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太后紧绷着的表情终于松弛了下来,眼中朦胧一闪,满面笑着,扶着探春和鸿昌的手,真的站了起来:
  “哦?!我瞧瞧!”
  小皇子们争先恐后,几位妃嫔簇拥着太后,一群人果然出了延嘉殿,站在台阶上看向东边。
  “嗯!好兆头!红日初升,又暖和,又亮堂!”
  太阳已经有点高了,阳光有一点刺眼。
  太后用手帕遮着,笑得若无其事。
  用完早膳,妃嫔和皇子们告退。
  昭明帝的人也适时送来消息:东宫今天忙得很,先让七皇子跟着二皇子混几天去。
  太后听了,连连点头,又笑着叮嘱寇昭容:“我知道,你是个直性子,一辈子见不得藏头露尾之事。
  “只是今儿大初一,有些事儿暂时还做不得。
  “你先带小七回去,张罗好了他的衣食住行。其他的,不用你管。
  “皇帝和他老子回头自有主张。”
  寇昭容恭顺答应,也不多问,也不多说,只看了儿子一眼:“你带着你七弟,莫让人欺负了他。”
  二皇子答应一声,牵起了七皇子的手。
  七皇子天资聪颖,虽然被教的一肚子阴诡,可再怎样也只是个六七岁的孩子。
  先前早就被太上皇吓得整个人都僵了。这会儿骤然拉住二哥温暖结实的大手,心里就跟找到了最后的倚靠一样。立马两只手都够过去拽住不说,鼻子一酸,还掉了泪下来。
  二皇子迟疑片刻,索性一哈腰,一把将他抱了起来。
  “大了就是不一样。”太后满面慈祥地看着二皇子结实的身板儿,又跟程倩夸了两句,又悄声问,“皇帝是不是还没给这孩子看亲事?”
  二皇子分明听见,顿时脸上一红,原本还打算温和点儿别吓着怀里的幼弟。这哪里还顾得上?
  抱紧了七皇子,大步狂奔,跑出了延嘉殿!
  鸿昌顿时大笑了起来:“哟!二皇子害羞了!”
  寇昭容却不愿意在这种场合下讨论儿子的亲事,便只又给太后行了个礼,便温和笑着,跟窦婕妤、三皇子结伴走了出去。
  杨丽妃见贾元春也低眉顺目地行礼告辞而去,眼珠儿转了转,便硬拽住了四皇子,落在了最后。
  眼看着贾元春出了延嘉殿,这才陪笑着向太后道:“母后容禀,这一年陛下太忙了,宫里什么都顾不上。
  “臣妾原说去求皇后娘娘的。可皇后娘娘不乐意管众皇子的事儿,一概都推却掉。
  “今儿趁着这个话头,臣妾厚着脸皮求求您,给我们小四寻个合适的姑娘?”
  太后无奈地看着这个蠢货,问她:“你儿子才十岁,你着什么急?
  “他前头二哥三哥,一个十五了,一个十三了,人家都不急,怎么就你急?”
  杨丽妃撅起了嘴:“那怎么一样?
  “二皇子虽然尚未开始相看,但寇昭容是西边的人,皇上早就有意从西边儿挑个姑娘给她。说不定便要跟蛮族联姻。
  “至于窦婕妤,她什么位份?她配着急么?
  “再说了,您刚才也听见了,小三那孩子,一肚子坏水儿。平常不言不语,一旦开口,连皇上都想咬两口!
  “他怎么能跟我们小四比?!中正和平……”
  太后实在聒噪得忍不住了,一口喝止:“行了吧!除了小七,这三个孩子,就你教导的小四最没分寸!
  “你是妃,皇后是后。那个什么朱樱再怎么样,也是嫡母身边的人。她做错了多少事,也该让皇后去处置。
  “连我和太上皇都要避嫌三分。
  “东宫就更是了!
  “那是皇帝元后留下的唯一血脉,自幼便战战兢兢长大,从未有过一丝越界逾矩。
  “何况,他是储君,于你儿子来说,他是君,你儿子是臣!
  “他宫里的事情,应该交给他和太子妃去处断。
  “只有在他明知有此事,还昏聩护短的情况下,才会由皇帝出面教导她。
  “二皇子、三皇子,哪个不知道那几个嚼舌根的奴才混账该杀?他们说了吗?
  “他们不说是谨守着为儿子、为臣弟的本分!
  “只有你儿子,大喇喇地嚷嚷!
  “这就说明,你平素从来不曾教过你儿子这些!
  “还有脸说人家的位份!
  “赶紧回你自已宫里去,好好反省反省!
  “再要作妖,我便赐你十本女诫!”
