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 第126节
黄仁乐气儿都没喘匀就被拽过去把脉,随后立刻开了药箱,拿出小瓷瓶来,倒出一颗红色的药丸交给宫女喂给年氏,又拿出早就配好的药包来让人去熬。
这些天他们每天都给年侧福晋把脉,各种情况都想到了,这会儿的药箱里都是配好的各种药包,就怕到时候来不及,谁知道,这场大雨来得太不是时候了。
两刻钟后药熬好了灌下去,又半个时辰后,里间传出来了婴儿的啼哭声。
“禀福晋,年侧福晋生了个小阿哥,母子平安!”
院子里的所有人都松口气,乌拉那拉氏心神一松,身子都晃了晃,还好有连璧扶住。
李盛也放松精神,随即觉得身上一冷,不自觉打了个寒战。
旁边的连璧看见了,连忙说给福晋。
于是,李盛马上就被泡进了热水大木桶,还被迫喝了一碗药。
热水里还添了驱寒的药材,他忍着草药味道,在热水里泡了两刻钟,直到身上全都暖透了才甩甩耳朵,抬脚出来,被裹上大毛巾擦干净,小谷拿了一个熏炉过来给他熏干毛毛。
“这会儿没太阳给你晒干,元福,你忍忍吧。”看着元福很不习惯熏炉的味道一直往后躲,小谷摸摸狗狗耳朵,轻声说道。
四个人给大狗狗熏干毛毛,半个时辰才弄完,李盛站起来甩了甩头,往外走去。
年氏昏睡过去了,小阿哥在东边屋子里,李盛没进去,正听着四福晋轻声跟黄仁乐说话,小阿哥生下来便有些气息不稳,身上还有青紫,年氏又没醒过来,没个主事儿的人,四福晋和大夫都不敢离开,不错眼地盯着小婴儿。
“福晋,小阿哥呼吸顺了,只是身上还有些青紫,这是因为年侧福晋力竭,孩子在母体腹中憋气,气血不畅所致,不过这一个时辰看来,这青紫消下去一些,想来并无太大的干系,只是小阿哥确实有些体弱,需要着意多加小心。”
四福晋点头,又让大夫写下来记清楚。
乌拉那拉氏也喝了一碗驱寒的药,倚在窗边的小塌上,一直等到年氏醒来,嘱咐好后才放心离开。
李盛在上下天光待了十几天,看着小阿哥没事了,才放心去别处玩了。
历史上这个孩子叫福宜,生下来便身体羸弱,五十九年五月生,六十年正月殇,年氏身体也大受损伤,后面的几个孩子,福惠、福沛、四格格,这几个都没保住,连着生孩子,又不断失去孩子,哪个母亲受得了?何况她身体本来就不好,再加上年羹尧论罪的事儿,年氏为此身心受创壮年崩逝。
李盛这半月来看着,小娃娃一开始确实很娇弱,总是抽抽噎噎地哭,后来身上的青紫慢慢都消了,吃奶也吃多了,连哭声都大起来,李盛这才放心。
年氏母子的情况被福晋写成书信送去热河,但胤禛直到十月初才随驾回京,先去过万方安和听福晋说了这几个月的事儿,谢过福晋辛苦,胤禛就往上下天光去。
看见小儿子白白胖胖的,冲着他吐口水眨眼睛,他揪着的心才放下来。
“我在热河回不来,但心里是挂念着你们母子的,我已经为咱们六阿哥想好了一个名字。”
“爷懂得多,学问广博,必然是好名字。”
胤禛揽着年氏,在纸上提笔写下两个字来。
“福宜?”年氏念到。
“是啊,这孩子生得不顺,望他以后能多些福气吧。”
胤禛话音刚落,就觉得耳边闪过一抹黑影,定睛一看,元福直接从门边蹿过来,大爪子按在这俩字儿上,唰唰两下就把字纸挠烂了。
——历史上的福宜不到一岁就没了,还是别叫这名儿了,当初弘昀的名字是康熙定的,要不然李盛也早就想法儿改了。
而且哥哥们都是从“弘”字上起名字,你非得跟大家不一样,从“福”字起,让弘晖弘历他们怎么想?让福晋怎么想?让年羹尧怎么想?为了大家都好,还是少点是非吧!
