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你霸道啊!
  “别说太上、我父皇,都是谦逊好学之帝。
  “朝廷制度,设给事中、翰林待诏、拾遗、补阙,本就是查漏补缺的!
  “人力有时尽嘛,不寒碜!”
  东王微微一笑,回头看着三皇子,满目赞许:“三皇子所言甚是。”
  三皇子傲娇一笑,露出一嘴小白牙,跟嫩嫩的小狼羔子一模一样。
  双拳难敌四手。
  万扶只好闭上了嘴。
  他自然查过,礼部没有记档。所以他才敢不绕任何圈子,明目张胆地信口胡诌。
  这个老郎中一向畏畏缩缩唯唯诺诺,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
  他知道?
  呵呵,他上哪儿知道去?!
  他只该知道,开印之后他便必须告病辞官,给别人的高升腾地方!
  万扶气定神闲地拢了双手看热闹。
  “太祖景福十三年中秋,微恙。时太子即太上持节巡江南,便由时三皇子先忠敬亲王主持中秋赐宴。
  “礼部唱赞,时皇叔先宣安亲王伴皇子左右。”
  翟道公颤着声音说到这里,偏殿已经一片安静。
  不仅敦王和曹讽听愣了,便是东王,都忍不住挑了挑眉,仔细看了一眼满面愁苦的老郎中,顺便扫了一眼已经全身发僵的万扶。
  “太上龙兴二十七年冬至,微恙。
  “时……时废太子幽禁,便由时六皇子、即当今陛下,主持冬至大典。
  “礼部唱赞,老乐王陪伴皇子左右。”
  翟道公颤着声音说完,又带着哭腔道,“皇子代持等礼,本朝礼部仪制司一直未有明文规矩。
  “只此旧例,因时日久远,也只在文渊阁史馆库里,以及起居注上,可窥一二。
  “下官在翰林待诏时,曾遍阅,所以还记得一些。”
  曹讽心下大悦,但当着众人,还是冷哼了一声,一摔袖子:
  “我以为你当年过目不忘的神通,这些年都丢光了呢!”
  三皇子大奇:“曹卿认得这郎中?”
  “回殿下,是。”曹讽回身拱手低头,“翟道公跟臣是同科进士,他的名次还排在臣之前。
  “他博闻强识、过目不忘,更兼满腹经纶、出口成章,一度很受太上喜爱。
  “只是后来丁忧三年,再回来时便失了灵气,只在礼部混日子了。”
  三皇子了然颔首:“原来如此。”
  曹讽说得毫不客气,三皇子也没有过多评论。
  但翟道公在下头跪着,却已是满面通红,羞愧难当。
  东王却笑了起来:“煌煌礼部啊,混日子能混到个郎中,也够了不起了。
  “起来吧。”
  转头看着已经僵住的万扶,“万侍郎既然预备着自已留下陪伴皇子的,那唱赞导引估摸着没预备。
  “事急从权。
  “翟道公,你去唱赞。
  “万侍郎便留在此处,与本王一起陪伴皇子罢!”
  万扶和敦王同时一愣,然后同时出声:“难道不该是敦王
  本王陪伴皇子么?”
  说完,二人不由对视一眼,彼此心里都说不出的怪异。
  东王嘴角微弯:“本王……年纪大了,站不住,外头的礼节太多,还请敦王爷体谅一下。”
  滑贼一般的三皇子早就看出来,笑出声来:“东王不耐烦那些事,敦王伯便辛苦些罢!”
  众人恍然。
  然后东王摆手轰人。
  万扶这才反应过来,忙忙反驳:“下官都安排妥当了的……”
  “你还敢说妥当?!”敦王已经凶相毕露,挽挽袖子露出一对老拳,“别给脸不要脸!”
  万扶也恼了,挺胸伸脸过去给他打:“下官好歹是国舅,敦王爷不跟下官论亲眷,倒向着外人!
  “真不知敦王爷到底当不当自已是皇上的堂兄了!”
  曹讽斜了他一眼:“万侍郎,您是疯了么?
  “敦王爷最亲的亲眷在上头坐着呢,你算老几?”
  三皇子笑呵呵地拍着手叫:“敦王伯威武!曹卿威武!东王爷威武!”
  又笑眯眯地看着万扶,“宫里皇后娘娘那嫡母,原本做得中规中矩没甚大错。
  “倒是今儿本皇子见识了万侍郎这嫡舅舅的嘴脸,可知皇后娘娘原来都是哄人的。
  “好万家,好国舅,好皇后,好啊!”
