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你这一箭,好几雕啊!
“早些日子,我听说你母亲一个头昏,就凭着你舅舅三两句信上言语,就欢天喜地自已撞上去要把你许给四王的死对头忠顺王府。
“我还心疼了你几天,觉得可惜了这城府心计、学识样貌。
“如今看来,竟是我太憨厚了。
“你过得滋润得不得了呢!”
薛宝钗款款地优雅跪去,低头不认:“臣妾万万不敢!”
太后哼了一声,翻了个白眼,这才抬头,含笑让旁人退下:
“大清早起,难为你们趟风冒雪的过来探望我这老太婆。
“都回去歇歇吧!过个平安素净的好年!”
众人低着头忙告退。
恪谨王妃甚至想要使眼色让鸿昌也跟着她告辞。
偏生太后笑一笑便拉了鸿昌的手坐在自已旁边的脚踏上,还特意拿了果子给她吃。
恪谨王妃知道这必是太后要自已的女儿留在这里给黛玉、探春两个做挡箭牌了,只得心里叹着气,低头自已走了。
殿里只剩了延嘉殿的人和敦诚王妃母女两个了,太后这才冷下脸,命安昌把刚才跟通宜长公主说的话,一字别漏再重复一遍。
待都听完了,太后沉着脸,不曾开口,却看向黛玉。
黛玉微微颔首。
太后这才放了心,板着脸道:“你犯了错,却又受了伤,年节也出不了门了,也算扯个平。
“我这次就不罚你了。”
再看向敦诚王妃,带了三分厌弃,冷笑道:“当着那么多人,把通宜想当年欺凌官眷、窥伺圣踪、妄图干政的旧事都掀出来,便能抵消你和你女儿泄露禁中语的罪过么?!
“蠢妇!”
转头朝着程倩喝道:“掌嘴二十!”
敦诚王妃顿时色变:“太后!今朝乃是元日,惯例是不罚人的!”
“王婶,您乖乖受了罚罢。
“否则,闹出这么大的事儿来,您母女两个还能半根头发丝都不损地走出延嘉殿——
“您算算,等话传到太上和陛下耳朵里,您、安昌姐姐,还有敦诚王叔他们,会是个什么下场!?”
鸿昌一边吃果子,一边含含糊糊地提点。
安昌终于聪明一回,忙抢在她母亲开口前跪了下去:“太后娘娘在上,是安昌怯懦,才惹下这样的祸事。
“我母亲虽有失察、失教之罪,却都因我没骨气才至于此。
“求太后娘娘,安昌愿意替母亲受罚!”
太后看着她的目光便缓和了三分:“还知道孝顺,还不算太没救。
“既然如此,我就成全你一片孝心。你母亲那二十巴掌,分你一半。”
手一抬,指向敦诚王妃:“打!不得惜力!”
敦诚王妃脸色灰败地跪了下去,咬着牙闭着眼仰着头,生生地挨了十个嘴巴。
“赐幕篱。”
太后眼都不抬,看都不看这狼狈的母女两个,只管又去碟子里翻找,挑好看的点心果子,笑着递给鸿昌。
敦诚王妃和安昌县主母女互相搀扶着出了延嘉殿,每人一顶幕篱,红肿的脸被遮得严严实实。
安昌疼得眼泪汪汪:“母亲,太后怎么这样欺负人?
“通宜姑姑这样瞎打听,她如何不罚?寿昌这样不知羞,她为什么不训斥?
“怎么就对着我们两个,这样厉害?!”
敦诚王妃自嘲一笑:“那自然是因为你和你父亲跟太上一个姓儿,她是咱们正经长辈,有管教的义务。
“今儿你娘挨的这巴掌,与其说是打我,不如说是打你父王的!
“昨儿正殿那情景,你和你父王,半点忙都帮不上!
“不仅如此,今儿你还添了乱。
“太后这是在警告你父王,让他约束管教好自已的妻子儿女,尽一个宗室亲王当尽的职责。”
安昌眼泪掉下来,流过脸庞,疼得嘶哈一声,委屈道:“难道通宜姑姑不也姓司徒的?!”
“她既嫁了人,就是外人。”敦诚王妃声音寒冷,“何况这种人,除了丢一丢皇家的脸,蠢些又有何妨?
“等攒够了罪名,直接赶出京城便是。
“太上舍不得,陛下可完全不会!”
安昌迷茫起来:“通宜姑姑不就是想知道事情后续,想给寿昌寻个好婆家么?这还能有什么罪名?”
“呵呵!”敦诚王妃冷笑一声,看看左近无人,低声教导女儿,“她替罪臣打探案情,这罪名还小么?!”
