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又朝昭明帝合十行礼,大袖飘扬着去了。
  昭明帝怪异地看向陶行简:“哪里学来的贫嘴?”
  “底下小猴儿们拌嘴,这些车轱辘话多了去了,摘个几句,就够糊弄认真和尚的!”
  陶行简嘿嘿地笑,然后又走近一步,轻声回禀,“薛家那个薛蟠带回来了,如今悄悄关押在大理寺。”
  昭明帝若有所思:“他家那个出首的老掌柜,可被揭破了?”
  “并未。薛氏在宫里得了质问,回去立即通知了薛王氏。
  “薛王氏慌作一团,第一件事既不是查问家人,也不是令人去追儿子,反而先给王子腾送了消息去。
  “王子腾倒派了人,途中跟咱们的人还遇上了,还动了刀子。
  “咱们这边带队的是冯紫英的兄弟,特意嘱咐过几句的。所以当时便翻了脸,当场砍死了两三个,对方这才退了。
  “那薛蟠倒乖觉得很,回程找了个时间,拉着咱们的人便哭,问另一边是谁派的人,怎么刀刀冲着他去,是要灭的什么口……”
  正说着,外头人来报:“御书房的物品搬过来了。”
  陶行简刚哦了一声,摆手令人去接,忽然又奔进来一个:“谦太贵人服毒自尽,还险些毒死肖太妃。
  “如今两下里抄出许多信件,还有宫人们眼生的物件。
  “太上生了气,太子陪着去行围了,戴公公点了五百禁军随行,还叫上了敦诚亲王家的世子乐成公。”
  昭明帝皱起了眉头:“大正月里,行围?去哪了?禁军领头儿的是谁?可说了几时回来?”
  “回陛下,太上说要带着太子去掏兔子,去了铁网山,禁军首领点了怀远侯卫将军和平原侯蒋将军两位。
  “至于归程,太上说每年的花灯也看烦了,今年就不在京过元宵了,让陛下照应好太后。
  “还说铁网山行宫一应都是齐备的,还能泡温泉,让陛下不必担忧,只安心处置好宫里和朝中的大事就行。”
  来传话的小内侍口齿伶俐,说得清楚明白。
  昭明帝叹了口气,想一想,道:“去跟恪谨亲王说一声,让他带上四个太医,多带些成药,也跟着去行宫疗养去。”
  陶行简知道他还是不放心,思索片刻,又问:“五百禁军,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可要请恪谨亲王再带人去?”
  “倒也不必太紧张。”昭明帝心中自有地图,“行宫往东不过百里便是平英大营,往北三百里便是襄平大营。
  “这两地两军,皆是太上殊恩简拔起来的将军,安全当是无虞。
  “不过那处行宫太上已经三年没去了,冬天菜肴饮食又少,让恪谨多带些东西去,还有服侍的人。”
  一边想一边吩咐,昭明帝最终还是细细碎碎地又点了将近五百人的队伍,传旨恪谨亲王在关城门前赶紧追上去。
  太上那边妥当了,又令人告知了延嘉殿和坤宁宫太上和太子出行,昭明帝这才叫了敦诚亲王来商议,查抄出来的信件怎么问、拿下的宫人内侍怎么审。
  敦诚亲王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一听自已的儿子竟被太上钦点,跟太子一起去行宫围猎,更加喜上眉梢。
  无比认真地跟昭明帝回禀:“掖庭的老令正也是老糊涂了。臣刚才跟他好好聊了聊。
  “当年都是宫里的熟人,年轻时也是聪明透顶的,底下的徒子徒孙也多,已经知晓了事情大概。
  “所以响鼓不用重锤,老家伙把几个贼眉鼠眼的内侍和勾连的宫门卫都写下来了。
  “臣刚抓了人,分开了,就关在掖庭,还让那老家伙亲自看着呢。一会儿回去臣就亲自审!”
  昭明帝皱皱眉头看他:“你就这么信得过那老儿?”
  “那我不成傻子了?”敦诚亲王一边邪气地狂笑,一边捂着半边嘴小声道,“我拔了他最心爱的小徒弟两根指甲,问出了他的私宅所在!还有祖坟!”
  第407章
  不说昭明帝这边紧锣密鼓地开始审理看似无涉实则息息相关的宫内京中的新旧案子,且说延嘉殿。
  太后回内殿原本只是不想搭理皇后,打着回去跟黛玉聊聊天,耗到皇后走了也就是了。
  可谁知不仅皇后没走,还来了个皇帝,还就在外间,还听着皇后欺负太子妃不管!
