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他又收起马鞭,又对天拱手道,“皇上隆恩,不跟你们这些同族人计较。但是赵通明家的土地,田产,全都要抄家收公,你把手里的田契地契,全都拿出来吧。”
  赵秀才满脑子的皇后,太子,全家杀头,根本顾不得想其它,他仿佛提线木偶一般,按照那位将军的吩咐,将手中的田产地契全部交了出去,等到那些骑马的军人全都离开之后,这才清醒过来。
  他觉得事情必须要找人商量一下,而他第一个想到要找的人就是赵安。
  他骑着自家的那头小毛驴,以最快的速度来到赵安教书的教室,因为在教室修好之前,赵秀才就觉得赵安教的那些东西很不入流,所以在教室修好之后,他从来没有来过这里。
  今天他不仅来了,而且直接冲进教室,把赵安拉到外面说,“赵通明闯祸了,他刺杀皇后和太子,结果被杀头了,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啊。”
  第四十七章 善妒
  赵安听到赵秀才忧心忡忡的提起皇后, 太子,这才意识到现在已经到了年底,也就是说赵倾城肚子里那个孩子已经出生, 大概还被封为了太子。
  至于历修业原本的皇后,早就已经被他打入了冷宫,上次封赵倾城做贵妃的时候, 就已经顺手废掉了皇后, 把赵倾城捧成了实际意义上的后宫第一人。
  如今又出现一个皇后, 赵安猜测那人绝对就是赵倾城。
  赵通明那一家子人的眼皮都浅的很, 被送去京城后难免抗不住诱惑,被人挑唆起来谋害赵倾城也不是说不过去的,况且他们除了谋害赵倾城之外, 恐怕也接触不到其他后妃了。
  不过这一切也都是赵安的猜测, 所以他只能对赵秀才说。“村长也不要着急,那些军爷只让你交出了田产地契,没有追究我们赵家村的人,就说明这件事情跟我们无关, 你还是回家去吧。”
  赵秀才自己也不是想不到这一点,可是事到临头, 还是忍不住想要一个权威的声音告诉他, 真的已经没事了, 他才终于可以放心的回家去。
  他一边骑着毛驴往家走, 心里一边唾弃自己的不够沉稳, 心想赵安不愧是丞相之子, 遇到这种杀头的事情还能这么冷静。
  不知不觉间, 赵秀才对于赵安的看法已经发生了本质的转变, 即便认为赵安有些做法显得尊卑不分, 让他不敢苟同,但他遇到重要事情的时候,还是习惯的想要听从赵安的意见。
  不过这赵秀才身上多少有些好了伤疤忘了疼的特质,一回到家就觉得心里不平衡起来。好不容易捞到手里的田产地契,还没捂热又被人收走了,以后赵通明的那些田地难道要让官府的人来种,还是要卖给别人,如果村里出现了另外一家人,那么村里的势力会不会产生变化。
  当刘浣对于田地的关心远远超过赵秀才,赵秀才前脚刚走,他后脚又来找了赵安,跟他商量说,“我以前在外面,也听说有人犯罪,抄家之后田产都会归入本地官府,变成无主的土地,可以用于买卖。”
  赵安也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最近村民们手中都有余钱,不如就让他们一起凑钱,把那些土地全都买回来吧。”
  赵安也不想村里再多出一些不认识不了解的人,更重要的一点是赵通明这些土地都连成一片,是很受那些富户乡绅喜欢的土地类型。
  他不能想象村里再来了一家大户人家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他的窑炉生产出来的玻璃器皿,还有他秘密培育的良种作物,甚至他拥有超常能力的事情也就不可能再保密了。
  这时候刘浣的想法跟赵安几乎如出一辙,他主要考虑的是如果村里再出现一个大户,他们绝对不可能像赵安这样为村民们考虑,到时候村里的那些产业也就危险了。就像当初赵通明还在村里的时候,村民们几乎没有享受到任何实惠,还要小心翼翼,才能不被赵通明占了便宜。
  既然刘浣和赵安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们很快就商定出来直接用村民们卖砖瓦换到的钱,再加上村里原本就留存下来的一些族产,一起去县衙里买回赵通明那些土地,然后将这些土地全都划成村中的祭田。
  这些祭田归赵家村的所有人共同拥有,又要动用到原本已经承诺要分发给村民们的钱,所以就算赵安和刘浣都已经谈妥了,还是决定在练武场敲响锣鼓,将村民们全都召集起来,一起商量这件事。
  其实这件事也没什么可商量的,对于大部分的老百姓来说,都觉得买田地比揣着钱更让人感到踏实。
