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放心。我的人看着,跑不了。”东王弯了弯嘴角,双手的拇指挂在了腰间的玉带上。
然后回过头去,看了看椅子上惊奇地看向下头的三皇子,挤了挤眼。
三皇子学着他的样子挑了挑眉,算是回应,一道童声讶然开口:
“忠顺王?!
“我听说,父皇命你禁足自省,写好谢罪折子,给愉王赔了罪,才许王府解禁。
“怎么父皇没发话,你就无旨出府了?”
无旨,破禁。
这已经是个可以当得上“大逆”的罪名了。
可是忠顺王袖子一甩,根本就无视了三皇子这黄口小儿,而是冷冷地看向东王,森然开口:
“东平王爷,听说你凭着所谓的‘中毒’,昏迷十天。
“却一俟陛下离京,便醒了过来,不问青红皂白,一剑杀了西宁郡王,是也不是?”
东王嘴角微勾:“太上和陛下出京,并不曾有旨意令忠顺王爷监国。
“本王所为,是不是的,跟你有关系么?”
敦王和曹讽这时也反应过来,皱眉看向忠顺王。
敦王看着忠顺王,到底都是宗亲,心底微软,开口劝道:“忠顺王兄,今日是上元大典。
“你有什么要说的,还请回府等陛下归来再议。
“若有急事,想来围守的禁军也不会坐视不管,不妨命他们去办便是。
“王兄万不要自误啊!”
忠顺王轻蔑地看着他,冷笑道:“敦诚,你闲散了半辈子,好容易有了个给太极宫守门的差事,就拿了鸡毛当令箭了?”
敦王顿时被气得面红耳赤!
曹讽一眯眼,上前半步,朗声道:“今日上元,三皇子代皇帝陛下主持上元大典。
“此时此刻,皇子问话,便是代陛下垂问,忠顺王,你若还是我朝之臣,如何竟敢不答?!”
嗯,又多一条罪状。
东王看着曹讽,十分满意。
似是顺便一般,又往上看了一眼翟道公。
翟道公有些发懵:东王看自已做什么?
三皇子也仰起头看了他一眼。
翟道公的腰本就弯着,此刻弯得更厉害了,满面窘迫恐惧。
三皇子嘴唇微动,一道细如耳语的声音传到了翟道公的耳朵里:
“悄悄从后门出去,找机灵人去大明宫,请昭庆郡主捧着金牌过来!”
翟道公心肝脾肺都在颤,抖着身子小声应了:“臣遵旨。”
底下忠顺王正要仰着头说话,忽然大殿外又是一声清喝:
“忠顺,皇帝既然让你给我赔罪,怎么我在大理寺住了这几天,你都没去啊?”
这个声音……愉王!?
敦王的眼睛登时瞪圆了!
“他,他不是在大理寺监牢!?他是怎么出来的?!”
敦王的声音太大,众人都听见了,不由也看了过去。
愉王被人抬着进来,狞笑一声:“本王手足都被打断,自是要医治的。
“大理寺那小小的防卫,难道还能拦得住我?!”
一时之间,气氛紧张。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时,没有人注意到三皇子身侧一个半大老头儿,腿软一般,跪在了地上。
慢慢地,慢慢地,爬到了御座之后。
第492章
大殿中几乎是呼吸之间,便隐隐成了三派。
敦王东王曹讽等人挡在三皇子前面;忠顺王带着若干武将及寥寥几个老臣;
而愉王则才被肩舆抬到殿上,交椅端下来坐稳,便有数位原先站在文武两班里的朝臣,自动自觉地挪到了他的身后。
从现场人数上来看,竟是最后抵达的愉王一派最多。
愉王抬着眉毛,靠在交椅上,好手扶了扶上着夹板的伤手,好脚垫了垫上了夹板的伤脚。
头一偏,眼睛斜着忠顺王和敦诚亲王,哼笑一声:“怎么?忠顺,敦诚,见了皇叔,都不行礼了么?”
敦诚亲王讪讪的,拱手欠身,果然行了个礼:“皇叔安。”
曹讽恨铁不成钢地横了敦王一眼。
怎么还没怎么着,先自已弱了气势,真的是……
闲散宗室的怂货本色!
反倒是忠顺王,冷笑着一挑眉:“愉王叔,我不过是因为你当街拒捕,所以才不得已动了些武力。
“陛下令我回府,只是让我反省下手分寸的问题。
“您可是进的大理寺天牢,是有人出首告了你,所以才由智通大师亲自审讯——
“您这条腿,是夹棍夹断的罢?
