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姜彤皱眉仔细回忆了一下,脑子里一片空白。
是一点儿也想不起来。
“肯定是他自己点头同意,我们才来帮他说的,”大姑又说,“你李阿姨问过他的。”
“他说不想找单位的。之前的那个估计把他搞伤心了。他妈就说给他找个妹妹,知根知底的。”
“彤彤啊你听我说,我让你李乐哥,把他微信推给你,你去找你何成哥聊天,”
“我去找他聊天?!”
姜彤略微震惊,又恍然大悟。这果然是两个大妈暗箱操作吧!
“你何成哥工作忙呢!”大姑说,“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女孩子也可以主动,多关心关心别人。你何成哥他从小就喜欢你……”
“他喜欢我个P!我们那是兄妹情吧!”姜彤拿着电话,哪怕心里坦坦荡荡,也被大姑说的刷的一下红了脸,一口脏话差点没忍住。
“以前是兄妹情,以后慢慢聊了,就不只是兄妹情了!”大姑说,“以前表哥表妹结婚的,那可多了去了!”
咦。
呀。
又扯了几句,姜彤到底没有谈过恋爱,又第一次遭遇如此直接的介绍对象,只觉得被大姑说得心脏都快蹦出来了。挂了电话她忍着全身发烫去厨房看了看,粥还熬着,妈妈还没回来。不多会儿姜宇倒是先回来了,手里提了半块西瓜。
“爷爷刚还问你怎么没去呢。”姜宇说。
“我要做饭。”姜彤心脏还是扑腾扑腾的,是刚刚被吓的。
姜宇这边擦了擦汗,摸了摸包,拿出了几张红票子数着。
一二三四五。
五张。
“给。”姜宇点了点钱,递过来了三张,“爷爷给了我五百。我分你三百啊,反正我去了学校也花不了什么钱了。”
“人给你的,又没给我。”姜彤说。
“哎呀你拿着吧你!”姜宇走了一步塞给她,“你拿着就行,别和别人说啊。”
到底没有抵抗这三张红票子的诱惑,姜彤想想空空的钱包,收了。过了一会儿妈妈回来了,先是批评了一番姜彤不关饮水机:耗电;然后大家一起吃完晚饭,手机里李乐哥已经给她推了一个微信号了。
“何成”。
名字就叫何成。
头像是一片青山。
这个,就是那个何家李家姜家九族的噩梦,夜儿止啼,学生头上的那个永恒的阴影。
她马上的巴结对象。
“谢谢。”姜彤给李乐哥发了一个呲牙咧嘴的笑脸。
她还有点想问李乐哥知不知道“大姑让他推名片”的目的不,可是那边好像忙着,根本不搭理她。
算了。
……自己给何成哥联系。
工作。
姜彤拿着手机,犹豫了几秒。大姑说的事,她感觉何成哥八成不知道,这肯定是两个大姨自己在乱点鸳鸯谱:
她忘记哪里听说的了。可是何成哥的事,她是真的多少还是听到过一些。
何成哥自有良缘,不该看得上她这种“普通家庭”的女孩。
不过仗着微弱的表表兄妹情,她真的可以请他帮忙看看找工作?
毕竟现在工作是真的难找。
姜彤点开名片,开始打字。
“何成哥,”她敲字,规规矩矩的样子,“我是姜彤。”
点击,发送。
“唉。”
心脏不知道怎么的,又开始扑通扑通跳起来。这恼人的最后一个暑假,就是这么让人心烦意燥。姜彤丢开了手机,靠在沙发上点着头叹气。
事事不顺,啥都要命。
第3章 3.彤彤你好
3.
“饮水机别老开着,浪费电。水反复烧,也有毒。”
一个大床,躺了三口人。吃完饭又吃完西瓜,一家三口躺在爸妈的卧室,妈妈睡在中间,姜彤和姜宇睡在两边。已经买了十多年的超龄空调嗤拉拉的转着,妈妈躺在床上,还在对姜彤说话。
姜彤嗯了一声,拿着扇子扇扇。
“你也终于要毕业了。”妈妈说。
“嗯。”
终于。
“生活费,还是给你一个月八百。姜宇读军校,不要钱。”
“我不要钱。”姜宇还没睡着,接过话说,“我还有补贴呢。”
“小宇不要钱,那就只有彤彤了,学费五千。”
妈妈又叹气,“还好你也马上毕业了。”
姜彤没有吭声。
“彤彤你考公务员准备怎么样了,”妈妈又问,“你就像你李乐哥何光哥那样,考个单位上班,又体面又轻松,多好?”
