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娘娘身上还担着重任,赶紧先起驾吧。”王子服只是要把消息传递给她,旁的半点不打算多说。
  王熙凤自然明白,换了神情,也眼巴巴地看着父亲:“父亲腿伤未愈,想来皇上也不会强求您入宫哭灵。
  “但母亲和妹妹有诰命在身,日日辛苦是免不了的。
  “父亲自己在家,可要好好保重。”
  王子服会意,轻轻点头:“你放心,我会托人照看好她们母女的。我的伤自己也会调停,娘娘不必担忧。”
  袁氏和王玄鹤这时候也从车上离开。
  袁氏先下车。
  王玄鹤看了一眼她的背影,咬了咬牙,回头低声告诉王熙凤:“姐姐,薛家在打我的主意。”
  “告诉爹爹。”王熙凤泰然自若地伸出纤纤玉指,用力捏了捏她冰凉的小手,含笑,“爹爹神通广大,放心吧。”
  第523章 手段了得
  上次是太妃葬礼,所以勇王、贵妃加上端王,阵容便已大差不差。
  可这回乃是太后薨逝,在京城大明宫停灵四十九天后,按说,皇帝皇后以及所有宗室、勋贵、文武重臣都应该前来送灵。
  虽然帝后二人的身子都不大结实,未必能来得了,但谁知道四十九天后会怎样呢?
  所以王熙凤此次前来,除了要查看太后陵寝的情况、葬礼相关的准备情况之外,还要替帝后二人打好前站,安排好众人的衣食住行。
  事情庞杂得很。
  好在她不是真的只带了如儿一个人。
  郭建殷勤地直接把郭家在孝慈县护军以及地方上能用的人都叫了来,任凭贵妃娘娘差遣。
  陈铎也带了崇昭帝口谕,找到了庆海在此留下的各色人手。
  至于王熙凤自己,抵达的当天晚上,桌上摆得已经都是她爱吃的菜了——她爹爹神通广大!
  事情有条不紊地安排下去,王熙凤虽然忙,但并不累。
  唯一烦恼的,就是斑奴天天来找如儿要吃的,咪呜咪呜个不停,吃饱了就走,绝不多留——京中传信,日日不断!
  果然,王子服一俟跟她通过消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立即入宫见到了太上皇。
  连哭带闹了半个时辰,便周旋到了一个外任,而且还是回江南老家,作金陵知府。
  太上亦是老奸巨猾,前脚答应了王子服可以远离京城俗事,后脚便叫了崇昭帝来,当面吩咐:
  这个差事,是等自己死后才可以给王子服的!
  在他老人家活着的时候,王子服晋散骑常侍、太常寺少卿,随侍于太上身边!
  王子服吹胡子瞪眼,气得后槽牙咬得格格响,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崇昭帝无奈地开解他:“太上什么手段,也是您能讨得了好去的?
  “朕知道你天性洒脱,冲淡简素,极不耐烦仕宦累累。
  “只是如今能跟太上聊几句的老臣越来越少,王卿一向忠孝,想必也不忍他老人家养病时孤单罢?
  “何况,待太后事情完结,贵妃回来,你常常进宫,不是还能多看看女儿么?”
  太上笑眯眯地连连点头。
  王子服苦笑着跪倒遵旨:“老臣任性,劳太上和陛下费心了。”
  太上又乐呵呵加恩:“你也上了岁数,腿伤轻忽不得,若不一口气养好,只怕回头要变瘸子。
  “且先回去躺着罢!
  “我让太医时常去看看你,等你好全了,再来陪我说话。”
  免了王子服的哭灵苦差。
  恰好徐太嫔来催太上吃药,躲在屏风后头多时,忍不住跺脚暗示。太上察觉,再看看王子服头发都花白了,随口又道:
  “你这人我最知道,疏懒轻狂,性子犯了便烂泥一般!脖子上套个饼,你都不肯转着圈儿吃!
  “让你小女儿这阵子进宫跟和恪一起,你夫人还是留在家里管你罢——回头你再把自己饿死!”
  竟然把袁氏的哭灵也免了。
  王子服心满意足,脸色好了很多,真心实意地再度跪倒,谢主隆恩。
  一个被逐出京城的前废太子心腹,忽然之间不仅得了从三品的散官俸禄,竟然还有了正四品的实权职事,差一步就成了小九卿了!
  这简直是咄咄怪事!
  正在礼部铆足了劲,暗戳戳要跟他打擂台的皇后舅父、主客郎中梁恕,听说这等消息,傻眼之余,登时如临大敌。
  想来想去,郑重地让妻子白氏入宫,告诫莫皇后万万不要轻举妄动。
  莫皇后一脸不服:“他在思政殿,我在蓬莱宫。不相干。”
  再一天,贾政自尽于内寺;第三天,荣国府一片戴孝,史老太太溘然长逝;第四天,贾敏、贾元春和贾宝玉齐齐落发,请求出家为僧!
