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和恪眼睛一亮:“有道理呢!谢嬷嬷教导!”
转身便溜回了房间,打开自己的匣子翻翻找找半天,忽然拿起一个小盒子,嘿嘿一乐:“这个!”
纪嬷嬷惊讶地睁圆了眼睛:公主竟然舍得这个?!
………………
王子服年纪已近半百,早年间大起大落,后来颓唐丧败,近几年又因女儿的缘故,重新振作、殚精竭虑地谋划,两鬓早已斑白,看着却比实际年纪还要大一些。
袁太太却因为心胸宽广、泼辣干练,即便跟着被贬官的丈夫从京城迁居江南,只头两年有些水土不服,后来便又张罗着做起了生意,金陵苏州等地,挣钱挣得风生水起。
这次入京,虽然是皇帝旨意,却也早就思念女儿如狂,盼着能进京团聚。
所以得了圣旨便即刻起身,留了儿子儿媳安排江南诸事,自己则带着小女儿可卿,随手包了几件衣裳,拿了一匣子银票,车马兼程,飞进了京师。
谁知还没下船,便被人传了圣上口谕,直接带了他们一家三口去了长乐坊的一所三进宅院。
来人笑容可掬:“小人名叫郭建,是御前侍卫。早年间在东宫时,贵妃进宫,还是小人给开的宫门。
“这宅子陛下已经写了贵妃的名号,赐给老大人老安人居住正好。
“贵妃曾经提过,二老都不爱用太多仆人,所以宅子里只放了四个洒扫的、四个厨下的。
“余者二老看情形,自己添置吧。
“想来明儿是端午节,宫里只怕忙,待过了节,贵妃娘娘闲一闲,就该宣二老进宫相见了。”
王子服惊异于郭建的客气,却也不随意出口询问,只管恭敬谢了皇帝的恩典,又道:
“宫中有宫中的规矩,一切按规矩来便是。小老儿也有些年没见过女儿、没有过联系了,倒也不差这两三天。
“还是等贵妃娘娘无事时再宣召吧。”
郭建不置可否,笑着告退。
王子服带着妻子和幺女儿进了宅子,见里头规整得简洁大方,倒还真是自己日常的习惯,不由挑了挑眉。
袁夫人看他表情,便叫了那八个人来,轻声细语地问他们,这宅子是谁的,谁打扫的,谁布置的,贵妃可曾派人过来,等等。
这几个人自是什么都不大清楚。
唯一知道的是:“七八天前贵妃娘娘身边的陪嫁侍女安儿姑娘来过一次。
“那时候宅子里的东西还多。安儿姑娘来了便指了不少让退回去。
“说是:王家大老爷和大太太都是节俭之人,不喜奢华,这些东西说不得都是陛下小库房里的。御用的东西,能别流落在外,就最好不要流落在外。
“何况这里虽然是陛下御赐的宅院,但只怕也很难挡得住亲戚故旧往来。万一谁一不小心损毁或者误拿了一两件,说不清。
“因此就成了如今的模样。
“昨儿郭侍卫来看时还说呢,这宅子里雪洞一样,除了吃饭有碗睡觉有床,竟是什么都没了。传出去,人家该说皇上小气了。”
王子服还没说话,袁夫人便大笑起来:“贵妃是我亲女儿,最知道我的性子!
“我最爱的就是买东西!
“等回头安定下来,我必是要带着我这小女儿在城里城外好生逛上三两个月的!
“宅子里不空着些,日后我买回来的,怕是没地方堆呢!
“这多好?!
“可算是给我留足了地方了!
“哎哟哟,我可太高兴了!”
说着话,袁夫人拍着腿喊,“平儿快来,把匣子拿来,我特意预备的金元宝呢?
“一人先赏一个!”
王子服在旁边,哭笑不得,扶额叹气。
一个十岁上下的小姑娘偎依在袁夫人身边,娇娇软软,笑得温柔似水。
第310章 进宫去
四年过去,平儿出落得亭亭玉立,笑容温婉,行止利落。
笑着上前,小小巧巧的二两重的金元宝,八个奴仆一人手里放一个,绝无偏私。
八个人顿时大喜,齐刷刷地给袁夫人磕头:“谢老爷太太赏!”
“嗯!嗯!”袁夫人满面笑容,点着头,眼眸灵动,口齿伶俐,“我的差事最容易当了!
“听话、勤快,就行!
“我爱吃爱玩爱逛街,回头带回来的东西,吃用不了的,都赏你们!
