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你这样行事,虽然让他不至于提防你,却也会再不肯信任你。
“先前他已经说过会等着你长大了让你领兵,你该等着那个才是。”
肃王仍旧闭着眼睛,却冷笑了一声:“他多疑,你却轻信。
“从小到大,他跟我许诺了多少事,十件能有一件兑现的就不错!
“母后也一样。
“信誓旦旦地说一定会给我弄到我想要的一切,结果呢,封号不是我想要的,府邸不是我想要的,差事不是我想要的,就连正妃侧妃,我说了都不算。
“好容易有个丫头我能入眼,却因为她那好侄孙,被老头子弄去了御前。”
那人嗤笑了一声,翻了个白眼:“你还有脸说?!那丫头本就是老头子放在你府里的眼线,皇后娘娘不说要打死她,老头子只怕也不会收回去。
“我早就跟你说过,好生夹着尾巴做人,向你哥哥学。
“他没受了那二十几年的窝囊气,修炼成这一项忍功,你以为老头子会把东宫给他?”
忠肃王哼了一声,一转腰,坐在了垫子上,斜了那人一眼:“那照十五哥的说法,我若能一直忍下去,他还能把皇位传给我不成?”
“为什么不能?”十五皇子忠慎王,嘿嘿地笑起来。
忠肃王眉梢高挑。
………………………………
太子进了大明宫,见了升平帝,父子两个神色如常,就像是头一天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但是忙到了傍晚,庆海终于找到了个机会,悄悄把忠肃王被申饬的事情告诉了太子。
太子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去了升平帝跟前,二话不说给老父亲磕了个头。
升平帝一看就知道他在谢自己维护之情,叹口气,亲手把儿子拉起来,跟他说起了家常:“你十一哥虽然伤病,但总归还是年富力强。
“宗正寺在支派手里许多年了,还是要拿回来主支才好。朕退位之前,会想办法解决这件事。
“后头你三个弟弟,老十七不用你操心,交给你娘也就是了。
“另外两个已经没了亲娘,各自开府住在外头,你得关切一二,方才是做哥哥的范儿。”
太子点头称是,想一想又道:“十五弟的才华其实尽够的。不然回头找机会,父皇发话,开导开导,让他也多出来走走?”
“他说是瞎了一只眼,其实另一只也不好用。当年太医说过,想来再有一两年,他会全盲。”升平帝长叹一声,摇了摇头。
太子却有些不甘心:“兴许能治好呢?当年的太医说不好治了,后来新来的还没去给他看过呢?万一有好转呢?”
升平帝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如果你想替他治,那就替他治。”
太子笑着答应:“想当年,十五弟神童之名,天下皆知。小小年纪,太傅就说,他日后必是名满京城的风流才子。
“我那会儿对他是羡慕嫉妒——太傅布置的功课,我得用两个时辰细细思索、小心作答,他却只要在院子里转一圈儿,回来便侃侃而谈、口若悬河。”
父子两个相对叹气惋惜。
“还有小十九,最近朕听说他迷上了一个唱戏的。”升平帝皱了皱眉,“咱们大事多,朕也没顾上。
“等过了这阵子,你让人仔细查查是怎么回事。若是有人居心不良,你就处置了。
“若是小十九自己要走歪路,你就把他送到别宫去,朕正好闲下来,必会好好地修理他!”
太子笑了起来:“这个父皇不用查,我知道。”
升平帝挑眉:“你知道?”
“应该是去年忠顺王兄摆生日宴,小十九去玩,跟着听了两折戏。他听着没意思,便找人问前后情节。
“忠顺王兄索性便让那班子去了小十九府上给他唱了全本。
“这样小十九才觉得那些戏里也有好词句,入了迷。”
太子笑道,“说到底,并不是爱上了听戏,而是爱上了精致好词。
“明儿送一套诗词曲赋给他,让他赏个够,这戏词的门道他看透了,也就不会沉迷了。”
升平帝恍然,拈须大笑:“敢情跟他十五哥差不多,也是奔着风流才子那一路去的!
“那日后,你给他寻摸一个才女做嫡妻,再送几个精明的管事,做一辈子富贵闲人,也就是了。”
太子微笑不语。
升平帝奇怪:“怎么,不好么?”
