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因笑道,“这样吧。只要太后临走,没挑出你的错儿来,朕就给你去了那个‘代’字。”
  曹谕忙一揖到地:“臣,谢太上信任!”
  黛玉站在太后身后,静静地听着,从肩到背,都松了下来。
  真是太好了。
  北王给这曹匡如放的地方,简直就像是照着自己的心意放的!
  第279章
  进了江宁,按照太后的要求,把这一众人等安排在了江宁织造府。
  又因冯紫英和曹匡如相熟,索性把他再度留在了太后身边听候调遣。
  甚至还大度地把自己腰间的玉佩拽了下来赐给冯紫英:
  “太后有什么需要,江宁县不好做主的,你拿着朕的玉佩,该去哪儿要去哪儿要。
  “回头朕回了京,自会从内库补给地方。”
  冯紫英高兴地接了下来。
  另一边黛玉却看看众人都忙乱、用不着自己的时候,悄悄撤身,从内室出来。绕过门厅,直向外门而来。
  闪在门后,向着门外等候呼唤的曹谕低声道:“曹知县可在?我是昭庆郡主林氏,有事相求。”
  太后和探春等女眷在内室,太上和戴权在外间,冯紫英和冯唐在门厅。
  而两江总督和曹谕等人,便在门外等候。
  黛玉说话时,两江总督丁明毅就在曹谕身边。
  曹谕几乎吓得一激灵,生怕黛玉当着丁某的面儿,直接就提昭明帝!
  但是话又不能直说,只好表现出来诧异的样子,往后退了半步,侧面对着门缝,拱手弯腰:
  “江宁代知县曹谕,请郡主吩咐!”
  黛玉似是对他话中的提醒和疏离毫无察觉,只管低声开口:“却才听曹知县说,想要遍阅贵县旧案卷宗。
  “我有一故人,乃是一名女子,姓甄,如今年十六。
  “她自幼被人拐走,听说自苏州卖到了金陵。
  “我想请曹知县替我留意一下,若有她的消息,还请立即告诉我。
  “大恩大德,必有重谢!”
  曹谕一愣:“是,下官必定留意!”
  然后再次跟黛玉确认,“女子,姓甄,年十六。..
  “可有其他特征?可能告知闺名否?”
  黛玉咬了咬嘴唇,低声道:“她乳名英莲,眉心有一点胭脂记,乃是胎里带来的。”
  “有特征就好办!下官一定尽力查勘!”曹谕认真地再行一礼。
  丁明毅在旁听着,虽然微微觉得有些不妥,但认为可以理解,便默不作声。
  这两人说的话一多,门厅的人便发觉了。
  太上走了几步,见是黛玉面色郑重地在跟曹谕隔门说话,不由皱眉问道:
  “昭庆有什么事,非要自己去说,不能告诉朕,由朕来吩咐么?”
  一听太上似乎在诘责黛玉,太后和探春忙从内室出来。
  黛玉只得回身,进了门厅,叹口气,低声道:“是……我家故人之事……”
  “你家故人?”太上一愣,
  太后却反应了过来,招手叫过孟姑姑,令她:“你把船上跟我说的,那个甄家可怜姑娘的事儿,说给太上听。”
  孟姑姑忙上前,竹筒倒豆子,竟从“慧纹”说起!
  太上一听便皱了眉,抬手道:“前情就算了。说正事。”
  所以,镜伯果然没说错,太上知道林如海家中这位甄姨娘的细事。
  黛玉垂下眼帘。
  这就是为什么她要直接跟曹谕说,而非通过太上。
  因为照着太上的性子,他极有可能,听说香菱已经给薛蟠当了妾室,便再也不会提起此案!
  第280章
  孟姑姑低声把所有事情都交代了出来,太上听见里头竟有雨村的手笔,皱了皱眉,抬头看向黛玉:
  “你跟这甄家女,来往可多?”
  “不曾见过。”黛玉欠身答话。
  太上一挑眉:“那你竟如此上心?”
  黛玉抬起头来,淡淡地直视太上,平和柔婉:
  “臣女听家奴说过,父亲曾将此事上达天听,所以原委究竟如何,兴许太上还记得?”
  “甄家将女儿托付给我林家,我林家没有照看好,已经有愧于心。
  “若是知晓甄氏骨肉、大家千金,阴差阳错被人拐卖、与商贾做妾,却不伸手相助;臣女没脸下去见父母。
  “何况,读书多年,也曾拜贾老师教导,知道不欺暗室、不欺于心的道理。
  “明知此事而不救甄氏女,臣女过不去心里这道坎。”
  戴权和冯唐顿时都吃了一惊:“此女乃是甄家的孩子?!”