“至于我家老爷和我这小女儿,身子都不大好,受不得累、忍不得脏、听不得吵。
“你们有事,只管找我,躲着他们爷儿俩些!不然被莫名其妙地罚了,那可就只能是活该了!”
说着,哈哈地笑。
众人也跟着笑,却把这个话都记了下来。
“前院儿给我们老爷当书房会客厅,中间这一进是我的。后头的花园子全都是我们姑娘的。
“行,就这么多,搬行李去吧!”
袁夫人利落说完,手一挥,让众人散了,顺势一转身,温柔似水地把小女儿便搂在了怀里,声音瞬间低了大半:
“乖乖,累不累?头晕么?要不要去躺躺?”
可卿小姑娘摇了摇头,柔柔笑答:“船上睡得太多了,僵得慌,就想走走路,多站会儿。”
袁夫人立即点头:“正是正是!我也是!”
转头便问还没完全走出门去的众仆人,“都站着!”
众人忙又停下,转身低头:“请太太吩咐。”
“我们数年不曾进京,不知道哪家的酒楼如今是最好吃的?我姑娘想逛逛,我带着她下馆子去!”
说完了,袁夫人才后知后觉地看向王子服,“老爷,行么?”
王子服还能说什么?只得无奈颔首:“好吧。上街走走,也不错。”
下头的一个仆从忙上前拱手:“鼓楼东大街上有两家老字号,一个做鲁菜的,叫全福祥;还有一家淮扬菜,叫春水居,两家都不错。
“若是老爷太太不想坐车,只走一走的话,咱们这条街往西走到头左转,兴天观的对面,有一家面馆极好。
“若是出了胡同,往东去,那一大片都是大安国寺,他庙里的素斋最好,就是人多,得等。所以那旁边的邻居几个小馆子,也都是做素斋的,都还算不错。
“若是不嫌远,走到咱们这一坊的西南角上,那边是左教坊,就更热闹了。什么吃的玩的歌舞都有——”
忽然看了一眼小姑娘乌溜溜好奇的眼睛,忙低了头,“只是老爷太太还要带着姑娘出门,那边就不大合适了。”
袁夫人笑着点头:“说得清楚明白,不错,赏。”
平儿跟着便利落地又递了一个小银锞子给他。
那仆人高兴地双手接过揣进了怀里。
“叫什么?”袁夫人饶有兴趣地看着他。
那仆人忙叩头道:“奴才姓方,家里行二,没名字,大家伙儿都叫方二。”
“嗯,你不错。以后跟着老爷在外头走动吧。”袁夫人直接拍板,把他从外院洒扫提拔成了王子服的长随。
王子服倒是无可无不可,只吩咐管家王长和小厮王升跟方二把自己的规矩讲清楚便是。
这回上京,袁夫人带了一个管事媳妇袁保家的,和自己的两个丫鬟珍珠、翡翠。
而原名秦可卿、如今改名为王玄鹤的小姑娘,则带着自己的教引嬷嬷王嬷嬷,和丫头平儿、丰儿。
当下,王子服带了方二和王升、袁夫人带着珍珠、王玄鹤带了平儿——其他人留在家里收拾行李——一行人安步当车,去了近处的兴天观。
先吃了碗面,然后索性又进了兴天观去烧了香磕了头,袁夫人还意思意思点了一个海灯,先交了二百银子,那观主便忍不住过来笑着寒暄了几句。
王子服看了那观主几眼,也不交接,只是不吭声地走了出去。
方二见状,小声问王升:“老爷这是不高兴了?”
“老爷平生最恨僧道,说他们装神弄鬼骗人钱财。只是太太偏乐意与这些人送银子,老爷说了无数回都说不听,也就由着太太去了。
“只是想让老爷跟他们说话,阿弥陀佛,那是铁锥子都撬不开他老人家的嘴的!”
王升悄悄地嚼着舌头,忙拉了方二追了出去。
方二便笑:“难得见着不爱这个调调的人。”
“早年间我们老爷也信过,听说因为太信了,误过事,后来才不信了的。”王升丢下最后一句,摆着手不肯再说。
待逛完了回到家中,众人这才都叫了乏,各自回到收拾齐备了的房中休息。
而袁夫人则在临睡之前,吩咐了管事媳妇, 令自己在京的所有嫁妆铺子的掌柜必须傍晚酉初刻来家报账。
这座挂了“王宅”的府邸,忽然间便热闹了起来,当夜,甚至到了二更以后才熄了灯。
第二天一大早,袁夫人便张罗着要出门去逛。
王子服叹着气阻止她:“你自己的女儿你还不知道么?