太子轻叹:“我还指着小十九帮我的忙呢。诗词是小道,怡情而已。
“朝上那么多事,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十一哥和十五弟那个样子,我实在不敢强求。小十七自己就吵吵着日后要领军。
“只剩了一个小十九,我就指望着他日后能跟着我学习政务;待到陶哥儿那时,他也好给侄儿做个擎天保驾的辅政叔王……”
升平帝这下子真的是一颗心踏踏实实落回了肚子里,不由得带了三分真心道:
“十七那性子,急躁鲁莽、不肯承担,他领不了兵。你把军队交给他,就等于是亲手把江山推进火坑。
“只是他依仗的乃是你母亲。
“日后你只要后宫得力,能牵制得住你娘,老十七就翻不起大浪来。
“至于小十九,你想让他帮你,那就得早些着手。
“先前只有他一个人在尚书房了,自己无聊得很。朕也顾不上,太傅也年老,就索性让他回府读书。
“如今陶哥儿既然已经启蒙,不如过个一年半载,便让他叔侄一起读书,从小在一处,感情自然不同。”
太子连连称是,面露喜色。
升平帝越发欣慰,含笑拈须。
第228章 神泽庇佑
东宫恢复了原先的平静,每日的事务仍旧回归了熟悉同僚、打包行李的日程。
唯有宜秋宫正殿,忽然间开始兵荒马乱起来。
——孕妇一旦开始害喜孕吐,说不得就要吐上几个月才能过去这个劲儿了。
尤其是该就位的老太医还没来。
王熙凤看着梅若芹三天便瘦下去的脸,顿时急了,押着黄数赶鸭子上架:“你先解决她吃什么吐什么的问题!”
黄数哭笑不得:“臣,臣不擅长啊!”
却也只好弄了些健脾开胃、生津润燥、止吐助眠的食疗方子出来。
王熙凤便照着这个方子,再加上自己当年爱吃的那些零食,什么葡萄干、奶豆、各种坚果、果脯之类的,还有开胃的酸萝卜、酸黄瓜、酸豆角、麻辣花生米等等,预备了一大堆。
却又不肯一口气都拿过去,只叮嘱梅染每天拿两样过去试探,看看能吃进去哪个,又有哪个能佐粥下饭的。
耿思渺也每天绞尽脑汁地想一些新奇的面食点心,赶着让膳房给做出来,端来给梅若芹尝试。
梅若芹每天辛苦,坚持着,吃了吐,吐了再吃别的。
好在一些口味清淡的粥品还能吃进去一点,不然可真要把王熙凤和段嬷嬷都急死了。
一晃三天。
这一日,正月十九,东宫众人半夜便起身,梳洗打扮,各自妆点得格外素雅,又捧了亲手抄的经卷,排着队上了马车,跟着太子一起,去了大慈恩寺。
后殿便只留下了太子妃、王熙凤、梅若芹和施昭训。
施昭训痛经,自己在屋里躺着,不提。
王熙凤则一早起身,先赶到了宜秋宫正殿,和段嬷嬷一起,扶了梅若芹,慢慢走去了佛堂院,在佛前供了香,又去观音殿磕了头。
“嬷嬷陪着梅姐姐在院子里站站。我让他们预备了软兜,一会儿抬了姐姐回去。
“我且再念几句经,替姐姐和太子祝祷祝祷。”
王熙凤大大方方表示自己要念经,不跟着梅若芹一起,让她想走可以先走。
梅若芹却摆摆手,笑道:“我在这里反而觉得很是舒适,一丁点儿都不想吐了。我在院子里走走,你诵你的经去。”
王熙凤笑着答应下来。
她诵经一向虔诚。
往那座立式铜观音像跟前一跪,双手捻着念珠,双目微合,便开始默诵《心经》。
这一诵便是百遍。
她合着眼,旁人都在院子里眼巴巴地盯着梅若芹,梅若芹则是许久不见这样好的春色,眼睛只管看着天空绿树。
所以,在没人注意到的时候,观音像前的三缕香火,冉冉升起,直冲房顶,透瓦而出,不知往何处去。
过了半刻,那香火烟尘又透瓦而入,就好似从天上不知何处飘来,直直地灌入观音像的头顶!
王熙凤只觉得满室馨香,如同醍醐灌顶,精神格外振奋!
忍不住便双手合十,低诵观音大士的佛号:“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院子里的人也似乎闻到了这一缕香,不由得往周围看着寻找源头:“好香啊!”
可是紧接着,忽然传出一个细弱的声音,磕磕巴巴:“外头,是谁?”
