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我姓墨,怎么样?!”墨皇后高高地抬起头,厉声喝道,“墨家的事,就是我的事!怎么样?!”
永宁公主再无他言,又看了她一时,见她仍旧只是生气,微微屈膝当作告辞,然后转身离去。
墨皇后又羞又气,手边所有的东西都被她扔在了地上!
海嬷嬷看着她叹了口气,转身追了出去。
永宁公主脚程极快,此刻已经坐上了大殿外自己的翟车。
“公主,公主!”海嬷嬷气喘吁吁地追出来,拉着缰绳,替墨皇后圆场,“这几日皇后娘娘有些肝火盛,常说头晕,胃口也不好。
“你们是亲母女,可万万莫要为了别人,伤了母女情分。”
永宁公主看着海嬷嬷,平静地说道:“海嬷嬷不如劝劝母亲,不要为了外四路的什么侄孙,害了自己嫡亲的孙女。
“毕竟这样一来,不仅会伤母女母子情分,还会伤了夫妻情分。”
言毕,喝令,“还不快走!想冻死我吗?”
陪在身边的侍女也小声抱怨:“您这裙子都湿了,赶紧回家换换!不然冻病了怎么处……”
海嬷嬷打了个冷战,急忙松了手。
第183章 十个板子
内殿。
独坐了半刻的墨皇后终于想明白了女儿最后一句问话的意思!
她生下来的确姓墨。
可是现如今,她是沈墨氏!
若是她记不住自己的夫姓,那以后,她就可能,不姓沈,只姓墨了!
墨皇后额头涔涔,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
等海嬷嬷回来时,墨皇后已经开始慌张,一把拉住她:“永宁可还说别的了?”
一看她这般模样,海嬷嬷便知她已经悟过来了,叹了口气,小声提醒:“公主气您亲疏不分呢……
“奴的皇后主子,娘家再亲,能亲得过亲生的儿女么?
“更何况陛下已经定了要禅位,您这个时候跟太子和公主对着来,墨家能捞着什么好处哟!”
墨皇后一阵阵地后怕,颤声道:“你说得极是!我不怕他们俩怎么着我,我是他们亲娘,一个孝字就够压住他们的。
“可若是他们因此记恨,全算在家里,那大兄二兄他们,只怕都得不了好!
“——三年前我只把大兄交给太子处置,太子半分情面都不讲,直接便把大兄一家人都赶回了原籍!不是我催着,这个承恩侯的爵位甚至都不想再给墨家……”
海嬷嬷连连点头:“所以啊娘娘,您还是得收着些!哪怕想给家里些好处,也要冠冕堂皇,要过太子的手……”
墨皇后定了神,想了许久,低声道:“你说得对……”
因命:“去看看太子得空不得空?让他过来一趟。”
海嬷嬷含笑颔首,又叫了人来收拾了地上的狼藉,又给皇后换了身素雅的衣裳,又特意命人出去慰问永宁公主。
正安排着,外头人来报:“承恩侯和墨七爷想来拜见皇后娘娘。”
墨皇后刚要答应,却又想起已经派了人去请太子,心想此刻还是不要让他们两边撞上的好,便命人去告诉墨家的人:
“过几日罢。宫里这些日子忙。小十二也惹了不少祸,你们先去善后,管束着他些。”
承恩侯只得带着墨七爷回去。
一时太子到了,如常问候了,坐下,温和问皇后何事。
墨皇后便如此这般,真真假假地告诉他:“……你大舅舅托我给小十二寻一门亲事。我想来想去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不如,你替我想想?”
太子微微一顿,轻轻笑了起来:“他如今一个十五岁的白身小子,日后又没有爵位,父母还远在台郡。这时候能定下的姻缘想来都好不到哪里去。
“不然,先让他去国子监读书罢?”
墨皇后一口否决:“这孩子就是不爱读书,才被你大舅舅送来京城托付给我!他要是可能读书,这会子怕不得正在老家用功呢!”
“若是不爱读书……”太子皱了皱眉,无奈道,“那就只能直接寻个差事了。”
墨皇后闻言大喜!
若是能有个好差事,现在就开始走仕途,那何时成亲又有什么关系?!
她当初直接给小十二说亲宗室女,本就是担心升平帝和太子都丁是丁卯是卯,不肯给她娘家侄孙弄官儿做呢!
