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崇昭帝眉梢轻动,弯了弯嘴角,低头问她:“不怕朕,子肖父么?”
王熙凤轻轻地笑了起来,低声道:“皇上放心,妾身,聪明,爱操心,一腔子热血最容易掏出来……
“妾身这样的人,活不久的。
“所以,不怕。”
崇昭帝心里狠狠一跳,轻轻长长地呼了一口气出去,抬起胳膊,抱住了王熙凤的肩膀,一同看向窗外圆月。
“读了三年书,背一句月亮的诗词来听听。”
“床前明……”
“换一个。”
“小时不识月……”
“咳。”
“……呵!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贵妃。”
“妾身识字不多,还请陛下赐教。”
“……”
“陛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王熙凤实在没忍住,低头不想看崇昭帝的脸,顺便咳了一声。
窗外等着回事的乌鸦立即张嘴:“啊啊啊,呱呱呱,嘎嘎嘎!”
……
憋着一口气回到紫宸殿的崇昭帝,都躺在床上了才想起来自己今天去饮羽殿的正事儿,腾地坐起,拉开床帐,不耐烦地高喊:
“传陈铎!”
长赢在门外窃笑一声,才高声答应着,忙遣人去把陈铎找了来。
陈铎来得极快,连崇昭帝都诧异:“你干嘛?三更半夜蹲在紫宸殿外么?”
“回皇上的话,内寺那边的事儿,奴才想着,若是皇上没睡就禀报一声儿,若是睡了,就明早再说也一样。”
陈铎偷眼看看没好气的崇昭帝,感觉自己来的似乎有点儿不是时候。
崇昭帝气哼哼地问:“什么事?”
“那锦帕上的人名,奴才已经全部查了一遍。
“有六个已经病逝的,七个去了偏远州郡的,剩下十四个,已经分别关进了京兆府和长安、万年两县的地牢。
“今儿入夜,奴才已经把那十四个人都审了一轮儿,有九个已经全盘招认,乃是甄家二十年前便布局入京城的眼线。
“这些年甄家和他们这些人彼此扶持、互为助力,在朝中势力极大。
“只是他们没料到太上会忽然禅位,所以准备不周,原本的打算,的确是想要拱其他皇子上位。”
陈铎说到这里,顿了顿,忽然笑了一声,抬头,贼眉鼠眼地小声问:“皇上知道他们为什么不肯辅佐您么?”
崇昭帝坐在床上,侧过脸来,打量陈铎:“为何?”
“因为宗室、皇子,各府都有甄家塞进去的美人儿,且都能得宠。
“唯有承王府和后来的东宫,没有一个美人儿能到得了您跟前儿!”
陈铎贼笑,“这一条,您得回去好好谢谢咱们皇后娘娘!”
若非莫皇后手段高强,甄家的美人计只怕早就奏效了!
崇昭帝嗤笑一声:“朕娶了个妒妇,这有什么可得意的?”
陈铎嘿嘿笑了两声:“皇后娘娘扎得一手好篱笆,怎么能叫妒妇呢?是才能出众才对!”
崇昭帝仍旧板着脸,但声音缓和了许多:“还有么?”
陈铎收了笑意,正色道:“下晌收到甄太妃薨逝的消息,奴才放给了贾敬。”
崇昭帝目光微凝:“他怎么说?”
“他十分平静。”陈铎沉声道,“只说:自该如此。”
崇昭帝忽然想起王熙凤的那一句“自该如此”,心中微微一动。
“奴才想要诱哄着他多说几句,贾敬却直接道,他尘缘已了,不日归去,求陛下念在他祖宗份上,准他回道观去。”
陈铎轻叹。
崇昭帝冷笑一声:“他还有脸提他祖宗?!”
“他的意思,大概是想以方外之身死在道观,就不用葬入贾氏祖坟,不必面对他祖宗了吧?”
陈铎猜测一回,又摇了摇头,低声道,“只是甄贾两家和北府的联盟,必不会只有贾敬与太妃二人知晓。
“荣宁二府应该都是点过头的。”
崇昭帝眯了眯眼,忽然问道:“你有没有去查证,当年甄氏入宫前,究竟是跟贾府的哪位议亲?”