“先前他已经说过会等着你长大了让你领兵,你该等着那个才是。”
肃王仍旧闭着眼睛,却冷笑了一声:“他多疑,你却轻信。
“从小到大,他跟我许诺了多少事,十件能有一件兑现的就不错!
“母后也一样。
“信誓旦旦地说一定会给我弄到我想要的一切,结果呢,封号不是我想要的,府邸不是我想要的,差事不是我想要的,就连正妃侧妃,我说了都不算。
“好容易有个丫头我能入眼,却因为她那好侄孙,被老头子弄去了御前。”
那人嗤笑了一声,翻了个白眼:“你还有脸说?!那丫头本就是老头子放在你府里的眼线,皇后娘娘不说要打死她,老头子只怕也不会收回去。
“我早就跟你说过,好生夹着尾巴做人,向你哥哥学。
“他没受了那二十几年的窝囊气,修炼成这一项忍功,你以为老头子会把东宫给他?”
忠肃王哼了一声,一转腰,坐在了垫子上,斜了那人一眼:“那照十五哥的说法,我若能一直忍下去,他还能把皇位传给我不成?”
“为什么不能?”十五皇子忠慎王,嘿嘿地笑起来。
忠肃王眉梢高挑。
………………………………
太子进了大明宫,见了升平帝,父子两个神色如常,就像是头一天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但是忙到了傍晚,庆海终于找到了个机会,悄悄把忠肃王被申饬的事情告诉了太子。
太子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去了升平帝跟前,二话不说给老父亲磕了个头。
升平帝一看就知道他在谢自己维护之情,叹口气,亲手把儿子拉起来,跟他说起了家常:“你十一哥虽然伤病,但总归还是年富力强。
“宗正寺在支派手里许多年了,还是要拿回来主支才好。朕退位之前,会想办法解决这件事。
“后头你三个弟弟,老十七不用你操心,交给你娘也就是了。
“另外两个已经没了亲娘,各自开府住在外头,你得关切一二,方才是做哥哥的范儿。”
太子点头称是,想一想又道:“十五弟的才华其实尽够的。不然回头找机会,父皇发话,开导开导,让他也多出来走走?”
“他说是瞎了一只眼,其实另一只也不好用。当年太医说过,想来再有一两年,他会全盲。”升平帝长叹一声,摇了摇头。
太子却有些不甘心:“兴许能治好呢?当年的太医说不好治了,后来新来的还没去给他看过呢?万一有好转呢?”
升平帝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如果你想替他治,那就替他治。”
太子笑着答应:“想当年,十五弟神童之名,天下皆知。小小年纪,太傅就说,他日后必是名满京城的风流才子。
“我那会儿对他是羡慕嫉妒——太傅布置的功课,我得用两个时辰细细思索、小心作答,他却只要在院子里转一圈儿,回来便侃侃而谈、口若悬河。”
父子两个相对叹气惋惜。
“还有小十九,最近朕听说他迷上了一个唱戏的。”升平帝皱了皱眉,“咱们大事多,朕也没顾上。
“等过了这阵子,你让人仔细查查是怎么回事。若是有人居心不良,你就处置了。
“若是小十九自己要走歪路,你就把他送到别宫去,朕正好闲下来,必会好好地修理他!”
太子笑了起来:“这个父皇不用查,我知道。”
升平帝挑眉:“你知道?”
“应该是去年忠顺王兄摆生日宴,小十九去玩,跟着听了两折戏。他听着没意思,便找人问前后情节。
“忠顺王兄索性便让那班子去了小十九府上给他唱了全本。
“这样小十九才觉得那些戏里也有好词句,入了迷。”
太子笑道,“说到底,并不是爱上了听戏,而是爱上了精致好词。
“明儿送一套诗词曲赋给他,让他赏个够,这戏词的门道他看透了,也就不会沉迷了。”
升平帝恍然,拈须大笑:“敢情跟他十五哥差不多,也是奔着风流才子那一路去的!
“那日后,你给他寻摸一个才女做嫡妻,再送几个精明的管事,做一辈子富贵闲人,也就是了。”
太子微笑不语。
升平帝奇怪:“怎么,不好么?”
