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凤姐儿,你错生了时辰,但凡再早个二三年,爹爹也不用让你受这般委屈了。如今没法子,你自己挣扎着活下去吧!”
  她那时很是固执,只抓着父亲问:“我什么都不要,也一辈子不嫁人,为什么不能跟你们一起走?我们为什么不能一家人好好在一起?”
  父亲欲言又止,最后只是抱着自己大哭:“你以为我不想带你走吗?让你一个人留在这虎狼环伺的京城,还不如摘了我的心肝去!”
  小小的王熙凤即便满脸是泪,也倔强地没有哭出声。
  她一把推开父亲,握着拳尖叫着喊了一声:“骗子!大骗子!你和母亲都是大骗子!你们只爱哥哥,根本就不喜欢我!都是假的!”
  她跑回了房,把屋里父亲费尽心思弄来的各种新巧玩意儿都用棍子敲了个粉碎……
  再回头时,屋门口没能走进来的父亲,那位因俊逸潇洒名满京城的王家大爷王子服,顷刻之间,老了十岁一般。
  王熙凤无视了父亲脸上纵横的老泪。
  她只知道,好好的一家人,就因为父亲昨晚跟二叔的争执,就因为父亲不听人劝,非要去陛下跟前说了什么话,害得她要跟全家骨肉分离……
  子时。
  王熙凤慢慢睁开了眼,眸中幻彩流转,精光一闪!
  咳。
  她没忍住,轻轻咳了一声。
  第165章 获益者谁
  呵呵。
  原来如此!
  难怪遍观四王八公十二侯,除了四王守着自己的王爵,看起来架子高高的,但实际上,手中真正掐着京城兵权的,却是自己的二叔。
  这不是奖赏看重二叔,这是在还自己父亲的人情。
  也因为这个,皇上一旦发现自己身上有一点子父亲的灵机,便立即将自己赐给了太子。
  只要自己不是个糊涂虫,背后再站着自己父亲那个忠义双全的人,太子便能占了天大的便宜——
  他哪怕得不到王子服明面上的效忠,也会得到他暗地里的辅佐。
  这种半朝勋贵都欠着人情的人,可着满天下去数,能有几个?!
  难怪前世里里外外的人都会给自己三分薄面呢……
  但这样一来,虽然皇上用了父亲的进谏做借口,并未进行大范围的清洗,看似稳定了朝局;在太子眼中,却是自己父亲沽名钓誉,用这一番狡辞,保下了他的若干政敌!
  这些人若是后头能安顺度日还好,可偏偏,又都不那么老实。
  譬如这一回血溅新正,意图扳倒护国大将军,这明摆着是军中的另一系人马炮制出来的。且这个官员必定是他们买来的死士,找的就是自尽的机会,让这件事变成死无对证。
  既然死无对证,那就莫须有。
  护国大将军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
  王熙凤垂眸看着自己的手指,这几年养得好,即便是练鞭子时,她也会缠上布条,虎口和指根并没磨出多少茧子。
  这件事,还有谁获益了?
  护国大将军百口莫辩不假,但同时,旧勋贵那一群人,只怕在皇上眼里,也都成了不顾大局、构陷陷害的恶人们。
  倒是……肃王……
  他先替护国大将军驳斥了那个所谓的血衣证据,接着又因为“措手不及”,并未阻止那个官员的自戕。
  两边的人都会暗暗感激他。
  然而……他何德何能,竟然能提前得知那些人正在算计此事?!
  何况,若是这个年纪的男子便有这样城府,能借着酒醉行这等事,那太子焉能是他的对手?
  可前世她直到死,也不曾听说过肃王的势力在朝中崭露头角。
  恰逢其会?
  这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王熙凤深吸一口气:若是除去其他可能,那剩下的这一个,即便再匪夷所思,也必定是真相。
  内有墨后,外有肃王。
  除非太子想要玩一个郑伯克段,否则这一位不能让他继续坐大,会变成尾大不掉的隐患!
  等一等!
  王熙凤猛地想起来,愣了一会儿,才轻轻地又咳了一声。
  喵呜一声,乌金实在是忍耐不住,从帐子缝儿里钻了进来,蹲坐在她脚边,歪头看着她,炸了眨眼睛。
  “我恍惚记得,忠肃王妃,跟哪位国公家有关系来着?”
  “喵~~~~”
  “这样复杂?南王妃的娘家弟媳的娘家舅舅的连襟之女……这个关系太远了。”
  “喵。”
  “啊!忠肃王府掀起风浪的宠妾,竟然是理国公府的二房外室女!此事忠肃王知道吗?——连皇后都知道!”