“她若是昨儿知道咱们来了,今日无论如何都会想法子跟咱们见上一面。
转身便溜回了房间,打开自己的匣子翻翻找找半天,忽然拿起一个小盒子,嘿嘿一乐:“这个!”
纪嬷嬷惊讶地睁圆了眼睛:公主竟然舍得这个?!
………………
王子服年纪已近半百,早年间大起大落,后来颓唐丧败,近几年又因女儿的缘故,重新振作、殚精竭虑地谋划,两鬓早已斑白,看着却比实际年纪还要大一些。
袁太太却因为心胸宽广、泼辣干练,即便跟着被贬官的丈夫从京城迁居江南,只头两年有些水土不服,后来便又张罗着做起了生意,金陵苏州等地,挣钱挣得风生水起。
这次入京,虽然是皇帝旨意,却也早就思念女儿如狂,盼着能进京团聚。
所以得了圣旨便即刻起身,留了儿子儿媳安排江南诸事,自己则带着小女儿可卿,随手包了几件衣裳,拿了一匣子银票,车马兼程,飞进了京师。
谁知还没下船,便被人传了圣上口谕,直接带了他们一家三口去了长乐坊的一所三进宅院。
来人笑容可掬:“小人名叫郭建,是御前侍卫。早年间在东宫时,贵妃进宫,还是小人给开的宫门。
“这宅子陛下已经写了贵妃的名号,赐给老大人老安人居住正好。
“贵妃曾经提过,二老都不爱用太多仆人,所以宅子里只放了四个洒扫的、四个厨下的。
“余者二老看情形,自己添置吧。
“想来明儿是端午节,宫里只怕忙,待过了节,贵妃娘娘闲一闲,就该宣二老进宫相见了。”
王子服惊异于郭建的客气,却也不随意出口询问,只管恭敬谢了皇帝的恩典,又道:
“宫中有宫中的规矩,一切按规矩来便是。小老儿也有些年没见过女儿、没有过联系了,倒也不差这两三天。
“还是等贵妃娘娘无事时再宣召吧。”
郭建不置可否,笑着告退。
王子服带着妻子和幺女儿进了宅子,见里头规整得简洁大方,倒还真是自己日常的习惯,不由挑了挑眉。
袁夫人看他表情,便叫了那八个人来,轻声细语地问他们,这宅子是谁的,谁打扫的,谁布置的,贵妃可曾派人过来,等等。
这几个人自是什么都不大清楚。
唯一知道的是:“七八天前贵妃娘娘身边的陪嫁侍女安儿姑娘来过一次。
“那时候宅子里的东西还多。安儿姑娘来了便指了不少让退回去。
“说是:王家大老爷和大太太都是节俭之人,不喜奢华,这些东西说不得都是陛下小库房里的。御用的东西,能别流落在外,就最好不要流落在外。
“何况这里虽然是陛下御赐的宅院,但只怕也很难挡得住亲戚故旧往来。万一谁一不小心损毁或者误拿了一两件,说不清。
“因此就成了如今的模样。
“昨儿郭侍卫来看时还说呢,这宅子里雪洞一样,除了吃饭有碗睡觉有床,竟是什么都没了。传出去,人家该说皇上小气了。”
王子服还没说话,袁夫人便大笑起来:“贵妃是我亲女儿,最知道我的性子!
“我最爱的就是买东西!
“等回头安定下来,我必是要带着我这小女儿在城里城外好生逛上三两个月的!
“宅子里不空着些,日后我买回来的,怕是没地方堆呢!
“这多好?!
“可算是给我留足了地方了!
“哎哟哟,我可太高兴了!”
说着话,袁夫人拍着腿喊,“平儿快来,把匣子拿来,我特意预备的金元宝呢?
“一人先赏一个!”
王子服在旁边,哭笑不得,扶额叹气。
一个十岁上下的小姑娘偎依在袁夫人身边,娇娇软软,笑得温柔似水。
第310章 进宫去
四年过去,平儿出落得亭亭玉立,笑容温婉,行止利落。
笑着上前,小小巧巧的二两重的金元宝,八个奴仆一人手里放一个,绝无偏私。
八个人顿时大喜,齐刷刷地给袁夫人磕头:“谢老爷太太赏!”
“嗯!嗯!”袁夫人满面笑容,点着头,眼眸灵动,口齿伶俐,“我的差事最容易当了!
“听话、勤快,就行!
“我爱吃爱玩爱逛街,回头带回来的东西,吃用不了的,都赏你们!
“至于我家老爷和我这小女儿,身子都不大好,受不得累、忍不得脏、听不得吵。
“你们有事,只管找我,躲着他们爷儿俩些!不然被莫名其妙地罚了,那可就只能是活该了!”