“元福?”胤禛惊讶地看着大狗狗。
李盛瞪着两只黑豆眼,满脸严肃地看着铲屎官,听我的,这名儿不吉利!
第186章
胤禛在书房里跟幕僚们商议最近老三老五都在上书请立世子的事。
他夹在中间,要是一兄一弟都上书,他不动作,只怕皇上也要垂问,且弘晖与福晋心中也未免会多想。
他心中对弘晖,也是满意的,母族是满族世代勋贵,妻族也是他精挑细选,嫡长子身份贵重,也不会有康熙朝的长子与嫡子之争。
谁能有先知之能呢?起码,现在的弘晖是个好孩子。
“那就递上去吧。”
——但皇上压着没批。
胤禛又开始在书房里转圈了,前阵子几个宗室的请立折子递上去,皇上可都痛痛快快准了,没道理非得难为亲儿子啊!
那是为什么呢?
胤禛看着面前一张只有拇指大小的皱皱巴巴的纸,这是多番辗转才从宫里透出来的消息——皇上如今一顿饭连一碗米都吃不了了。
皇阿玛老了啊!
精神上再如何不服老,身体已经发出了信号,饭量渐退,食欲渐消,皇阿玛的身体,没有人比他自己更清楚,他是不是已经开始选定最后的继承人了呢?
康熙一朝,因为当年胤礽早立,嫡子却非长子,且又无母后照应,前朝后宫都是人心鬼蜮,为了皇位,生出多少事端来?
皇阿玛是怕了吧。
立世子是小事,但是若是这个世子将是未来的太子呢?
若是父亲立儿子,废立可行;但若是祖父立太孙,便事涉孝道,就连父亲也不可轻易废弃了。
如今把朝中兄弟们数一数,无外乎就是老三或者自己,皇阿玛不是不肯早立世子,他是不肯让下一任皇帝再早立太子!
想通了这件事,胤禛从胸口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来,那就等着吧,他已经等了这么多年,他等得起。
抬头看见外面塌上正在窗前晒太阳的元福,他想到小儿子的名字被元福否了,还得再想想呢。
过去的十多年告诉胤禛,元福的举动都是有缘由的,既然这个名字不好,那就再另外取一个就是了。
胤禛想了两天,给小儿子起名叫“弘昞”,愿这孩子将来健康聪慧,光辉明亮。
弘昞是个很乖的宝宝,谁来抱着都可以,见了人就咧嘴笑,一笑还有两个小酒窝,特别乖巧可爱,有次这孩子涨肚了,年氏照顾了一夜便着了风也头痛起来,福晋不放心,来看望这对母子。
小弘昞倒是已经好了大半了,只是依着大夫的嘱咐,还是在等一个使臣才能给阿哥喂奶,小娃娃想不通为什么自己都饿了还没有人来投喂自己,红着眼圈就扑到福晋怀里抽噎起来,小胖手握着拳头揉眼睛,软绵绵的白团子窝在福晋怀里委委屈屈地啊啊叫,叫得福晋的心酸软一片。
当时陪着来的还有两个儿媳妇,马佳氏和喜塔拉氏,太后的孝期过去后,两人都想要个孩子。
没办法啊,若是嫁进平常人家,还能松快些,但是嫁进皇家做儿媳妇,绵延子嗣是必刷kpi,没看见隔壁八福晋那几年多难过?
见了小弘昞可爱活泼,两个小媳妇都满心喜欢,乌拉那拉氏见着弘昞精神头很好,便也让俩人都去洗洗手,脱了身上的大衣服,去了各色首饰钗环,好抱一抱小孩子。
弘昞被马佳氏抱在怀里,愣了一下,又抽动小鼻子闻了闻,然后就两只手圈住马佳氏的脖颈,很不见外地把头趴在人家的肩膀上了。
不哭不闹乖巧听话的漂亮小婴儿简直就像是小天使一样!