还有面子。可以让妈妈在亲戚中扬眉吐气。谁不说一句“美玲你终于熬出头了,以后两个孩子让你有享不完的福”?
看不见的地方,姜彤拳头悄悄的握紧了。
“我感觉我考不上。”
姜彤轻轻的说着,感觉吐字有些艰难。
“你怎么会考不上呢?那些题又不难。”
妈妈向来不允许她说自己不行,反驳她,“你不考怎么知道?就和你平时读书一样。你平时读书都能读,那些题就是小学生做的,还难得到你?”
“我真的觉得我考不上。”姜彤沉默了一下,坚持这么说。
现在公考大军太卷了,她对自己,很没信心。
也许是因为她没有像平时那样表决心,妈妈不说话了。于是一种不可言说的失望气息,就像是往常一样,开始在房间蔓延。
让人窒息。
妈妈就挨着她躺着,姜彤躺在床上,如躺针毡。
她强挺着,不准备再说点什么弥补。
考不上,就是考不上。
宁愿顶着妈妈的失望,她也不敢再给妈妈太多希望,以避免未来失望更大。她是家里老大,这种多年来,来自妈妈的沉甸甸的希望和指望,已经快要把她压垮了。
她羡慕姜宇,他好像不管什么时候,都活得无忧无虑。
“你先不用给我生活费了,”过了一会儿,姜彤到底还是没有熬住沉默的压力,终于还是开了口,“张阿姨那边,今天给了我两千。”
可是学费还是要妈妈拿钱交。
特别是在她刚刚还没有满足妈妈的期待之后,就指望找妈妈要钱交学费,这钱更拿得让姜彤觉得羞耻。
而且,还有一句话她没说,也不敢说。也不想说。
她马上就要找工作了,那也要钱的。
房市的经济一般,公司除了国企央企公务员,民营企业其实很萎靡。公司大都是小皮包公司不说,大家毕业了找工作,大都要往四大城市去的。再怎么节省,车费路费吃盒饭,也都是要花钱的。
可是都不敢说。
好像说出了口,这一座压在身上的大山就会更沉似的。
拖一天是一天吧。
“我说我暑假去打工。”
睡在那头的姜宇又说,“你又不让我去。”
男孩说,“我同学在房市送外卖,一个月也要挣五六千呢!”
“那个多危险啊,”妈妈却又说,“你又不会开电动车,路也不熟,要是出了什么事,我怎么办?”
姜宇不说话了,姜彤也不说话。
主要是,买电动车也要钱。
当然妈妈不舍得姜宇危险,这也是一个原因。姜宇马上就有光明的前途,没人能承担任何意外的后果。
“你姐姐毕业了,我就轻松了。”妈妈又叹了一次气。
姜彤没敢吭声。
她就是母亲身上的重担,她知道的。
“人家隔壁楼的那个牛妞,初中毕业就读了卫校,都上班挣了几年钱了。”妈妈又叹气。
姜彤听懂了妈妈的意思,拳头握紧,掐在了肉里。当初爸妈是只想她去读个卫校或者中专的,是她自己觉得自己成绩好,想去读大学,看“更远的世界”。
可是她那时候不懂事,忽略了更多的东西。
她是女孩,家里还有弟弟。
家里对她更多的付出,就意味着需要更高的回报。而爸爸的过世又更加重了这一份付出的价值。何况又有何成哥这种“珠玉在前”“学而优则仕”的差点一步登天的人,更是大大提高家里对于“读大学回报高”的期望。
可是,她和何成哥,到底是很不一样的:
何成哥是TOP名校,当年高考,别人差点考了省状元;她只读了一个211;虽然都叫“成绩好”,可是成绩好和成绩好之间,也有三六九等的;
学校不一样,平台大不同。
何成哥比她早毕业几年,就业环境早已经不一样了;
何成哥是男孩,她是女孩。男孩总是要更好找工作一些。
如今她就躺在床上,只是捏着拳头。她又知道不管她怎么自我狡辩,这样的话就是无法对着旁边的妈妈说出口。好像一出口,她姜彤就撕毁了某种默契和合约似的。
于是只好一言不发。
大夏天骑了二十几公里单车的姜宇终于睡着了,睡得没心没肺的,还打着呼噜。妈妈拿t着遥控器关掉了空调,又打开电扇。风扇呼啦啦的转了起来,卧室里一片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