“您一个待罪之身,涉嫌数桩大案;怎么,私逃出来的犯人,也敢到含元殿耀武扬威起来了?!”
愉王跟着他的话尾喝道:“你还敢说?!
“你诓我出府,当街宣旨,可旨意上却没有一个字允许你对我动粗!
“我不过质疑你所谓的口谕真假,你若有理,大可与我同到御前分辩,如何竟能丧尽天良,当街命人打断我一臂?”
“愉王叔,你是亲王,我也是亲王!
“我当街宣旨,你都敢质疑真假,难道你我之间,还是你忠我奸不成?
“若不是你狼子野心、妄图谋逆,堂堂辅政亲王,陛下何至于要将你送进大理寺天牢?
“如今你即便再颠倒黑白,也洗脱不了你乃是乱臣贼子的真相!”
忠顺王正气凛然,再也不管什么长幼尊卑,一只手伸出去,几乎是指着愉王的鼻子痛骂!
愉王怒极,一口呸过去,直接掀了忠顺王的老底:
“要说乱臣贼子,你才是血脉里的逆子!你爹当年就与太上明争暗斗,作茧自缚断送了自已!
“你当儿子的,就该堂堂正正地替父报仇,可又没有本事,只得先给太上当狗!
“可谁知道,人家吊着你的,光是骨头汤,没有几口肉!
“到了今上即位,你又来巴结他!可他比他爹还要奸狡如狐,一丁点儿实差都不给你!
“你这才把主意打到了后宫女人身上!”
愉王身后,不知道是谁,轻轻地笑了一声。接着,还有人嘀咕了一句:“也不都是女人……”
这一下,笑声杂起,渐渐肆无忌惮。
忠顺王气得脸红脖子粗,大喝一声:“堂堂亲王,当朝皇叔,竟然如市井妇人一般,嚼这种老婆舌头!
“愉王叔,你到底还姓不姓司徒,顾不顾祖宗体面?!”
两边揎拳裸袖,竟真如市井妇人一般,对骂起来。
敦王和曹讽都看呆了,面面相觑——
这二位,今天究竟是来做什么的?
唯有东王,乐呵呵地捻着胡子看热闹,听得既仔细又认真。
甚至会跟着一方的说辞,赞同地点头、惋惜地摇头、无奈地叹气,种种表情,极为丰富。
“东王平日里不是这样啊……”敦王都傻了,下意识地小声替他跟曹讽解释。
曹讽心中一动,头微微一侧,看向身后的三皇子。
熊孩子正双手拄在膝盖上,眉飞色舞、兴致勃勃地盯着两王大战,努力地想要听懂二人究竟在说什么。
状态跟东王一模一样。
曹讽的眼珠儿轻轻一横,看向他身侧——
只有三皇子的那个随身小内侍。
翟道公,不见了。
哦,原来如此。
曹讽明白了过来,转回头来,悄悄扯一扯有些想要出声劝架的敦王的袖子,也进入看戏模式。
敦王才张开的嘴重新闭上,两只手也拢进了袍袖。
两王对喷得都有些累了。
忽然,忠顺王想了起来,嘲弄地看向东王,
“东平王,你不是好大的威风么?
“陛下一走,冯唐领了大明宫禁军,你却一口气把全京畿的兵权都攥在了手里!
“拿着你东平王的手令,便能调兵遣将、生杀予夺!
“这般飞扬跋扈、说一不二的东平郡王,一向是治军有方、手段周详!
“怎么?大理寺的要犯都看不住?!
“好,大理寺,不归你管,你看不住也就罢了。
“可如今,这越狱的重犯都到了你眼前,怎么你连下令锁拿都不敢——
“东平王,你该不会是愉王同党罢?!”
哟,吵不过愉王,才终于想起来这殿上还有旁人呢?
东王高高抬着眉毛,不以为忤,呵呵地笑起来,连连点头:“忠顺王所言甚是。”
一抬手,高声向外,“禁军听令,包围大殿,拿下愉王及其党羽!”
然而,外头一片安静。
大殿众人一滞,紧接着,敦王等人变了脸色,甚至微微起了骚动,往后退了半步!
曹讽心中生疑,看了东王一眼。
东王装聋作哑,目不斜视,只管朝着忠顺王打哈哈:
“忠顺王,你看,禁军归冯唐管,可不听我的号令啊!”