马佳氏和喜塔拉氏都抱了抱孩子,到离开的时候都还是一脸姨母笑。
两三天后,六阿哥弘昞痊愈了,年氏也恢复了精神,随即就迎来了一大拨看娃大军。
弘昞的摇摇车上面围了一圈脑袋,弘历弘昼二格格三格格,还有一颗毛茸茸的大狗头。
弘时弘晖弘昀这几个人已经太大了,不怎么进后院。
“小弟弟好白啊!”弘昼羡慕地看着,从今年二月底到十月皇上回銮,他一直在圆明园待着,没事儿就出去逛,还要练习骑射,本来白白净净的小脸都被晒成小麦色了。
“弘昼,你别戳弟弟!”但是弘历已经说晚了,弘昼已经一手指戳在了小娃娃肉嘟嘟的胖脸蛋上。
弘历就开始发愁,要是弟弟哭起来怎么办啊?他也不会哄啊!
旁边三格格瞧见她四哥皱成一团的眉头,踮着脚拍拍弘历的胳膊:“四哥,没事儿,弘昞脾气可好了!”
果然,弘昞小朋友被戳了戳,一声都没哭,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转动眼睛慢慢看过来,一爪子抓住了弘昼的手指拽着不放了。
弘昼一直是府里最小的阿哥,这回终于也当了哥哥了,被拽着手指不放也很开心:“四哥,你看,弟弟喜欢我!”
明明是抓住你这个罪魁祸首省得跑了好不好!
弘历心下腹诽,但也很新奇地伸出一根手指过去,很快,弘昼的手指就被慢慢放开,弘昞小朋友抓住了这个新目标。
几个人玩了一会儿弟弟,就出去被年氏招待着喝奶茶吃点心,李盛也转头想跟着出去,临走之前扭回来看了看弘昞,刚才这么热闹,这会儿又这么冷清了,小朋友会不会不开心呢?
——事实证明,弘昞是个情绪稳定的小孩,人家已经转头看起摇摇车头顶上挂着的金锁了,目光随着一动一动,很认真的样子。
脾气真好啊!
李盛出去后叼着一块奶皮饼子吃,一边吃一边把弘昞父母两边的所有亲缘关系扒拉了个遍,这孩子从小就这么随和佛系,到底随谁啊?
他老爹是个爱恨分明的性情,历史上出了名的城府深沉外加小心眼;
父系血脉上往上找,亲叔叔十四是个顺毛驴,小时候就听不了一点批评,后世闻名的犟种倔驴;
亲祖父也是性情激烈,越到了晚年,本性中的猜忌疑心更加明显;
亲祖母能从一个宫女拼杀出来成了德妃,必然也不是这种随遇而安的性情。
母系那边呢?
年氏是个柔弱性情,最是谨慎遵礼,一点风吹草动她都会念及自身,更甚者伤春悲秋;
他大舅年羹尧,那更是史书留名的嚣张跋扈,康熙朝就敢在两个皇子之间左右逢源,雍正朝权势最盛的时候都敢让众臣跪迎,也是个狠角色。
这都跟佛系安然不搭边啊!
李盛嚼着奶糖努力地想,啊,对了,弘昞这小子不光有年羹尧这个二舅,还有个大舅来着!
年希尧是年遐龄的长子,素爱医学,对烧制瓷器很有研究,也造诣颇深——“选料奉造,极其精雅”,是个痴迷艺术的人设。
就连历史上年羹尧获罪后,胤禛也是对年希尧这个大舅子颇有回护,道他:“素来忠厚本分,是个傻公子秉性”。
应该就是那种只关注自己的爱好不管杂事的“淡人”。
这不就对上了嘛!
排除其他错误选项,弘昞一定是随他大舅啦!
第187章
康熙五十九年十二月甲寅,上谕,以诚亲王胤祉子弘晟、恒亲王胤祺子弘升,为王府世子,而对于同样随大流上折子的老四胤禛,则是留中不发。
对此,各府各人反应不同。
老三接了圣旨先是高兴,但又想起老四也上了折子,他一个眼色,贴身大太监满禄立马跟着传旨太监出去,好声好气地塞了两张银票,看人家收下,这才小声问道:“公公,您这出宫办差辛苦,这一趟差事,不知道是几位出来的?”
传旨太监慢悠悠把银票塞到袖子里,借着门口帘子的遮挡,伸出两根手指来比了比,随后眼角往后边一撇,又伸出四根手指来轻轻晃了晃。
比划完,这太监就把手揣起来了:“行了,我的差事完了,你也赶紧回去伺候主子吧,世子得封,这是好事儿,三爷必然高兴啊!”