  太后娘娘越听越恼,便有些沉不住气。都被紫鹃和黛玉服侍着拆了头、脱了大衣裳躺下了,还想掀被起身。
  好在被黛玉一把摁住了。
  太后瞪她。
  黛玉就撒娇撒赖往她身上一伏。
  娇嫩嫩的小闺女抱个满怀,太后一腔怒火顿时熄了七成,再多的不满,也只是高高举起、故作凶狠、轻轻落下、温柔怜爱的一个巴掌而已。
  待听见昭明帝走了、皇后也走了,黛玉这才伏在太后怀里,扬了脸,笑嘻嘻地问:“您不累?不睡?”
  太后一把把她推起来,恨恨地骂:“进宫那么久了,还吃不胖,趴在我胸口,还不如一条熊皮毯子沉!小没良心的!”
  百姓们都管只吃不胖的娃儿叫“没良心”。
  黛玉却头一次听说此话,不由得笑起来。
  待问了太后的确不想躺着,也并无睡意,便又服侍她起身。
  正梳着头忙乱,外头忽然有小宫女蹑手蹑脚地进来,看见太后精神奕奕的样子先愣了愣,然后才赶忙行礼
  太后便问怎么了。
  小宫女想了想,近前一步,低声答道:“太子妃在偏殿小歇,听了近身宫女说了些什么。
  “沉思了一会儿,便让奴婢来请郡主过去叙话。还特意嘱咐,莫要惊动太后休憩。”
  太后微愕:“哦?这是,有什么事要跟你商议?”
  黛玉细细思忖,猜测道:“太子妃没有回东宫,必是因为跟太子约好了,要在这边等着一起给您磕了头再回去。
  “如今那宫女回话,说不准便是甘露殿有消息传了过来。
  “又不肯让您听见,非要我先去商议拿主意,说不定又是有了什么让人生气的事儿。”
  说完,询问一般看向太后。
  太后满不在乎地摆摆手:“我正要喝茶,让紫鹃服侍我便好。你去吧,听她怎么说。”
  黛玉应诺,叮嘱了紫鹃两句小心服侍,这才快步去了偏殿。
  太子妃听见外头人报,忙站起来迎到门前,见黛玉果然是一个人带了个宫女便来了,松一口气。
  忙笑着让座,又恭敬称呼:“我辈分小不懂事,竟让人请了昭庆姑姑劳动玉趾,还请姑姑不要怪我。”
  “太子妃忒谦了。”黛玉也寒暄两句,先验看了屋里案上炭火、茶点不缺,这才问她何事相邀。
  太子妃遂将刚才得到的太子传话毫无保留地说了,又低声描补:
  “太子怕直接禀报太后气着了老人家,所以让我斟酌着缓缓说。
  “我来了这半日,看着唯有昭庆姑姑临大事最有静气的,所以想请姑姑来商议看看,怎么回禀太后才好。”
  黛玉的眉心缓缓蹙起。
  太上的两个妃嫔都卷进了这场看似针对太后的毒辣阴谋,还都没让太上有机会当面质问。
  老爷子那么大的气性,怕是要憋坏了。
  偏生太后身边刚没了最贴心的人,老爷子怕是又不敢过分发疯——
  这可难办了。
  “昭庆姑姑……?”太子妃见她愁眉沉思,心里不由忐忑起来。
  她将此事告知黛玉,本意是卖她和太后一个好。也不要显得太子心头只亲近太上,而对太后敬而远之。
  可如今看着黛玉竟只为这么点儿小事儿发起怔来,心下不由多了些慌张。
  难道此事真的会引发大麻烦么?
  “哦,太子妃不要担心。”黛玉醒过神来,先微笑安慰她一句,然后却转头问跟着的晴雯,“陛下是回了大明宫,还是在这边呢?”
  晴雯张口便道:“回郡主,陛下怕打扰太后休息,又不放心,所以吩咐了这几日都住在后头昭庆殿。”
  昭庆殿!?
  黛玉先是一愣,接着便连耳朵都红透了,狠狠地瞪了晴雯一眼。
  晴雯这才后知后觉这些话说得冒撞了,忙低着头往后退了半步。
  太子妃的眼神一闪,嘴角忍不住便轻轻抿紧,眼帘垂了下去。倏忽又记起自已的目标,忙又从容抬眼,浑然不觉一般看向黛玉。
  黛玉稳了稳呼吸,才又平静含笑道:“虽然事关太后,却已经交到了太上手里。
  “以臣女了解的太后娘娘,她老人家不会对那二位有任何感觉,最多也就是张罗着要替程倩姑姑报这生死大仇罢了。
  “所以等太后娘娘醒了,臣女转告便是。
  “如今既然太上不悦,太子要留下承欢,太子妃您是留在延嘉殿呢?还是先回东宫约束门户?”
  三言两语,根本就没将太子妃这所谓的“好意”放在眼睛里,而是即刻赶人,甚至连理由都替她想好了!
  太子妃眼中闪过一丝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