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吴良媛被噎得只翻白眼。
  眷眷唉声叹气:“您要是不问呢,她也不提,咱们就能这么安安生生地住着了!”
  “她就是欺负我!她在宜秋宫怎么没催着梅若芹换了正殿给她啊?到了我这里就要换了?还弹劾?她信不信我这就找人弹劾梅若芹和她爹!?”
  吴良媛大怒。
  眷眷:“可是殿下已经下令让王良娣搬过来,那梅若芹不跟她换,就是有理由的啊!”
  吴良媛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只好忍着怒火,把自己正殿的东西都收拾了搬去西殿。
  等她搬完,正殿再打扫干净、配齐了良娣制度的陈设,已经是正月二十。
  王熙凤却还不搬,又让内坊给出了个黄道吉日,在正月二十二,禀报了太子和太子妃,又跟梅若芹和耿思渺依依不舍地告了别,这才搬进了宜春宫正殿。
  这一日,朝廷也是开印的日子。
  升平帝坐朝第一件事,便是宣布:“朕年高,伤病缠身,无力坐朝。着礼部,查禅位太子礼制来看。”
  然而紧接着,他便收到了奏章:西宁王和镇国公、理国公、齐国公、宁国公、荣国公六位后人的联名,反对皇帝禅位,建议太子监国即可。
  升平帝沉了脸,没有回应,即刻散了朝。
  等回到寝殿,老皇帝大发雷霆,直接砸了半个多宝阁!
  戴权苦劝:“莫生气,动怒不得,太医让您静养呢!”
  升平帝指着那奏章厉声喝道:“这种混账话都能说出来!你看看你看看,这一套一套的词儿,这不是敬重朕,这是在逼朕!
  “禅让这件事,朕只跟礼部说过,其余便只有太子和皇后知道!
  “这群人跟皇后素来不合,他们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说着话,目光似刀刺向戴权,咬牙道,“老狗,是不是你灌了黄汤,泄露给了这些所谓的世交故友?!”
  戴权腿一软便跪了下去,大哭辩白:“老奴跟了陛下一辈子,从来禁中没有半个字是从老奴这里出去的!
  “老奴虽然也希望陛下能治天下万万年,可这等大事,自是陛下乾纲独断,又岂是做臣子的可以置喙的?
  “老奴便是糊涂成了浆子,也不会说出这等梦话来!”
  第186章 宴无好宴
  折子被升平帝留中不发,并没有给任何答复。
  但是北静王、小南王和东平王之孙东国公、西宁王之孙西国公,都被升平帝叫进了宫“陪膳”。
  这四个人之中,北静王自是因为功高,所以这一代名叫水溶、年方弱冠的仍袭王爵;东、西二府到了这一代已唯有国公爵位而已。
  至于小南王,他比另外三个的辈分都高一辈——若以这个论,他其实跟升平帝才是同辈。
  四人在宫门口遇见,彼此见礼毕,亲亲热热地一起往宫里走。
  毕竟是百年世交,小南王虽然长年在南边驻防,但几句话后,便揽着东国公的肩膀,乐呵呵地调侃起北静王的消瘦单薄来了。
  再走了十几步,说笑之余,小南王瞟了一眼宫道两侧站得笔直的侍卫,脸朝着西国公,声音压得低低的:“昨儿你们鲁莽,不该亲自出头上那个奏本。
  “今儿这个午膳,可是鸿门宴啊!”
  一提到昨日劝阻禅位的事情,北静王紧紧地闭上了嘴,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
  东国公也没吭声。
  “世叔,陛下还健朗,太子处置朝政的手段又粗糙,再练练才是正经。我们是一心为国,真不是瞎闹。”西国公无比诚恳。
  小南王一个字都不信:“拉倒吧!我家那小子整日跟你们混在一起,这半个多月都鬼鬼祟祟的,对上昨儿的事儿,难道我还看不出来?
  “——你们实话实说,我今儿想辙替你们圆场。你们一口咬定不认,那我就袖手看热闹了!”
  又看着不做声的北静王,“溶哥儿,奏章的事情,你事先知道吗?”
  “不知道。”北静王说得心平气和、理直气壮,“兵部还有那么大一个摊子,世叔过两日开拔,军饷还差着二十万银子。
  “我忙得陀螺一样,今年连各位宗亲的请酒都没去喝一回,我哪来的功夫管这些?
  “太子不论是直接登基还是继续监国,我都一样在他手下办差。
  “禅位不禅位的,那是人家爷儿俩的事儿,我可不掺合!”