“这天儿忒冷,公公赶紧进轿子吧,您慢着点!”满禄脸上堆着笑把人送走,垂着眼睛回去在胤祉旁边把话一说,就看着他主子的脸登时就放下来了。
这些天他们每天都给年侧福晋把脉,各种情况都想到了,这会儿的药箱里都是配好的各种药包,就怕到时候来不及,谁知道,这场大雨来得太不是时候了。
两刻钟后药熬好了灌下去,又半个时辰后,里间传出来了婴儿的啼哭声。
“禀福晋,年侧福晋生了个小阿哥,母子平安!”
院子里的所有人都松口气,乌拉那拉氏心神一松,身子都晃了晃,还好有连璧扶住。
李盛也放松精神,随即觉得身上一冷,不自觉打了个寒战。
旁边的连璧看见了,连忙说给福晋。
于是,李盛马上就被泡进了热水大木桶,还被迫喝了一碗药。
热水里还添了驱寒的药材,他忍着草药味道,在热水里泡了两刻钟,直到身上全都暖透了才甩甩耳朵,抬脚出来,被裹上大毛巾擦干净,小谷拿了一个熏炉过来给他熏干毛毛。
“这会儿没太阳给你晒干,元福,你忍忍吧。”看着元福很不习惯熏炉的味道一直往后躲,小谷摸摸狗狗耳朵,轻声说道。
四个人给大狗狗熏干毛毛,半个时辰才弄完,李盛站起来甩了甩头,往外走去。
年氏昏睡过去了,小阿哥在东边屋子里,李盛没进去,正听着四福晋轻声跟黄仁乐说话,小阿哥生下来便有些气息不稳,身上还有青紫,年氏又没醒过来,没个主事儿的人,四福晋和大夫都不敢离开,不错眼地盯着小婴儿。
“福晋,小阿哥呼吸顺了,只是身上还有些青紫,这是因为年侧福晋力竭,孩子在母体腹中憋气,气血不畅所致,不过这一个时辰看来,这青紫消下去一些,想来并无太大的干系,只是小阿哥确实有些体弱,需要着意多加小心。”
四福晋点头,又让大夫写下来记清楚。
乌拉那拉氏也喝了一碗驱寒的药,倚在窗边的小塌上,一直等到年氏醒来,嘱咐好后才放心离开。
李盛在上下天光待了十几天,看着小阿哥没事了,才放心去别处玩了。
历史上这个孩子叫福宜,生下来便身体羸弱,五十九年五月生,六十年正月殇,年氏身体也大受损伤,后面的几个孩子,福惠、福沛、四格格,这几个都没保住,连着生孩子,又不断失去孩子,哪个母亲受得了?何况她身体本来就不好,再加上年羹尧论罪的事儿,年氏为此身心受创壮年崩逝。
李盛这半月来看着,小娃娃一开始确实很娇弱,总是抽抽噎噎地哭,后来身上的青紫慢慢都消了,吃奶也吃多了,连哭声都大起来,李盛这才放心。
年氏母子的情况被福晋写成书信送去热河,但胤禛直到十月初才随驾回京,先去过万方安和听福晋说了这几个月的事儿,谢过福晋辛苦,胤禛就往上下天光去。
看见小儿子白白胖胖的,冲着他吐口水眨眼睛,他揪着的心才放下来。
“我在热河回不来,但心里是挂念着你们母子的,我已经为咱们六阿哥想好了一个名字。”
“爷懂得多,学问广博,必然是好名字。”
胤禛揽着年氏,在纸上提笔写下两个字来。
“福宜?”年氏念到。
“是啊,这孩子生得不顺,望他以后能多些福气吧。”
胤禛话音刚落,就觉得耳边闪过一抹黑影,定睛一看,元福直接从门边蹿过来,大爪子按在这俩字儿上,唰唰两下就把字纸挠烂了。
——历史上的福宜不到一岁就没了,还是别叫这名儿了,当初弘昀的名字是康熙定的,要不然李盛也早就想法儿改了。
而且哥哥们都是从“弘”字上起名字,你非得跟大家不一样,从“福”字起,让弘晖弘历他们怎么想?让福晋怎么想?让年羹尧怎么想?为了大家都好,还是少点是非吧!
“元福?”胤禛惊讶地看着大狗狗。
李盛瞪着两只黑豆眼,满脸严肃地看着铲屎官,听我的,这名儿不吉利!
