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午后送了董氏出宫,吴良媛这才匆匆赶往承恩殿,接了王熙凤的班。
回到西殿的王熙凤先睡了一觉。
申时醒来,东宫各处张灯结彩,宜秋宫西殿的众人也终于有了一点过年的感觉。
待她梳洗完毕在外间上首坐下,众人喜气洋洋上前,恭贺她双喜临门。王熙凤笑着命看赏,然后道:
“这几年难为你们辛苦。我这里封殿,你们既没有风光也没有外快,甚至还要背着旁人的讥讽和白眼,跟我一起关在这一小块地方整整三年。
“今儿是咱们出来过的第一个年,偏又遇上这多事之秋。
“说起来是我牵累了你们。
“如今我人微言轻,也给不了你们什么旁的,只这库里的钱还有一些。我也不会说什么,咱们就还发赏银吧。”
众人欢声雷动。
安儿笑吟吟地拎了个包袱捧给景黎:“快接一把。这么沉。”
景黎忙接过去,果然沉甸甸的。
“都辛苦,都不容易。你们不分品级大小,一人一个大红封,祝你们新年红红火火!”
王熙凤笑着让他分,“分了吧。”
景黎呵呵地笑着先捧给纪嬷嬷、孟姑姑和夏守忠都看了,然后才一人一封都分了。
巧桂拿着银子,脸上闪着奇异的兴奋的光,跑到王熙凤跟前,特意地屈膝行礼,脸上红着问:“良娣,您早提过要给我们改名字,可始终都没改。
“如今良娣大喜,一切从新,奴婢想求良娣给赐新名儿!”
王熙凤笑容不变,哎呀呀:“瞧瞧,我都忘了的事儿,你还记着!行啊,你要个新名儿,我给你改——”
微一思索,指着旁边的装饰的一片红彤彤的花花草草,笑道,“那边那一把子红色小果子好看。恰好又是新春,你改名叫‘红豆’可好?”
红豆?
怎么比巧桂还俗?
如儿愣了愣。
巧桂却顿时涨红了脸,跪下磕头:“奴婢谢主子赐名!奴婢以后就叫红豆了!”
“你喜欢就好!来来,快起来。”王熙凤目光闪烁,作势伸了伸手。
红豆站起来,兴冲冲回了自己的角落,又伸头去看如儿的红封,小声笑道:“如儿姐,良娣还真给咱们发一样的银子啊?我一直以为您和安儿姐比我们拿得都多呢!”
如儿依旧温和地笑着,却问她:“主子想给你们改名的事儿,只有我和主子知道,你从哪里听说的?”
红豆身子一僵,挤出个笑:“啊?我记得主子读书的时候提过的啊!”
“主子读书时都是我在旁服侍,她若说过,我必记得。”如儿轻轻地捏住她的手腕,“安儿姐跟我说过,我一直有说梦话的毛病。
“这两年咱们两个住在一处,可是我夜里说了梦话了?”
红豆连忙顺着这个话往下接:“可不就是!我想起来了,有一回姐姐梦里念叨过,承徽,改名,我不改,给别人改,什么的……”
如儿放开她,依旧温柔地笑:“原来如此。看来我以后还是要再嘴严一点才好。”
谁知巧莲听说巧桂改了名字,也便挤上来要改。
王熙凤笑得合不拢嘴:“快给我滚!我今儿累得要命,可没那个脑子做这样事!都拿了钱了,各自先回房去藏了匣子!
“膳房那边我单拿了钱,让他们预备了一席小宴,你们得自己去提菜和酒。
“今儿景黎和如儿值守,旁人都可以大醉一场!”
众人欢呼。
正在此刻,外头一个小内侍探头探脑。
夏守忠一眼看见,跟王熙凤稍一示意,便悄悄走了出去。
众人恰好说说笑笑地往膳房去提菜,便都没注意。
一时夏守忠进来,除了门口守着的景黎和屋内服侍的如儿,已经没了旁人。
夏守忠面色凝重,疾步走到王熙凤身边,低声禀报:
“大明宫出事了!”
王熙凤一惊:“何事?”
