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谁知贵妃带着七皇子去给皇后娘娘请安,七皇子小人儿家不小心,摔了皇后娘娘心爱的一个牡丹花开的前唐的瓶子。
  “皇后娘娘那天恰好心情不大好,便训斥了七皇子一番,又狠狠责罚了贵妃。
  “可贾蓉身亡的消息刚送进来没几天,贵妃的心情也不好,就顶了几句嘴。
  “二位主子竟当着一众奴才,和若干内外诰命,就吵起来了。
  “陛下听见,气得砸了个茶盅,怒冲冲去跟皇后娘娘吵了一架,又亲自去罚了贵妃罚俸思过。
  “晚间回去便闪了风,病了两天。
  “昨儿您二位回京,陛下心情极好,太医看了说,竟是痊愈了!
  “陛下今儿还感慨,说:可见天下哪个孩儿,都离不得爹娘。
  “如今只是后悔,不该让北王去江南治水。”
  太后沉默地听着,半晌,轻轻叹了口气,低声道:“溶哥儿虽然辜负了太上教诲宠爱,却无论如何,不该那样不明不白地死在荒驿。
  “甚而至于,连个体面都没有。”
  陶行简轻轻续道:“太后娘娘说的是。
  “北静王的尸身被烧得面目全非,还不如那位管师爷好辨认。
  “当地县衙虽然收殓了尸身,根据衣衫配饰也判定了正是北王,但丁总督却说,眼见未必是实。
  “所以他彻查完了尸体状况之后,立即令人打造了棺木,送上京城。
  “这船落后二圣大约四五天。想必再过两天,尸体就能抵京。”
  太后竟听得坐直了身子,露出一丝惊喜:“你的意思是说,溶哥儿未必就死了?!要等尸身来了,令北王太妃和王妃辨认了再说?!”
  陶行简微微笑着点头:“正是。”
  “阿弥陀佛!”太后高兴得笑了起来,“若果然如此,那可是好消息!”
  陶行简顿了顿,只是微笑,没有作声。
  太后挑了挑眉:“怎么了?”
  陶行简叹了口气,道:“昨日二圣抵京,禁卫和山东卫军一下船,陛下便令人禁口,不许他们四处散布北王已死的消息。”
  黛玉这时已经老老实实地吃完了面,盥手已毕,乖乖坐在太后身边听陶行简说话,这时候不由恍然大悟。
  消息没传出来,是因为昭明帝还不确定北王生死。
  若是以这个消息为真,那以太上的性子,必定会索性给北静王风光大葬。
  可他若没死,葬礼一闹,他必定不敢再回来!
  对于昭明帝和朝局来说,现而如今,北静王活着比死了好!
  所以,昭明帝严严实实地瞒住了这个消息!
  黛玉不由得一边颔首,一边思索。
  程倩正好从外头进来,殿外还站着小厨房送素面点心鸡汤的人。她一眼看见黛玉的表情,不由眉心轻轻一蹙。
  这位郡主,实在是太聪明了!
  慧极易伤,情深不寿。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啊!
  只听陶行简缓缓续道:“可是,这些人并没凛行圣旨,而是转身便把消息散了出去。
  “今日申时,北静王太妃和王妃大闹御书房,连哭带骂,指责陛下忌惮太上旧臣,变尽方法,骗北王出京。
  “又在两省交界的荒驿,派人假作杀手,害了水溶。
  “北静王太妃威胁陛下,要撞死在大明宫含元殿。王妃则哭得晕死过去。”
  太后和黛玉众人目瞪口呆!
  这婆媳两个的脑袋里,都是浆糊么?!
  “真不知道她们是怎么想的!”黛玉忽然嘀咕着哼道,“倘若陛下就势宣布了北王的死讯,顺便拿个捏造的遗书出来,让王妃追殉。
  “然后再派人奉太妃亲自去江南收殓尸身,送葬祖籍,顺便就在那里给太妃修个王府,请她在那儿养老。
  “她们能怎么着?三两下就被赶出京城了!”
  “昭庆!”
  “昭庆!”
  太后和程倩忍不住同时出声喝止!
  陶行简霍地回头看着程倩,扬起一边嘴角:“我当是哪路神仙,竟能直呼郡主封号!敢情是程姑姑,那就难怪了~”
  第318章
  程倩听得眼皮直跳。
  顿一顿,也笑了起来:“别说郡主和县主,便是三位长公主,我一时忘情,也是直接叫过名字的。”
  “那是!这两座宫室,哪个奴才有你程姑姑的资历老呢!”陶行简皮笑肉不笑。
  太后叹了口气,扶额道:“陶行简,你说完了么?”