第186章
胤禛在书房里跟幕僚们商议最近老三老五都在上书请立世子的事。
他夹在中间,要是一兄一弟都上书,他不动作,只怕皇上也要垂问,且弘晖与福晋心中也未免会多想。
他心中对弘晖,也是满意的,母族是满族世代勋贵,妻族也是他精挑细选,嫡长子身份贵重,也不会有康熙朝的长子与嫡子之争。
谁能有先知之能呢?起码,现在的弘晖是个好孩子。
“那就递上去吧。”
——但皇上压着没批。
胤禛又开始在书房里转圈了,前阵子几个宗室的请立折子递上去,皇上可都痛痛快快准了,没道理非得难为亲儿子啊!
那是为什么呢?
胤禛看着面前一张只有拇指大小的皱皱巴巴的纸,这是多番辗转才从宫里透出来的消息——皇上如今一顿饭连一碗米都吃不了了。
皇阿玛老了啊!
精神上再如何不服老,身体已经发出了信号,饭量渐退,食欲渐消,皇阿玛的身体,没有人比他自己更清楚,他是不是已经开始选定最后的继承人了呢?
康熙一朝,因为当年胤礽早立,嫡子却非长子,且又无母后照应,前朝后宫都是人心鬼蜮,为了皇位,生出多少事端来?
皇阿玛是怕了吧。
立世子是小事,但是若是这个世子将是未来的太子呢?
若是父亲立儿子,废立可行;但若是祖父立太孙,便事涉孝道,就连父亲也不可轻易废弃了。
如今把朝中兄弟们数一数,无外乎就是老三或者自己,皇阿玛不是不肯早立世子,他是不肯让下一任皇帝再早立太子!
想通了这件事,胤禛从胸口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来,那就等着吧,他已经等了这么多年,他等得起。
抬头看见外面塌上正在窗前晒太阳的元福,他想到小儿子的名字被元福否了,还得再想想呢。
过去的十多年告诉胤禛,元福的举动都是有缘由的,既然这个名字不好,那就再另外取一个就是了。
胤禛想了两天,给小儿子起名叫“弘昞”,愿这孩子将来健康聪慧,光辉明亮。
弘昞是个很乖的宝宝,谁来抱着都可以,见了人就咧嘴笑,一笑还有两个小酒窝,特别乖巧可爱,有次这孩子涨肚了,年氏照顾了一夜便着了风也头痛起来,福晋不放心,来看望这对母子。
小弘昞倒是已经好了大半了,只是依着大夫的嘱咐,还是在等一个使臣才能给阿哥喂奶,小娃娃想不通为什么自己都饿了还没有人来投喂自己,红着眼圈就扑到福晋怀里抽噎起来,小胖手握着拳头揉眼睛,软绵绵的白团子窝在福晋怀里委委屈屈地啊啊叫,叫得福晋的心酸软一片。
当时陪着来的还有两个儿媳妇,马佳氏和喜塔拉氏,太后的孝期过去后,两人都想要个孩子。
没办法啊,若是嫁进平常人家,还能松快些,但是嫁进皇家做儿媳妇,绵延子嗣是必刷kpi,没看见隔壁八福晋那几年多难过?
见了小弘昞可爱活泼,两个小媳妇都满心喜欢,乌拉那拉氏见着弘昞精神头很好,便也让俩人都去洗洗手,脱了身上的大衣服,去了各色首饰钗环,好抱一抱小孩子。
弘昞被马佳氏抱在怀里,愣了一下,又抽动小鼻子闻了闻,然后就两只手圈住马佳氏的脖颈,很不见外地把头趴在人家的肩膀上了。
不哭不闹乖巧听话的漂亮小婴儿简直就像是小天使一样!
马佳氏和喜塔拉氏都抱了抱孩子,到离开的时候都还是一脸姨母笑。
两三天后,六阿哥弘昞痊愈了,年氏也恢复了精神,随即就迎来了一大拨看娃大军。
弘昞的摇摇车上面围了一圈脑袋,弘历弘昼二格格三格格,还有一颗毛茸茸的大狗头。
弘时弘晖弘昀这几个人已经太大了,不怎么进后院。
“小弟弟好白啊!”弘昼羡慕地看着,从今年二月底到十月皇上回銮,他一直在圆明园待着,没事儿就出去逛,还要练习骑射,本来白白净净的小脸都被晒成小麦色了。
“弘昼,你别戳弟弟!”但是弘历已经说晚了,弘昼已经一手指戳在了小娃娃肉嘟嘟的胖脸蛋上。
弘历就开始发愁,要是弟弟哭起来怎么办啊?他也不会哄啊!
