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她们管理的不光是虞铮自己的生意,也介入晋王府的生意。
  不能断了这一层关系,钱不是最要紧的。
  临走前,她会把那几位官眷们也绑在她这里,生意并不是什么坏事。
  叫她们参与进来,她们就不会愿意退出去。
  清河王扶灵赶到西河的时候,已经是这一年的八月。
  一路上快马送冰,但是尸首肯定还是有了味道。
  这都是没法避免的。
  虞铮接到消息就叫人把灵堂预备好了,不能停灵在府上,她叫人在墓地附近专门搭建的临时房屋。
  足够宽敞,停下独孤旭一家是绰绰有余。
  冰也早就储存够了,只等人到。
  清河王这一路不敢休息,匆忙赶路,人也瘦了一圈。
  不过好在一进来金郡就有人接应。
  先把灵柩送去墓地边停下,该有的祭拜都有,没有超了礼数的,但也礼数周全。
  晋王府已经预备好了地方,清河王跟众人寒暄过,拜见过虞侧妃后就跌倒了。
  实在是累。
  这一路马匹都换了几次了。
  虞铮安顿众人都吃上饭。
  清河王的身边的侍卫领率羊辩不敢休息,他还要看下一步怎么安排的。
  虞铮亲自见他:这边该安顿的都好了,虽说是获罪,但是毕竟也是陛下骨血。不能随意下葬。后日是个合适的日子,就那一日办。不必惊动别人,只咱们自家人办了就是。你只管休息就是,今日明日都可以好好休息。其余的,都有我们晋王府来操办就是。清河王这一路着实辛苦了。
  多谢侧妃,那下官就先告退了。羊辩松口气,这就好,他就担心晋王不在,晋王府这边没人做主呢。
  出了外头,良玉就笑:我说你还不信。
  羊辩摇头:毕竟不是咱们的地方,问清楚好。
  不光不是他们的地方,他们家大王毕竟跟独孤氏的皇子们还不太一样。
  但凡错一点,就叫人误解。
  良玉也明白这一点,点点头:快去歇会,我这腿是不成了。
  大家都累坏了。
  独孤旭一家的尸首停好,虞铮的心事也少了一桩。
  清河王这一觉睡醒,天都黑了。
  他一个激灵坐起来揉脸:什么时候了?
  回大王,天刚黑,您别慌,什么也没耽误。良玉赶紧掌灯:您先起来用膳吧,虞侧妃都安顿好了,如今府上一切就绪,只等后日安葬。
  哦,那我先去见见她。
  哎哟!大王,这什么时辰了,您怎么能去?良玉拉住他:您这是睡糊涂了?
  清河王一愣,拍了一下脑门:真糊涂了,那明天再见,有饭没有,饿死我了。
  这就摆膳。良玉笑呵呵的出去嘱咐。
  清河王狼吞虎咽吃完饭,又沐浴过后,舒服的叹气:这位真周到。
  良玉笑呵呵:可不是,这边大事小情,都是这一位做主。等以后,咱们也不能疏忽,回去得跟王妃说说呢。
  清河王点头:没事做了,我继续睡,你也睡去吧。
  第二天一早,虞铮到了前院见着了清河王。
  清河王很不好意思的表达了昨天太累礼数不周。
  虞铮也笑呵呵的说自家人无所谓,一派和谐。
  说好了明日的事,虞铮主动:依我的意思,明日六皇子也该出席,清河王看呢?
  第227章 安葬
  提起六皇子,清河王倒是意外,这一路就没想起来这个人。
  眼下这意思,他忙点头:还是您想的周到,应该的。
  虞铮轻叹:唉,我早已叫人把素衣送去了,一会叫人去说一声,明日就一道去。我毕竟是女人家,许多事还要清河王周全。
  您客气了,您安排的好,我来了就办事。多累您了。清河王也尴尬。
  这嫂子也不能叫只能这么着了。
  尴尬的会面结束,虞铮叫人去白侧妃那说了一声。
  明天还是要出面的。
  墓地准备好许久,这时候也不必换棺木,一定是不能再开棺了。
  虞铮等女眷离得很远,远远的看着独孤旭一家下葬。
  大大小小的棺木都在一个地方。
  不管曾经多么叱咤的人,死后,也只是埋入黄土罢了。
  不见哀乐,没有哭声,看着他下葬的人多,亲人却只有六皇子和清河王这两个人。
  如果严格说,只有六皇子这个一早就排除出皇位争夺的亲兄弟一个。
  而此时的六皇子站在那,内心也是一片茫然。
  也不过几年时光,就有如此巨变。
  人还在西河这片土地上,可心再也不是以前的样子。
  他感受到了无边无际的寂寥,即便周围有这么多人,还是觉得寂寥。
  太子死了,孤零零的埋在这里,晋王不会再回来了。
  陛下也不会回来,所有独孤氏的子孙,日后都不会回来了。
  那么他自己住在这里,也会寂寥吗?