太子轻叹:“我还指着小十九帮我的忙呢。诗词是小道,怡情而已。
“朝上那么多事,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十一哥和十五弟那个样子,我实在不敢强求。小十七自己就吵吵着日后要领军。
“只剩了一个小十九,我就指望着他日后能跟着我学习政务;待到陶哥儿那时,他也好给侄儿做个擎天保驾的辅政叔王……”
升平帝这下子真的是一颗心踏踏实实落回了肚子里,不由得带了三分真心道:
“十七那性子,急躁鲁莽、不肯承担,他领不了兵。你把军队交给他,就等于是亲手把江山推进火坑。
“只是他依仗的乃是你母亲。
“日后你只要后宫得力,能牵制得住你娘,老十七就翻不起大浪来。
“至于小十九,你想让他帮你,那就得早些着手。
“先前只有他一个人在尚书房了,自己无聊得很。朕也顾不上,太傅也年老,就索性让他回府读书。
“如今陶哥儿既然已经启蒙,不如过个一年半载,便让他叔侄一起读书,从小在一处,感情自然不同。”
太子连连称是,面露喜色。
升平帝越发欣慰,含笑拈须。
第228章 神泽庇佑
东宫恢复了原先的平静,每日的事务仍旧回归了熟悉同僚、打包行李的日程。
唯有宜秋宫正殿,忽然间开始兵荒马乱起来。
——孕妇一旦开始害喜孕吐,说不得就要吐上几个月才能过去这个劲儿了。
尤其是该就位的老太医还没来。
王熙凤看着梅若芹三天便瘦下去的脸,顿时急了,押着黄数赶鸭子上架:“你先解决她吃什么吐什么的问题!”
黄数哭笑不得:“臣,臣不擅长啊!”
却也只好弄了些健脾开胃、生津润燥、止吐助眠的食疗方子出来。
王熙凤便照着这个方子,再加上自己当年爱吃的那些零食,什么葡萄干、奶豆、各种坚果、果脯之类的,还有开胃的酸萝卜、酸黄瓜、酸豆角、麻辣花生米等等,预备了一大堆。
却又不肯一口气都拿过去,只叮嘱梅染每天拿两样过去试探,看看能吃进去哪个,又有哪个能佐粥下饭的。
耿思渺也每天绞尽脑汁地想一些新奇的面食点心,赶着让膳房给做出来,端来给梅若芹尝试。
梅若芹每天辛苦,坚持着,吃了吐,吐了再吃别的。
好在一些口味清淡的粥品还能吃进去一点,不然可真要把王熙凤和段嬷嬷都急死了。
一晃三天。
这一日,正月十九,东宫众人半夜便起身,梳洗打扮,各自妆点得格外素雅,又捧了亲手抄的经卷,排着队上了马车,跟着太子一起,去了大慈恩寺。
后殿便只留下了太子妃、王熙凤、梅若芹和施昭训。
施昭训痛经,自己在屋里躺着,不提。
王熙凤则一早起身,先赶到了宜秋宫正殿,和段嬷嬷一起,扶了梅若芹,慢慢走去了佛堂院,在佛前供了香,又去观音殿磕了头。
“嬷嬷陪着梅姐姐在院子里站站。我让他们预备了软兜,一会儿抬了姐姐回去。
“我且再念几句经,替姐姐和太子祝祷祝祷。”
王熙凤大大方方表示自己要念经,不跟着梅若芹一起,让她想走可以先走。
梅若芹却摆摆手,笑道:“我在这里反而觉得很是舒适,一丁点儿都不想吐了。我在院子里走走,你诵你的经去。”
王熙凤笑着答应下来。
她诵经一向虔诚。
往那座立式铜观音像跟前一跪,双手捻着念珠,双目微合,便开始默诵《心经》。
这一诵便是百遍。
她合着眼,旁人都在院子里眼巴巴地盯着梅若芹,梅若芹则是许久不见这样好的春色,眼睛只管看着天空绿树。
所以,在没人注意到的时候,观音像前的三缕香火,冉冉升起,直冲房顶,透瓦而出,不知往何处去。
过了半刻,那香火烟尘又透瓦而入,就好似从天上不知何处飘来,直直地灌入观音像的头顶!
王熙凤只觉得满室馨香,如同醍醐灌顶,精神格外振奋!
忍不住便双手合十,低诵观音大士的佛号:“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院子里的人也似乎闻到了这一缕香,不由得往周围看着寻找源头:“好香啊!”
可是紧接着,忽然传出一个细弱的声音,磕磕巴巴:“外头,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