第377章
敦诚王妃所思不错,不过午后,通宜长公主种种行径便传进了太上和昭明帝的耳朵里。
太上自是气得三尸神暴跳,直接令戴权带人去了一趟长公主府,令她阖府禁足一个月!
通宜长公主哭天抢地大闹,戴权皱着老脸,苦劝不听,只能拉了呆若木鸡的驸马到旁边,沉痛告诫:
“说实话,太上也不是非管不可。
“可长公主都做出这等事来了,太上还不管,那就是攒着等太上大行,都交给陛下管。
“驸马是常在陛下跟前的,陛下什么性子您不知道吗?
“再说了,就算是您淡泊名利,不稀罕前程。
“可您还有儿子,令公子难道也不稀罕前程吗?
“咱家可听说了,令公子的岳家已经在活动外任了。
“还不明白吗?这是怕受了你们连累,要躲出去呢!”
驸马回头看着通宜长公主,冷笑一声,悲凉惨烈:“不妨事。且让长公主随意。
“既是太上想把此事交给陛下处断,那在下就等过了年,去陛下跟前,求一个和离!”
通宜长公主的哭喊声戛然而止。
戴权趁机告退。
还没等公主和驸马再开口,外头又有人来报:“坤宁殿掌宫尚仪前来传皇后娘娘凤旨。”
便再看不上皇后,通宜长公主也不敢乱了规矩,只得再排香案接旨。
谁知苏虹来传的话,却是万皇后的挖苦讽刺:“赐长公主狐绒暖耳一副,上好鸡舌香一盒,玳瑁水晶花镜一架,各色花灯若干。”
通宜长公主过了三五息才反应过来,顿时恼了,本来还行着万福礼,唰地站直了身子,指着苏虹的鼻子骂:
“贱人!不过我家一个续弦继室,也敢来奚落我!?”
苏虹直直迎着她睚眦欲裂的愤怒,眼神淡漠:“好教通宜长公主得知,这些东西都是陛下特意挑拣好了送进坤宁宫的。”
然后万皇后看着懵了半晌,说自已似乎并用不着这些时,来送东西的内侍才说了一句“不妨赐给通宜长公主”。
万皇后当时就高兴得大笑了三声,又痛饮了一杯酒,这才让自已即刻送赏出宫。
驸马听见这话,也不管失魂落魄站着的妻子,自已领着儿子儿媳,一板一眼地叩了头谢了恩,又令儿媳送客。
这才看着妻子儿女,和颜悦色地表示:“我欲与公主和离,孩儿们想跟谁?”
大年下,通宜长公主府关起门来砸了个岁岁平安。
这是后话,不提。
延嘉殿送走了若干磕头拜年的人,眼看着巳时将尽,太后伸了个懒腰,再问程倩:
“偏殿还有多少人?一并叫过来吧,今儿最后一拨了,再有来的也都让进来。”
程倩含笑道:“巧得很,是几个宫妃的娘家人。大约是先去了皇后跟前奉承,再见完自家女儿,最后来了咱们这儿。”
太后大方地笑了笑:“也难为她们。谁让我没住在大明宫呢?去传吧。”
等人的功夫,探春过来给太后揉捏肩颈,有些心疼地低声道:“这些人也不说早些来。非拖到这个时辰。”
“自家女儿在宫里,一年到头见不着面儿。也是可怜。好容易能叙个话,可不说着说着就忘了时辰了?”
太后宽容地笑,“前两年太上心血来潮,还让在京的妃嫔归省过,也是看她们骨肉分离的份儿上。”
鸿昌便探头好奇地问:“可说的是呢!怎么省亲才办了两年,就不办了?
“好几家子妃嫔的娘家在外头还跟我们打听过缘故呢!”
太后也不大清楚,便摇了摇头:“恍惚听说是皇上微服过一回,跟去省亲的人家瞧了瞧,回来就说靡费太过。”
顿一顿,忽然转向黛玉抱怨,“你回头有机会,跟陶行简说一声。
“他那主子也太抠搜了!
“日常的使费,除了无可更改的成例,竟是多一文钱都不肯出!
“咱们昨儿去坤宁宫,连窗下的玉石盆景儿,听说都是万氏娘家送进来的。
“那是他老婆的寝殿,竟是一件儿从他私库里赏过去的东西都没有!
“我本以为是他不待见万氏,谁知道后来一查问,竟是各宫都一样!
