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昭明帝张口结舌,悻悻地笑了一声,哼道:“算了。朕自已过去说。你先回太后娘娘的话,说朕换件厚衣裳,随后就来。”
紫鹃欠身应诺,恭顺退后,转身出门。
陶行简在她背后眼睁睁看着,连追过去都不敢。
“没用的东西!”昭明帝瞪他。
陶行简苦着一张脸:“您先想好了怎么说罢!如今这架势,便是太后跟前能搪塞过去,昭庆那儿呢?她可没那么好说话!”
第436章
毕竟是,太子殇了……
那是自已和发妻唯一的一点骨血,自幼捧在手心里长大。尚在冲龄,又没了亲娘。虽被太上和自已怜惜宠爱长大,还立了太子,却又始终战战兢兢。
孩子活得极为不易……
昭明帝一边换衣服,一边又红了眼眶,心内格外烦闷,一如乱麻。
便是陶行简,想到从襁褓看大的太子就这么忽然间没了,也百般忍不住泪水。
倒是旁边匆匆回来禀报已经预备好兵将车马的他那大徒弟名叫陶翰的,悄悄问了旁人细节,思来想去,上前提醒了一句:
“师父,那报信的和那嚷嚷的还绑着呢,怎么处置?”
陶行简满心不痛快,当即便要翻脸。
反而是昭明帝指了指陶翰:“你带了偏殿去。该审的审一审。报信的给裹裹伤,问清楚到底是怎么个过程。”
陶翰应了一声,转身出去。
昭明帝这才带着陶行简,赶往延嘉殿。
事情才说了一句,太后娘娘失声大喊:“胡说!本宫不信!”
昭明帝热泪滚滚。
陶行简袖子捂着脸哭出了声。
这事中间显然有四姓的“功劳”。被叫出来的黛玉和探春各自深深低着头,恨不得原地消失,哪敢多说半个字?
突然外头又传来一阵疾跑!
众人脸色大变!
又怎么了?!
忙抬眼看时,却是陶翰一溜烟儿跑进来,连正经行礼都顾不上,直接双膝往地上一跪,高声道:
“太后,陛下,那报信的夸大其词!太子殿下只是重伤,太医正在救治!
“他回来除了报信,是来求药的!太医院带过去的药材不够,开了一张单子!”
说着话,早就举起一张带血的纸!
昭明帝在他说第一句便腾地站起,劈手夺过单子,只看了两眼,便又扔回去:“快去备药!”
陶翰大喊一声“是”,转身大步又跑了!
“太好了!太好了!只是伤!”昭明帝激动得语无伦次,忙朝着太后长揖,“母后,儿要去长安驿!这就出发!”
太后也不啰嗦,直接摆手:“快去!带足了兵马!”
昭明帝心中大定,振奋着精神,提着袍子大步流星离开!
陶行简跟在后头,边哽咽着抹眼泪,边喊人:“衣裳!快着!”
他主仆两个还没出延嘉殿,太后这边也早就站起来往寝殿去,边走边沉声吩咐:“去要一盏参汤,再备上一壶!把我的桃花马拉来!”
黛玉一听就知道不好,上去一把抱住老太太:“太后娘娘三思!”
探春直接跪下哭着拽住了太后的袍襟:“太后,使不得!夜深路滑,寒天冻地!
“您偌大年纪,怎可跟着陛下急行军?求您了!”
“太上安危不知,你让我怎么坐得住?放手!别让我抽你!”此刻的太后已经犯了倔性,谁的都不听。
黛玉无法,只得令人赶紧追出去告诉昭明帝。
刚刚还为太后果决赞叹敬佩不已的昭明帝顿时噎得眼前一黑:“这可如何是好?”
只得又过来相劝。
但只看这半刻,太后的上唇已经起了一个小小的水泡,便知道老太太是真上了火了。
劝不住,劝不动。
昭明帝无比头疼。
探春虽然在哭,终究机敏尚在,背了太后,给昭明帝建言:“既劝不住,只得顺着老人家的心意来。
“然而她老人家出行,必不能彻夜策马。
“且陛下和太后、太上、太子同时离京,也须得有个合适的由头。
“不如便说陛下奉太后去行宫与太上、太子共度元宵,再点上几位命妇随侍——”
黛玉便看她。
探春转开目光,咬了咬牙,低声道:“皇后娘娘最好带着两三位皇子坐镇京城。
“太子既是受伤,想来太子妃也是要跟着一起去的。
“余者,臣妹愿与贾氏贵妃同行,侍奉太后左右!”