“赐宴后众人都醉了,忽然便有一个七品的云南官儿跳出来,跪在大殿中间砰砰磕头,说要弹劾护国大将军擅启边衅、养寇自重、杀良冒功……”夏守忠说着这几个罪名,声音都有些颤。
王熙凤眼睛微微一眯:“护国大将军……”
“张嵩,张老将军。”夏守忠低声道。
王熙凤点头:“我知道他。这是唯一一位没跟着先帝和陛下平定江山,却仍靠着军功轮转,升到了护国大将军的悍将……”
表情也严肃起来,坐直了,认真道,“你接着说。”
“人太多了。陛下没法子,问他消息从何而来,可有证据。结果那人拿出了一幅血衣,上头便是这几句话。
“张老将军如今人在边境,只派了麾下的副将回京恭贺新正。连个辩驳都不能。
“谁知肃王喝多了酒,凑上去看那血衣,却瞧出来老大破绽,便一把抢过血衣,问那官员:这血衣的材质乃是贡缎,等闲兵丁穿不起。
“可若是个有名有姓的将领,这血衣后头又没有落款。便问那官员是哪里来的,谁交给他的……”
夏守忠说到这里,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
王熙凤的神情跟着沉重起来,轻声问:“那官员是不是什么都说不出来,却不肯承认是诬蔑,所以……”
说到这里,有些不忍出口,微微蹙眉,看向夏守忠。
夏守忠缓缓颔首:“当堂撞柱而死。”
王熙凤一声长叹:“大年下,碰上这等事,真晦气。”
“肃王离得近,伸手去拽,扯下来那人的半截袖子,都没拦住他。”夏守忠小声道。
王熙凤忽然心头一动,忙问:“皇上怎么样?气坏了吧?太子呢?”
“皇上当即气得晕了过去。好在只是一时之气,很快便醒了过来,只是命年节期间的仪典,全都交由太子代劳了。”
夏守忠的声音越压越低,“奴才在大明宫的老友特意给奴才传信儿,说让咱们提着些心,皇上的身子,不大好了……”
想想前世,升平帝至少还做了三年太上皇,王熙凤轻轻摇头:“跟你老友说,陛下洪福齐天,让他万不可生出其他心思,莫要自己找死!”
夏守忠愕然。
“陛下戎马半辈子,深谙养生之道。这么点子屁事儿,哪就能打倒他老人家了?我昨儿晚上在宫里看得真真儿的,放心吧。”
王熙凤咕哝了最后一声,唯有夏守忠一个人能听见的声音,“早着呢!”
第163章 斯文吃饭
众人回来,话题掩住。
王熙凤便让他们吃喝,使个眼色,叫了景黎过来,让他去丽正殿转一圈:“就说我挂心太子爷的吃喝,问他们需不需要叮嘱膳房预备醒酒汤和燕窝粥、银丝面之类的。”
景黎有些发懵。
王熙凤却不肯直接让他知道此事,只命他快去:“顺便也去一趟承恩殿,看看和恪要不要回来。”
下晌王熙凤睡觉的时候,和恪郡主听说是吴良媛去守承恩殿外殿,便有些不放心陶哥儿,所以特意跑去陪伴。
景黎以为王熙凤其实主要是担心和恪,便微微放松了心神,去了。
众人又笑着要上前来给王熙凤敬酒,被夏守忠拦了:“承恩殿还躺着一位,太子爷也没回来,天儿还早,主子还是清醒着好。”
“我只喝一杯吧。”王熙凤笑着举了一大杯,一扬脖干了。
众人轰然喝彩,然后自己去玩。
夏守忠便去主动吃菜吃饭,也不肯饮酒。
如儿见状,一边过来服侍王熙凤用晚饭,一边轻声问她:“良娣今晚可有其他安排?”
“怎么了?”王熙凤正经盛了饭吃饭。
今儿太子若不回来,她说不得就得警醒一宿,所以目下吃饱肚子是最要紧的。
如儿便轻声将刚才跟红豆的对话说了,道:“奴婢自家事自己知。奴婢从不说梦话。可她竟然顺着奴婢说……”
王熙凤边听边认真吃完了两碗饭、两碟半菜、一碗汤,然后告诉如儿:“瞧见没有?这就是养不熟的白眼儿狼!”
如儿有些着恼:“我可真个把自己的手艺都教给她了!”
“你再说一回?”王熙凤笑眯眯,“我怎么那么不信呢?”
如儿脸上微红:“只留了一点点压箱底的……”
王熙凤噗嗤一笑,伸了个懒腰:“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她去吧!”
“那姑娘为什么要给她改名红豆?她还那么高兴?”如儿疑惑。
王熙凤抿着嘴笑:“她仰慕太子爷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了。如今好容易宫禁已解,我又升了位份,想必跟太子爷见面的机会更多了。
“她那一腔子春心,怕不得已经波涛汹涌了呢。”
如儿一下明白过来,登时气得脸色更加阴沉:“呵呵,也不照照,竟然还真以为自己‘最相思’了!”
