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160节
  不过韩嫣还是很有韧劲儿的,歇了一天,第三天李广出去,韩嫣又跟着去了。
  年少志高,祖上又是以战功得封的弓高侯,陛下是势必要打匈奴的,韩嫣也想着能上战场攒战功,靠自己封爵。
  知道上进是好事儿,李盛看着韩嫣夜里在灯下就着烛光,一边给自己大腿内侧磨破的地方上药,一边嘴里嘶嘶地倒抽凉气,心说坚持这几天不容易,得犒劳犒劳年轻人啊!
  然后第二天就去捉了只蒙古黄羊,用爪子抓着黄羊回去的路上,又看到下面草丛里过去一只青灰色带着角的动物,系统告诉他那只是青羊。
  李盛:青羊?没吃过,搞一只尝尝!
  于是,把黄羊带回营地后,李盛又再次出发,去找青羊,眼下初秋,但吃了一夏天的草,青羊们已经长得膘肥体壮,李盛看着那只看好的大青羊,那两只角有点凶啊,螺旋状向着外面延伸,看起来很锋利的样子。
  系统说那是一只公青羊,提示他母青羊更好抓一点,母青羊的角比较小,而且是向后上方伸出,伤害技能稍微降低了一点。
  李盛拍拍翅膀,就要这只公的!他觉得这只青羊的皮毛一看就特别好,带回去给刘彻做皮袄!
  金雕攻击地面上的动物,常规动作是先俯冲,用锋利的爪子刺穿猎物身体,然后趁着猎物吃痛回头的时候,用爪子攻击猎物的脸部,等猎物失去战斗力后,把猎物抓起来飞到空中抛下,彻底摔死。
  但是看着青羊那两只大角,李盛有点犹豫,套公式估计不好用了啊,最好是直接把羊抓起来往下扔,他有经验,一旦被抓起来腾空,猎物就很难再反制了。
  为了避免被两只大角扎穿,李盛在上面盘旋了好一会儿,终于,等青羊在溪边喝水的时候,他的两只角深深地低压下去,好机会!
  李盛迅速下落,两只钢钩一样的爪子深深扎进青羊的靠近头那边的背部位置,不等青羊回头,金雕立刻使力气,带着青羊往上飞。
  一时竟没飞动——这只青羊太沉了!李盛一上爪子就感觉出来了,这只青羊大概有刚才那只黄羊两倍重,得有个六十恭谨左右,看着毛毛那么厚,他刚才还以为是毛蓬的,结果这是实心儿地沉啊。
  他有点麻爪,这还是第一次猎这么大的动物,刚才太激动了,有点莽了。
  眼看着青羊就开始扑腾着挣扎回头,那两只角都快晃到眼前了,李盛心一横,先放开青羊,高高地飞上去,而后瞅准了位置果断下落,照着青羊的颈部就抓上去,借着下落的冲击,这一下子,爪勾直接抓破颈部毛皮,爪勾再抽出来的时候,已经带了血迹。
  一击得中,不等羊回头,大金雕再次起飞。
  青羊受了伤,有些动作不连贯,大金雕飞下来再次动作狠厉地一爪子下去,直接就勾到了青羊的颈部动脉,随着血喷射出来,这只大青羊也没了力气,轰然倒地。
  猎物倒了,李盛也累得够呛,他本来就带着那只黄羊飞了一回了,这会儿又折腾,自觉体力不够了。
  守在旁边歇息了一会儿,李盛从旁边抓了些树枝过来盖在青羊上,以免被空中的其他猛禽捡便宜。
  把猎物盖好,李盛歇息一会儿,飞回营帐摇人。
  李盛带着张次公和一队骑兵一起出了营帐,这边还是汉朝的领域,离着边境还远,不用太多人。
  张次公看着大金雕把他们带到一处灌木丛后面,用翅膀指着地上的一片树枝啾啾叫。
  张次公下马一看,是一只大青羊,立刻让人绑起来放在马后面,打算拖着回去,结果被金雕阻止了:这只青羊的毛皮尤其好,他还打算把皮子带回去给刘彻呢。
