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说来山上大多弟子是不吃人间五谷的,除了个别嘴馋的,其余几乎都靠辟谷丹过活。这叫萧青雨不得不亲自下厨学着做饭,因为没有现成的供应。
幸而薛鸣玉住在山上时存在感总是稀薄得近乎没有,并不会仗着崔含真的庇佑便颐指气使。他送饭她就吃,偶尔沉迷修炼疏忽了她也不计较,甚至绝口不提。
待他忽然想起来还有一个她等着自己照应时,她竟然比他还惊异,“你今天没来过吗?”
他顿觉一丝错愕,“你没吃饭不知道饿吗?”
她轻巧地将此事揭过,“是吗?我没什么感觉。”
分明是个凡人,却并不把吃饱穿暖当做头等大事。真是奇怪。
但确实很好养活。
譬如此时此刻,他坐在桌前习惯性地保养自己的剑,同时观察着薛鸣玉。薛鸣玉正在吃饭,但没吃几口,她对饭菜的味道不挑,对数量也不挑,只要感觉不到饥饿了便搁下筷子。
或许是他盯得久了,薛鸣玉终于开口问他在看什么。
他说:“李悬镜前几日寄来一封信,说是要去找什么东西,归期未定,托师尊帮忙照看你。但师尊已经闭关了。”
“这样啊,那就只好多麻烦你了。”薛鸣玉对他笑了笑。
萧青雨盯着她的目光这才慢慢挪开,他低头抱着剑,慢吞吞道:“你和从前似乎不大一样了。”瞧着没那么冷硬。
“我本来还想问你卫莲舟是不是你杀的,”他停顿了一隙,又继续道,“可如今看着又好像不是。”他说话时的语气直白坦率极了,丝毫没有遮遮掩掩的意思。
薛鸣玉淡淡笑着,没被他的突然指控吓一跳,反倒问他:“你竟然不曾把他的身份告诉你师尊吗?”以至于到如今崔含真还以为薛鸣川就只是薛鸣川。
“我去桐州是怕你死在那里回不来了,又不是去盯什么卫莲舟、薛鸣川的。他们是不是同一个人又如何?我只要保证你性命无忧便足矣,别的我不会多嘴。”
萧青雨说:“他问我我就答,他不问,我自然也不会主动去说这些。”
说着他转而又问道:“另外还有一事,我过几日便要下山一趟,山门有件事要我去办。正巧之前师尊叮嘱我得了空便带你去荒云求人给你看看,先前不是说你受了魔气,身体不大好吗?你待如何?”
“去过荒云山,是我立即送你回来,还是跟着我去瀛州?”
薛鸣玉讶然,“崔含真肯放你去瀛州?”先前不还是连下山都不大肯,这会子瀛州都允了,也不怕他遭人设计了抓走。
“从前是不肯的,”萧青雨看她已将碗筷推至一旁,干脆把剑搁在石凳上,起身替她收拾,“或许你那时说的话确实让他被触动几分,如今便肯了。”
薛鸣玉注视着他从生疏到如今已经能十分流畅利落地把活干了,然后没怎么思考便一口答应下来:“那就跟着你去瀛州。”
“总归这山上除了你和崔含真,我也没有别的锚点。”
她对上他下意识抬起的双眼微微地笑起来。
*
荒云山听着荒凉,地方本也僻静,奈何这世上但凡是治病疗伤的去处便总也少不了人。
刚到此地,放眼瞧去,地上走的、天上飞的,这许多个修士挨个数过去倒比那些乡绅地主家的鸡还要多。也更吵嚷些。
这让萧青雨都愣住了。
他怕人多与薛鸣玉被冲散了,只好牵着她袖口。两人被挤得胳膊挨着胳膊,到后来袖口都险些抓不住,那布料滑溜溜的,一不留神就脱了手。还是薛鸣玉眼疾手快先抓住他的指尖。
直到医修开了几道镇气安神的方子将她们打发了,两人这才艰难地挣脱了人潮。
“难怪这许多人,听说这几日来看病不论大病小病都不要钱。”萧青雨把刚才听到的告诉她,“还有荒云那位山长,向来是行踪莫测的,这几日也出现了。”
薛鸣玉一边应和他,一边小心地避开迎面走来的人群。
然而还是有个戴着斗笠的修士与她擦肩而过时不巧撞了她一下,恰好把薛鸣玉挂在腰间的长寿钱给撞得掉在地上。这人倒也知道礼数,当即就俯身为她捡起。
薛鸣玉正伸手要接过,却见她低头望着那枚铜钱发怔。
不过也没出神很久,只一息的功夫,她便迅速回过神来将东西交还给她,然后匆匆忙忙行了一礼便离去了。薛鸣玉手里握着那枚铜钱,蓦然回首朝她离开的方向看去。
竟是越过那些拦路的药童,往深山竹林里去了。
看药童们毕恭毕敬的模样与虔诚的姿态,必然是这山上了不得的人物。
“不走吗?”萧青雨已经耐不住这里的喧闹,催着她快快离去。薛鸣玉将疑窦埋入心底,没多说什么便顺势自然而然地挽住他一同下山。
萧青雨被她突如其来的动作弄得一僵,略有些不自在,可他毕竟是妖,没那么些多余的心思,是以身体很快就习惯了与她亲近,平静从容地接受了。
两人走的传送阵,眨眼的功夫便从荒云山瞬移到了瀛州王城之外。
在进城前,薛鸣玉还不忘问他:“你不怕被那些人发现?”