也就是说,把荣公一支的两个嫡脉孙女,都带去阵前,若有不测,大可当着六军,祭旗!
在场的没一个傻子,所有人都想到了这一条,纷纷色变。
黛玉更是花容失色,一把拉住探春:“我与你一同去!”
“不可!”
“不行!”
探春和昭明帝同时出声。
昭明帝看了探春一眼,对黛玉郑重道:“万氏的脑筋一向不清楚,寇昭容窦婕妤虽然都是明白人,却天然受她辖制。
“你留下。朕赐你如朕亲临的金牌。你替朕制衡她,稳住后宫。
“外头的事情朕会交给曹讽、敦诚和智通,宫内禁卫有冯唐。”
顿一顿,又告诉黛玉,“东王醒了,你若有胆量,也可以去跟他谈一谈。他若肯出手相助,京城可保无虞。”
黛玉被这一通托付说得呆住。
然而探春却已经一声“臣妹领命”,又抓起黛玉的手,狠狠一握:“兰哥儿和巧姐儿就都交给姐姐了!”
也不等黛玉回话,自已已经提着裙子大步往太后寝宫行去,口中带着哭腔喊:“母后若去,必得带上我!
“若不然,我一个罪人,我便先赔了命在这里,省得脏了母后和皇兄的手!”
太后寝殿顿时便是一静。
接着便听见太后恼怒的声音响起:“你这又是裹得什么乱?!”
“您若去,太子妃去不去?若是太子妃去,皇后岂不是也要跟着?
“若不让皇后去,难道您能寻得着谁帮您拦着太子妃在您身边哭?!
“我不管!
“我必去!”
探春又哭又闹的调门比太后还高。
太后:“你……!!!”
昭明帝松了口气。
成了。
立即看向黛玉:“你随我来!”
一路疾行进了昭庆殿,昭明帝直接从御座后面拿出一个盒子,单手递给黛玉:“你持金牌,有楚刈在,朕再把刚才那个头脑清楚的老陶的大徒弟留给你……”
黛玉连忙摆手:“刚才那位口齿体力都极好,正是该跟着陛下出去的!
“宫里有冯老将军和楚刈。寇昭容和窦婕妤想必都不是坐以待毙的人,我自会寻到帮手,陛下放心!”
顿一顿,又轻声建议,“陛下不妨带上二皇子同行。”
万一太上和太子有什么不测,皇帝孤身在外,身边还是要有一位皇子才更稳当!
“也好。我带着二郎,寇昭容在宫里也会更尽心。”昭明帝拍板,起行。
第437章
昭明帝急着出门,索性吩咐了让太医院的药备好了再随后赶来;他自已只跟太后匆匆说了两三句,定更的梆子敲完没半刻,便悄悄带着大队人马出京狂奔而去。
至于宫中朝中尚未安排妥当的事情,随时想起来随时派人回来传话。
太后这边被黛玉和探春温言安抚住,敦诚亲王亲自安排了太后銮驾,又通知了太子妃和贾元春,翌日清晨便要随驾出行。
理由就照着探春的话,给得好看:皇帝奉太后,与太上、太子至行宫庆元宵,并巡狩北地。
万皇后听说了这个理由,连脑子都没动,当即就炸了。
“顺便”去大明宫传话的陶翰直接被皇后娘娘找了个茬儿,就摁在坤宁宫门口打了一顿。
屁股上鲜血直流的陶翰哭着放弃了跟随昭明帝和他师父陶行简去长安驿的差事,把自已最信得过的一位师弟派了出去。
好在昭明帝后来派回来送信的人勉励了陶翰两句,又把他顺理成章地安排给了林黛玉,并且直接给万皇后下了“禁足”的旨意。
万皇后被这个旨意气得砸了半个坤宁宫寝殿。好容易才被苏虹劝下:“大晚上的,陛下又不肯回来跟您当面说。
“先睡吧。明儿早上,一开宫门奴婢就出去打听详细情形。若是有什么不开眼的捣鬼,奴婢定要亲手撕了她!”
按住了万皇后,便相当于按住了大明宫。
而一早与胞弟诀别、辰时得知荣国府被封禁查抄、午时知道贾政丧命、哭得两只眼睛都肿成桃儿的贾元春,酉时却接到通知:
凌晨,寅时出发,侍奉太后去铁网山行宫。
“铁网山?”贾元春全身都开始发抖。
抱琴却觉得也许是个转机,一边忙替元春和自已收拾衣服用具,一边兴奋地安慰:
“家里胡闹,娘娘在宫里怎会知道?何况这一行又是去侍奉太上和太后的。
紫鹃欠身应诺,恭顺退后,转身出门。
陶行简在她背后眼睁睁看着,连追过去都不敢。
“没用的东西!”昭明帝瞪他。
陶行简苦着一张脸:“您先想好了怎么说罢!如今这架势,便是太后跟前能搪塞过去,昭庆那儿呢?她可没那么好说话!”
