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70节
  已渐趋模糊的记忆,应激浮现。
  裴五郎……桧柏园……银票……欠条……
  他终于记起,自己卧房里,钱匣中银两的去向了!
  经过并不复杂:
  原主前两月,给秦俅带去了某个私宅“赌场”玩乐,赌场位于城北,名为桧柏园。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虞,赌博是被《大虞律》严厉禁制的,早在开国时,大虞太祖便制定严苛律法。
  对赌博游戏予以打击,甚至在京城“白石桥”以北,建造了一座道逍楼。
  凡不务本业,逐末博弈,局戏之人,悉数囚在楼中,美其名曰“逍遥牢”。
  官员若赌,文官革职为民,武官非但革职,还要“随舍余食粮差操”,翻译过来,便是自带干粮去服差役……
  屡教不改者,甚至有断手之刑。
  时至今日,律法执行虽已远不及开国之初,各地赌博之风蔓延,但在京城天子眼皮底下,仍是见不得光的事。
  所以,赌场极隐蔽,多藏于私宅。
  赵都安在桧柏园遇到不少纨绔子弟。
  其中一个,便是刑部裴侍郎的第五子,吕梁正妻的亲弟弟,裴五郎!
  而后,赵都安沉醉博戏无法自拔,将积蓄大半都输了进去,还有部分,挪借给了“赌友”裴五郎。
  并立下借据。
  秦俅作为“担保人”。
  “怪不得……我贪了那么久的钱,突然消失了……”
  赵都安心情复杂,既失落又惊喜。
  失落的是,输掉的钱,想必拿不回了。
  惊喜则是……他已想起,裴五郎的欠条,就藏在他书房的夹层里。
  “大虞禁赌,倘若将裴五郎赌博的证据递给都察院,裴侍郎也保不住亲儿子……”
  “从裴侍郎肯为女儿择婿,干涉科举,可见这位侍郎大人极在乎亲情……”
  “这样一来,我手里就捏住了他的一个小把柄……当然,只凭借这个,不可能动摇裴侍郎的位置,若撕破脸,对方大不了放弃掉儿子……
  玩政治的,就没有心慈手软之辈……”
  “但倘若我能将这个‘小把柄’利用得当,或许能发挥出巨大价值。”
  这一刻,芸夕提供的情报,以及秦俅递来的证据,彼此拼凑,在赵都安脑海中,形成了一个略冒险,但隐约可行的方案——
  扳倒裴侍郎计划,成!
  “赵兄?”
  秦俅双手捧着银票,见赵都安脸色阴晴不定,不由惴惴不安,小心呼唤。
  下一秒,便见赵都安脸上绽放笑容,将银票揣入怀中,搂过秦俅的肩膀,哈哈笑道:
  “你可真是我的福星。”
  第63章 色诱“裴家四娘”
  正午时分。
  占地巨大,古香古韵的“八方戏楼”内,传出悠扬的丝竹管弦之声。
  作为京城内最大的戏楼,建筑风格仿八卦台,意喻广开大门,迎八方来客。
  可事实上,能进这里听戏的,皆非富即贵。
  于寻常百姓,只“门票”钱一项,不算其他,都够一大家子数月开销。
  每日下午场,晚间场最为热闹,有名角献唱。
  此刻,戏楼专属贵宾的门口,却正发生一场口角。
  穿绸衫,戴软帽,拇指上一颗祖母绿扳指的戏楼班主拱手抱拳,一脸歉意:
  “云水阁间已有客人占下,今日下午空不出,此事乃我安排不妥。
  为表歉意,您持这枚手牌,可在任何时候,点选任一空闲的包间,期间一应耗费,分文不取。”
  站在班主对面的,是一名身材富态的商贾,身旁还带着小妾。
  闻言板着脸孔:
  “云水阁我提前两日便定下,八方楼何时不按规矩,凡事不讲先来后到了?”
  旁边模样娇俏的小妾也不悦地哼哼:
  “我们来这,就为看下午的戏,旁日还不来呢。”
  接着又环着富商胳膊,腻声撒娇:
  “老爷~”
  戏楼班主歉然道:
  “实在对不住,非是不守规矩,而是方才有贵客来,点名要最好的云水包间。若二位要听戏,只能坐大堂里。”
  中年商贾心头一动:“莫非是哪位贵人?”
  班主迟疑了下,低声说:
  “比贵人还厉害,是不好惹的人物。”
  士农工商……大虞朝贸易发达,商人地位已属历朝历代中高的。
  但自古民不与官斗,何况身处京城,钱大多时未必好用。
  中年商贾想了想,说:
  “可否告知是哪位大人,我或许认识,也好上楼拜访。”
  班主指了指天上,说:
  “白马之赵。”
  商贾扭头便走,毫不拖泥带水,仿佛生怕走迟了一步,惹上灾祸。
  小妾一脸幽怨:
  “老爷,什么白马赵,您不是连六部里的大官也说得上话么?这般怕他?”
  商贾脸色微变,呵斥她噤声,才小声解释:
  “最难惹的不是讲身份,体面,风度的大员,而是有权有势,却不讲规矩的……”
  他默默将“小人”两个字咽了下去。
  心中生出好奇:
  从未听说,姓赵的喜欢听戏啊,今日怎么跑这里了?
  ……
  戏楼二层,视野最好的“云水阁”内。
  赵都安靠在黄花梨圈椅中,身后的针织软垫弹性十足。
  手旁方桌上,摆放珍稀糕点,上品好茶。
  “大人,按情报,裴四娘每月的今日下午,都会来此听戏。”
  满脸横肉的朱逵束手而立。
  赵都安“恩”了一声,对大虞的戏园子颇感新鲜。
  前世娱乐场所发达,传统戏曲式微,他去过唯一和戏曲稍微沾边的,只有相声——演员会即兴唱几句。
  大虞朝则不同,各地皆有戏园,一些名角儿在民间有不弱于后世明星的声势。
  不过他今日不是来尝鲜的,而是要在此约见裴四娘。
  即刑部侍郎的四女儿,吕梁家中正妻。
  亦是京城贵妇圈中,有名的“悍妇”。
  “大人,听闻这裴四娘仗着家室,是个娇气不好相与的,您寻她何事?”朱逵好奇。
  赵都安瞥了他一眼:
  “不该问的别问。”
  ……
  ……
  午后。
  吕梁家宅大门洞开,一辆垂挂布幔的香车驶出,朝“八方戏楼”行驶。
  裴四娘也才三十余岁,因自幼养尊处优,是被蜜罐子泡大的。
  十指不沾阳春水,双足不踏尘埃路。
  虽已孕育子女,但身材皮肤保养极好,光滑细嫩,比之少女亦不遑多让。
  一身蜀锦织成的对襟百花长裙,浓密乌发盘成妇人发髻,圆润的脸庞如皎月。
  只可惜,凌厉眉眼间那股郁结怨妇之气,冲淡了美感。
  倒也不全怪她,裴四娘当年还是“刁蛮公主”人设。
  哪怕与吕梁成婚后,脸上笑容也是不少的。
  真正的转变,发生在吕梁出轨后。
  裴四娘虽性格不好,但对爱情有着纯洁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