“这个好!待他上进了,也懂事了,好亲事就自然来了!只是不知我儿能给小十二派个什么差事?”墨皇后热切地看着太子。
太子笑眯眯地盯着自己亲生母亲的眼睛:“他又不读书,又不曾习武。我东宫这边肯定是不能让他来的。”
墨皇后脸上一僵。
“不过,忠肃亲王府里还有不少缺儿。先弄一个搪塞着,过一二年再往上升便是。”太子说得极为随意。
墨皇后的心终于舒舒服服地放了下来,当下笑逐颜开:“极是!肃王一向孝顺,我的话他句句都听。小十二去他那里,年岁差得不多,倒是能相互照应、相互帮衬了呢!”
太子笑着点头,然后告退,出去安排。
当天,墨十二墨行晟便进了忠肃王府,表叔侄两个见面,热络得倒像是相交了十余年的老友。
只可惜,才过了七天,忠肃王便亲手把墨行晟痛打了一顿,从王府赶了出去!
墨行晟连承恩侯府都没回,便直接哭哭啼啼地递牌子进了宫,去寻墨皇后告状!
可他进宫的消息,却是瞒不过忠肃王。
又气又急的忠肃王根本连想都没想,提着鞭子赶着也进了宫,直奔墨皇后的宫室。
墨十二跪在地上哭得凄惨,墨皇后看他鼻青脸肿、衣衫都扯破,早就心疼得不行,又听他添油加醋,说表叔怎么怎么看不上他,立时便又烦闷起来。
她的两儿一女三个孩子,从小就被升平帝教得鼻孔朝天,对待外家从未有过半分尊重。
这不怨她的幺儿不讲礼节,实在是他的哥哥姐姐们表率得就差!
还不等她表态,忠肃王已经大步走进来,手里的鞭子一扬:“我抽烂你的嘴!”
竟当着她的面儿就要再打这墨行晟一顿!
墨皇后慌忙喝命住手,又把二人都摁住,一个一个地说,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说个清楚,她再来论断是非对错。
可等听完了,墨皇后气得差点儿昏死过去!
“好出息啊!一个亲王,一个皇后的侄孙,你们两个竟然就为了争抢一个丫头,就能反目至此!
“来人,都给我摁在地上,一人打二十板子!”
墨皇后气得尖叫,“还有王府里那个贱婢!赐死!”
忠肃王和墨十二大惊失色,忙都替那丫头求情,墨皇后越发气得浑身发抖,破口大骂,只令掌板的立即动手!
两个人果然被摁在长凳上各打了十板子。
第十一板刚要落下时,便听殿下有一个苍老的声音乐呵呵响起:“慢来慢来,年节间,大明宫还是不要见血的好。”
竟是升平帝亲自走来。
众人忙都出来跪下迎接。
升平帝含笑,先把墨皇后拉起来,又抬手让忠肃王和墨十二也起来,笑道:“你管孩子是好的,管严些也是应该的。
“只是不该过年时这样严厉。
“更何况,王府那丫头无辜,大年下的赐死,此事使不得。”
转头命人,“把那丫头带来。”
却又不听忠肃王和墨十二的辩解,一摆手让他二人:“各回各家,禁足至元宵节!”
第184章 断臂断腿
“陛下当即见了那丫头,发现是识字的,便吩咐留在御前做女官。
“这边刚收拾完,谁知承恩侯家里便递牌子请见皇后。
“陛下把太子叫过去,肃王和墨家小哥儿也留下,就坐在皇后宫中召见了承恩侯和墨家七爷墨怀荃。
“这二位见了陛下,承恩侯只是磕头请罪。
“墨七爷口齿伶俐,几句话便把罪过都推给了大房,说原本只说上京给皇后拜年、走亲戚,他万万没想到竟然还逼着皇后娘娘替哥儿打算前程。
“说什么,一个十四五岁、不通世务的小子,文不读书武不练剑的,有了前程也只会误事而已。
“还说,原本不想让皇后娘娘生出骨肉分离的伤感,所以打算元宵后回老宅的。如今看这孩子这样会惹祸,不如即刻离京,带他回老宅去禁足为是。
“墨家好容易出了一个知情识趣之人,陛下自然很给他面子,当即便让人看赏了一堆东西,让带回去,算是替皇后娘娘走娘家亲戚了。
“然后他们就走了。
“皇后娘娘便落泪,陛下留下肃王宽慰娘娘,带着太子回了宣政殿,又丢了一些朝上的事情给太子,自己便去哄着小郡王去写字了。”
庆海奉命,亲自来跟王熙凤说了皇后宫中的这场热闹,顺便再暗示一句,“这些日子时气不好,京城病了不少人。
“良娣娘娘可看好了小郡主,莫让她也染了风寒,那可就看不成元宵的烟花了。”
永宁公主再无他言,又看了她一时,见她仍旧只是生气,微微屈膝当作告辞,然后转身离去。
墨皇后又羞又气,手边所有的东西都被她扔在了地上!