忠顺王眯了眯眼,摇头道:“我不信!冯唐现在何处?”
然后回过头去,看了看椅子上惊奇地看向下头的三皇子,挤了挤眼。
三皇子学着他的样子挑了挑眉,算是回应,一道童声讶然开口:
“忠顺王?!
“我听说,父皇命你禁足自省,写好谢罪折子,给愉王赔了罪,才许王府解禁。
“怎么父皇没发话,你就无旨出府了?”
无旨,破禁。
这已经是个可以当得上“大逆”的罪名了。
可是忠顺王袖子一甩,根本就无视了三皇子这黄口小儿,而是冷冷地看向东王,森然开口:
“东平王爷,听说你凭着所谓的‘中毒’,昏迷十天。
“却一俟陛下离京,便醒了过来,不问青红皂白,一剑杀了西宁郡王,是也不是?”
东王嘴角微勾:“太上和陛下出京,并不曾有旨意令忠顺王爷监国。
“本王所为,是不是的,跟你有关系么?”
敦王和曹讽这时也反应过来,皱眉看向忠顺王。
敦王看着忠顺王,到底都是宗亲,心底微软,开口劝道:“忠顺王兄,今日是上元大典。
“你有什么要说的,还请回府等陛下归来再议。
“若有急事,想来围守的禁军也不会坐视不管,不妨命他们去办便是。
“王兄万不要自误啊!”
忠顺王轻蔑地看着他,冷笑道:“敦诚,你闲散了半辈子,好容易有了个给太极宫守门的差事,就拿了鸡毛当令箭了?”
敦王顿时被气得面红耳赤!
曹讽一眯眼,上前半步,朗声道:“今日上元,三皇子代皇帝陛下主持上元大典。
“此时此刻,皇子问话,便是代陛下垂问,忠顺王,你若还是我朝之臣,如何竟敢不答?!”
嗯,又多一条罪状。
东王看着曹讽,十分满意。
似是顺便一般,又往上看了一眼翟道公。
翟道公有些发懵:东王看自已做什么?
三皇子也仰起头看了他一眼。
翟道公的腰本就弯着,此刻弯得更厉害了,满面窘迫恐惧。
三皇子嘴唇微动,一道细如耳语的声音传到了翟道公的耳朵里:
“悄悄从后门出去,找机灵人去大明宫,请昭庆郡主捧着金牌过来!”
翟道公心肝脾肺都在颤,抖着身子小声应了:“臣遵旨。”
底下忠顺王正要仰着头说话,忽然大殿外又是一声清喝:
“忠顺,皇帝既然让你给我赔罪,怎么我在大理寺住了这几天,你都没去啊?”
这个声音……愉王!?
敦王的眼睛登时瞪圆了!
“他,他不是在大理寺监牢!?他是怎么出来的?!”
敦王的声音太大,众人都听见了,不由也看了过去。
愉王被人抬着进来,狞笑一声:“本王手足都被打断,自是要医治的。
“大理寺那小小的防卫,难道还能拦得住我?!”
一时之间,气氛紧张。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时,没有人注意到三皇子身侧一个半大老头儿,腿软一般,跪在了地上。
慢慢地,慢慢地,爬到了御座之后。
第492章
大殿中几乎是呼吸之间,便隐隐成了三派。
敦王东王曹讽等人挡在三皇子前面;忠顺王带着若干武将及寥寥几个老臣;
而愉王则才被肩舆抬到殿上,交椅端下来坐稳,便有数位原先站在文武两班里的朝臣,自动自觉地挪到了他的身后。
从现场人数上来看,竟是最后抵达的愉王一派最多。
愉王抬着眉毛,靠在交椅上,好手扶了扶上着夹板的伤手,好脚垫了垫上了夹板的伤脚。
头一偏,眼睛斜着忠顺王和敦诚亲王,哼笑一声:“怎么?忠顺,敦诚,见了皇叔,都不行礼了么?”
敦诚亲王讪讪的,拱手欠身,果然行了个礼:“皇叔安。”
曹讽恨铁不成钢地横了敦王一眼。
怎么还没怎么着,先自已弱了气势,真的是……
闲散宗室的怂货本色!
反倒是忠顺王,冷笑着一挑眉:“愉王叔,我不过是因为你当街拒捕,所以才不得已动了些武力。
“陛下令我回府,只是让我反省下手分寸的问题。
“您可是进的大理寺天牢,是有人出首告了你,所以才由智通大师亲自审讯——
“您这条腿,是夹棍夹断的罢?