主仆两个正在上首说着私房话,只听外头一路轻快的靴子响。
回到西殿的王熙凤先睡了一觉。
申时醒来,东宫各处张灯结彩,宜秋宫西殿的众人也终于有了一点过年的感觉。
待她梳洗完毕在外间上首坐下,众人喜气洋洋上前,恭贺她双喜临门。王熙凤笑着命看赏,然后道:
“这几年难为你们辛苦。我这里封殿,你们既没有风光也没有外快,甚至还要背着旁人的讥讽和白眼,跟我一起关在这一小块地方整整三年。
“今儿是咱们出来过的第一个年,偏又遇上这多事之秋。
“说起来是我牵累了你们。
“如今我人微言轻,也给不了你们什么旁的,只这库里的钱还有一些。我也不会说什么,咱们就还发赏银吧。”
众人欢声雷动。
安儿笑吟吟地拎了个包袱捧给景黎:“快接一把。这么沉。”
景黎忙接过去,果然沉甸甸的。
“都辛苦,都不容易。你们不分品级大小,一人一个大红封,祝你们新年红红火火!”
王熙凤笑着让他分,“分了吧。”
景黎呵呵地笑着先捧给纪嬷嬷、孟姑姑和夏守忠都看了,然后才一人一封都分了。
巧桂拿着银子,脸上闪着奇异的兴奋的光,跑到王熙凤跟前,特意地屈膝行礼,脸上红着问:“良娣,您早提过要给我们改名字,可始终都没改。
“如今良娣大喜,一切从新,奴婢想求良娣给赐新名儿!”
王熙凤笑容不变,哎呀呀:“瞧瞧,我都忘了的事儿,你还记着!行啊,你要个新名儿,我给你改——”
微一思索,指着旁边的装饰的一片红彤彤的花花草草,笑道,“那边那一把子红色小果子好看。恰好又是新春,你改名叫‘红豆’可好?”
红豆?
怎么比巧桂还俗?
如儿愣了愣。
巧桂却顿时涨红了脸,跪下磕头:“奴婢谢主子赐名!奴婢以后就叫红豆了!”
“你喜欢就好!来来,快起来。”王熙凤目光闪烁,作势伸了伸手。
红豆站起来,兴冲冲回了自己的角落,又伸头去看如儿的红封,小声笑道:“如儿姐,良娣还真给咱们发一样的银子啊?我一直以为您和安儿姐比我们拿得都多呢!”
如儿依旧温和地笑着,却问她:“主子想给你们改名的事儿,只有我和主子知道,你从哪里听说的?”
红豆身子一僵,挤出个笑:“啊?我记得主子读书的时候提过的啊!”
“主子读书时都是我在旁服侍,她若说过,我必记得。”如儿轻轻地捏住她的手腕,“安儿姐跟我说过,我一直有说梦话的毛病。
“这两年咱们两个住在一处,可是我夜里说了梦话了?”
红豆连忙顺着这个话往下接:“可不就是!我想起来了,有一回姐姐梦里念叨过,承徽,改名,我不改,给别人改,什么的……”
如儿放开她,依旧温柔地笑:“原来如此。看来我以后还是要再嘴严一点才好。”
谁知巧莲听说巧桂改了名字,也便挤上来要改。
王熙凤笑得合不拢嘴:“快给我滚!我今儿累得要命,可没那个脑子做这样事!都拿了钱了,各自先回房去藏了匣子!
“膳房那边我单拿了钱,让他们预备了一席小宴,你们得自己去提菜和酒。
“今儿景黎和如儿值守,旁人都可以大醉一场!”
众人欢呼。
正在此刻,外头一个小内侍探头探脑。
夏守忠一眼看见,跟王熙凤稍一示意,便悄悄走了出去。
众人恰好说说笑笑地往膳房去提菜,便都没注意。
一时夏守忠进来,除了门口守着的景黎和屋内服侍的如儿,已经没了旁人。
夏守忠面色凝重,疾步走到王熙凤身边,低声禀报:
“大明宫出事了!”
王熙凤一惊:“何事?”