海嬷嬷看着她叹了口气,转身追了出去。
永宁公主脚程极快,此刻已经坐上了大殿外自己的翟车。
“公主,公主!”海嬷嬷气喘吁吁地追出来,拉着缰绳,替墨皇后圆场,“这几日皇后娘娘有些肝火盛,常说头晕,胃口也不好。
“你们是亲母女,可万万莫要为了别人,伤了母女情分。”
永宁公主看着海嬷嬷,平静地说道:“海嬷嬷不如劝劝母亲,不要为了外四路的什么侄孙,害了自己嫡亲的孙女。
“毕竟这样一来,不仅会伤母女母子情分,还会伤了夫妻情分。”
言毕,喝令,“还不快走!想冻死我吗?”
陪在身边的侍女也小声抱怨:“您这裙子都湿了,赶紧回家换换!不然冻病了怎么处……”
海嬷嬷打了个冷战,急忙松了手。
第183章 十个板子
内殿。
独坐了半刻的墨皇后终于想明白了女儿最后一句问话的意思!
她生下来的确姓墨。
可是现如今,她是沈墨氏!
若是她记不住自己的夫姓,那以后,她就可能,不姓沈,只姓墨了!
墨皇后额头涔涔,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
等海嬷嬷回来时,墨皇后已经开始慌张,一把拉住她:“永宁可还说别的了?”
一看她这般模样,海嬷嬷便知她已经悟过来了,叹了口气,小声提醒:“公主气您亲疏不分呢……
“奴的皇后主子,娘家再亲,能亲得过亲生的儿女么?
“更何况陛下已经定了要禅位,您这个时候跟太子和公主对着来,墨家能捞着什么好处哟!”
墨皇后一阵阵地后怕,颤声道:“你说得极是!我不怕他们俩怎么着我,我是他们亲娘,一个孝字就够压住他们的。
“可若是他们因此记恨,全算在家里,那大兄二兄他们,只怕都得不了好!
“——三年前我只把大兄交给太子处置,太子半分情面都不讲,直接便把大兄一家人都赶回了原籍!不是我催着,这个承恩侯的爵位甚至都不想再给墨家……”
海嬷嬷连连点头:“所以啊娘娘,您还是得收着些!哪怕想给家里些好处,也要冠冕堂皇,要过太子的手……”
墨皇后定了神,想了许久,低声道:“你说得对……”
因命:“去看看太子得空不得空?让他过来一趟。”
海嬷嬷含笑颔首,又叫了人来收拾了地上的狼藉,又给皇后换了身素雅的衣裳,又特意命人出去慰问永宁公主。
正安排着,外头人来报:“承恩侯和墨七爷想来拜见皇后娘娘。”
墨皇后刚要答应,却又想起已经派了人去请太子,心想此刻还是不要让他们两边撞上的好,便命人去告诉墨家的人:
“过几日罢。宫里这些日子忙。小十二也惹了不少祸,你们先去善后,管束着他些。”
承恩侯只得带着墨七爷回去。
一时太子到了,如常问候了,坐下,温和问皇后何事。
墨皇后便如此这般,真真假假地告诉他:“……你大舅舅托我给小十二寻一门亲事。我想来想去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不如,你替我想想?”
太子微微一顿,轻轻笑了起来:“他如今一个十五岁的白身小子,日后又没有爵位,父母还远在台郡。这时候能定下的姻缘想来都好不到哪里去。
“不然,先让他去国子监读书罢?”
墨皇后一口否决:“这孩子就是不爱读书,才被你大舅舅送来京城托付给我!他要是可能读书,这会子怕不得正在老家用功呢!”
“若是不爱读书……”太子皱了皱眉,无奈道,“那就只能直接寻个差事了。”
墨皇后闻言大喜!
若是能有个好差事,现在就开始走仕途,那何时成亲又有什么关系?!
她当初直接给小十二说亲宗室女,本就是担心升平帝和太子都丁是丁卯是卯,不肯给她娘家侄孙弄官儿做呢!
