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王熙凤笑吟吟地拿着那圣旨卷轴又戳了戳德妃的肩膀,然后不等她伸手过来硬抢,便回手递向了孟姑姑,
  “这是我册封的旨意,姑姑替我收好。”
  吴德妃看着她气定神闲的样子,心里忽然觉得不对,沉了脸:“王氏,我是四妃之首,你却还要往我前面赶。
  “怎么?你这三年的书读下来,连个尊卑都没学会么?
  “还是说,你竟然被封得比我的位次高?!”
  王熙凤笑眯眯:“你猜?”
  这句话一说出口,别说孟姑姑、万俟姑姑和穆姑姑这等在宫中已经游刃有余数十年的,便是李宣仪和吴德妃本人,都已经反应了过来!
  “你还真比我的位次高!?你封了什么?难道是贵妃不成!?”
  吴德妃几乎是瞬间变脸。
  一时红,一时白,一时青!
  “不可能!皇上答应了我祖母,让我在宫里横着走!
  “我祖母要了四妃之首,皇上连磕巴都没打!
  “而且,从来没听说东宫嫔御册封时,会把后位、贵妃和四妃都封了的!
  “只有我!只有我!
  “我出身高贵,才能封妃。你们应该都是一屋子宣仪婕妤!!!”
  吴德妃心态崩溃、仪态尽失,放声大哭!
  万俟姑姑无语地看着她,除了叹气,一句都不想再劝。
  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王熙凤仍旧笑眯眯:“你都还没听我说,我到底册封的是什么位份呢。怎么这就开始大哭大闹了?”
  吴德妃一愣。
  李宣仪也愣住了。
  怎么?
  是诈她们来着?!
  吴德妃的眸子里闪过惊喜:“怎么?你封的不是贵妃?比我位份低?是贤妃么?!”
  王熙凤帕子掩口,轻声笑。
  “你,你快说啊!你这……”吴德妃已经快要急疯,张口便要开始骂。
  王熙凤却在此时轻轻地一点头:“你猜对了。就是贵妃。
  “而且,太上、新帝、新后就坐在大明宫含元殿上,等着我给他们磕了头,才散的大典。”
  只这一句,吴德妃被气得,嚎啕大哭。
  尚仪局的女官在旁边冷冷地抄手看着。
  孟姑姑也看着。
  二人的目光在空中对了对。
  这就是你们东宫的良媛,日后的德妃?
  嗯,有意思不?
  有没有意思不知道,但是没脑子我是真知道了。
  日后你会知道更多的。
  还有更多的?
  呵呵。
  彼其娘之……
  第296章 如数家珍
  直到从含冰殿回来,与王熙凤同行的吴德妃才算是彻底把泪意收了回去。
  没法子,王贵妃又得了个彩头,还是太上赏的。
  她若是再这般委委屈屈地不服,只怕真就要被太上和新帝同时厌弃了。
  宫中岁月还长,且慢慢走着看吧。
  未时末,新帝在麟德殿大宴群臣,顺便就给太上皇饯行——太上早就确认,新帝登基的第二天,他就要带着一众太后太妃们去终南山的别宫休养。
  至于内命妇们,因为太后和皇后一个病一个伤,都在卧床,所以那一席便成了后宫长生殿里的小宴。
  最有意思的是,太上皇指名让王贵妃主持后宫内宴,而非甄太妃。理由是:甄氏娇弱,人情世故上最不通,做不来这个。
  人情世故上不通?
  这是听说了她前几天跟自己吵架的事情了?
  王熙凤的心思稍稍又密了一层:别看成了太上皇、离开了大明宫,但他老人家对皇宫朝廷的掌控,未必会比先前稀松。
  各位回宫都换成了稍微松快一些的吉服,姹紫嫣红着到了长生殿。
  “听说,这才是照着中宫皇后的规制布置的殿阁。只是被前朝那位惨死的一代宠妃住过,所以咱们太后才不肯住。”
  “还有蓬莱宫也是中宫规制。倒是昭阳殿,本来是给哪位宠妃预备的。但咱们太后娘娘一心想要就近照看太上皇,这才舍弃了蓬莱、长生两宫,选了昭阳殿。”
  “昭阳殿好像已经把行装打点得差不多了?那明儿太后一走,昭阳殿给谁住?”
  “这就不知道了……”
  “太后不是还病着么?怎么这也要离宫陪伴太上去?皇上没拦着让养好病再说?”