“是贾赦。”陈铎肯定地表示,但又迟疑了片刻,低声道,“甄氏在京城之时,甄府与荣宁二府因是同乡、老亲,所以走动频繁。
“似乎甄氏与贾敬,是在那个时期……
“后来甄氏新寡回南,贾赦便有求娶之意,托人上门问讯。可就在那个同时,贾敬声称修道,将爵位给了贾珍……
“若说他打算借着修道、然后飞升之名,假死出京,去金陵带着甄氏远走高飞,也不是不可能。”
崇昭帝沉默了许久,低声道:“为了一个女子,宁可赔上合族上下几千口人……
“宁公泉下有知,只怕还真是不乐意让这不肖子孙归葬祖坟吧……
“行,朕准了他的所求。”
陈铎想了想,轻声道:“那奴才布置一下,让人看着些。也许能发现些别的。”
崇昭帝默然了一会儿,惊觉一般,忽然指了指陈铎:“这个事儿,朕叫你来就是为了这个。
“明儿早上,等和恪走了,你去见一见贵妃,让她给你出出主意,该拿这个贾敬怎么办。
“就是你的话,贾府一定不无辜。
“虽然说南府出事在前,太上又有暗示近期不宜大动,但朕咽不下这口气。
“你跟贵妃讨教一下,看看有什么损招儿,提前安排一下!”
第432章 孝慈随祭
第二天一早,陈铎果然来求见王熙凤。
王熙凤刚吃完饭,正打算去给皇后请安,听见陈铎来了,有些意外。
“什么事?”
“皇上让奴才来求教贵妃娘娘,怎么整治一下贾府才好,皇上觉得有点儿憋屈。”
周遭没有旁人,陈铎直话直说。
王熙凤叹口气:“你说他急什么?”
“肃王马上就要回京。
“虽然太妃薨逝,太后和太上未必能赶回来。
“但是眼看局面又要乱,按照太上的意思,皇上却只能眼睁睁地等着,也实在是难为他。”
陈铎低声解释。
王熙凤想了想,道:“贾府的不法之事虽然多,却都是些可以推到仆从身上的小罪过。
“唯有一宗,你可以去查一查。”
招手叫了陈铎,附耳低语几句。
陈铎惊讶地看她:“这,真的?”
“我也不知道,只是觉得可能有联系。你查查看。若有,那事情就可以从这个方向办。”
王熙凤笑一笑。
陈铎激动地作揖,跑了。
王熙凤想了想,这才起身,去了莫皇后处。
因前两天和恪回宫后来给莫皇后请安时,莫皇后让韩姑姑又给和恪捧了一匣子内务府新做出来的绒花出来,并亲切地表示:
“听说原料简单,只是款式新颖。你拿着玩儿,或送人、赏人,都好。
“内务府多着,若喜欢,只管让你母亲打发人去要!”
和恪立即表示十分喜欢,老实不客气地要了两匣子:“回去带给永宁姑姑和林姐儿!”
甘蓝之死的真实缘故,蓬莱殿这边也半吐半露地传进了饮羽殿。
王熙凤便领了莫皇后这个情,对她的态度仍旧礼貌恭敬。
今天便是来“及时”告知甄太妃薨逝之事的。
“陈铎刚才奉命来跟我说,让妾身开始准备太妃身后事,妾身还吓了一跳呢!”王熙凤心有余悸地直拍胸口。
莫皇后叹了口气,摇头道:“今年这是怎么了?宫里宫外,年老年少的,人走个不停。”
王熙凤也跟着叹气:“可是说呢!以前妾身不掌这些事,尤其是在家时,只有至亲世交家要紧长辈的丧事,才会去一趟。
“如今协理宫务,里里外外的人,但凡走一个都要从妾身手里过一遭。听来听去的,心里可真是别扭。
“娘娘掌管承王府时,那些年间,只怕是天天都有这种事儿吧?!
“真是难为您了!那会儿您又年少,又在宫外,哪家子的事儿都得亲自走一趟,说不得还得伴宿……”
莫皇后想想,还真是这么个道理,心里便又缓了下来,叹道:
“罢了。反正,现成的例子摆在那儿,就照着来罢。
“你把章程拟好,本宫和皇上润色过了,再送去给太上太后过目,才好办差的。”
王熙凤恭声答应。又提及修缮大角观以及在那附近建寺庙之事:
“陛下虽然还没提起,但昨儿那么大的阵仗,只怕此事势在必行。
“娘娘觉着,请哪家尼寺的住持来瞧瞧,比较合适?”
莫皇后心中微动,看着王熙凤又顺眼了三分,含笑道:“你倒是事事都想在前头。”
“这算什么想在前头?估摸着外头已经开始算计皇上的私库了!这事儿咱们不能由着工部和内务府吵嚷!”