  而自己呢?孤身一人住在这里,还有见天日的一日吗?
  他侧头看着清河王:九弟。
  清河王看过来:六哥节哀。
  节哀
  六皇子想忍着,却也没忍住,笑了笑:是啊,该节哀的。
  清河王不懂他内心此时想什么,于是也没接话。
  等所有的棺木下葬,看着时辰开始填土。
  最后用一早就做好的石头封了墓穴。他是不能立碑的。
  也没人跪拜,只是有奴婢们给他一家子烧香烧纸。
  墓前挂着引魂幡,就算是结束了。
  这墓地不差,该有的流程都有。
  只是到底叫人看着还是凄凉无比。
  都说盖棺定论,这个人不需要盖棺就定论了。
  他只会是个罪人,不管做了还是没有做,一切都只能是他做的。
  史书对此必然大书,德武帝也一定洗不清,后世会有无数猜测。
  晋王也一样不会干净。
  野史更是要传遍天下。
  可其实,又有多大影响?
  他们父子更痛心和在意的,不是这些。
  奴婢手里最后一把纸钱洒完,纷纷扬扬的白色纸钱四处飞舞。
  西河常年都有风,或大或小,今日天气很好,风并不大。
  没有什么不一样。
  虞铮看着那些纸钱,内心也是平静的。
  也许世上会有人真正心疼独孤旭,但是绝不包括这里的人。
  六皇子在顾影自怜,清河王对独孤旭并无许多感情。
  晋王府的人,更是尽人事罢了。
  也不知道如果他泉下有知,又如何想。
  所有人返回晋王府,这件事也算结束了。
  虞铮安排了次日再叫清河王见孩子,今日毕竟从墓地回来,多少是不好叫孩子见。
  难免冲撞了。
  见白侧妃跃跃欲试要跟清河王说话,虞铮索性借口先走一步。
  反正也一堆奴婢呢,倒也没什么大事。
  白侧妃关心的当然是独孤钺,她迫不及待的询问京城的情形,也询问独孤钺。
  清河王选能说的说了,不能说的,只说不知道。
  她其实最想问的还是大王什么时候接她回京,但是这话,她不太好意思问。
  只好旁敲侧击。
  清河王确实不知道,但是他估计这个时间也是年底或者来年年初。
  终于应付走了白侧妃,清河王叹口气。
  人就怕对比。
  其实白侧妃这样是没错的,本来这个年代的女人就是依附着男人的。
  如今两地分割,女人们理所应当就该念着丈夫,急着回到丈夫的身边。
  但是
  就怕对比啊。
  有了事事周全,甚至凡事能想到你前头,什么都给你安排好了的人虞侧妃,这一对比,清河王这个小叔子都觉得白侧妃真是有点难缠了。
  一旦有这个感觉,他就会想不愧是四哥看重的人,到底不一样。
  清河王第二天就见到了留在西河的孩子们。
  除了被带走的郡主,大公子和二公子之外,三公子,四公子,甚至才几个月大的五公子。
  还有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个个都好好的。
  也就是白侧妃的三公子看着病歪歪的,不过这孩子是她亲自带着的,出什么事都是她自己的问题。
  孩子们不认识清河王,虞铮介绍说这是九叔。
  孩子们都叫了九叔。
  清河王看着这么多孩子也挺开心:回京后,我定然告诉四哥,侄子侄女长得好。
  虞铮笑着说好。
  就是这个意思,该露脸的时候就要露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