“赐宴后众人都醉了,忽然便有一个七品的云南官儿跳出来,跪在大殿中间砰砰磕头,说要弹劾护国大将军擅启边衅、养寇自重、杀良冒功……”夏守忠说着这几个罪名,声音都有些颤。
王熙凤眼睛微微一眯:“护国大将军……”
“张嵩,张老将军。”夏守忠低声道。
王熙凤点头:“我知道他。这是唯一一位没跟着先帝和陛下平定江山,却仍靠着军功轮转,升到了护国大将军的悍将……”
表情也严肃起来,坐直了,认真道,“你接着说。”
“人太多了。陛下没法子,问他消息从何而来,可有证据。结果那人拿出了一幅血衣,上头便是这几句话。
“张老将军如今人在边境,只派了麾下的副将回京恭贺新正。连个辩驳都不能。
“谁知肃王喝多了酒,凑上去看那血衣,却瞧出来老大破绽,便一把抢过血衣,问那官员:这血衣的材质乃是贡缎,等闲兵丁穿不起。
“可若是个有名有姓的将领,这血衣后头又没有落款。便问那官员是哪里来的,谁交给他的……”
夏守忠说到这里,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
王熙凤的神情跟着沉重起来,轻声问:“那官员是不是什么都说不出来,却不肯承认是诬蔑,所以……”
说到这里,有些不忍出口,微微蹙眉,看向夏守忠。
夏守忠缓缓颔首:“当堂撞柱而死。”
王熙凤一声长叹:“大年下,碰上这等事,真晦气。”
“肃王离得近,伸手去拽,扯下来那人的半截袖子,都没拦住他。”夏守忠小声道。
王熙凤忽然心头一动,忙问:“皇上怎么样?气坏了吧?太子呢?”
“皇上当即气得晕了过去。好在只是一时之气,很快便醒了过来,只是命年节期间的仪典,全都交由太子代劳了。”
夏守忠的声音越压越低,“奴才在大明宫的老友特意给奴才传信儿,说让咱们提着些心,皇上的身子,不大好了……”
想想前世,升平帝至少还做了三年太上皇,王熙凤轻轻摇头:“跟你老友说,陛下洪福齐天,让他万不可生出其他心思,莫要自己找死!”
夏守忠愕然。
“陛下戎马半辈子,深谙养生之道。这么点子屁事儿,哪就能打倒他老人家了?我昨儿晚上在宫里看得真真儿的,放心吧。”
王熙凤咕哝了最后一声,唯有夏守忠一个人能听见的声音,“早着呢!”
第163章 斯文吃饭
众人回来,话题掩住。
王熙凤便让他们吃喝,使个眼色,叫了景黎过来,让他去丽正殿转一圈:“就说我挂心太子爷的吃喝,问他们需不需要叮嘱膳房预备醒酒汤和燕窝粥、银丝面之类的。”
景黎有些发懵。
王熙凤却不肯直接让他知道此事,只命他快去:“顺便也去一趟承恩殿,看看和恪要不要回来。”
下晌王熙凤睡觉的时候,和恪郡主听说是吴良媛去守承恩殿外殿,便有些不放心陶哥儿,所以特意跑去陪伴。
景黎以为王熙凤其实主要是担心和恪,便微微放松了心神,去了。
众人又笑着要上前来给王熙凤敬酒,被夏守忠拦了:“承恩殿还躺着一位,太子爷也没回来,天儿还早,主子还是清醒着好。”
“我只喝一杯吧。”王熙凤笑着举了一大杯,一扬脖干了。
众人轰然喝彩,然后自己去玩。
夏守忠便去主动吃菜吃饭,也不肯饮酒。
如儿见状,一边过来服侍王熙凤用晚饭,一边轻声问她:“良娣今晚可有其他安排?”
“怎么了?”王熙凤正经盛了饭吃饭。
今儿太子若不回来,她说不得就得警醒一宿,所以目下吃饱肚子是最要紧的。
如儿便轻声将刚才跟红豆的对话说了,道:“奴婢自家事自己知。奴婢从不说梦话。可她竟然顺着奴婢说……”
王熙凤边听边认真吃完了两碗饭、两碟半菜、一碗汤,然后告诉如儿:“瞧见没有?这就是养不熟的白眼儿狼!”
如儿有些着恼:“我可真个把自己的手艺都教给她了!”
“你再说一回?”王熙凤笑眯眯,“我怎么那么不信呢?”
如儿脸上微红:“只留了一点点压箱底的……”
王熙凤噗嗤一笑,伸了个懒腰:“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她去吧!”
“那姑娘为什么要给她改名红豆?她还那么高兴?”如儿疑惑。
王熙凤抿着嘴笑:“她仰慕太子爷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了。如今好容易宫禁已解,我又升了位份,想必跟太子爷见面的机会更多了。
“她那一腔子春心,怕不得已经波涛汹涌了呢。”
如儿一下明白过来,登时气得脸色更加阴沉:“呵呵,也不照照,竟然还真以为自己‘最相思’了!”
主仆两个正在上首说着私房话,只听外头一路轻快的靴子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