南“祭祖”。
  夫妻两个悄悄地到黛玉坟前祭拜,却见坟茔附近整洁得很,连棵杂草都没有。
  香菱沉吟许久,叹了一声:“还算贾家后人,有那么一点儿良心。”
  江永牵了她的手,低声道:“妙玉法师高寿,就在上蟠香做主持。
  “江南地面上,没人敢胡闹。
  “你放心吧。”
  香菱沉默下去。
  “其实长公主留在这里就很好。”江永叹息,又看旁边曹谕的墓碑,“曹大人宁可不回曹氏祖坟,也要相伴长公主左右,多圆满!
  “可先帝遗旨,非要把长公主和曹大人都迁回去附葬……”
  江永左右看看,小声牢骚,“多少有点儿多余!”
  香菱便瞪他:“他二人无后!故人们都西去了,后世子孙万一不肖,不肯管林妹妹怎么办?
  “难道让她一座孤坟横落风雨不成?
  “自然是附葬皇陵最为妥帖!
  “先帝最疼惜林妹妹,你少满口胡说!传到今上的耳朵里,我看你儿子的前途就要不保!”
  江永乖乖闭嘴,鹌鹑一样。
  第04章
  贾琏被充发军前,不过半年,便往金陵传回消息:修城墙的时候失足,跌下去摔死了。
  荣宁二房除了一个没用的宝玉和年幼的贾兰、贾琮,其实已经没有嫡亲血脉的男子了。
  两支的心里其实都在暗戳戳地盼着贾琏能碰上一场大赦,然后回来主持族中事务——毕竟他还是贾氏宗族的族长呢!
  拿尤氏的话说:“若论才干,琏二叔是绝对不能说没有的。”
  尤其是这半年,王熙凤使出了泼天的手段,借着自家父母兄长并没掺合京中之事所以性命犹在的靠山,凭着曾领过黛玉在两江总督曹谕处撂下的话,揣着贾母临终分给以及自己私下里积攒下的体己银子,趁着甄、薛等各大族世家都倒了架子待罪暂停了买卖——
  她就带着平儿、麝月和鸳鸯,将她这辈子所有吃过见过听说过的精致饮食都复刻了出来,生生把一座金陵城的酒楼生意,做出了四家分号!
  荣宁两支,似乎只是眨了一眨眼,忽然之间,百十号人的荣辱生计,又都系于王熙凤一身。
  尤氏夜里翻来覆去再三,第二天一早,顶着两只黑眼圈,叫了王熙凤来,嘲笑道:“想想就不甘心。
  “怎地在京城时,你仗着老太太和你姑母,压我们一头,事事都要听你的;
  “如今到了金陵地面,我还是那先回来的。怎地如今竟还要靠着你吃饭,还要被你压一头,还要事事都听你的?
  “敢是上辈子我们都欠了你的不成?!”
  王熙凤一瞧见尤氏就想起来那个飞蛾扑火、香消玉殒的尤二姐,心绪复杂之余,又端起往日的笑谑态度:
  “可不是?!你都忘了?上辈子我是只凤凰,你是给我喂食的奴仆!可你偷懒,饿了我三天!
  “所以咱们一处下凡,你注定,就要被我欺负一辈子!”
  尤氏被她逗得又是咬牙又是笑,遣散了屋里看热闹的下人们,才轻声问她:
  “琏二叔没了,你成了寡妇,照说,该关门闭户清净守节了。你是怎么个打算?”
  王熙凤眼圈儿一红,一边满不在乎地笑,一边却密密地落下泪来,抬手拿帕子抹了一把,才朗声道:
  “我?该出殡出殡,该埋人埋人。至于其他的,贾家的男人又有什么时候顶过事儿?
  “我不出门,不做生意,不挣银子,难道一家子全靠着族里,吃糠咽菜喝西北风?
  “你儿子行,珠大嫂子和兰哥儿能忍,我的巧姐儿可不行!
  “既然琏二爷的尸骨已经照着军前的规矩烧了,那就拜托贾琅走一趟,帮我接了他的骨灰回来。
  “等葬礼完了,我一边儿给他守节,一边儿接着做生意!”
  说完,王熙凤站起身来,手里的帕子一摇一甩,妖妖乔乔地给尤氏行了个礼,点点头:“多谢嫂子没打算害我!”
  “说的这叫什么话!?”尤氏瞪她,“有事儿招呼一声,我手里还有几个得用的人。”
  王熙凤留下一阵笑声,一阵风似的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