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自己这个妻子绝对不能只顾着养胎,该应付的事情那么多。一旦懈怠了,外头指不定怎么说呢。
等再过几个月,把西河的人接回来。
要是她不能干,难道叫虞氏白氏去干?
柳氏抿唇,深吸一口气。
独孤钺终于有空看西河来的家信。
一封信套着一封信。
外面的信当然是府中琐事,虞铮用简洁的语言讲述了一下府中各人,又问候了他的伤势。
也说自己已经安顿好了一切,只等清河王到了就可以办事。
另一封信展开,独孤钺嘴角就勾起来了。
这是他半个多月来,第一次笑。
其实他还没怎么看呢,只看到开头一句不太正经的:夫君猜这是什么信?
他继续看下去,下面是来自东君的一些絮叨。
东君说今年雨水很好,收成一定好。
府上的花都开了,她也没时间去看,叫人剪下来插瓶。
给他的屋子也插了。
又说那一日去外头,又跑去那天烤肉的沙漠里,只是夫君不在,就没意思了。
她说了许多,都是一些琐事,甚至说了她写信那一天早上吃了什么。
说没有夫君夹菜,饭菜都不香了。
最后的最后,她写:请夫君将信纸在眉心轻扫,务必听从妾所言才是。
独孤钺有些愣,总觉得这样很傻,但是还是做了。
屋子里没有人,他当着拿起了信纸在自己的眉心扫了一下。
这一下,他好似闻到了东君身上那浅淡好闻的脂粉味。
许久后,他把信纸折起来。
这一折,就发现后面的字。
私信有好几张,看的时候会把最后一张放在最上面,收的时候才发现了背后的字。
背后的字用的不是毛笔,而是炭笔。
好似那字比毛笔写出来的更有锋芒:愿妾能轻抚夫君眉心,替夫君扫去烦忧。
就这么短短的两句话,独孤钺看的比正面还久。
他想,东君是懂的。
她说了那么多的琐碎事,思念他,盼望他。
她最想说的是:夫君,不要难过。
独孤钺深吸一口气,将信纸重新折好,亲手收在了一个小盒子里,搁在架子上。
不过是轻飘飘的信纸而已,但是他觉得东君的安抚好似真的有力量。
此刻的他,好似真的需要这么一份安慰。
人人都觉得他如意了,可总有人明白,他心中是有痛心的。
东君用一封信告诉他,她安排好了一切,一定用心安葬那个去了的人。
又用另一封信告诉他,夫君,我懂你,别伤心。
这一刻,千里之遥,他只觉得与东君站在了一起。
王福。
王福进来:大王,您吩咐。
去翠微院,把那里所有的一切都换成最好的,不要伤到那里的草木,她喜欢桃树,就在翠微院外头栽种。选大一些的树,明年就要开花结果。还有,花园里的桃树都好好照顾,不许死了,都要枝繁叶茂。让它们好好结果。府上能种桃树的地方,都种上。
王福非常惊讶。
他何尝见过为了琐事而说这么多话的大王?
奴婢明白,大王放心。
既然大王说了这么多,那就是要紧。
全是为了虞侧妃,真是厉害啊。
虞侧妃人不在,只一封信,竟有如此威力。
看来,三年五载都不可能失宠。大王如今盼着她来呢。
王福能做的事不少,他想了想,就把王妃有孕的事给传出去了。
于是等虞铮收到独孤钺的信,也就顺带收到了柳氏有孕的事。
虞铮心情大好。
王妃又怀孕了。
罗妈妈很惊讶:啊?
两个月了。虞铮笑了笑:我估计她自己也意外。
罗妈妈摇头:生的这么密可不好。
大概是意外吧。虞铮轻笑:还有一个消息,陛下的身子,不大好。
罗妈妈严肃起来:姑娘是说
虞铮点头:我预料陛下没几年了。
本来就因为身上暗伤弄得身子很不好,独孤旭这一去,把陛下刺激的吐血两次。
何况
他们独孤氏这一脉男丁寿数都不算太长。
陛下的生父死的就更早,他祖父也只活了五十几岁。
陛下今年五十八了,在这个时代来说,也确实老了,哪里经得起这样折腾?
