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虽说长远投资角度考虑百两是值得的,但眼下最大问题就是白水村的现金流极其紧张、家家都在大采购,全村凑恐怕都凑不出百两了。
所以苏榛就跟盛重云提出一个想法:她提供房车图纸,盛家木工坊赶制十辆供白水村在嘉年华上使用。过后按八折折旧价,白水村会回购这批房车。
其实十辆房车就算全价也不过百两,而苏榛本身就是未来木工坊的大东家之一,莫说百两、就算千两也不是个问题。
但一码归一码,生意就得有规矩,哪怕苏榛自己拿去用的,也得有个标价。
八折,就是苏榛同乔里正及村中元老商量过后的数目。而这十辆车,白水村已经有不少人家在打听,嘉年华之后,至少乔里正老宅、李家、杜家会单独买走一辆的。其它几辆也不愁销路。
这是小事,盛重云并没过多计较,直接签了契约。他更为关心的是新建木工坊首批开工的产量究竟定为多少。
苏榛:“如果全力以赴,光就蛋卷桌跟月亮椅的日产量能达到多少呢?”
“五十套。”盛重云也跟庄伯等行家商量过,虽说盛家木工坊工匠数百之众,但仅入冬签的订单就已堆积如山。
眼下能调至白水村的最多六十余人,就算日夜赶工,日产量最多也就这些了。
但这数量倒也在苏榛的预估范围内,每日五十套的话,也就是说在开业之前都能凑出七百套,而开业期间这边也可以继续开工,持续供应。
想了想,她便提议调拔一部分工匠做些其它物件儿,比如折叠置物架跟折叠购物车,这俩样在嘉年华上也会是个极佳的展示品。
尤其是折叠购物车。
苏榛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画。其实就是她在现代逛超市时候用的折叠买菜车,她虽说画功不怎么样,但反正意思就那么个意思。
“喏,就是这种。购物车底部装四个小轮子就成,车身用轻便又结实的木材或竹子做,加上可折叠的置物筐。平常不用的时候能像这样折叠起来,不占一点地方。在嘉年华上无论是游客买了吃食、小玩意儿,还是百姓日常采买,都方便得很。”
盛重云拿起图纸仔细端详,心中又是大赞,“榛娘聪慧。”
苏榛被夸得笑眉笑眼,但她只能提供想法,制作难题还得人家专人去想,“重点是可以折叠,这能做出来不?”
盛重云点了点头,“可以试试车轴和车轮的连接处用榫卯结构。轮子用榆木,坚硬又有韧性,篮子简单,用竹片或藤编都成。我会抽调一部分工匠试做些样品出来,这比木橇车可是美观不少。”
“那做多少合适?”
盛重云在心中默默盘算一番,说着:“如果嘉年华之前只做这些。蛋卷桌、月亮椅可制出四百套、折叠购物车三百套、置物架三百套,至于拖挂房车我想多打造一些,二十辆吧。”
苏榛目光大亮,追问:“那这些物件单价如何?”
盛重云瞧见苏榛一提到银子、神情就鲜活得像马上要跃出龙门的鲤鱼,忍不住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颊,“这就是我要同你商量的事了,毕竟你才是老板娘。”
苏榛忽略掉“老板娘”三个字,全神贯注听他后面的话。
盛重云:“蛋卷桌与月亮椅制作工艺虽不算复杂,但选材精良,又耗费人工,每套若是一桌配六椅,成本至少一两;折叠购物车设计新颖,虽说我还没同庄伯商量,但我预估它的成本不会超过三钱;折叠置物架工艺相对简单些,不过实用性强,每套成本差不多五钱;至于拖挂房车,因有贮木场做原料支撑,木工坊打制成本最多也不会超出五两。”
苏榛迅速在心中计算一番,“如此算来,哪怕最后的订价空间仅加四成,减去所有成本开销和税,净赚三百余两?”
盛重云点点头,“差不多。”
苏榛深呼吸,竟有些失落,“这么少,那我能分到的才一百多两啊,还以为能瞬间发财。”
盛重云怔了下,笑出了声:“这仅仅是个开始,后头产量上来了、销路推广至周边县府,榛娘还怕存不够嫁妆?”
