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忙令人去报了太子请了太医。
慌乱了大半个时辰,连太子都走来看视缘故。
太医便道:“这位姑娘郁结已久,内火炽旺。如今又受了寒。两下里夹击,这才有这一场病。只需放开心胸,静养七日即可。”
郁结,已久。
内火,炽旺。
太子疑惑地看向太子妃,却只看到太子妃满目怒火。
哦。有故事。
“既是静养即可,不算什么大碍。太子妃不必太过担忧。”太子起身离开,想了想,又叮嘱一句,“正是冷的时候,太子妃和陶哥儿也小心不要受寒。”
太子妃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叹了口气,道:“殿下放心,臣妾会安排好的。”
待太子离开,太医送走,再把其他人支出去,屋里只剩了甘蓝和最近常常被竹青带在身边的那个小宫女。
太子妃挑了个椅子,强忍着坐下,沉下脸来,喝令那小宫女:“跪下!”
只这一声,小宫女腿一软便双膝跪倒,伏在地上,颤抖不已:“娘娘饶命!”
“若要本宫饶你,便把你们今天去宜秋东殿的事情从实招来!若有一个字的假话,让本宫查出来,那你这条性命,就不用要了!”
太子妃沉声道。
小宫女吓得浑身发抖,频频去看躺在床上的竹青。
可竹青此刻正是高热昏迷之中,哪里能给她出主意?
甘蓝见状,便知其中必有不妥,开口催促:“你看竹青做什么?她也是娘娘的奴婢!难道你还敢欺瞒主子?还不快说!”
小宫女缩了缩肩,终于放弃硬扛,一边哭一边说,把刚才一路上的种种情形一一禀明:“……当时郡主说完那话,竹青姑姑就变了脸色,一路跑了回来。
“到了宫门口,强撑着教了奴婢先前回娘娘的那几句话,然后才晕了过去。
“奴婢委实不知姑姑为何如此……”
太子妃看着虚空中的不知道哪里,表情冷漠。
“娘娘,息怒……”甘蓝看着她,只觉得这是自己入宫三年来,最看不透娘娘的时候。
太子妃的眼神收回来,看向她:“你与竹青朝夕相处,可知她在想什么?”
“这,奴婢只知道竹青姐姐睡得不太踏实。而且,从奴婢进宫就觉得,竹青姐姐比在家里时的脾气要差了许多。
“奴婢还以为是她在承恩殿的地位颇高,所以才……有些,自傲……”甘蓝越说声音越小,忽然眼圈儿一红,低头擦泪,
“可奴婢再也想不到,她心里竟存着大心事!还引着东宫的嫔御们与娘娘为敌……”
太子妃站了起来:“你传话回家里,让他们查,竹青入宫以来,在宫外可有走得近的人。”
甘蓝屈膝应诺。
太子妃的眼神再也不往炕上昏迷的竹青和地上跪着的小宫女飘半分,而是自己直直地走了出去。有关这二人,她连提都没提。
甘蓝轻轻吐了口气,忙追上去,只在门口匆匆丢下一句:“暂且把竹青挪出宫去养病。另一个……送回内坊。”
这命令囫囵得很,宫人们面面相觑,犹豫起来。
可甘蓝生怕追不上太子妃,根本就顾不上他们,匆匆跑远。
正无措间,翁嬷嬷笼着手闲闲走了过来:“怎么了?”
众人簇拥过去:“嬷嬷,这可怎么办?”
“这还不容易……”翁嬷嬷笑呵呵的,稳如泰山。
一时,内殿传沐浴热水,并送了一个包袱出来,让粗使宫女拿去烧掉。
翁嬷嬷挑眉,叫了宫女过来:“包袱打开。”
竟是刚才太子妃身上穿的整套衣服!
“这是娘娘最爱的……”宫女怯怯,“嬷嬷,真的烧了吗?”