  “就太后那脾气……头一宗就是太上,第二个乃是肃王……”
  新晋的妃嫔们规矩还稀松,尤其是刚进宫没多久、还没有被赐下教导姑姑的几位。
  上首一左一右摆了两席,短榻长案,杯盘罗列。
  王熙凤知礼地将甄太妃让到左侧上首,自己坐了右侧,然后含笑看着下头左一列五位太嫔——皆是此次晋位的;
  右边却是两列共十位东宫刚搬过来的妃嫔。
  情形正跟除夕夜宴掉了个个儿!
  真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朝新人换旧人!
  王熙凤心里正感慨,便听甄太妃在旁边哎哟一声,轻轻笑了起来:“说起来,太子、哦不,是皇上!
  “早年间都说皇上后院人少,如今看来,这也不少了么!”
  王熙凤跟着她的话便笑:“这都是太上和太后爱护皇上,三番两次地选了人充盈东宫,才有了如今这区区十来位姐妹。”
  想给新帝扣上“好色”的名声,那也得看太上答不答应!
  甄太妃摇着头啧啧:“要不怎么说呢,太上这爱子之心,天下无能过之!前儿还说呢,明年必要再替皇上张罗一次选秀!”
  前一句还在称赞太上,后一句便又冲着挑拨新帝的后宫关系去了。
  这个人实在是可厌!
  底下坐着的新妃嫔们没几个傻子,稍稍静心一些的便都听了出来,脸色便都淡淡的不好看。
  王熙凤一眼扫过去,笑吟吟地看向甄太妃:“妾正要跟太妃娘娘告罪呢。
  “如今宫内命妇,除了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之外,按说,是太妃娘娘地位最为尊崇,结果今儿太上却亲口授了妾身来主持小宴,妾身实在惭愧。
  “不过,跟娘娘交往越多,越觉得太上果然烛照万里、明察秋毫。”
  甄太妃眼皮一跳,却也不得不接这个话茬:“哦?何以见得?”
  “太上让妾身来操持小宴的理由,太妃娘娘可听说了么?
  “他老人家说您啊,一生娇弱,不通人情世故。
  “这意思不就是说,这宴席若是交给您主持,只怕您有本事三言两语,便闹得举座不欢了呢!”
  王熙凤笑嘻嘻,“娘娘,请!”
  说着,干脆利落地举杯邀她,“请娘娘为始,为太上寿,为陛下寿!”
  甄太妃气得险些端不住杯子!
  这不就是说:你实在不会说话,所以赶紧祝了酒吃饭吧,塞住你那嘴!
  可是这场小宴本就是为了庆贺新帝登基的,能让她开场颂圣,基本上算是给了她绝大的体面!
  她岂能拒绝?
  甄太妃只得深吸一口气,皮笑肉不笑地举杯祝酒,胡乱搪塞了几句。
  王熙凤立即跟上,接着又邀了吴德妃也祝了酒,众人连饮三杯。
  然后上菜。
  吃了几口,甄太妃耍脾气不肯再说话。
  可底下坐着的太嫔里头,多的是盼着日后被王熙凤等妃嫔照应的人,当下便有一位符太嫔,堆着笑道:
  “我等老朽也就罢了,可如今满眼都是鲜艳的花骨朵儿,看得我实在是心眼儿里头爱得慌。
  “贵妃娘娘若是耐烦,能不能给我等介绍一二?
  “这都是哪位啊?”
  甄太妃轻轻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便说了,不是一样不认得?”
  “天长日久的,太妃太嫔们终究还是要回来大明宫,咱们娘儿们多多走动,不就熟识起来了?”
  王熙凤亲热地笑,“来来来,我先给姐妹们介绍:
  “这位是甄太妃,刚才大家都见过了。
  “这位是符太嫔,十一皇子忠勇王爷的生母先符贵妃,乃是符太嫔的亲姐姐。
  “这位是徐太嫔,早年间服侍过先孝仁皇后。
  “这位是权太嫔,诞育过三位皇子三位公主,十年前和亲的永安公主便是其中一位。
  “这位是窦太嫔,最娴雅的,听说书画都曾得已经致仕了的杨老太傅的赞扬——咱们宫中许多前朝真迹,都是太上与窦太嫔一起甄别的。
  “这位郭太嫔,出自千年古族的太原郭氏,太上曾经赞曰:再无一人能比郭嫔之辽阔胸襟。”
  竟是如数家珍!
  甄太妃终于微微色变,慢慢说道:“贵妃娘娘真是好知识、好记性,好人缘儿啊!”
  王熙凤弯弯唇,含笑:“好歹掌了几天内务府,这些若是再不知道,那岂不成了傻子?”
  接着端起酒杯,满面敬意地给几位在宫里熬了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太嫔祝酒:
  “诸位太嫔娘娘,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