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两个人终于放弃,索性起身告退,让皇后自已看着办。
  万皇后犹不解恨,还待接着骂时,却听见已经转到后头的探春和鸿昌同时出声:“叩见陛下!”
  万皇后尴尬顿住。
  “嗯。去歇着吧。”昭明帝待二人十分和气,声音温蔼,“义敏要注意伤口。鸿昌也辛苦了。”
  万皇后忙站了起来,下了丹陛,捏着一把汗,低着头等着昭明帝从后殿出来。
  这一回,自已又没听他的安生坐镇大明宫,怕是又要被责备了。
  可是过了半晌,没有一丝动静。
  万皇后疑惑地看了朱樱一眼。
  朱樱硬着头皮,奓着胆子往后殿挪去,却发现已经空无一人!
  忙问旁边侍立的宫人:“陛下呢?”
  “走了。”
  “去哪了!?皇后娘娘还在前殿等着呢!”
  “陛下行踪,岂是我等可知?
  “朱樱姑娘还请低声,太后娘娘正在小憩,休要扰了她老人家的好梦。”
  延嘉殿宫人像看傻子一眼看着朱樱,实在没忍住,翻了个白眼,目光投向殿外。
  朱樱面红耳赤出来,灰溜溜地扶了万皇后,主仆们偃旗息鼓而去。
  太子妃这才疲惫地去了偏殿暂坐,又问宫人:“太子还没来么?”
  心腹侍女小声告诉她:“听说正在太上跟前凑趣呢,结果戴公公回来了,带了不大好的消息……”
  太子妃心惊胆战:“又有什么坏消息了?”
  “说是……自尽了一位太贵人,肖太妃也险些没了,太医正救呢……”
  太子妃的冷汗顿时顺着额角流了下来,抓了侍女的手,颤声低问:“太上如何?”
  “不知……”侍女声音压得低低的,“太子只打发人来说,太上恼了,他得陪着。”
  这就,只是生气,不曾因此伤身……
  太子妃松懈了下来,只觉得浑身酸软,忍不住靠在榻上,摸了帕子擦汗。
  隔间。
  薛宝钗正燃香抄经,满面肃然,侧耳倾听,手里的狼毫迟迟没有落下。
  昭庆殿。
  智通来得很快。
  夜来太极宫的事情他并不知情,只是领了旨意,今日一早便去了贾府,“与贾二老爷谈讲佛经”。
  贾府招待完了午饭,老和尚这才施施然出了荣国府,直接去了大明宫交旨,这才知道昨夜宫里出了塌天大事。
  恰好曹谕奉命过去帮忙搬东西,便将事情前后都跟老和尚讲了,最后又悄声出馊主意:
  “您老还是赶紧把外头的案子办了吧。太上和陛下在用人上是子承父业,但凡碰上好使的,便不让歇。
  “您再不铆足了劲儿审旧案,那内宫的案子说不准就要落在您手上了。
  “到时候太后太妃、皇后贵人,哪个拎出来哭哭啼啼一番,都够您一受的!”
  老和尚眯着眼捋着长髯嗯嗯地点头:“没有皇后,有贵妃。”
  曹谕习惯性地也跟着点了个头,才吓得几乎要跳起来:“什么!?有贵妃?哪个贵妃?!”
  老和尚呵呵地笑:“陛下说了让你什么时候回江南么?”
  “过了元宵……”曹谕挠了挠后脑勺,仍有些犹豫,“我现在,走不了了吧?”
  “想走当然能走。”智通笑眯眯地看着他,“只是飓风将起,你忍心自已个儿独善其身么?”
  曹谕蔫头巴脑地走开接着忙去了。
  智通捻须看着他的背影笑:“果然是: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啊!”