看着那织金绣鸾凤大氅,翁嬷嬷沉默了片刻,才叹了口气,道:“把大氅悄悄留下,其他的烧了吧。”
待到五更开宫门,竹青便被灌了一碗药下去,然后挪出去休养。
王熙凤吃早饭时,乌金蹲在她脚边,喵了许久。
吵得连好脾气的纪嬷嬷都有些耐不住,问安儿这猫是在讨吃的,还是讨打。
王熙凤听完了事情经过,便不管纪嬷嬷的抱怨,抬头吩咐夏守忠:“昨儿夜里,仿佛听着外头乱哄哄的。
“你去打听一下怎么了。
“还有,虽然承恩殿如今逢五逢十才让请安,但昨儿晚上我跟和恪得了太子妃的赏赐,很应该早起去给娘娘磕个头的。
“你也去问一声,我们什么时候过去合适。”
夏守忠会意,退下。
这一去却久得很,小半个时辰才回来,脸色并不好看。
王熙凤已经吃完了饭在读书,见状先让孟姑姑带走了和恪,然后才问他出了什么事。
夏守忠一旦开始动作,自是神通广大,将昨夜发生的事情和竹青已经被挪出去的消息说了,又道:
“承恩殿说,昨儿竹青是风寒,已经挪走。今天上午殿里要熏些草药。倒不用承徽跟和恪过去,倒是太子妃娘娘打算带着陶哥儿来宜秋宫玩耍。
“奴才回来时,承恩殿去正殿传话的人正回去覆命。”
“太子妃要带着小郡王来宜秋宫?”王熙凤一愣。
夏守忠刚一点头,外头梅染便来传话:“辰时,太子妃娘娘会带着端郡王过来躲熏药。还说要在咱们宫里用午膳。
“还特意点名了,午膳吃什么,请王承徽和耿承徽费心呢!”
王熙凤眉梢高高挑起:“太子妃,这是来示好的?”
第121章 爱洁
“还真来啊?!”
王熙凤听见了外头的仪仗环佩,还有太子妃与陶哥儿温柔说笑的声音,睁大了眼睛。
孟姑姑在她身旁,奇怪地看她:“为什么不能来?”
王熙凤摇摇头:“您去稍微打听一声就知道了:咱们这位太子妃,从进了东宫,便只在承恩殿,连去丽正殿,都只是站一站,从未坐下过。”
“这样大的架子?”孟姑姑皱眉。
王熙凤摇头:“这倒不是架子。老夏应该知道,”说着看一眼夏守忠,“那年万寿节,她日日进宫,那样疲累,每日回来必沐浴。”
夏守忠愣一愣,这个他为什么应该知道?
站得稍远的景黎和富贵儿忍不住对视一眼:嗯,他们倒是都知道。
但目光稍触即分,各自不自在地转开了脸。
孟姑姑若有所思。
纪嬷嬷却回思一番,缓缓颔首:“确实有这样的人,爱洁过甚。稍微接触一下不熟悉认可 的人,便浑身难受。
“若是不让她沐浴,怕是会有一些起红疹之类的皮肤症状。但这其实不是脏的,只是心里过不去罢了。”
王熙凤点头道:“所以我说,她能破天荒跑来宜秋宫,还要用午膳,可真是难为她了。”
正说着,正殿传话:“太子妃娘娘请和恪郡主、王承徽、耿承徽都过去呢!”
王熙凤应声,起身去暖阁叫了正急火火把玩意儿装匣子好拿去哄陶哥儿的和恪,牵着手一起去正殿。
耿思渺也从自己殿阁出来,二人相视莞尔,快走两步,携手一起进了正殿。
进门只见太子妃穿了一件大红猩猩毡的一口钟罩袍,前襟的扣子从颈系到脚,只从腰腹初开口伸出两只手来,捧了一只家常铜手炉。显得格外简素。
端端正正地坐在上首,含笑听着下头左手边的梅若芹说话。
梅若芹因是在自己殿中,便只穿了家常绒袄皮裙,外头披了家常天水碧羽缎白狐狸里的鹤氅,也捧了家常手炉。
听见她们三个进殿,二人停了话,都看了过来。
只见三个人,三件羽缎斗篷,只和恪是大红的,王熙凤是玫瑰紫的,耿思渺却裹了一件秋香色的。
三个人向上行礼。
太子妃含笑抬手示意她们起身,却啧啧道:“耿承徽这件斗篷还是那年进宫时,皇后娘娘赏的,虽然素雅,却旧了。
“内坊每年也做新的,你怎么不穿?”
耿思渺红了脸:“回太子妃娘娘的话,内坊今年做的是银红的,甚是雅致,妾心里极爱,便舍不得穿。去年的大红羽纱的,预备着年下穿……”
“是人穿衣裳,又不是衣裳穿人。你这一件也舍不得,那一件也舍不得,万一冻病了,不比衣裳值钱?”太子妃叹道,又嗔梅若芹,
“你是她主位,又是当姐姐的,怎么不提她?”
梅若芹笑起来:“如何?我素日说你不听,非要让娘娘开口,还把我也搁了进去!”
耿思渺红了脸:“回娘娘的话,梅姐姐一入冬就给了我杏色羽缎的,是我自己觉得那是姐妹情谊,家常倚偎有些糟蹋了……”
王熙凤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太子妃叹着气摇头:“若照你这么说,本宫今日哪怕再送你一件,那也是姐妹情谊,更是主母所赐,你是不是更不敢穿了?”