  太上冷冷地看了二人一眼。
  二人忙闭上嘴,往后退了半步,低下头去。
  可这个话,已经被外头的两江总督和曹谕清清楚楚都听见了。
  曹谕强忍住心里巨大的快乐,脸上硬装出怪异震惊神情,还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丁明毅一眼。
  岂知丁明毅也在看他!
  曹谕心里微微一动,悄悄凑过去,脸上凄苦,声音压得低低的,含着浓浓的委屈:
  “制台,小人怕管不了那么宽啊……”
  丁明毅往里头瞟了一眼,唇缝里漏出一句话来:“办不好我摘了你的脑袋!”
  曹谕脖子顿时便是一缩,低头看向脚面,带了哭腔:“卑职……”
  “我夫人姓甄。”丁明毅勉强又解释一句,便深吸一口气,昂首挺胸看向远处,满面阴沉,再无二话。
  曹谕再吃一惊,张开了嘴巴看着丁明毅,片刻惊觉,忙转头再度看向地上,咬牙低声:
  “卑职明儿就去找知府大人,传郡主口令,调旧卷宗彻查!”
  丁明毅脸色稍霁,嗯了一声。
  里头太上踌躇片刻,终究还是勉强给了黛玉两分面子,只哼了一声,道一句:“幼稚!”
  便摆手让她下去,不再议论此事。
  太后也不做声,只问太上今儿是否歇在此处。
  太上摇头:“我那边各处一直在送折子,我得回去看看。”
  “那帮人的奏章,废话居多。你让戴权先替你筛一筛,那些只会歌功颂德拍马屁的,就别看了。耗神。”
  太后关切心疼地看着太上,怨声道,“这才分开几天,我吃胖了,你却累瘦了!
  “要是总这样,那还不如不禅位呢!”
  太上心里熨帖,呵呵地笑,携了她的手,柔声道:“不许胡说。
  “都是朝廷官员,他们的话,便是一千字的废话,但有三五十字说的是正事儿,也是好的。
  “我走了,你安生歇着吧。”
  太后依依不舍地跟在他身后往外送,小声嘀咕:“什么时候能走啊?”
  太上心里算了算,也小声回她:“最多七天。再不走,御史台肯定骂街,皇帝该顶不住了。”
  “那就行。”太后勉强答应,“最好再早些。”
  太上笑了笑,带着一众人等铿锵走了。
  唯有曹谕还在门外伺候。
  太后看都不看就轰冯紫英出去:“去跟你的狐朋狗友喝酒去吧!
  “我们今儿都踏实睡,明儿下晌再出门,让他以后每天下晌来伺候。”
  冯紫英答应一声,笑嘻嘻地往前一步,涎皮赖脸地小声道:
  “曹匡如是家里庶子,他家嫡母厉害,他是点滴积蓄都没有的主儿。
  “他又耿介,必不是能跟那些人同流合污的,一定不会伸手。
  “太后娘娘要不赏臣几个钱?说出来,也是您的恩典。
  “省得我们俩连酒钱都不够,外人跟前,多寒酸!”
  太后被他逗得又气又笑,一口啐在地上:“皮到了家的小猴儿!你怎么不敢跟你爹要钱,倒敢来缠我?”
  黛玉抿着嘴笑,却抬头看了小红一眼。
  小红会意,从怀里抹了个荷包出来,背着身从里头抽了一张银票出来,荷包再放回去。
  太后瞧见这番举动,满意地笑一笑,没说话。
  黛玉笑着上前一步,示意冯紫英接过小红递过去的银票,轻声道:
  “这甄家的事,虽是未决的旧案,却也是我私人起了头儿,才给人家江宁县添了麻烦。
  “我正想着怎么谢呢。亏了冯大爷提醒。
  “何况太后和各位到了江南,本就该我做东才是。这是两杯酒钱,还请冯大爷笑纳。”
  冯紫英惊讶地看着那张银票的面额,脱口而出:“五百两?林郡主,你可够有钱的啊!”
  林黛玉笑吟吟的:“可是说呢。我林家四世列侯,五代积蓄,如今全落在我这第六代一个女孩儿家手里。
  “我林家如今就算是断子绝孙了吧?我可有什么办法呢?
  “留着也是让居心叵测的混账们惦记。索性,我就都花了吧!”
  一席话,又扎人,又凉薄,又可怜。
  满屋皆静。
  冯紫英终究是个聪明人,他又是宝玉好友,自然对荣府和林黛玉的恩怨“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