等那时候王妃娘娘作为晋王妃,势必是要尽孝的。罗妈妈点头。
这年头的儿媳妇不是那么好做的。
一旦家中长辈过世,当家的儿媳妇身上的担子绝对轻不了。何况那还是陛下,又是开国的皇帝。
等那时候,柳氏身子一定还没有恢复,她就算是再不行也要上。
姑娘的运道也来了。罗妈妈道。
虞铮看着外头的景色:我的路还有的走,等回京就要坎坷了。柳氏无错,是个好主母,不过确实该是时候了。
如此,真晚一些回去也好。王妃娘娘这一胎要是还生公子,也没什么不好。罗妈妈也笑:四公子可几个月没见她了。
如此状况下,生出来的孩子未必健康。
唯一的健康儿子在西河呢。
这消息,还是要叫后院诸位姐妹都知道才好。虞铮淡淡的。
自然,主母有孕,大喜事呢。
这几日来拜见的人多,咱们不能不做事。迟早要走,西河这一摊子怎么都要安顿好。后院争斗是小道,要叫她们明白,支持我,能拿到好处。
罗妈妈点头:安心吧,西河这些女眷虽然明面上都要听王妃的,可实际上怎么样,她们都有数。
第226章 回乡
虞铮往后靠:我没有自己的孩子,或许有人会觉得我不长久,不过这一点,就要看我自己怎么弥补。
姑娘别多虑,这几年,您的功夫都不会白做。就是如今高凉老家的人,都因为你有了出路。虽说有孩子看起来长久,但是世事无常啊。姑娘读书多,难不成古人就没有没孩子还能有本事的?
虞铮笑了:自然。
这些时候姑娘累坏了,别的不说,趁着他们还没来,好好休息一阵子。等他们来了,你就不能休息了。等回京后,更是要费心思的。
虞铮点头:别的都不管了,这会子,我要睡觉。
罗妈妈点头:睡吧,我守着你。
虞铮就把身子歪下去,很快就睡过去了。
罗妈妈看着她,心想一直费心,难怪不长肉呢。
等人睡结实了,她就出去,亲自去了小厨房。
小厨房里的人见她来,也是忙不迭的迎接。
罗妈妈嘱咐了接下来几天的饮食要如何搭配,给侧妃进补。
如今太子没了,后院众人也都有各自的心思。
不过晋王的名位不会动了,众人的名位也就定死了。
只能等日后,等晋王不再是晋王的时候。
有孩子的都是安稳的,就连白氏,她短暂的担心害怕过后,也激动起来。
所有人都归心似箭,大概只有虞铮一个人,是觉得在西河时间不够。
她休息了一日后,第二天就出门了。
这边所有的产业,她都要关照。
并且种葡萄的事已经开始大规模赚钱,还有那些铁器。
她要把自己的人全都安顿妥当。
宋叔,你想回京还是想要留下?
宋二宝毫不犹豫:一切都看姑娘的,姑娘需要我回去,我就回去,姑娘要我留下,我就留下。
他很清楚自己有今日都靠什么,不管在哪里,都是姑娘信得过的人。
虞铮点头:那我的建议是,你先留下。吴氏兄弟到底还不算出息,等我们回京,你就可以升一步。
宋二宝点头:那就留下,姑娘放心,我宋二宝这辈子姑娘指哪打哪。
虞铮笑起来:有宋叔这话,我心里就安定了。
姑娘千万顾着身子,京城出了那么多事,大王都好好的,不会有事的。
虞铮点头:有你们帮我,不会有事。这一次,于叔也立功了,已经升官。你们都能高升一步,我就开心。
宋二宝听闻这话,也是感慨:说句托大的话,我们看着姑娘,就是看自家人。都是一体,姑娘好,我们就好。
这话也算真,当然各有各的想法,但是他们确实也真心。
虞铮已经把慧娘和杏枝一家都分出来,她们也不会跟她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