耿思渺红着脸,嗫嚅着说不出话来。
慌乱了大半个时辰,连太子都走来看视缘故。
太医便道:“这位姑娘郁结已久,内火炽旺。如今又受了寒。两下里夹击,这才有这一场病。只需放开心胸,静养七日即可。”
郁结,已久。
内火,炽旺。
太子疑惑地看向太子妃,却只看到太子妃满目怒火。
哦。有故事。
“既是静养即可,不算什么大碍。太子妃不必太过担忧。”太子起身离开,想了想,又叮嘱一句,“正是冷的时候,太子妃和陶哥儿也小心不要受寒。”
太子妃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叹了口气,道:“殿下放心,臣妾会安排好的。”
待太子离开,太医送走,再把其他人支出去,屋里只剩了甘蓝和最近常常被竹青带在身边的那个小宫女。
太子妃挑了个椅子,强忍着坐下,沉下脸来,喝令那小宫女:“跪下!”
只这一声,小宫女腿一软便双膝跪倒,伏在地上,颤抖不已:“娘娘饶命!”
“若要本宫饶你,便把你们今天去宜秋东殿的事情从实招来!若有一个字的假话,让本宫查出来,那你这条性命,就不用要了!”
太子妃沉声道。
小宫女吓得浑身发抖,频频去看躺在床上的竹青。
可竹青此刻正是高热昏迷之中,哪里能给她出主意?
甘蓝见状,便知其中必有不妥,开口催促:“你看竹青做什么?她也是娘娘的奴婢!难道你还敢欺瞒主子?还不快说!”
小宫女缩了缩肩,终于放弃硬扛,一边哭一边说,把刚才一路上的种种情形一一禀明:“……当时郡主说完那话,竹青姑姑就变了脸色,一路跑了回来。
“到了宫门口,强撑着教了奴婢先前回娘娘的那几句话,然后才晕了过去。
“奴婢委实不知姑姑为何如此……”
太子妃看着虚空中的不知道哪里,表情冷漠。
“娘娘,息怒……”甘蓝看着她,只觉得这是自己入宫三年来,最看不透娘娘的时候。
太子妃的眼神收回来,看向她:“你与竹青朝夕相处,可知她在想什么?”
“这,奴婢只知道竹青姐姐睡得不太踏实。而且,从奴婢进宫就觉得,竹青姐姐比在家里时的脾气要差了许多。
“奴婢还以为是她在承恩殿的地位颇高,所以才……有些,自傲……”甘蓝越说声音越小,忽然眼圈儿一红,低头擦泪,
“可奴婢再也想不到,她心里竟存着大心事!还引着东宫的嫔御们与娘娘为敌……”
太子妃站了起来:“你传话回家里,让他们查,竹青入宫以来,在宫外可有走得近的人。”
甘蓝屈膝应诺。
太子妃的眼神再也不往炕上昏迷的竹青和地上跪着的小宫女飘半分,而是自己直直地走了出去。有关这二人,她连提都没提。
甘蓝轻轻吐了口气,忙追上去,只在门口匆匆丢下一句:“暂且把竹青挪出宫去养病。另一个……送回内坊。”
这命令囫囵得很,宫人们面面相觑,犹豫起来。
可甘蓝生怕追不上太子妃,根本就顾不上他们,匆匆跑远。
正无措间,翁嬷嬷笼着手闲闲走了过来:“怎么了?”
众人簇拥过去:“嬷嬷,这可怎么办?”
“这还不容易……”翁嬷嬷笑呵呵的,稳如泰山。
一时,内殿传沐浴热水,并送了一个包袱出来,让粗使宫女拿去烧掉。
翁嬷嬷挑眉,叫了宫女过来:“包袱打开。”
竟是刚才太子妃身上穿的整套衣服!
“这是娘娘最爱的……”宫女怯怯,“嬷嬷,真的烧了吗?”