  昭明帝口谕一到,智通马不停蹄赶到昭庆殿。
  “如何?”昭明帝见面便问。
  智通合掌:“赦将军与政员外虽仍在迷窍之中,然贾府幸有一小儿灵透清醒,将所知内情当众讲与贫僧了。
  “其他人没了指望,也就不再隐瞒。”
  说着,从宽大的袖子里摸了厚厚的两本奏章出来,双手呈上,“上头一本,乃是新科举人贾珏首告请罪的奏本。
  “下头一本,乃是贾府太夫人的请罪奏本。”
  昭明帝淡淡地看着那两个本章,根本连接过来都懒得。
  陶行简在旁看着,上前一步接了过来,奉给昭明帝时,见他仍旧不理,便放在了案上。
  “里头有什么实在话么?”昭明帝看向智通。
  智通合掌点头:“有。
  “贾贵妃在宫里行走,北静王水溶曾令人给予方便。此事贾珏曾听北静王炫耀。
  “史太夫人听贾珏提及此事后,便将所知的几个北静王的眼线坦白了出来。
  “现在昭庆郡主府暂住的尼僧妙玉,才进京时,便有人将其图画奉予北静王。
  “北静王虽也动过色心,但听说了此人来历之后,便将她安置在了贾府,意图有朝一日利用此女给忠顺王致命一击。
  “此事贾珏虽然也恍惚听说过,却不知实证。史太夫人也只知囫囵。
  “倒是贾赦将军逼着政员外坦陈:此女进府时,众人皆以为是忠顺王剑底残生;
  “然而后来贾化私下里不小心说漏嘴,告诉了王子腾王点检,此女其实是前朝余孽。
  “大家都觉得她是烫手山芋,唯有昭庆郡主不知情。
  “所以后来郡主提出要请那尼僧去暂住时,没有一个人出来阻止。皆因都盼着送走这尊大佛。”
  昭明帝忍不住轻轻哼了一声,低低骂了一句:“烂好心!”
  智通微微笑了笑,合掌念佛,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郡主这一点心软,正是大智慧。”
  顿一顿,见昭明帝并不反驳,便接着道,“至于王家种种,贾珏所知不详,太夫人等又只有人证,所说不啻于将王点检视作天下第一忘恩负义之奸佞小人。
  “贫僧比照手中其他证据,倒是问出来一条:王点检曾差使赦将军之子贾琏多次往返平安州等十数京畿重地。
  “其节度正使或副使,皆出身贾、王、史三家。
  “若说是人情往来,也或有之。然,若说是彼此勾连,亦可说或许有之。”
  智通含笑看着昭明帝,“好在王点检已经回来了,请了大理寺,贫僧细问问,也就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昭明帝深吸一口气!
  北静王在大明宫内宫遍布眼线,贾府公然收留前朝余孽,王子腾更是勾结地方军镇!
  小小一座荣国府,几个草包废物,竟也能颠倒出这样天大的罪过来!
  “了不起!”
  昭明帝牙根几乎咬碎!
  第406章
  昭明帝用了整整十个呼吸才抑制住自已的愤怒。
  智通见状,也不劝谏也不出谋划策,只是静静地捻起了手中的念珠。
  待昭明帝平静下来,便又抬头问智通:“你可曾查问了如海之事?”
  “问了。政员外眼神躲闪,一口否认。看样子,应是事后知晓,但不敢承认。
  “贾珏公子虽则悲愤,却不意外。想来应是不知情,但细思来猜着了一二。
  “至于其他人,则是惊诧莫名,当是不知情。”
  智通说完,想了想,道,“不过贫僧见服侍太夫人的一个丫头倒是欲言又止。
  “只是贫僧不好与那丫头交谈,所以后来不曾追究。
  “然太夫人在奏折里提到了史家与王家只怕也曾往她女儿家中伸手。
  “只是她也无实据,还想拜托陛下查问呢!”
  昭明帝想起黛玉和探春偶尔闲谈提起的贾府人物,倒是大致猜着了:“可是一个叫鸳鸯的丫头?”
  智通惊讶颔首:“陛下怎么知道?”
  “昭庆身边有个侍女,曾跟人说笑,言说太后身边的紫鹃,与贾太夫人身边一个叫鸳鸯的,职责相类。
  “朕便猜上一猜。”昭明帝明令智通,“这是贾府内少有头脑清楚、心地善良的孩子,你处置时记得留她性命。”
  智通挑眉:“陛下这就要处置贾府了么?”
  昭明帝不耐烦地摆摆手指:“跳得忒欢了。先都拿下吧。趁着你还不忙,先把他家的章程定下来——
  “男丁一概依法按律,该杀的杀,该绞的绞。
  “女眷么,有诰命的褫夺,着令回乡便是。
  “奴仆论完了罪,余者遣散。若女眷身边欲留一二的,睁一眼闭一眼也就是了。”
  智通看了昭明帝一眼:“那家产……”
  “家什么产!?按律!按律!该怎么办怎么办!不用从重,但也不得徇情!”
  昭明帝越发不耐烦,摆手就赶智通走,“掖庭消息,东、西二王都醒得好好的,可以问话了!
  “你赶紧去办正事,不要在朕这里磨蹭着总想救什么性命!”
  智通还有些犹豫。
  陶行简笑着上前一步道:“大师如何也痴了?凡事皆有因果,皆是因果。
  “难道大师竟要违逆这因果,倒因为果,竟不怕自已也沾了无名因果耶?”
  几句因因果果,说得智通呆滞了片刻,才哈哈大笑出来,拱手道:“陶监修炼有成!修炼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