  但是人群中还是传出了不和谐的声音,“如果祭田属于赵家村所有人,是不是除了我们刘家人以外,也包括赵家的人啊。”
  刘浣闻言后点头道,“当然包括,赵家的人也轮流参加了烧炉的劳动,每天训练也没有迟到,算是尽到了保卫赵家村的责任,买祭田的钱自然也应该有他们的一份。”
  被特意安排出来提问的刘虎赶紧炒热气氛道,“咱们赵家村是一个整体,的确不该分成刘家和赵家,我以后不会乱说了。”
  “对对对~”其他村民们也七嘴八舌的附和起来,其中姓赵的那十几户人家回答的最大声。
  在这种时候,即便有聪明的人发现不对劲的地方,在群体的呼声中,也只能跟随大家的声音。
  刘浣点点头,抹了抹额上并不存在的汗水,这还是他第一次用这种引导舆论的手段,效果出乎他的意料,过程非常顺利。
  不过在赵安看来,刘浣和刘虎之间的配合就显得有些生硬了,可是他一直笑而不语,看着他们表演,无论如何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整个村子好。
  不过令人遗憾的地方在于,冯少平已经去了南越国,赵安想要去找官府买地的话,必须要有一个中间人。关系更为亲近的冯少平不在常溪县,他就只能去找如意楼的冯掌柜了。
  正当赵安开始准备找人帮忙的礼物,赵秀才也开始筹备怎么能够云淡风轻的向赵安展示自己跟县城里的王举人之间的同窗关系。冯县令就带着一批人,敲锣打鼓来到了赵家村,这次他身边没有内务府的太监,然而此情此景跟上半年又是如此的相似,甚至更加的谦恭。
  他亲自来到赵安家门前,见到赵安之后立刻拱手做一道,“册封太子殿下的诏书已经下到了县里,下官在此恭喜国舅爷了!”
  之前赵安只是宠妃的弟弟,皇亲国戚的身份还有些勉强,现在他可是太子的亲舅舅,冯县令也终于下定了决心要到他面前来表现一下了。
  其实相比于没有早点到赵安面前来烧香拜佛,冯县令最后悔的一件事情,就是自己没有生出女儿。全是败家儿子,不能送出去给自己换取荣华富贵。
  当然这样最隐秘的想法,只会在夜深人静,半梦半醒的时候才会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如今他还清醒着,自然不会说出令赵安不快的话,甚至不用赵安开口,就直接将赵通明家的田产地契送到他手里说,“这是在下的一点小小心意,希望能够让国舅爷的乡下隐居生活更悠闲一些,不必为五斗米折腰。”
  赵安肯定不会接受这种不明不白的贿赂,况且他也不认为自己有接受贿赂的资格。
  不过他还是将地契全都收了过来,只是哈哈笑着说,“说起来还真是有缘分,我们村里的人正好凑了一笔钱,想要把这些田地全部都买下来作为祭田,冯大人既然已经把地契送来了,我们就不用跑一趟了。”他对着门口叫了一声,“刘族长,赵村长,你们快来,把银子交给冯大人,咱们这一笔买卖就算做成了。”
  冯县令拿着赵安强塞给他的银子,感觉有些烫手,但是转瞬想到祭田是不用交税的,一瞬间就觉得自己想明白了赵安此举的原因所在。他就是想要把自己名下的土地写作祭田,将来就可以不用税,分给自己的这些钱也是封口费。
  双方对这场交易都感到非常满意,当然在这笔交易结束之后,赵安就很想送冯县令赶离开,可是人家大老远的来了,多少也得请吃一顿饭才行啊。
  赵安家里一直都是由海伯下厨,他手艺自然不能跟冯宪令家里那一位善于做火腿,连皇宫里出来的人也称赞过的大厨相提并论。
  然而冯县令吃了赵安家做出来的家常菜之后,还是可以脸不红心不跳的夸赞说,“这是返璞归真,冯某已经好久没有吃过这样的家常口味了。这样我不免不思念起我那早逝的亡妻,哎~。”
  他掏出手绢象征性的抹了抹眼角,然后上下打量着赵安说,“国舅爷久居乡村,身边没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人可不行,刚好我认得一户姓贺的人家,在府城里开了几家铺子,刚好有个女儿待字闺中,不如就让他到国舅爷身边来,做一个服侍起居的人吧。”
  赵安几乎忍不住笑出来,这家伙是把冯少平曾经的相亲对象介绍给自己,而且还想让别人给他做妾,他都有点同情那位贺家姑娘了。
  然而赵安憋住了笑摆手道,“冯大人难道没跟人打听过吗,我已经跟大青山里的一个猎户人家才结亲了。我家夫人力大无穷,有打虎杀熊的本事,要是让他知道我还敢消想别人。”他摇摇头仿佛不敢再想下去,然后又对着冯县令的说,“或许他连大人你也要怪罪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