“您一个待罪之身,涉嫌数桩大案;怎么,私逃出来的犯人,也敢到含元殿耀武扬威起来了?!”
愉王跟着他的话尾喝道:“你还敢说?!
“你诓我出府,当街宣旨,可旨意上却没有一个字允许你对我动粗!
“我不过质疑你所谓的口谕真假,你若有理,大可与我同到御前分辩,如何竟能丧尽天良,当街命人打断我一臂?”
“愉王叔,你是亲王,我也是亲王!
“我当街宣旨,你都敢质疑真假,难道你我之间,还是你忠我奸不成?
“若不是你狼子野心、妄图谋逆,堂堂辅政亲王,陛下何至于要将你送进大理寺天牢?
“如今你即便再颠倒黑白,也洗脱不了你乃是乱臣贼子的真相!”
忠顺王正气凛然,再也不管什么长幼尊卑,一只手伸出去,几乎是指着愉王的鼻子痛骂!
愉王怒极,一口呸过去,直接掀了忠顺王的老底:
“要说乱臣贼子,你才是血脉里的逆子!你爹当年就与太上明争暗斗,作茧自缚断送了自已!
“你当儿子的,就该堂堂正正地替父报仇,可又没有本事,只得先给太上当狗!
“可谁知道,人家吊着你的,光是骨头汤,没有几口肉!
“到了今上即位,你又来巴结他!可他比他爹还要奸狡如狐,一丁点儿实差都不给你!
“你这才把主意打到了后宫女人身上!”
愉王身后,不知道是谁,轻轻地笑了一声。接着,还有人嘀咕了一句:“也不都是女人……”
这一下,笑声杂起,渐渐肆无忌惮。
忠顺王气得脸红脖子粗,大喝一声:“堂堂亲王,当朝皇叔,竟然如市井妇人一般,嚼这种老婆舌头!
“愉王叔,你到底还姓不姓司徒,顾不顾祖宗体面?!”
两边揎拳裸袖,竟真如市井妇人一般,对骂起来。
敦王和曹讽都看呆了,面面相觑——
这二位,今天究竟是来做什么的?
唯有东王,乐呵呵地捻着胡子看热闹,听得既仔细又认真。
甚至会跟着一方的说辞,赞同地点头、惋惜地摇头、无奈地叹气,种种表情,极为丰富。
“东王平日里不是这样啊……”敦王都傻了,下意识地小声替他跟曹讽解释。
曹讽心中一动,头微微一侧,看向身后的三皇子。
熊孩子正双手拄在膝盖上,眉飞色舞、兴致勃勃地盯着两王大战,努力地想要听懂二人究竟在说什么。
状态跟东王一模一样。
曹讽的眼珠儿轻轻一横,看向他身侧——
只有三皇子的那个随身小内侍。
翟道公,不见了。
哦,原来如此。
曹讽明白了过来,转回头来,悄悄扯一扯有些想要出声劝架的敦王的袖子,也进入看戏模式。
敦王才张开的嘴重新闭上,两只手也拢进了袍袖。
两王对喷得都有些累了。
忽然,忠顺王想了起来,嘲弄地看向东王,
“东平王,你不是好大的威风么?
“陛下一走,冯唐领了大明宫禁军,你却一口气把全京畿的兵权都攥在了手里!
“拿着你东平王的手令,便能调兵遣将、生杀予夺!
“这般飞扬跋扈、说一不二的东平郡王,一向是治军有方、手段周详!
“怎么?大理寺的要犯都看不住?!
“好,大理寺,不归你管,你看不住也就罢了。
“可如今,这越狱的重犯都到了你眼前,怎么你连下令锁拿都不敢——
“东平王,你该不会是愉王同党罢?!”
哟,吵不过愉王,才终于想起来这殿上还有旁人呢?
东王高高抬着眉毛,不以为忤,呵呵地笑起来,连连点头:“忠顺王所言甚是。”
一抬手,高声向外,“禁军听令,包围大殿,拿下愉王及其党羽!”
然而,外头一片安静。
大殿众人一滞,紧接着,敦王等人变了脸色,甚至微微起了骚动,往后退了半步!
曹讽心中生疑,看了东王一眼。
东王装聋作哑,目不斜视,只管朝着忠顺王打哈哈:
“忠顺王,你看,禁军归冯唐管,可不听我的号令啊!”
忠顺王眯了眯眼,摇头道:“我不信!冯唐现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