“也……行吧。”苏榛在心里暗骂自己果然想得太美,再也不是刚穿过来的时候、每天赚五十文都开心的人了。
看来无论在哪个时期也别做那种一口吃成个胖子的梦!而且一百多两也能盖个大房子了,到时候她跟谨哥儿就可以开自己的户籍搬出来、也不必让萧伯跟伯娘这对壮年夫妻还跟寒酥这么大的儿子挤一间屋。
想想又觉得有点儿跑偏,苏榛抿嘴一笑。
盛重云倒是一直关注着她的神情,她脸上一会儿遗憾,一会儿憧憬,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落入他眼中。
他只觉得自己心像是被小猫用爪子轻轻挠了,酥麻又难耐,喜欢一个人就是时时刻刻想要亲亲抱抱举高高。
也不想再克制,长臂一展,直接将苏榛捞入怀中,让她稳稳地坐在自己腿上。
声音低低的,带着丝丝缱绻:“有你在,生意想不红火都难,倒不如现在就一起想想嫁妆里的合欢床到底怎么雕。”
苏榛先是一愣,随即刚要嗔怪他又开始没个正形胡言乱语。
突然间,一道悠悠的声音从屋内的黄炉灶前传来:“公子,我还在这儿呢……”
这声音仿若一道惊雷,把苏榛跟盛重云骇了一大跳。
苏榛直接弹出了盛重云的怀抱,俩人瞠目结舌望向火炉旁,异口同声:“你什么时候进来的!”
小司委委屈屈、满脸羞红地,“我一直在啊……”
时光倒流一般,苏榛脑海里重现所有事情,特喵的小司确实一直坐在那里烧火啊,她她她她她居然就忘了!!
无妨无妨,她是来自新时代的女性,不至于这点小场面就羞得不像样了。
无妨无妨,苏榛轻咳几声、又重咳几声,克意展现自己“不介意”的后果就是脸上愈发的红烫。
还得是盛重云“老谋深算”一些,迅速调整好神色,脸上挂起恰到好处的微笑,不慌不忙地开口:“小司,既然你一直在,那正好。你也知道咱这要在嘉年华上售卖的物件,我和榛娘正想着再添些新意,你可有什么想法?”
神色自然,仿佛刚刚那尴尬的一幕从未发生过。
这下轮到小司怔住了,“啊?属下……属下没想法……”
“什么想法都没有?也不知留你在身边有何用。”盛重云笑意渐深。
小司“腾”地站了起来,一脸严肃:“公子教训得是,属下这就闭门思过去,这就去!”
说完,再不敢多留,脚底抹了油似的蹿出了屋,并严严的关上了门。
这急转直下的情景,让苏榛嘴角忍不住微微抽搐。半晌,缓缓抬起手,给盛重云比了一个赞:“万恶的资本家,还得是你啊……”
距离山海嘉年华举办倒计时十四日。
白水村原本有一块儿闲地,是村民们用来堆放柴草与杂物的,也是仅仅耗时五日,地面的坑洼已经被盛家工坊来的众多伙计们填平,再以石碾反复碾压变得平坦开阔,足以同时容纳百位工匠劳作。
这将是未来盛家及白水村联合工坊所在地。
眼下,工坊四周以粗壮的毛竹搭建了简易的围挡,毛竹间用坚韧的藤条紧紧捆绑,出入口也安排了专人值守。
场地的一侧,整齐码放着从贮木场里直接运过来的各类木材。一旁的工具架上,悬挂着各式各样的木工工具,斧头、锯子、墨斗、凿子等。
不远处,还搭建起几座由茅草与竹片构成的工棚、以及简便的冰屋仓库。
晌午时分,盛家工坊的号召力尽显无遗。从各地奔赴而来的近六十位匠人,齐聚白水村临时工坊。其中包括木匠、雕花匠、漆匠、皮匠等。
木匠是主力军,有三十余人,由庄伯亲自带队,檀俊跟康奇也跟随左右。
另有雕花匠五人、漆匠七人、皮匠五人,最后是负责烧水、送饭、打扫场地杂役十人。
除此之外,白水村由杜青柏带队的手工组五位男丁也进驻了临时工坊,将作为辅助全力以赴。
而杜青柏也丝毫不会因为自己仅能“辅助”而有丝毫埋怨。
时下在木匠这一行,向来规矩森严。手艺精湛的大木匠是打造大件木器的核心人物,轻易不会接纳外人插手自己的活儿。
而盛家工坊汇聚的都是各地顶尖匠人,遵循着严苛的行规,若非盛重云看中了白水村手工组踏实肯干、且在一些基础手工活上的娴熟技巧,再加上有苏娘子的大力担保,他们根本没机会踏入这工坊半步。
第152章
杜青柏心里清楚,所以早就“警告”了组员们,该他们学的好好学,不该他们学的,把眼睛挖出来都不要去偷看。
要懂规矩、知避讳。全力以赴,不能出任何差错,争取在这工坊里留下好名声,为往后的生计拓宽道路。
白水村的这些人自小都是打猎为生,本就没见过什么世面,被杜青柏这么一咋乎,更是吓得恨不得把头埋进土里还能干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