  王熙凤闭上了嘴。
  有意思。
  墨皇后竟然跟皇帝、跟太子,都不是一条心,台郡墨氏,对这父子二人这般不满,是因为墨怀因么?
  她不是告病还乡了么?
  怎么?
  墨氏宗族还没让她“病逝”,还没训练好另一个小墨氏送来京城?
  不应该啊。
  “乌金啊,我有些事,得你和二彩一起做一做。你看看,你乐不乐意帮我这个忙?”王熙凤缓了语气,亲切地跟黑猫说话,像极了诱拐小童的拍花子。
  乌金下意识地往后连退好几步,尾巴的毛都炸起来:“喵。”
  “嗯,事儿倒不大,只是得用你的神通,使唤多多的猫儿去散布。”王熙凤笑得亲热。
  乌金再退两步:“喵。”
  “哎呀呀,你放心,一点点小事儿。就,听着这些人家聊天,等他们提到我的时候,打翻些东西。”王熙凤笑眯眯,“怎么样,小事儿一桩,对吧?”
  金二彩在帐子外头接声便道:“小的遵命!必定没问题!”
  乌金生无可恋:“喵。”
  翌日清晨。
  太子匆匆赶往大明宫去探视升平帝的病情,临上马,吩咐景顺:“跟王氏说,今儿初二,她可以见娘家人。
  “另外,若是她问起昨日宫中之事,把该告诉她的,都告诉她。”
  景顺一丝不苟地应下来。
  庆海看着他那张正经的脸就头疼,想了想,道:“你要是自己说太着痕迹,就交待给长赢那俩小徒弟儿。俩猴儿崽子都挺机灵,顺嘴胡扯的本事都大着呢。”
  景顺愣了愣。
  太子一声不吭坐稳了,双脚磕在马腹上,小跑着往前去了。
  庆海赶忙跟上。
  景顺默然站了一会儿。
  旁边守门的侍卫怕他冻着,小心地推了他一把:“顺公公?”
  “嗯。”景顺随口应一声,转身走了。
  侍卫嘿了一声,愕然看向他的背影,手指着不知道该说啥好。
  另一个凑上来:“得了,景字辈,咱惹不起。”
  “那也不能这么着吧?两只眼睛就差长脑瓜顶儿上了!徐哥,你是跟郭参将的,里头也不是没靠山,你怎么也不恼啊?”
  徐某嗤笑一声:“傻了吧?人家不仅是景字辈,还是景字辈里最早那一批,这名字都是太子爷亲手起的。
  “不仅如此,人家还是丽正殿的宫门郎——傻砸,论看大门儿,人家是咱东宫顶尖儿的。
  “从严上说,咱们哥们儿,都是他的下属。”
  先前的侍卫终于不硬气了,但仍旧满脸不高兴:“我是侍卫,他是黄门,他哪儿就能管得着我了?”
  “对啊,你是侍卫,他是公公。就这你还不满足?让他管管怎么了?!”徐某一脸贼笑。
  那侍卫忽然释怀,跟着偷着乐起来,手捂了嘴,笑了个前仰后合。
  隔着一道宫门,拐角处,一位身穿参军服色的中年人冷冷地看一眼站在自己身边的兄弟:“郭参将,你的人,就这心胸,这口舌?!”
  原太子贴身侍卫、现已升了东宫勋卫参将的郭建,臊得满面通红,低头道:“不过是一起守过几日大门,后来吃过两顿酒,哪里就敢说什么是我的人了?
  “庞参军放心,末将必定……”
  庞参军一摆手:“莫要节外生枝了。景顺不会在意的。早晚让他们知道知道,景字辈到底是个什么成色!他们又算得了什么东西!”
  第166章 你眼线呢?
  鉴忠站在那里,东拉西扯,小嘴儿利落得令人生畏,不仅把太子的关爱传达到了,连初一宫里发生的事情也都告诉了出来。
  王熙凤没有配合他做各种惊诧状,只是讶然于太子竟然让她今天就召见娘家亲戚:“这么急?”
  “呃。今儿不初二么?民间规矩,今儿该接女婿,闺女该回娘家、见娘家人。
  “昨儿各宫都见了自家亲戚,唯有良娣照管后殿没顾上。太子爷说,不如就应这个景儿罢!”鉴忠笑嘻嘻。
  王熙凤欣赏地打量他:“庆海很会说话,长赢也不弱,可比起你这小东西来,他两个可就不够看了!”
  指指景黎和夏守忠,“你两个绑在一起也未必说得过这小子。”
  眼珠儿一错,“倒是我们富贵儿再练练,大约能跟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