第436章
毕竟是,太子殇了……
那是自已和发妻唯一的一点骨血,自幼捧在手心里长大。尚在冲龄,又没了亲娘。虽被太上和自已怜惜宠爱长大,还立了太子,却又始终战战兢兢。
孩子活得极为不易……
昭明帝一边换衣服,一边又红了眼眶,心内格外烦闷,一如乱麻。
便是陶行简,想到从襁褓看大的太子就这么忽然间没了,也百般忍不住泪水。
倒是旁边匆匆回来禀报已经预备好兵将车马的他那大徒弟名叫陶翰的,悄悄问了旁人细节,思来想去,上前提醒了一句:
“师父,那报信的和那嚷嚷的还绑着呢,怎么处置?”
陶行简满心不痛快,当即便要翻脸。
反而是昭明帝指了指陶翰:“你带了偏殿去。该审的审一审。报信的给裹裹伤,问清楚到底是怎么个过程。”
陶翰应了一声,转身出去。
昭明帝这才带着陶行简,赶往延嘉殿。
事情才说了一句,太后娘娘失声大喊:“胡说!本宫不信!”
昭明帝热泪滚滚。
陶行简袖子捂着脸哭出了声。
这事中间显然有四姓的“功劳”。被叫出来的黛玉和探春各自深深低着头,恨不得原地消失,哪敢多说半个字?
突然外头又传来一阵疾跑!
众人脸色大变!
又怎么了?!
忙抬眼看时,却是陶翰一溜烟儿跑进来,连正经行礼都顾不上,直接双膝往地上一跪,高声道:
“太后,陛下,那报信的夸大其词!太子殿下只是重伤,太医正在救治!
“他回来除了报信,是来求药的!太医院带过去的药材不够,开了一张单子!”
说着话,早就举起一张带血的纸!
昭明帝在他说第一句便腾地站起,劈手夺过单子,只看了两眼,便又扔回去:“快去备药!”
陶翰大喊一声“是”,转身大步又跑了!
“太好了!太好了!只是伤!”昭明帝激动得语无伦次,忙朝着太后长揖,“母后,儿要去长安驿!这就出发!”
太后也不啰嗦,直接摆手:“快去!带足了兵马!”
昭明帝心中大定,振奋着精神,提着袍子大步流星离开!
陶行简跟在后头,边哽咽着抹眼泪,边喊人:“衣裳!快着!”
他主仆两个还没出延嘉殿,太后这边也早就站起来往寝殿去,边走边沉声吩咐:“去要一盏参汤,再备上一壶!把我的桃花马拉来!”
黛玉一听就知道不好,上去一把抱住老太太:“太后娘娘三思!”
探春直接跪下哭着拽住了太后的袍襟:“太后,使不得!夜深路滑,寒天冻地!
“您偌大年纪,怎可跟着陛下急行军?求您了!”
“太上安危不知,你让我怎么坐得住?放手!别让我抽你!”此刻的太后已经犯了倔性,谁的都不听。
黛玉无法,只得令人赶紧追出去告诉昭明帝。
刚刚还为太后果决赞叹敬佩不已的昭明帝顿时噎得眼前一黑:“这可如何是好?”
只得又过来相劝。
但只看这半刻,太后的上唇已经起了一个小小的水泡,便知道老太太是真上了火了。
劝不住,劝不动。
昭明帝无比头疼。
探春虽然在哭,终究机敏尚在,背了太后,给昭明帝建言:“既劝不住,只得顺着老人家的心意来。
“然而她老人家出行,必不能彻夜策马。
“且陛下和太后、太上、太子同时离京,也须得有个合适的由头。
“不如便说陛下奉太后去行宫与太上、太子共度元宵,再点上几位命妇随侍——”
黛玉便看她。
探春转开目光,咬了咬牙,低声道:“皇后娘娘最好带着两三位皇子坐镇京城。
“太子既是受伤,想来太子妃也是要跟着一起去的。
“余者,臣妹愿与贾氏贵妃同行,侍奉太后左右!”
也就是说,把荣公一支的两个嫡脉孙女,都带去阵前,若有不测,大可当着六军,祭旗!