  一顿臭骂,把个杨丽妃臊得无地自容,灰溜溜地拿袖子遮着脸,拽着四皇子跑了。
  延嘉殿这才安静下来。
  太后有些疲倦地揉了揉额角。
  探春见状,亲自上前,站在太后身后,伸手给她按摩太阳穴和肩颈,缓声道:“母后歪一歪,闭闭眼吧。”
  “不用你。”太后笑着拉下来她的手,仰头看看她,又看看鸿昌县主,“你去你那里挑一挑,看看有没有鸿昌能穿的常服。
  “你和你昭庆姐姐都这样家常,她这身就太隆重了。”
  探春明白太后这是要跟黛玉说私房话,含笑答应,拉着鸿昌去了自已的寝殿。
  这边众人都知趣地避了开去。
  太后便朝黛玉招手:“过来,这边坐着。”
  黛玉抿唇,含着一丝笑,走过去,坐在了太后脚踏上,把头轻轻地搁在太后膝上。
  “太后娘娘……”
  一语未了,眼泪便滴了下来。
  太后叹息着,把手放在她的发髻上,低声道:“没法子了,就只能这样了。”
  “是。我知道。”黛玉转了转脖子,伏在太后膝上,眼泪横流。
  “他们咎由自取。
  “太上和陛下都给了他们无数次机会,可他们就是不珍惜。
  “明儿不论落到怎样的下场,也是他们辜负皇恩在先!”
  太后低头看着哭得两肩都在颤的黛玉,半晌,低声道:“让你外祖母上请罪的折子罢。”
  第373章
  看看日头高升,外命妇们开始三三两两地往延嘉殿来,给太后磕头拜年。
  按说,众人应该跟内命妇一起,先到皇后宫中恭贺新禧,然后由皇后领着,去给太后拜年。
  那个前朝通例,乃是没有太上皇的情况下。
  太后也不会跟帝后分宫而居。
  本朝的情形极特别,礼部勉强给拟了程序,都因为不现实被驳了。
  到了最后,就变成了大家都睁一眼闭一眼,由着太上和皇帝心血来潮地商量着办,只要时辰上不误了正事儿便好。
  从太后的角度上来说,她是最烦拘束的,也最烦应酬那些虚热闹,加上本人性情刚烈了一辈子,眼里不揉沙子。
  所以只耐了一年性子,就把命妇的元正谒见,改成了除夕宴上跟大家见一面。第二天元正上午,“亲近”的各家到延嘉殿磕个头吃盏茶,就结束。
  这个时间原本也是想要固定下来的。但有资格进太后殿的诰命们,有时候又要顾忌着不能来的那些面子,背着绕着,所以竟抹不开得很。
  索性最后太后给了个时辰限定:辰初到巳末,只这两个时辰。
  所以眼下辰时将至,诰命们纷纷出现在了太极宫长长的甬道上。
  贾府之事,只能囫囵着点,不能往深往细了说。
  所以太后只由着黛玉哭湿了自已的半条裙子,便推了她起身回寝殿去净面敷眼。
  自已则又换了一身吉服,盘了圆髻,戴了九凤金冠,这才重新上了正殿。
  黛玉哭得两眼都肿起来。
  所幸膳房送来的新鲜水果点心里,便有暖房培育出来的小黄瓜,晴雯忙捡了一根,切了片给黛玉敷眼消肿。
  探春打听着黛玉回了房,刚想过来探问她到底在跟太上打什么哑谜时,便被告知还是要穿像样些的吉服的。
  只得重新坐回梳妆台前,又回头看着鸿昌笑:“太后让我给你找常服换了。
  “你当场答应的好,可拆了朝服朝冠,却不肯做寻常妆扮,是不是早就知道这常服其实穿不成?”
  鸿昌只穿着里衣,裹着大氅偎在床上打呵欠:“见外客有见外客的规矩,坏不得。
  “往年太后都是穿吉服。来的诰命们也就跟着穿吉服。所以基本上已经算是成了例了。
  “不过这例只在延嘉殿。
  “等过些年回了大明宫,还不定怎么改呢!”
  探春听着“规矩”二字,手上的动作也慢了下来。
  她忽然想起了黛玉给太上回话时,莫名其妙提起来的两个词:“无福”“辜负”。
  探春只觉得心头一阵不祥的预感来回乱跳。
  “你好了么?你好了我再起来。”鸿昌都快睡着了,又往暖和的大氅里缩了缩身子。
  探春醒过神来,忙加快了速度,又笑着回她:“你还不快起来先穿上衣服?头发乱了,还要重梳,你赶紧的!”
  二人都是县主品级,吉服可以换着穿。
  鸿昌便从探春那一叠吉服里挑了一件艳色的,又嘻嘻地笑:“我娘不喜欢给我弄艳色的裙子穿。今儿借着小姑姑的衣橱,我过个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