  最后是绑在马身上带回去的。
  反正都带人出来了,李盛打算再多猎一点,他高高地飞起来,在一个小山谷里发现了野猪的踪迹,于是迅速飞回来,带着张次公过去了。
  离着还有五百米左右,张次公等人在金雕的示意下,下马慢行,搭弓射箭,猎得了三只中等大小的野猪,可惜最大的那两只都跑了。
  他落在张次公的小臂上,被摸了摸翅膀:“阿曜,这么大的才好吃呢,那大野猪身上都带了一层泥甲,肉都老了,不好吃。”
  回去的路上,张次公他们又射了几只兔子,几只飞鸟,其中有一种“榛鸡”,体毛棕灰还带着暗褐色横斑,就是俗称的“飞龙”,据说味道非常棒。
  李盛当天中午就吃到了榛鸡,果然超级好吃!肉质细嫩香味浓厚,跟家养的鸡肉不是一个层次的。
  接下来的几天,李盛每天都出去玩儿,遇到没见过没吃过的动物就要捕猎尝一尝,什么雪兔、水獭、貂熊、盘羊,除了后世李盛觉得可爱不忍心的,和自己亲身当过的种类近亲,其他的都没放过。
  ——就算他不猎不吃,难道这边的本土猛禽猛兽就不吃了?且再过一段时间,无论是汉朝边郡还是匈奴骑兵,都会大规模捕猎,死在鹰爪下和死在箭下也没啥区别,早死早托生吧。
  有些毛皮,李盛觉得好,都会指挥着韩嫣把皮毛留起来收拾好。
  一个月后,刘彻来信让阿曜回长安,韩嫣带着大金雕,和一马车的皮毛进了未央宫。
  饲养员感动得不得了:“还是阿曜想着我啊!”
  李盛喝了口水,看着殿内铺了一地的毛皮,不由得感慨:哎,这也就是古代,搁后世,这都够他被枪毙十回了,全是纯野生动物啊,都是保护名录,一马车都没一个低于国二的。
  第231章
  李盛在长安待了一个月,陪着刘彻玩了几天,出去打猎的时候,他还非常正式地向刘彻展示了他和韩嫣、张次公等人在云中郡的磨合排练结果。
  自从那次配合着大金雕猎了野猪,李盛见他计划可行,就在他们练习骑射的时候,或者出门的路上频繁地做出一些动作向韩嫣等人示意,他现在已经尽量避免发出叫声,只是用动作来传递消息。
  比如在半空中转圈,就是地上有猎物但是自己打不过,需要人射箭援助——比如满身泥甲的打野猪、很大一只的黑熊、野骆驼等等;
  等他们搭弓上箭,大金雕原地转一个小圈随即迅速往上飞,射手们即刻发箭;
  遇到群居动物的时候,大金雕会螺旋向上转圈,转圈越大,说明动物越多越凶猛,比如成群的野狗、鹿、狍子等;
  如果金雕在空中不停地上下直线飞行,就说明遇到了非常珍贵的或者金雕自己非常感兴趣的动物,一般是有药用价值,或者阿曜觉得皮毛好要带回去给陛下,一般是麝、雪兔、赤狐、蒙古兔等等。
  刘彻看着阿曜在半空起落了两下,旁边的韩嫣立马示意:“陛下,前面有好东西!”
  他们赶过去看,又是爬山坡又是走灌木,走了将近一里地才到了一处非常隐蔽的地方,果然是好东西,但不是猎物,而是一大株野山参。
  韩嫣带着人下去小心把山参挖出来,怪不得这山参长到这么大也没被人发现,他们过来的时候就是用佩剑把那一片灌木丛砍断才过来的,就这样,也是泥泞湿滑,这山参还是夹在两个小土坡中间轻易看不到。
  刘彻带着一群人出了灌木林,吹口哨把阿曜叫回来:“阿曜,你刚才也没下去啊,怎么发现的那野山参?难道你平时自己出来玩儿的时候又去灌木林里了?”