  陶行简立即站了起来,恭敬叉手欠身,低头道:“回太后娘娘的话,陛下令奴才来求问,有没有可能,请您出面劝一劝这二位。
  “太上心爱了北王半辈子,但凡有万分之一能令北王生还的希望,陛下都想试试,来换太上能够不必因此伤心。
  “如今陛下的一应布置都正在慢慢展开,丁总督也正在努力找寻线索。
  “若是北府的二位能安心在家里,闭门等待消息,就是帮了大忙了。”
  太后稍一迟疑,先看了黛玉一眼。
  黛玉无辜地看着她,眨巴眨巴眼睛,似乎什么都不明白,却又似乎什么都说了。见太后犹疑,竟直接歪了歪头、吐吐舌头,做了个鬼脸。
  太后又好气又好笑地指着她骂:“果然是个淘气包!”
  又笑向陶行简,“好!我这就让人出去说,明儿一早让那俩进宫,我来跟她们说。
  “你告诉皇帝,再有女眷胡闹的,不论是内外诰命还是谁,都不用他管!直接把人送到延嘉殿来,老身骂不死她们!”
  说到最后,眼睛闪闪发光!
  程倩也忍不住扶额,出声劝道:“娘娘……”
  “行了!你够了啊!”太后朝着她翻了个白眼,“你管别人也就算了,人家看着我的面子不搭理你。
  “你还管到我头上了?除了太上,陶行简就坐在这里,你问问他,皇帝敢管我吗?!
  “你比皇帝还大啦!?”
  分明是玩笑话,太后娘娘的笑容却敛起来了三分。
  陶行简和黛玉、探春都抬头去看程倩。
  可程倩却似乎什么都没听出来,苦笑着叹了口气,后退半步,深深屈膝,低头道:“是,婢子僭越。”
  随后,不等太后吭声,自已便直起了身子,泰然自若往后指了指,“小厨房的面做好了,可要端上来了?”
  太后定定地看了她一眼,摆摆手:“端上来摆上吧。”
  同时对黛玉含笑道,“知道你也想念你陶世叔,去送送他吧!”
  又指晴雯,“天儿黑,扶着你主子些。”
  黛玉喜滋滋地站起来,快速地屈膝:“是!我保证很快回来!”
  开心地要飞起来一般,轻快地跑到陶行简跟前,喜笑颜开:“陶大监,我送您出去!”
  陶行简微笑着欠身:“有劳郡主。”
  又恭敬长揖跟太后告退,也给探春拱手欠身,再朝着程倩和孟姑姑点了点头,这才后退三步,从容地往外走。
  但是一偏头看见黛玉开开心心的笑脸,瞬间便也眉开眼笑起来。
  太后在后头看着,忍不住抿着嘴笑,偏头向着探春,指指陶行简的背影:“瞧瞧,我怎么说的?一旦瞧见他那世侄女,整个人都开了花儿了!”
  探春跟着看,悄声笑道:“我们林姐姐本来就招人喜欢。您光说陶大监,您都不知道自已刚才,一见林姐姐进殿,啧啧啧,眼睛都放了光了呢!”
  太后一滞,下意识先呸了她一声,撑不住也哈哈大笑起来:“我都听出醋劲儿来了!”
  说着,一把抱住探春,伸了食指点她的脑门,“小东西!就这么点子心眼儿,都用在跟你姐姐争宠上了!”
  探春红了脸,一扭头也学着林黛玉,略有些僵硬地搂了太后的腰,声音小小的:“女儿也想要人偏爱……”
  “傻丫头!”太后抱着她,轻声哄,“你是我女儿,我自是最疼你。只是如今,你往我身后一躲,谁都不敢再怎么着你。
  “可你林姐姐不同。她身上背着贾、林两族,便是我,也不敢说自已担得起。没法子,只能多疼她一点子。
  “明儿你嫁了人,自有丈夫护着你。可你林姐姐这状况,没人能娶。她的路啊,长着呢,也难着呢……”
  说着,长长地叹了口气。
  探春深以为然,抬起头来,就在太后耳边,声音压得低低地问:“皇上那边……没说法么?”
  太后忙竖指于唇,瞪她一眼,摇头示意不可说。
  探春会意,闭上了嘴。
  程倩在旁,听见了太后前头说的话,也觉得有理,不自觉地跟着点头。
  可探春最后这一句,她却没听见,情不自禁就凑过来,张口要问。
  太后笑意再淡了三分,指了她的脸,道:“我昨儿夜里睡得不好,床褥不够干软。你去瞧瞧,亲自给我烘好了被子。
  “若我今儿还睡不好,你就给我去掖庭洗三天衣服。我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