说着,哈哈地笑。
众人也跟着笑,却把这个话都记了下来。
“前院儿给我们老爷当书房会客厅,中间这一进是我的。后头的花园子全都是我们姑娘的。
“行,就这么多,搬行李去吧!”
袁夫人利落说完,手一挥,让众人散了,顺势一转身,温柔似水地把小女儿便搂在了怀里,声音瞬间低了大半:
“乖乖,累不累?头晕么?要不要去躺躺?”
可卿小姑娘摇了摇头,柔柔笑答:“船上睡得太多了,僵得慌,就想走走路,多站会儿。”
袁夫人立即点头:“正是正是!我也是!”
转头便问还没完全走出门去的众仆人,“都站着!”
众人忙又停下,转身低头:“请太太吩咐。”
“我们数年不曾进京,不知道哪家的酒楼如今是最好吃的?我姑娘想逛逛,我带着她下馆子去!”
说完了,袁夫人才后知后觉地看向王子服,“老爷,行么?”
王子服还能说什么?只得无奈颔首:“好吧。上街走走,也不错。”
下头的一个仆从忙上前拱手:“鼓楼东大街上有两家老字号,一个做鲁菜的,叫全福祥;还有一家淮扬菜,叫春水居,两家都不错。
“若是老爷太太不想坐车,只走一走的话,咱们这条街往西走到头左转,兴天观的对面,有一家面馆极好。
“若是出了胡同,往东去,那一大片都是大安国寺,他庙里的素斋最好,就是人多,得等。所以那旁边的邻居几个小馆子,也都是做素斋的,都还算不错。
“若是不嫌远,走到咱们这一坊的西南角上,那边是左教坊,就更热闹了。什么吃的玩的歌舞都有——”
忽然看了一眼小姑娘乌溜溜好奇的眼睛,忙低了头,“只是老爷太太还要带着姑娘出门,那边就不大合适了。”
袁夫人笑着点头:“说得清楚明白,不错,赏。”
平儿跟着便利落地又递了一个小银锞子给他。
那仆人高兴地双手接过揣进了怀里。
“叫什么?”袁夫人饶有兴趣地看着他。
那仆人忙叩头道:“奴才姓方,家里行二,没名字,大家伙儿都叫方二。”
“嗯,你不错。以后跟着老爷在外头走动吧。”袁夫人直接拍板,把他从外院洒扫提拔成了王子服的长随。
王子服倒是无可无不可,只吩咐管家王长和小厮王升跟方二把自己的规矩讲清楚便是。
这回上京,袁夫人带了一个管事媳妇袁保家的,和自己的两个丫鬟珍珠、翡翠。
而原名秦可卿、如今改名为王玄鹤的小姑娘,则带着自己的教引嬷嬷王嬷嬷,和丫头平儿、丰儿。
当下,王子服带了方二和王升、袁夫人带着珍珠、王玄鹤带了平儿——其他人留在家里收拾行李——一行人安步当车,去了近处的兴天观。
先吃了碗面,然后索性又进了兴天观去烧了香磕了头,袁夫人还意思意思点了一个海灯,先交了二百银子,那观主便忍不住过来笑着寒暄了几句。
王子服看了那观主几眼,也不交接,只是不吭声地走了出去。
方二见状,小声问王升:“老爷这是不高兴了?”
“老爷平生最恨僧道,说他们装神弄鬼骗人钱财。只是太太偏乐意与这些人送银子,老爷说了无数回都说不听,也就由着太太去了。
“只是想让老爷跟他们说话,阿弥陀佛,那是铁锥子都撬不开他老人家的嘴的!”
王升悄悄地嚼着舌头,忙拉了方二追了出去。
方二便笑:“难得见着不爱这个调调的人。”
“早年间我们老爷也信过,听说因为太信了,误过事,后来才不信了的。”王升丢下最后一句,摆着手不肯再说。
待逛完了回到家中,众人这才都叫了乏,各自回到收拾齐备了的房中休息。
而袁夫人则在临睡之前,吩咐了管事媳妇, 令自己在京的所有嫁妆铺子的掌柜必须傍晚酉初刻来家报账。
这座挂了“王宅”的府邸,忽然间便热闹了起来,当夜,甚至到了二更以后才熄了灯。
第二天一大早,袁夫人便张罗着要出门去逛。
王子服叹着气阻止她:“你自己的女儿你还不知道么?
“她若是昨儿知道咱们来了,今日无论如何都会想法子跟咱们见上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