  李盛:都是靠外挂啊!
  大金雕不出声,只是用翅膀尖尖碰碰他被树枝挂到散落下来的的几缕鬓发,又用头顶顶他的手掌心,然后就窝进他怀里闭上眼不动了。
  这就是当动物的好处了——可以随时装傻。
  刘彻养了大金雕五六年,也习惯了阿曜时不时就装傻拒绝交流,见此就只是一笑,吩咐人把山参收好带回宫赐给卫夫人——卫子夫又有孕了。
  李盛觉得,如果用古代封建帝王的眼光去评判,其实刘彻算不上特别花心,如今宫中的女人也不多,他会阶段性宠爱某个女人,刚开始是陈皇后,后来是卫子夫独占君心十数年,再往后,就是李夫人和钩弋夫人。
  当年窦太后还在的时候,刘彻还给皇后点面子,如今太皇太后崩逝已久,馆陶公主在皇帝侄子面前也不像以前一样硬气,除了有事儿去椒房殿,平日里刘彻都是在自己的未央宫或者漪澜殿歇息的。
  宫中人都说,如今的汉宫,倒是卫夫人宠眷最深福气最厚,李盛有时候蹲在宫墙上晒太阳,就能听见下面的小宫女们艳羡:“卫夫人可真是好福气呢。”
  大金雕眨了眨眼睛:卫子夫真正的福气,你们还没见识到呢。
  几场秋雨过后,天气转凉,最近刘彻挺忙的,李盛经常看着他在正殿一坐就是半天。
  看来饲养员生活很充实啊,那他出去玩几天应该也没事儿吧。
  趁着天气还没有太冷,李盛又想跑了,他想去雁门郡找程不识。
  刘彻看着大金雕一爪子按在地图上的雁门郡,叹息一声,有点委屈地抱住阿曜:“阿曜你现在跟韩嫣他们都更能心意相通,如今竟是连陪着我都不肯了。”
  哎哎哎收起这幅怨妇脸啊!你可是汉武帝,不要崩人设啊!
  李盛轻飘飘地呼了刘彻一翅膀,被拽住摸摸翅膀根部的绒羽,大金雕蹭蹭他的手背:哎呀,我跟他们都是随便玩儿一玩儿,谁让你没法儿带我出去呢?咱俩还是最好啊!
  刘彻还是把韩嫣和张次公派了去跟着。
  李盛到了雁门郡玩了没几天,就发现了匈奴人的身影,如今正值深秋,中原草谷丰熟,匈奴人又开始意图抢夺粮食侵扰边民。
  不过,匈奴和中原不同,中原的统治体系决定了军队的统一意识,只要是出兵行动,必然是计划有规矩的,但是匈奴不同,虽说有单于作为大统领,但是下面的部族各有族长首领,除了全国统一的大行动,平时各部落之间是不会互相干扰的。
  这一支匈奴军队,大概六百人,人不多,应该是某个小部族自己的单独行动。
  李盛蹲在灌木丛里,听着这些人密谋,他们的目的是抢粮食,计划从中陵县侵袭,先烧城门,再夺粮草,夜晚出行,速战速决。
  李盛眯了眯眼睛,他刚好缺个机会实战呢,正好,就用你们来练练手吧!
  这会儿已经是半下午了,等这群匈奴人离开,李盛立刻飞回营地找韩嫣。
  但是韩嫣一时之间没体会清楚阿曜的意图,只是像往常出门打猎一样带了一队骑兵而已。
  李盛冲着韩嫣摇摇头,飞到半空螺旋上行示意。
  “阿曜,你要打多少猎物啊?还是又发现了野猪群?”
  不是野猪群,是野人群!
  你个笨蛋啊!