“除了不吃就坏了的饮食,还有各地上来不好不分几件出去的贡品,他自已的私库把得严严实实……”
听到这里,探春看看明显犯窘的黛玉,自已也红着脸,低头在太后耳边悄道:
“早些日子,我听说你母亲一个头昏,就凭着你舅舅三两句信上言语,就欢天喜地自已撞上去要把你许给四王的死对头忠顺王府。
“我还心疼了你几天,觉得可惜了这城府心计、学识样貌。
“如今看来,竟是我太憨厚了。
“你过得滋润得不得了呢!”
薛宝钗款款地优雅跪去,低头不认:“臣妾万万不敢!”
太后哼了一声,翻了个白眼,这才抬头,含笑让旁人退下:
“大清早起,难为你们趟风冒雪的过来探望我这老太婆。
“都回去歇歇吧!过个平安素净的好年!”
众人低着头忙告退。
恪谨王妃甚至想要使眼色让鸿昌也跟着她告辞。
偏生太后笑一笑便拉了鸿昌的手坐在自已旁边的脚踏上,还特意拿了果子给她吃。
恪谨王妃知道这必是太后要自已的女儿留在这里给黛玉、探春两个做挡箭牌了,只得心里叹着气,低头自已走了。
殿里只剩了延嘉殿的人和敦诚王妃母女两个了,太后这才冷下脸,命安昌把刚才跟通宜长公主说的话,一字别漏再重复一遍。
待都听完了,太后沉着脸,不曾开口,却看向黛玉。
黛玉微微颔首。
太后这才放了心,板着脸道:“你犯了错,却又受了伤,年节也出不了门了,也算扯个平。
“我这次就不罚你了。”
再看向敦诚王妃,带了三分厌弃,冷笑道:“当着那么多人,把通宜想当年欺凌官眷、窥伺圣踪、妄图干政的旧事都掀出来,便能抵消你和你女儿泄露禁中语的罪过么?!
“蠢妇!”
转头朝着程倩喝道:“掌嘴二十!”
敦诚王妃顿时色变:“太后!今朝乃是元日,惯例是不罚人的!”
“王婶,您乖乖受了罚罢。
“否则,闹出这么大的事儿来,您母女两个还能半根头发丝都不损地走出延嘉殿——
“您算算,等话传到太上和陛下耳朵里,您、安昌姐姐,还有敦诚王叔他们,会是个什么下场!?”
鸿昌一边吃果子,一边含含糊糊地提点。
安昌终于聪明一回,忙抢在她母亲开口前跪了下去:“太后娘娘在上,是安昌怯懦,才惹下这样的祸事。
“我母亲虽有失察、失教之罪,却都因我没骨气才至于此。
“求太后娘娘,安昌愿意替母亲受罚!”
太后看着她的目光便缓和了三分:“还知道孝顺,还不算太没救。
“既然如此,我就成全你一片孝心。你母亲那二十巴掌,分你一半。”
手一抬,指向敦诚王妃:“打!不得惜力!”
敦诚王妃脸色灰败地跪了下去,咬着牙闭着眼仰着头,生生地挨了十个嘴巴。
“赐幕篱。”
太后眼都不抬,看都不看这狼狈的母女两个,只管又去碟子里翻找,挑好看的点心果子,笑着递给鸿昌。
敦诚王妃和安昌县主母女互相搀扶着出了延嘉殿,每人一顶幕篱,红肿的脸被遮得严严实实。
安昌疼得眼泪汪汪:“母亲,太后怎么这样欺负人?
“通宜姑姑这样瞎打听,她如何不罚?寿昌这样不知羞,她为什么不训斥?
“怎么就对着我们两个,这样厉害?!”
敦诚王妃自嘲一笑:“那自然是因为你和你父亲跟太上一个姓儿,她是咱们正经长辈,有管教的义务。
“今儿你娘挨的这巴掌,与其说是打我,不如说是打你父王的!
“昨儿正殿那情景,你和你父王,半点忙都帮不上!
“不仅如此,今儿你还添了乱。
“太后这是在警告你父王,让他约束管教好自已的妻子儿女,尽一个宗室亲王当尽的职责。”
安昌眼泪掉下来,流过脸庞,疼得嘶哈一声,委屈道:“难道通宜姑姑不也姓司徒的?!”
“她既嫁了人,就是外人。”敦诚王妃声音寒冷,“何况这种人,除了丢一丢皇家的脸,蠢些又有何妨?
“等攒够了罪名,直接赶出京城便是。
“太上舍不得,陛下可完全不会!”
安昌迷茫起来:“通宜姑姑不就是想知道事情后续,想给寿昌寻个好婆家么?这还能有什么罪名?”
“呵呵!”敦诚王妃冷笑一声,看看左近无人,低声教导女儿,“她替罪臣打探案情,这罪名还小么?!”