  万扶顿时脸色青白,惊疑不定。
  他赌,是为了妹妹。
  可若是妹妹本来无事,却因为他这一赌丢了前程性命……
  万扶闭了闭眼。
  骑虎难下!
  可不等他睁眼,忽然脑后剧痛,眼冒金星,接着一恍惚,便昏死过去!
  众人目瞪口呆。
  东王站在万扶身后,揉了揉手,哼了一声:“寅正了!吉时将至,哪儿那么多废话?
  “缺了张屠夫,便吃带毛猪了不成!?”
  手一摆头一抬,不耐烦地指挥众人:“该干嘛干嘛去!”
  翟道公战战兢兢,连滚带爬往外跑去。
  他分了唱赞导引的差事,得赶紧先出去找相关人等再对一下流程。
  不然中间出了差错,他阖家的命可就都要赔进去了!
  敦王和曹讽对视一眼,再不说一个字,乖顺地出去。
  偏殿众人忽忽焉都散了。
  三皇子一脸崇拜,哇地一声扑进了东王怀里:“东平王!你太厉害了!我拜你当师父好不好!?”
  第491章
  东平王好容易把熊孩子从自已身上撕了下去,看着刚刚跟自已的宝剑一般高的三皇子,有点儿牙疼。
  “三殿下,臣老了。什么都教不了你了。你换个师父……”
  “我不换!”三皇子两只眼亮得像饿了三天的狼,绿油油的,“您是最好的!
  “我从没拜过师父,就是因为不是最好的,我就不要!打今儿起,您就是我师父了!”
  皇子就是皇子,既有属于皇子的骄傲,更有皇家专有的霸道无赖。
  东王呵呵地笑,不动声色地顺手祭出拖字诀:“既是如此,待陛下归来,三殿下和老臣一起跟陛下说这件事!”
  这是答应啦!?
  三皇子兴奋得鼻涕泡儿差点冒出来!
  外头细细的雅乐声音传来,仪典已经开始。
  三皇子满脑子都是东王强大的气场和莫测的武力,才不管那个所谓的“首次代陛下”云云有多么要紧,只管一股劲儿地缠着东王。
  东王见他这般热忱,心里倒是软了一软。便将以往战场上最得意的战例小小地跟三皇子吹嘘了一番。
  听得小家伙坐不住,身上累赘的大礼服也不妨碍他在偏殿里蹦来跳去,拳拳脚脚地比划。
  此刻正是朝阳初升,光线平平地从偏殿的大门打进来,恰恰落在三皇子眉飞色舞的脸上,一片金灿灿。
  东王笑得双眼眯起来,直捋胡子。
  他平生只有一儿一女。
  女儿……他养得太耀眼太出色,所以,受尽折磨,死了……
  儿子……他怕犯了皇家的忌讳,又养得太纨绔太脆弱,所以,一场风寒便要了命去。
  他东平郡王穆莳,已经绝后了。
  所以,太上和皇帝才这么放心地让他在东海待了二十多年。
  然而今日今时,忽然看到一个小小的孩童,这样钦敬仰望着他,这样充满生命的力量,这样闪着光——
  若自已有一个这样的孙儿……
  那自已这一身的本事,必定要倾囊相授!
  哼哼,小娃娃不想学都不行!
  东王神情变幻,最后落在了慈爱上。
  一老一小正乐呵着,谢长清探头进来,小声喊他们:“礼部来人了!三殿下,东平王爷!预备着去大殿了!”
  二人忙肃穆起来,整理了自已的衣着,端坐着等礼部官员来请。
  虽然昭明帝和太上皇都不在,但规矩就是规矩。各种繁琐的程序一样都没少。
  三皇子在皇帝宝座旁边设的一张明黄官帽椅上端坐了整整一个时辰,又按照翟道公小声提示的话,亮着嗓子“诏示”了若干喜庆之词,这才算是完了事儿。
  可是,还不等三皇子一口气松出来,大殿外忽然一阵扰攘!
  站在众臣前头的东王眯了眯眼睛,转过身去,看向大殿门口。
  此刻太阳已经很高。
  一行人逆光而来。
  直到迈过大殿门槛,又往前走了十几步,东王才看清楚了打头的人:
  忠顺亲王!
  东王挑了挑眉,轻笑一声:“了不起啊!王府被围,竟还能出来!”
  “他跟万扶相交莫逆!”敦王总算反应了过来,咬牙切齿,“难怪万扶今日举止这般异常!”
  若是忠顺王来时,三皇子身侧恰是万扶,那他们投鼠忌器,得有多少话不能说、多少事不能做!?
  东王了然颔首。
  曹讽下意识看一眼偏殿,小声问:“万侍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