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母后忘啦?我和昭庆姐姐进宫,皇上送了好些东西来……
  “旁人能说他小气,唯有我和姐姐,万万说不得……”
  太后一愣:“嗯?是么?”
  “是啊……”探春不好意思地笑,“就年前,还赐了我们好些玩器、摆件、小巧玩意儿。
  “说都是京城最时新、最好的。
  “说是,年下来您这里的人一定多,若有带着跟我们一样年纪、辈分的姑娘们来的,让我们也不至于没的往外送的……”
  听到这里,太后呵呵地笑起来:“若果然如此,算他还是个好儿子、好哥哥,想得周到!”
  又瞪探春和黛玉,“既是如此,刚才安昌她们在的时候,你们怎么竟没分给她们一些?”
  刚才那样一场大战,谁还想得到这等事上?
  黛玉俏声笑了起来,道:“我们正要托词忘了,把好东西都截留了呢!
  “谁知竟被太后发现了!
  “既是如此,过会子便打点了,再加上太后要给人家的赏赐,下晌一起送去人家家里,可好么?”
  太后呀呀地叫着拍桌子:“好猢狲!你自已一毛不拔,还来拉着我!
  “我什么时候说要给她们赏赐了?
  “敢情我才是那冤大头不成?!”
  黛玉歪着头斜着眼娇滴滴地哼:“谁让您觊觎我来着?
  “反正延嘉殿里都是一例,要破财便一起破,到时候谁也别说谁!”
  众人哈哈大笑中,众嫔妃的娘家人上了殿。
  打头儿的正是万皇后胞兄、礼部侍郎万扶的妻子李氏。
  次后的便是周惠妃、杨丽妃和几个贵人美人的娘家人。
  黛玉看着下头的几个人,眸光一闪。
  熟人——
  正是那日在夹道中争道的两家子。
  第378章
  因是初一拜年,各家都只是诰命入宫,并没有带上各家花骨朵儿般的小姑娘们。
  太后早看腻了那一片的橘皮老脸,此刻不过略问一问各家家里还好,再问一句刚才见着各家的孩子了,孩子们还好,也就打算端茶了。
  谁知便有杨丽妃的母亲、光禄寺少卿杨某之妻韩氏,笑眯眯地站起来,热情地赞颂太后,又是怎么慈爱宽和,又是怎么疼惜杨丽妃所出的四皇子,丽妃母子感恩戴德等等。
  太后面无表情地看着她口沫横飞,直直等了一刻钟,韩氏说完了,才道:“坐下喝茶吧。”
  连半个字的好儿都没给她。
  旁边众妃嫔的娘家女眷不由得便都偷笑。
  原本就是,太子和七皇子之母都已过世,五皇子夭折,这三家的女眷便都低调地并未进宫。
  有子的嫔妃只剩了三个,寇昭容的父亲乃是陕甘总督,窦婕妤的父亲则是贵州知府,两家都在外地。
  唯有杨丽妃的母家在京。
  更何况,除了太子,几个皇子的母亲,她的位份最高。
  所以,只有他家能这样明目张胆地炫耀。
  如今太后竟不惯着这蠢妇,众人自是心中欢畅。
  尤其是万皇后的嫂嫂狄氏,眼见着太后此举,自然觉得维护了自家小姑子的尊严,十分欣慰。
  想要奉承太后几句,却又知道这位老太太软硬不吃油盐不进最是难缠。想来想去,目光转到了她身边围绕的三个姑娘身上。
  狄氏笑着开口:“往年初一过来,太后都是只能看我们这群灰扑扑的黄脸婆,可是不大爱留我们!
  “今年好!今年太后身边多了三位贴心的解语花、小棉袄!
  “个个儿又娇俏又养眼,连我们看着都觉得心里头爱得慌。
  “太后别恼,昨儿臣妾就想多看几眼,可惜人多。今儿个臣妾可要多坐会子,也洗洗眼,跟着太后一起高兴高兴!”
  这话既没有对黛玉三个评头论足,又夸奖了她们,可字字句句都是跟太后说的,并没有越过太后直接跟三人对话,极是懂得分寸。
  太后都忍不住真心地笑了起来,点头道:“正是你这话了。
  “往年间我这里清清淡淡的,来得多待得久的,也都是些老姐妹。
  “可我们这个岁数的人,经历的事儿太多,看透的也多,聚在一起,反而没什么意思。
  “今年我这里多了昭庆和义敏两个,这日子忽然就过得风采波澜起来,有趣多了。
  “既然你能看出来这一条,又说的这样恳切,那你就多坐会子!跟我一起,和她们姐妹多说笑几句。”
  狄氏堆着笑,连连答应。
  黛玉和探春看着狄氏,深感诧异。
  从昨晚到现在,哪怕是跟太上聊天,太后都没一口气说这么多话。
  这位狄氏虽然谄媚,却很聪明啊!