在场的没一个傻子,所有人都想到了这一条,纷纷色变。
黛玉更是花容失色,一把拉住探春:“我与你一同去!”
“不可!”
“不行!”
探春和昭明帝同时出声。
昭明帝看了探春一眼,对黛玉郑重道:“万氏的脑筋一向不清楚,寇昭容窦婕妤虽然都是明白人,却天然受她辖制。
“你留下。朕赐你如朕亲临的金牌。你替朕制衡她,稳住后宫。
“外头的事情朕会交给曹讽、敦诚和智通,宫内禁卫有冯唐。”
顿一顿,又告诉黛玉,“东王醒了,你若有胆量,也可以去跟他谈一谈。他若肯出手相助,京城可保无虞。”
黛玉被这一通托付说得呆住。
然而探春却已经一声“臣妹领命”,又抓起黛玉的手,狠狠一握:“兰哥儿和巧姐儿就都交给姐姐了!”
也不等黛玉回话,自已已经提着裙子大步往太后寝宫行去,口中带着哭腔喊:“母后若去,必得带上我!
“若不然,我一个罪人,我便先赔了命在这里,省得脏了母后和皇兄的手!”
太后寝殿顿时便是一静。
接着便听见太后恼怒的声音响起:“你这又是裹得什么乱?!”
“您若去,太子妃去不去?若是太子妃去,皇后岂不是也要跟着?
“若不让皇后去,难道您能寻得着谁帮您拦着太子妃在您身边哭?!
“我不管!
“我必去!”
探春又哭又闹的调门比太后还高。
太后:“你……!!!”
昭明帝松了口气。
成了。
立即看向黛玉:“你随我来!”
一路疾行进了昭庆殿,昭明帝直接从御座后面拿出一个盒子,单手递给黛玉:“你持金牌,有楚刈在,朕再把刚才那个头脑清楚的老陶的大徒弟留给你……”
黛玉连忙摆手:“刚才那位口齿体力都极好,正是该跟着陛下出去的!
“宫里有冯老将军和楚刈。寇昭容和窦婕妤想必都不是坐以待毙的人,我自会寻到帮手,陛下放心!”
顿一顿,又轻声建议,“陛下不妨带上二皇子同行。”
万一太上和太子有什么不测,皇帝孤身在外,身边还是要有一位皇子才更稳当!
“也好。我带着二郎,寇昭容在宫里也会更尽心。”昭明帝拍板,起行。
第437章
昭明帝急着出门,索性吩咐了让太医院的药备好了再随后赶来;他自已只跟太后匆匆说了两三句,定更的梆子敲完没半刻,便悄悄带着大队人马出京狂奔而去。
至于宫中朝中尚未安排妥当的事情,随时想起来随时派人回来传话。
太后这边被黛玉和探春温言安抚住,敦诚亲王亲自安排了太后銮驾,又通知了太子妃和贾元春,翌日清晨便要随驾出行。
理由就照着探春的话,给得好看:皇帝奉太后,与太上、太子至行宫庆元宵,并巡狩北地。
万皇后听说了这个理由,连脑子都没动,当即就炸了。
“顺便”去大明宫传话的陶翰直接被皇后娘娘找了个茬儿,就摁在坤宁宫门口打了一顿。
屁股上鲜血直流的陶翰哭着放弃了跟随昭明帝和他师父陶行简去长安驿的差事,把自已最信得过的一位师弟派了出去。
好在昭明帝后来派回来送信的人勉励了陶翰两句,又把他顺理成章地安排给了林黛玉,并且直接给万皇后下了“禁足”的旨意。
万皇后被这个旨意气得砸了半个坤宁宫寝殿。好容易才被苏虹劝下:“大晚上的,陛下又不肯回来跟您当面说。
“先睡吧。明儿早上,一开宫门奴婢就出去打听详细情形。若是有什么不开眼的捣鬼,奴婢定要亲手撕了她!”
按住了万皇后,便相当于按住了大明宫。
而一早与胞弟诀别、辰时得知荣国府被封禁查抄、午时知道贾政丧命、哭得两只眼睛都肿成桃儿的贾元春,酉时却接到通知:
凌晨,寅时出发,侍奉太后去铁网山行宫。
“铁网山?”贾元春全身都开始发抖。
抱琴却觉得也许是个转机,一边忙替元春和自已收拾衣服用具,一边兴奋地安慰:
“家里胡闹,娘娘在宫里怎会知道?何况这一行又是去侍奉太上和太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