  小南王想到儿子所说的“王大人找我们去书房的时候,北王和东王的长史就都寻了借口躲了,也不知道王大人后来有没有去找他们”,半信半疑地丢下了北王。
  然后又去问东国公,“你可别跟我说,你也不知道?”
  东国公笑一笑拱拱手:“的确不知。侄儿庸碌,平日里只喜欢花鸟鱼虫,天下大事一无所知,亦一无所爱。
  “侄儿家里人也都懒散,平日里既不读书也不习武,听个戏吃个席而已。哪里就能懂得这些了?
  “所以世叔你们商量正经大事的时候,可万万莫要带上我。”
  摆着手越发往旁边踏出去几步,以示跟小南王和西国公划清界限,却又跟北静王聊起了别的,“初一赐宴上菜的时候,我看见有一碟子炸牛奶。
  “我家的厨子总是闹不好火候,我还惦记着吃几口呢,结果那一场大闹,菜还没端上来就砸了,真可惜!”
  北静王顺势便回他:“这值什么?我家厨子最会做这个菜,明儿让他去你那,先给你做出几盘子来吃,然后再手把手教一教你家的厨子,不就得了?”
  “嘿!那敢情好!我先多谢郡王了!”
  “什么郡王?叫兄弟!”
  “好嘞!多谢我的好兄弟!哈哈哈!”
  俩人凑在一起计较起了菜肴,还煞有介事地猜测今儿皇上赐宴上会不会有春盘,还打了个赌。
  小南王心里冷笑,便只跟西国公小声说起话来。
  一时到了宣政殿,升平帝已经在坐在席面上含笑等着他们。
  几个人忙都依着君臣礼节请了安,小南王起哄,几个人又都执子侄礼,跪下磕了头,这才谢了升平帝赐座,各自坐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说说笑笑中,升平帝已经咳嗽了三四遍。
  北静王担忧地看着升平帝,劝他:“既然皇上已经定了传位太子,那就多歇歇。太医们尽心开出来的药,还有劝您多休息的话,您得往心里去啊!”
  “嗯,还是溶哥儿孝顺,知道朕这虽然看着都是小毛病,却得仔细养息。”升平帝赞许地点头夸他。
  小南王和西国公立时便知道了他们那个劝阻禅位的折子,白写了。
  西国公连忙起座,双膝跪了下去,叩首道:“臣真是瞎了!满脑子里都是陛下当年扬鞭跃马的英姿,只当您跟当年一样,哪怕病了,也不过一宿两天的,便能生龙活虎……”
  说着便哭泣起来,“皇上,您可得保重龙体!
  “北王说得不错,太子治国手段高明,早便能独当一面。您不用操心,臣等必会记您的恩情,好生辅佐太子的!”
  升平帝只觉得一口气哽在喉头。
  这话说的……既咒了自己病体,还暗示太子早已不满足于东宫,最后竟然还隐隐透出威胁!
  心底一声冷笑:行,这么作死是吧?那我就往后退一步,我倒要看看,我儿是如何零零碎碎把你消遣到死的!
  表面上却拈须感动道:“都是好孩子!朕有你们这样挂念着,又有太子扛了国事,自然就能轻松静养,再多活几天!”
  四个人起身又跪倒,山呼万岁。
  升平帝满意地笑,又把那张奏本拿出来递还给西国公:“那你这哭唧唧求着朕不要退位的本章,就自己拿回去吧。朕也不存档了。”
  提到这个,西国公只得深深低着头,浑身发僵地双手高举,收回了自己和那么多人精心炮制出来的本章。
  升平帝笑眯眯地又一人赐了两坛美酒,这才放了他们回家。
  出宫路上,一直都只是低头吃饭、一声未吭的东国公一丁点儿说话的机会都不给小南王和西国公留,只是拉着北王讨论席上的菜。
  待到了宫门口,一句“我家里还有两个人等着我回去给铁头将军们分胜负呢”,风一样跑了。
  小南王看着他的背影直跺脚:“躲得可真快!”
  “侄儿也得接着去跟户部打饥荒,看能多替世叔要出多少军饷来,告辞了。”正正经经的理由,堂而皇之地走了。
  小南王叹了口气,懒洋洋说了一句:“有空来家里玩。”
  离开。
  西国公站在当地,面无表情,可手里的奏本早就被他捏成了一团。
  第187章 每每寻衅
  没了西国公牵头张罗的一群国公,不过一天一夜,俱各偃旗息鼓。
  尤其是荣宁二府,很是约束了一下家下人等,省了被御史逮到错处,将自己一家子送到皇上跟前,治他们的交通内闱之罪。
  礼部查清了禅让的礼制刚交上去,升平帝便吩咐他们采选的事情要抓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