  有这样聪明的嫂子,那么兄长做事应该也不至于太蠢。那为什么万皇后经过这么多年,却还是抓不住后宫呢?
  黛玉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疑惑。
  而黛玉和探春,顺便捎上鸿昌。
  嘴快的夸完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知礼孝顺等等品行,嘴慢心拙的实在没得说了,便说起了容貌。
  韩氏勉强看着黛玉笑道:“要说咱们昭庆郡主的品貌,可真是有一无二。
  “也比旁人更心灵手巧些!瞧瞧这红妆,又娇艳又喜庆!我若是个男子,我早就要跟太后求亲了呢!”
  说完,自已哈哈地先笑起来。
  众人只觉得这话有些不妥,却也说不出到底哪里不妥,只得都勉强跟着轻笑。
  黛玉的脸色却随着她的话,微微发僵。
  太后瞟了韩氏一眼,伸手捏了捏黛玉的腮,笑着安慰:“是好看。”
  众人松了口气。
  谁知周惠妃的母亲张氏跟着便啧啧出声,笑道:“可不是!多会打扮?!
  “我那傻女儿若是有昭庆郡主一半的灵慧,也不至于进宫这么多年、位属妃位了,又无子又无宠的……”
  殿里安静了下来。
  太后冷冷地看着张氏。
  张氏莫名其妙地回看太后。
  下一瞬间,太后转向韩氏,笑了:“所以你夸昭庆娇艳,跟她是一个意思?”
  韩氏张口结舌,虽然不是确切明白太后的意思,但果断地跟张氏划清界限:“不不不!我不是那个意思!”
  太后冷笑一声,再度看向张氏:“张氏,你这是替惠妃,怨望?”
  怨望。
  宫妃最莫须有的罪名,也是最容易连累家族的罪名。
  且,这个罪名最难辩解。
  即使辩解成功,这也会变成往后余生最不可触碰的刺。一不小心,就会被再度提起,叠加成更加严重,甚至致命的罪名。
  张氏只觉得顿时头晕目眩,眼前一黑,从座位上直接滑到了地上,软成一摊泥!
  “太后,臣妾不是那个意思!惠妃,惠妃娘娘,决然没有……”
  “好了。”太后脸色奇差,回头看了黛玉一眼,嘲讽一笑,“你瞧见了?
  “这世上的人,升米恩,斗米仇。人善人欺,马善人骑。
  “你在我延嘉殿住了还没一个月,这就有人开始冒坏水了。
  “这是生怕我这个太后身边多个助力,往后在后宫里,不那么好拿捏呢!”
  此言一出,所有的宫嫔家的女眷都只得站起来、跪下去赔罪,请太后万万不要多想。
  狄氏尤其情真意切,甚至哽咽起来:“没能管束好妃嫔,以致其未能规劝家人温良恭俭,竟令太后娘娘伤心,都是皇后之过!
  “臣妾身为长嫂,必会劝谏皇后娘娘,好生孝顺太后娘娘,才不辜负太后娘娘多年护佑!”
  说着,大礼叩拜下去,继续哽咽,“唯愿太后娘娘保重凤体,稍加耐烦,教导这些不懂事的晚辈!”
  太后没有做声。
  黛玉和探春则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好奇地盯着狄氏,看了一时,才双双把目光投向程倩!
  有眼色、有决断、会说话,好厉害啊!
  程倩挑挑眉,笑一笑,轻轻点了点头。
  鸿昌也瞧见她二人的眼神,笑吟吟地起身,小声“劝慰”太后:“大年下,别生气……”
  下跪众人听见,忙跟着高呼:“愿太后娘娘保重凤体!”
  太后这才哼了一声,却看也不看众人:“看狄夫人面上,就不跟你们计较了。
  “人蠢,就少出来晃。
  “会碍眼!”
  第379章
  荣国府。
  虽也张灯结彩,但阖府上下,都屏息静气、战战兢兢,不敢高声说笑,一丁点儿过年的喜庆也无。
  缘由却是大清早一前一后进府的两封信。
  一封是贾琏亲笔写回来给家中长辈告罪的,说这还是头一个不能在长辈们膝前尽孝的春节,十分想念云云的废话。
  这信里头还套了一封,却是写给王熙凤的。
  另一封却是尤二姐写回来,请转交尤氏的一封家书。
  王熙凤心中暗暗冷笑。先安顿好了表示很欣慰的贾母,立即便拿着自已的那封信便去了邢夫人跟前,当着婆母的面儿拆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