旁边三格格瞧见她四哥皱成一团的眉头,踮着脚拍拍弘历的胳膊:“四哥,没事儿,弘昞脾气可好了!”
果然,弘昞小朋友被戳了戳,一声都没哭,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转动眼睛慢慢看过来,一爪子抓住了弘昼的手指拽着不放了。
弘昼一直是府里最小的阿哥,这回终于也当了哥哥了,被拽着手指不放也很开心:“四哥,你看,弟弟喜欢我!”
明明是抓住你这个罪魁祸首省得跑了好不好!
弘历心下腹诽,但也很新奇地伸出一根手指过去,很快,弘昼的手指就被慢慢放开,弘昞小朋友抓住了这个新目标。
几个人玩了一会儿弟弟,就出去被年氏招待着喝奶茶吃点心,李盛也转头想跟着出去,临走之前扭回来看了看弘昞,刚才这么热闹,这会儿又这么冷清了,小朋友会不会不开心呢?
——事实证明,弘昞是个情绪稳定的小孩,人家已经转头看起摇摇车头顶上挂着的金锁了,目光随着一动一动,很认真的样子。
脾气真好啊!
李盛出去后叼着一块奶皮饼子吃,一边吃一边把弘昞父母两边的所有亲缘关系扒拉了个遍,这孩子从小就这么随和佛系,到底随谁啊?
他老爹是个爱恨分明的性情,历史上出了名的城府深沉外加小心眼;
父系血脉上往上找,亲叔叔十四是个顺毛驴,小时候就听不了一点批评,后世闻名的犟种倔驴;
亲祖父也是性情激烈,越到了晚年,本性中的猜忌疑心更加明显;
亲祖母能从一个宫女拼杀出来成了德妃,必然也不是这种随遇而安的性情。
母系那边呢?
年氏是个柔弱性情,最是谨慎遵礼,一点风吹草动她都会念及自身,更甚者伤春悲秋;
他大舅年羹尧,那更是史书留名的嚣张跋扈,康熙朝就敢在两个皇子之间左右逢源,雍正朝权势最盛的时候都敢让众臣跪迎,也是个狠角色。
这都跟佛系安然不搭边啊!
李盛嚼着奶糖努力地想,啊,对了,弘昞这小子不光有年羹尧这个二舅,还有个大舅来着!
年希尧是年遐龄的长子,素爱医学,对烧制瓷器很有研究,也造诣颇深——“选料奉造,极其精雅”,是个痴迷艺术的人设。
就连历史上年羹尧获罪后,胤禛也是对年希尧这个大舅子颇有回护,道他:“素来忠厚本分,是个傻公子秉性”。
应该就是那种只关注自己的爱好不管杂事的“淡人”。
这不就对上了嘛!
排除其他错误选项,弘昞一定是随他大舅啦!
第187章
康熙五十九年十二月甲寅,上谕,以诚亲王胤祉子弘晟、恒亲王胤祺子弘升,为王府世子,而对于同样随大流上折子的老四胤禛,则是留中不发。
对此,各府各人反应不同。
老三接了圣旨先是高兴,但又想起老四也上了折子,他一个眼色,贴身大太监满禄立马跟着传旨太监出去,好声好气地塞了两张银票,看人家收下,这才小声问道:“公公,您这出宫办差辛苦,这一趟差事,不知道是几位出来的?”
传旨太监慢悠悠把银票塞到袖子里,借着门口帘子的遮挡,伸出两根手指来比了比,随后眼角往后边一撇,又伸出四根手指来轻轻晃了晃。
比划完,这太监就把手揣起来了:“行了,我的差事完了,你也赶紧回去伺候主子吧,世子得封,这是好事儿,三爷必然高兴啊!”
“这天儿忒冷,公公赶紧进轿子吧,您慢着点!”满禄脸上堆着笑把人送走,垂着眼睛回去在胤祉旁边把话一说,就看着他主子的脸登时就放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