王熙凤轻轻地笑了起来,低声道:“皇上放心,妾身,聪明,爱操心,一腔子热血最容易掏出来……
“妾身这样的人,活不久的。
“所以,不怕。”
崇昭帝心里狠狠一跳,轻轻长长地呼了一口气出去,抬起胳膊,抱住了王熙凤的肩膀,一同看向窗外圆月。
“读了三年书,背一句月亮的诗词来听听。”
“床前明……”
“换一个。”
“小时不识月……”
“咳。”
“……呵!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贵妃。”
“妾身识字不多,还请陛下赐教。”
“……”
“陛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王熙凤实在没忍住,低头不想看崇昭帝的脸,顺便咳了一声。
窗外等着回事的乌鸦立即张嘴:“啊啊啊,呱呱呱,嘎嘎嘎!”
……
憋着一口气回到紫宸殿的崇昭帝,都躺在床上了才想起来自己今天去饮羽殿的正事儿,腾地坐起,拉开床帐,不耐烦地高喊:
“传陈铎!”
长赢在门外窃笑一声,才高声答应着,忙遣人去把陈铎找了来。
陈铎来得极快,连崇昭帝都诧异:“你干嘛?三更半夜蹲在紫宸殿外么?”
“回皇上的话,内寺那边的事儿,奴才想着,若是皇上没睡就禀报一声儿,若是睡了,就明早再说也一样。”
陈铎偷眼看看没好气的崇昭帝,感觉自己来的似乎有点儿不是时候。
崇昭帝气哼哼地问:“什么事?”
“那锦帕上的人名,奴才已经全部查了一遍。
“有六个已经病逝的,七个去了偏远州郡的,剩下十四个,已经分别关进了京兆府和长安、万年两县的地牢。
“今儿入夜,奴才已经把那十四个人都审了一轮儿,有九个已经全盘招认,乃是甄家二十年前便布局入京城的眼线。
“这些年甄家和他们这些人彼此扶持、互为助力,在朝中势力极大。
“只是他们没料到太上会忽然禅位,所以准备不周,原本的打算,的确是想要拱其他皇子上位。”
陈铎说到这里,顿了顿,忽然笑了一声,抬头,贼眉鼠眼地小声问:“皇上知道他们为什么不肯辅佐您么?”
崇昭帝坐在床上,侧过脸来,打量陈铎:“为何?”
“因为宗室、皇子,各府都有甄家塞进去的美人儿,且都能得宠。
“唯有承王府和后来的东宫,没有一个美人儿能到得了您跟前儿!”
陈铎贼笑,“这一条,您得回去好好谢谢咱们皇后娘娘!”
若非莫皇后手段高强,甄家的美人计只怕早就奏效了!
崇昭帝嗤笑一声:“朕娶了个妒妇,这有什么可得意的?”
陈铎嘿嘿笑了两声:“皇后娘娘扎得一手好篱笆,怎么能叫妒妇呢?是才能出众才对!”
崇昭帝仍旧板着脸,但声音缓和了许多:“还有么?”
陈铎收了笑意,正色道:“下晌收到甄太妃薨逝的消息,奴才放给了贾敬。”
崇昭帝目光微凝:“他怎么说?”
“他十分平静。”陈铎沉声道,“只说:自该如此。”
崇昭帝忽然想起王熙凤的那一句“自该如此”,心中微微一动。
“奴才想要诱哄着他多说几句,贾敬却直接道,他尘缘已了,不日归去,求陛下念在他祖宗份上,准他回道观去。”
陈铎轻叹。
崇昭帝冷笑一声:“他还有脸提他祖宗?!”
“他的意思,大概是想以方外之身死在道观,就不用葬入贾氏祖坟,不必面对他祖宗了吧?”
陈铎猜测一回,又摇了摇头,低声道,“只是甄贾两家和北府的联盟,必不会只有贾敬与太妃二人知晓。
“荣宁二府应该都是点过头的。”
崇昭帝眯了眯眼,忽然问道:“你有没有去查证,当年甄氏入宫前,究竟是跟贾府的哪位议亲?”