  消息灵通的旧勋贵们不胜唏嘘。
  唯有王子服气愤地瘸着一条腿进宫去太上跟前告状,说贾家也许罪不容诛,但忠顺王索要元春为妾,才是如今这副惨状的引子。
  又告诉太上,外头那群勋贵如今道路以目,暗地里相聚议论,甚至咒骂崇昭帝,说他阴刻,“连妇孺都不放过”。
  太上震怒,当即命勇王亲自去贾府:“问贾敏,还有贾元春,尤其是问那个衔玉而诞的孩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勇王刚从贾政嘴里挖出一点贾王史薛的秘事,细节还没问清楚,贾政便死了,自是又惊又怒。
  得知贾府惨事,心里正不安,居然被太上派了这样的差事,脸上更加羞臊。
  长赢见状,忙觑个空子,把王子服告的状暗暗知会了勇王。
  勇王松了口气,腰杆直了起来,更加了三分怨愤。查问之时,愈发仔细周全,将忠顺王的丑态恶行查了个清清楚楚。
  口供拿进宫,呈到太上眼前,气得太上几乎又要吐血。
  崇昭帝听说,匆匆赶来,劈手夺了供词,责备了勇王两句“莽撞若此”,便委婉劝慰太上,兴许是家下人等狐假虎威云云。
  太上性情何等刚烈,哪肯这样和稀泥?!
  当即喝令把忠顺王叫进宫来对质。
  崇昭帝扶额不已,看着王子服在旁装鹌鹑,气得指着他呵斥:“都是你惹出来的,这会儿又不管了!”
  谁知王子服缩着肩拢着手,嘀嘀咕咕:“是案子就该发给大理寺,单凭我们亲戚一面之词就问罪宗室,也不合法度啊!”
  众人这才借坡下驴,就着这个台阶,将“案子”移交大理寺。
  勇王却又不高兴,出门就找崇昭帝要了个钦差,监督着大理寺,竟然把忠顺王早年间的不法事也查了个底儿掉,闹到最后抄了王府,忠顺王本人也被赐死。
  这是后话,不提。
  前朝暗流涌动,后宫也跟着裹乱。
  被禁足的桑美人趁着王贵妃不在,抄了一本血经供奉到太后灵前,投靠皇后,解了禁足。
  紧接着,便伙同吴德妃,在御花园“失手”将施容华推倒,害她动了胎气。
  段嬷嬷气急,抬手就把桑美人的脸抓成了花瓜一般,破了相。
  莫皇后出来主持公道,却是把段嬷嬷和桑美人各打五十大板,都关了起来。
  当天晚上,蓬莱殿的翠微给施容华送了一碗“安胎药”,示意是皇后关切。
  四更天,施容华落胎。
  负责诊治的孔老太医惋惜不已,私下里跟黄数说,施容华易孕,这一胎还是一位小皇子。可那一碗药后,施容华却再也别想生育了。
  转天这话便从戴相口中告知了太上。
  太上沉默之余,召见李万安。
  王熙凤听完,长叹一声:“王大人果然手段了得。
  “难怪当初,太上要把他逐出京城。”
  第524章 双杀
  钦天监给了吉日,太后灵柩应在大明宫停灵五七三十五日,然后送入孝慈县皇陵——正好让开腊月二十三。
  崇昭帝还要处置朝政,莫皇后则整日带着内外命妇守灵,同时还要处置宫中诸多事务。
  原本还有几位历经风雨的太嫔们可以相助,但毕竟是太嫔,位次有些不够格。
  按说,不论是太上还是崇昭帝,只要略提一句,给哪位太嫔升一格,太妃便能名正言顺给莫皇后帮手。
  可是这父子二人不知为什么,都没做声。
  所以守灵守到一个月头儿上,莫皇后病倒了,昏迷不醒。
  端王吓得魂飞魄散,抱着莫皇后的手哪里都不肯去,又不敢大声哭,只是默默饮泣,两只眼睛肿得连个缝儿都没了。
  看他如此这般,朝野上下先盛赞皇长子纯孝,接着便委婉劝谏皇帝和太上要管一管。
  孩子还小,伤心难过起来不懂得节制,但长辈们不能由着他哭得这样废寝忘食,只怕年纪小小地便伤了心脉。
  崇昭帝忙让永宁长公主与和恪公主把端王从蓬莱殿接走,又亲自去看望莫皇后。
  一进门便先瞧见李万安和韩姑姑守在皇后床前。
  崇昭帝心里打了个突:“怎么是你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