  最近只要是出门就是打猎,韩嫣已经思维定式了,沟通不畅,李盛拍拍翅膀,去找程不识了。
  程不识的大帐里有一副羊皮的简略地图,就铺在矮桌上,李盛飞进帐篷的时候,程不识正在跟一个身穿黑色棉袍的人交流,面色很严肃。
  都知道是陛下的爱宠,守门的士兵痛痛快快地给他掀开了门帘,大金雕飞进来,倒是吓了那人一跳。
  程不识一挥手:“此事干系重大,你先回去,待我好好想想,若是可行,我必然为你表功。”
  那人态度谦卑,行礼退下,临走前看见那只大金雕很亲热地蹭了蹭程将军的手臂,难道是程将军养的大鹰吗?真是威风啊!
  李盛跟程不识已经很熟了——不是他吹牛,只要大金雕想跟武将亲近,目前还没有人能抵挡住猛禽的诱惑,都是被大金雕一个贴贴就勾搭成功了。
  李盛跟程不识打了招呼,用翅膀尖尖点在地图上中陵县的位置,又拍拍他桌上代表身份的将军印。
  程不识被大金雕拽着往外走,一直走到军营后面,看着大鹰在空中绕了圈,这一圈,就圈了大概六支队伍,有将近一千人进去。
  程不识站在那愣了一会儿,又想起方才大金雕一直盯着地图上的某个位置,一个近乎荒谬的猜想冒了出来。
  双指一并放在唇边,打了个响亮的呼哨,大金雕落在他的小臂上,程不识摸摸金雕背上那一圈漂亮的金黄色颈羽:“阿曜,你发现了匈奴人吗?”
  说这话的时候,他自己的声音都在颤抖,这也太匪夷所思了点,难道金雕有这么聪明吗?能分辨敌军,还能回来报信,甚至,还知道那是地图?
  “噍——!”终于有一个懂事儿的了!
  程不识看着金雕褐色的明瞳,咬了咬牙:“传我的命令,带一千人跟我出营!”
  就算是假的,他也认了,不过就是空跑一趟,但若是真有匈奴人侵边,那损失就大了,匈奴人不光抢东西,还会烧毁房屋,杀害百姓,更甚者,如果带不走太多东西,他们还会防火烧粮仓!
  有了程不识作保,李盛很快带着大军与韩嫣、张次公汇合,一群人浩浩荡荡往中陵县的方向去。
  但是走着走着,程不识发现,阿曜带的路不对啊,怎么是小路,看样子是要绕远从镇子的后边进去?
  当然是为了跟匈奴人避开,不惊动他们了。
  李盛带着人进了县城,这会儿已经到了傍晚,他花积分查看了一下匈奴人的位置,还在远处一个树林里躲着等天黑。
  可惜,他们注定等不到天黑了。
  为首的匈奴将领叫丛生,生得很高大,他是族长的侄子,族长的儿子出去游猎,伤了一个小少年,那是大单于一个最近很宠爱的小妾的弟弟,为了平息单于的怒火,被抽调了不少牲畜走,他们部族本来就小,财产也有限,为了冬天好过一点,他们只能出来打草谷。
  丛生出生的时候,当时正值部落迁徙,他被母亲在路上生在草丛边,故有此名。
  丛生盘腿坐在地上,把肉干裹在饼子里咬了一口,跟手底下的人小声说着话。
  “这饼子也不多了,连一人一个都分不到,等抢了粮食回去,让人多做些,下雪之前再去旁边的县抢一次。”
  “可是,我听说汉朝派了将军在马邑驻守啊,头儿,咱们能顺利把粮食带回去吗?”
  丛生把嘴里的最后一口饼顺着冷水咽下去,一抹嘴,道:“要么咱们选在晚上呢,我已经看过了,他们的营地建得偏,从得了信调兵过来,少说要半个时辰,等人来了,咱们早就走了,中陵防守的士兵也不多,咱们速战速决,我已经让人混进了城,待天黑透了,里应外合,杀了城门的人,咱们一路往粮仓去,一路放火烧了县衙吸引兵力,路都摸透了,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