“我有术法可遮掩气息,届时瞧着便与常人无异,”萧青雨对两人施了个咒,都各自变作另外一张陌生的面孔随即隐藏在平民百姓中,“何况瀛州如此之大,哪里就这么巧了,偏偏被认识我们的碰上?”
他告诉薛鸣玉这回下山是要接几个孩子。
他的同门在城内四处寻找有资质的幼童,他便在一旁等候着与孩童的亲人商议,好顺利把人带回山上。这会儿他得先带着薛鸣玉去找他的同门碰头。
薛鸣玉还不曾见识过山门是如何选弟子的,也颇为好奇,便由着萧青雨在前头领路。这路是越走越往繁华喧嚣处去,以至于薛鸣玉还以为他们是直接搭了个台子大张旗鼓地选人。
孰料到了点萧青雨却示意她拐到了一家茶馆外的桌边坐着。
热闹的市集上。
她们正前方不远不近连着三个摊位,说是三个其实还算客气,因着里头有一个是个蓬头垢面的乞丐,不知从哪儿捡来的破布铺在地上也占了一块地。
左边的瞎子头顶罩了个黑不溜秋的瓜皮帽正忙着给人算命。
她摸着小孩的胳膊,似乎没摸着东西,又去摸小孩圆圆的指头。随后点了点头,“好啊好啊,将来是靠笔杆子吃饭的料啊。”她的指尖敲了敲小孩手上磨出的茧。
那位置绝不可能是干粗活干的,无疑是家里头逼着念书磨出来的。
果然听了这话,这孩子身后的大人立即喜笑颜开,直夸瞎子算命准,是王城头一等的大师,然后留下了一串钱。
她倒是高兴,带着愁眉苦脸的小孩走了,瞎子却幽幽叹了口气,似乎对这个结果十分不满。
但很快又来了一大一小。
她仍旧探出手去摸这小孩的胳膊、手腕——薛鸣玉从中辨认出她的动作似乎在试探这小姑娘的筋脉。瞎子摸了一回,不敢相信似的又来来回回探了几次。
“好!好!好!”她激动地只说得出来字,连词都忘了。
瞎子哆哆嗦嗦地伸出手要做娘的丢下一枚铜钱,“回家候着罢,机缘自会上门找你去。”她这话刚说出口,旁边那个卖糖人的也立即嬉皮笑脸地凑上前来,并不经意地用力踩了瞎子一脚,碾得瞎子浑身一僵,悄悄地把手探到底下拧她的大腿。
卖糖人的顿时凝固了笑容,恨不得当即疼得倒抽一口凉气,可还是硬生生地憋住了。
“恭喜您啦,小姑娘往后了不得啊。”她给孩子塞了好几支糖人,说要沾沾她的喜气,最后也只收了一枚铜钱。
“诶呦,您真是客气。”这位妇人牵着孩子一面道谢,一面要家去。
说时迟那时快,最边上的乞丐竟也突然爬过来,颤颤巍巍地抱住了她的腿,“夫人,夫人,赏点罢,赏点罢。”
这妇人被她弄得没法,又见她确实可怜,只好掏出钱袋来。可这叫花子人穷志气倒还没那么短,她说她不要多,也只要一枚铜钱。
“这可真是……”
妇人纳闷地看了三人几眼,仍旧没说什么,给了钱便走了。
她前脚刚走,后脚薛鸣玉便见那叫花子随手将铜币往空中一抛,而后精准地拍在手背上。她闭上眼静止不动了约莫一个呼吸的功夫,便重又若无其事地爬回破布上佯装病恹恹地瘫着。
卖糖人的似乎有意验这钱的真假,把铜币放在嘴边用力咬了一下,然后也随手丢进钱袋子里。
与此同时,那瞎子不紧不慢从竹筒里抽出几支签在掌心搓了两把,并在木桌上摆成一排。她嘴里哼哼着不成调的经文,而后突然有一支签立了起来。
一行流利的小楷凭空出现在签上。
薛鸣玉隔得有些远,依稀只能看见东什么、孟什么。
正要细瞧时,萧青雨已经扯了一下她的袖口,低声道:“来。”说着他顺势把一枚玉牌塞进乾坤袖中,然后引着薛鸣玉急匆匆赶去东南边金水巷的一处宅子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