“是贾赦。”陈铎肯定地表示,但又迟疑了片刻,低声道,“甄氏在京城之时,甄府与荣宁二府因是同乡、老亲,所以走动频繁。
“似乎甄氏与贾敬,是在那个时期……
“后来甄氏新寡回南,贾赦便有求娶之意,托人上门问讯。可就在那个同时,贾敬声称修道,将爵位给了贾珍……
“若说他打算借着修道、然后飞升之名,假死出京,去金陵带着甄氏远走高飞,也不是不可能。”
崇昭帝沉默了许久,低声道:“为了一个女子,宁可赔上合族上下几千口人……
“宁公泉下有知,只怕还真是不乐意让这不肖子孙归葬祖坟吧……
“行,朕准了他的所求。”
陈铎想了想,轻声道:“那奴才布置一下,让人看着些。也许能发现些别的。”
崇昭帝默然了一会儿,惊觉一般,忽然指了指陈铎:“这个事儿,朕叫你来就是为了这个。
“明儿早上,等和恪走了,你去见一见贵妃,让她给你出出主意,该拿这个贾敬怎么办。
“就是你的话,贾府一定不无辜。
“虽然说南府出事在前,太上又有暗示近期不宜大动,但朕咽不下这口气。
“你跟贵妃讨教一下,看看有什么损招儿,提前安排一下!”
第432章 孝慈随祭
第二天一早,陈铎果然来求见王熙凤。
王熙凤刚吃完饭,正打算去给皇后请安,听见陈铎来了,有些意外。
“什么事?”
“皇上让奴才来求教贵妃娘娘,怎么整治一下贾府才好,皇上觉得有点儿憋屈。”
周遭没有旁人,陈铎直话直说。
王熙凤叹口气:“你说他急什么?”
“肃王马上就要回京。
“虽然太妃薨逝,太后和太上未必能赶回来。
“但是眼看局面又要乱,按照太上的意思,皇上却只能眼睁睁地等着,也实在是难为他。”
陈铎低声解释。
王熙凤想了想,道:“贾府的不法之事虽然多,却都是些可以推到仆从身上的小罪过。
“唯有一宗,你可以去查一查。”
招手叫了陈铎,附耳低语几句。
陈铎惊讶地看她:“这,真的?”
“我也不知道,只是觉得可能有联系。你查查看。若有,那事情就可以从这个方向办。”
王熙凤笑一笑。
陈铎激动地作揖,跑了。
王熙凤想了想,这才起身,去了莫皇后处。
因前两天和恪回宫后来给莫皇后请安时,莫皇后让韩姑姑又给和恪捧了一匣子内务府新做出来的绒花出来,并亲切地表示:
“听说原料简单,只是款式新颖。你拿着玩儿,或送人、赏人,都好。
“内务府多着,若喜欢,只管让你母亲打发人去要!”
和恪立即表示十分喜欢,老实不客气地要了两匣子:“回去带给永宁姑姑和林姐儿!”
甘蓝之死的真实缘故,蓬莱殿这边也半吐半露地传进了饮羽殿。
王熙凤便领了莫皇后这个情,对她的态度仍旧礼貌恭敬。
今天便是来“及时”告知甄太妃薨逝之事的。
“陈铎刚才奉命来跟我说,让妾身开始准备太妃身后事,妾身还吓了一跳呢!”王熙凤心有余悸地直拍胸口。
莫皇后叹了口气,摇头道:“今年这是怎么了?宫里宫外,年老年少的,人走个不停。”
王熙凤也跟着叹气:“可是说呢!以前妾身不掌这些事,尤其是在家时,只有至亲世交家要紧长辈的丧事,才会去一趟。
“如今协理宫务,里里外外的人,但凡走一个都要从妾身手里过一遭。听来听去的,心里可真是别扭。
“娘娘掌管承王府时,那些年间,只怕是天天都有这种事儿吧?!
“真是难为您了!那会儿您又年少,又在宫外,哪家子的事儿都得亲自走一趟,说不得还得伴宿……”
莫皇后想想,还真是这么个道理,心里便又缓了下来,叹道:
“罢了。反正,现成的例子摆在那儿,就照着来罢。
“你把章程拟好,本宫和皇上润色过了,再送去给太上太后过目,才好办差的。”
王熙凤恭声答应。又提及修缮大角观以及在那附近建寺庙之事:
“陛下虽然还没提起,但昨儿那么大的阵仗,只怕此事势在必行。
“娘娘觉着,请哪家尼寺的住持来瞧瞧,比较合适?”
莫皇后心中微动,看着王熙凤又顺眼了三分,含笑道:“你倒是事事都想在前头。”
“这算什么想在前头?估摸着外头已经开始算计皇上的私库了!这事儿咱们不能由着工部和内务府吵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