“这个好!待他上进了,也懂事了,好亲事就自然来了!只是不知我儿能给小十二派个什么差事?”墨皇后热切地看着太子。
太子笑眯眯地盯着自己亲生母亲的眼睛:“他又不读书,又不曾习武。我东宫这边肯定是不能让他来的。”
墨皇后脸上一僵。
“不过,忠肃亲王府里还有不少缺儿。先弄一个搪塞着,过一二年再往上升便是。”太子说得极为随意。
墨皇后的心终于舒舒服服地放了下来,当下笑逐颜开:“极是!肃王一向孝顺,我的话他句句都听。小十二去他那里,年岁差得不多,倒是能相互照应、相互帮衬了呢!”
太子笑着点头,然后告退,出去安排。
当天,墨十二墨行晟便进了忠肃王府,表叔侄两个见面,热络得倒像是相交了十余年的老友。
只可惜,才过了七天,忠肃王便亲手把墨行晟痛打了一顿,从王府赶了出去!
墨行晟连承恩侯府都没回,便直接哭哭啼啼地递牌子进了宫,去寻墨皇后告状!
可他进宫的消息,却是瞒不过忠肃王。
又气又急的忠肃王根本连想都没想,提着鞭子赶着也进了宫,直奔墨皇后的宫室。
墨十二跪在地上哭得凄惨,墨皇后看他鼻青脸肿、衣衫都扯破,早就心疼得不行,又听他添油加醋,说表叔怎么怎么看不上他,立时便又烦闷起来。
她的两儿一女三个孩子,从小就被升平帝教得鼻孔朝天,对待外家从未有过半分尊重。
这不怨她的幺儿不讲礼节,实在是他的哥哥姐姐们表率得就差!
还不等她表态,忠肃王已经大步走进来,手里的鞭子一扬:“我抽烂你的嘴!”
竟当着她的面儿就要再打这墨行晟一顿!
墨皇后慌忙喝命住手,又把二人都摁住,一个一个地说,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说个清楚,她再来论断是非对错。
可等听完了,墨皇后气得差点儿昏死过去!
“好出息啊!一个亲王,一个皇后的侄孙,你们两个竟然就为了争抢一个丫头,就能反目至此!
“来人,都给我摁在地上,一人打二十板子!”
墨皇后气得尖叫,“还有王府里那个贱婢!赐死!”
忠肃王和墨十二大惊失色,忙都替那丫头求情,墨皇后越发气得浑身发抖,破口大骂,只令掌板的立即动手!
两个人果然被摁在长凳上各打了十板子。
第十一板刚要落下时,便听殿下有一个苍老的声音乐呵呵响起:“慢来慢来,年节间,大明宫还是不要见血的好。”
竟是升平帝亲自走来。
众人忙都出来跪下迎接。
升平帝含笑,先把墨皇后拉起来,又抬手让忠肃王和墨十二也起来,笑道:“你管孩子是好的,管严些也是应该的。
“只是不该过年时这样严厉。
“更何况,王府那丫头无辜,大年下的赐死,此事使不得。”
转头命人,“把那丫头带来。”
却又不听忠肃王和墨十二的辩解,一摆手让他二人:“各回各家,禁足至元宵节!”
第184章 断臂断腿
“陛下当即见了那丫头,发现是识字的,便吩咐留在御前做女官。
“这边刚收拾完,谁知承恩侯家里便递牌子请见皇后。
“陛下把太子叫过去,肃王和墨家小哥儿也留下,就坐在皇后宫中召见了承恩侯和墨家七爷墨怀荃。
“这二位见了陛下,承恩侯只是磕头请罪。
“墨七爷口齿伶俐,几句话便把罪过都推给了大房,说原本只说上京给皇后拜年、走亲戚,他万万没想到竟然还逼着皇后娘娘替哥儿打算前程。
“说什么,一个十四五岁、不通世务的小子,文不读书武不练剑的,有了前程也只会误事而已。
“还说,原本不想让皇后娘娘生出骨肉分离的伤感,所以打算元宵后回老宅的。如今看这孩子这样会惹祸,不如即刻离京,带他回老宅去禁足为是。
“墨家好容易出了一个知情识趣之人,陛下自然很给他面子,当即便让人看赏了一堆东西,让带回去,算是替皇后娘娘走娘家亲戚了。
“然后他们就走了。
“皇后娘娘便落泪,陛下留下肃王宽慰娘娘,带着太子回了宣政殿,又丢了一些朝上的事情给太子,自己便去哄着小郡王去写字了。”
庆海奉命,亲自来跟王熙凤说了皇后宫中的这场热闹,顺便再暗示一句,“这些日子时气不好,京城病了不少人。
“良娣娘娘可看好了小郡主,莫让她也染了风寒,那可就看不成元宵的烟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