第377章
敦诚王妃所思不错,不过午后,通宜长公主种种行径便传进了太上和昭明帝的耳朵里。
太上自是气得三尸神暴跳,直接令戴权带人去了一趟长公主府,令她阖府禁足一个月!
通宜长公主哭天抢地大闹,戴权皱着老脸,苦劝不听,只能拉了呆若木鸡的驸马到旁边,沉痛告诫:
“说实话,太上也不是非管不可。
“可长公主都做出这等事来了,太上还不管,那就是攒着等太上大行,都交给陛下管。
“驸马是常在陛下跟前的,陛下什么性子您不知道吗?
“再说了,就算是您淡泊名利,不稀罕前程。
“可您还有儿子,令公子难道也不稀罕前程吗?
“咱家可听说了,令公子的岳家已经在活动外任了。
“还不明白吗?这是怕受了你们连累,要躲出去呢!”
驸马回头看着通宜长公主,冷笑一声,悲凉惨烈:“不妨事。且让长公主随意。
“既是太上想把此事交给陛下处断,那在下就等过了年,去陛下跟前,求一个和离!”
通宜长公主的哭喊声戛然而止。
戴权趁机告退。
还没等公主和驸马再开口,外头又有人来报:“坤宁殿掌宫尚仪前来传皇后娘娘凤旨。”
便再看不上皇后,通宜长公主也不敢乱了规矩,只得再排香案接旨。
谁知苏虹来传的话,却是万皇后的挖苦讽刺:“赐长公主狐绒暖耳一副,上好鸡舌香一盒,玳瑁水晶花镜一架,各色花灯若干。”
通宜长公主过了三五息才反应过来,顿时恼了,本来还行着万福礼,唰地站直了身子,指着苏虹的鼻子骂:
“贱人!不过我家一个续弦继室,也敢来奚落我!?”
苏虹直直迎着她睚眦欲裂的愤怒,眼神淡漠:“好教通宜长公主得知,这些东西都是陛下特意挑拣好了送进坤宁宫的。”
然后万皇后看着懵了半晌,说自已似乎并用不着这些时,来送东西的内侍才说了一句“不妨赐给通宜长公主”。
万皇后当时就高兴得大笑了三声,又痛饮了一杯酒,这才让自已即刻送赏出宫。
驸马听见这话,也不管失魂落魄站着的妻子,自已领着儿子儿媳,一板一眼地叩了头谢了恩,又令儿媳送客。
这才看着妻子儿女,和颜悦色地表示:“我欲与公主和离,孩儿们想跟谁?”
大年下,通宜长公主府关起门来砸了个岁岁平安。
这是后话,不提。
延嘉殿送走了若干磕头拜年的人,眼看着巳时将尽,太后伸了个懒腰,再问程倩:
“偏殿还有多少人?一并叫过来吧,今儿最后一拨了,再有来的也都让进来。”
程倩含笑道:“巧得很,是几个宫妃的娘家人。大约是先去了皇后跟前奉承,再见完自家女儿,最后来了咱们这儿。”
太后大方地笑了笑:“也难为她们。谁让我没住在大明宫呢?去传吧。”
等人的功夫,探春过来给太后揉捏肩颈,有些心疼地低声道:“这些人也不说早些来。非拖到这个时辰。”
“自家女儿在宫里,一年到头见不着面儿。也是可怜。好容易能叙个话,可不说着说着就忘了时辰了?”
太后宽容地笑,“前两年太上心血来潮,还让在京的妃嫔归省过,也是看她们骨肉分离的份儿上。”
鸿昌便探头好奇地问:“可说的是呢!怎么省亲才办了两年,就不办了?
“好几家子妃嫔的娘家在外头还跟我们打听过缘故呢!”
太后也不大清楚,便摇了摇头:“恍惚听说是皇上微服过一回,跟去省亲的人家瞧了瞧,回来就说靡费太过。”
顿一顿,忽然转向黛玉抱怨,“你回头有机会,跟陶行简说一声。
“他那主子也太抠搜了!
“日常的使费,除了无可更改的成例,竟是多一文钱都不肯出!
“咱们昨儿去坤宁宫,连窗下的玉石盆景儿,听说都是万氏娘家送进来的。
“那是他老婆的寝殿,竟是一件儿从他私库里赏过去的东西都没有!
“我本以为是他不待见万氏,谁知道后来一查问,竟是各宫都一样!
“除了不吃就坏了的饮食,还有各地上来不好不分几件出去的贡品,他自已的私库把得严严实实……”
听到这里,探春看看明显犯窘的黛玉,自已也红着脸,低头在太后耳边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