看着那织金绣鸾凤大氅,翁嬷嬷沉默了片刻,才叹了口气,道:“把大氅悄悄留下,其他的烧了吧。”
待到五更开宫门,竹青便被灌了一碗药下去,然后挪出去休养。
王熙凤吃早饭时,乌金蹲在她脚边,喵了许久。
吵得连好脾气的纪嬷嬷都有些耐不住,问安儿这猫是在讨吃的,还是讨打。
王熙凤听完了事情经过,便不管纪嬷嬷的抱怨,抬头吩咐夏守忠:“昨儿夜里,仿佛听着外头乱哄哄的。
“你去打听一下怎么了。
“还有,虽然承恩殿如今逢五逢十才让请安,但昨儿晚上我跟和恪得了太子妃的赏赐,很应该早起去给娘娘磕个头的。
“你也去问一声,我们什么时候过去合适。”
夏守忠会意,退下。
这一去却久得很,小半个时辰才回来,脸色并不好看。
王熙凤已经吃完了饭在读书,见状先让孟姑姑带走了和恪,然后才问他出了什么事。
夏守忠一旦开始动作,自是神通广大,将昨夜发生的事情和竹青已经被挪出去的消息说了,又道:
“承恩殿说,昨儿竹青是风寒,已经挪走。今天上午殿里要熏些草药。倒不用承徽跟和恪过去,倒是太子妃娘娘打算带着陶哥儿来宜秋宫玩耍。
“奴才回来时,承恩殿去正殿传话的人正回去覆命。”
“太子妃要带着小郡王来宜秋宫?”王熙凤一愣。
夏守忠刚一点头,外头梅染便来传话:“辰时,太子妃娘娘会带着端郡王过来躲熏药。还说要在咱们宫里用午膳。
“还特意点名了,午膳吃什么,请王承徽和耿承徽费心呢!”
王熙凤眉梢高高挑起:“太子妃,这是来示好的?”
第121章 爱洁
“还真来啊?!”
王熙凤听见了外头的仪仗环佩,还有太子妃与陶哥儿温柔说笑的声音,睁大了眼睛。
孟姑姑在她身旁,奇怪地看她:“为什么不能来?”
王熙凤摇摇头:“您去稍微打听一声就知道了:咱们这位太子妃,从进了东宫,便只在承恩殿,连去丽正殿,都只是站一站,从未坐下过。”
“这样大的架子?”孟姑姑皱眉。
王熙凤摇头:“这倒不是架子。老夏应该知道,”说着看一眼夏守忠,“那年万寿节,她日日进宫,那样疲累,每日回来必沐浴。”
夏守忠愣一愣,这个他为什么应该知道?
站得稍远的景黎和富贵儿忍不住对视一眼:嗯,他们倒是都知道。
但目光稍触即分,各自不自在地转开了脸。
孟姑姑若有所思。
纪嬷嬷却回思一番,缓缓颔首:“确实有这样的人,爱洁过甚。稍微接触一下不熟悉认可 的人,便浑身难受。
“若是不让她沐浴,怕是会有一些起红疹之类的皮肤症状。但这其实不是脏的,只是心里过不去罢了。”
王熙凤点头道:“所以我说,她能破天荒跑来宜秋宫,还要用午膳,可真是难为她了。”
正说着,正殿传话:“太子妃娘娘请和恪郡主、王承徽、耿承徽都过去呢!”
王熙凤应声,起身去暖阁叫了正急火火把玩意儿装匣子好拿去哄陶哥儿的和恪,牵着手一起去正殿。
耿思渺也从自己殿阁出来,二人相视莞尔,快走两步,携手一起进了正殿。
进门只见太子妃穿了一件大红猩猩毡的一口钟罩袍,前襟的扣子从颈系到脚,只从腰腹初开口伸出两只手来,捧了一只家常铜手炉。显得格外简素。
端端正正地坐在上首,含笑听着下头左手边的梅若芹说话。
梅若芹因是在自己殿中,便只穿了家常绒袄皮裙,外头披了家常天水碧羽缎白狐狸里的鹤氅,也捧了家常手炉。
听见她们三个进殿,二人停了话,都看了过来。
只见三个人,三件羽缎斗篷,只和恪是大红的,王熙凤是玫瑰紫的,耿思渺却裹了一件秋香色的。
三个人向上行礼。
太子妃含笑抬手示意她们起身,却啧啧道:“耿承徽这件斗篷还是那年进宫时,皇后娘娘赏的,虽然素雅,却旧了。
“内坊每年也做新的,你怎么不穿?”
耿思渺红了脸:“回太子妃娘娘的话,内坊今年做的是银红的,甚是雅致,妾心里极爱,便舍不得穿。去年的大红羽纱的,预备着年下穿……”
“是人穿衣裳,又不是衣裳穿人。你这一件也舍不得,那一件也舍不得,万一冻病了,不比衣裳值钱?”太子妃叹道,又嗔梅若芹,
“你是她主位,又是当姐姐的,怎么不提她?”
梅若芹笑起来:“如何?我素日说你不听,非要让娘娘开口,还把我也搁了进去!”
耿思渺红了脸:“回娘娘的话,梅姐姐一入冬就给了我杏色羽缎的,是我自己觉得那是姐妹情谊,家常倚偎有些糟蹋了……”
王熙凤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太子妃叹着气摇头:“若照你这么说,本宫今日哪怕再送你一件,那也是姐妹情谊,更是主母所赐,你是不是更不敢穿了?”
耿思渺红着脸,嗫嚅着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