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日子 第80节
  “三楼最里面那间!”
  平平脸上洋溢着笑,奶奶说年后自己和安安可以转到新海市小学上学了。
  离家属楼就几条街呢。
  “安安,你们在这屋睡。”王红芬带着安安进屋。
  珍珍拉着平平往楼上走:“平平,你想住哪间?娘说了,让我随便选。”
  楼上三间屋比楼下的要稍稍大些,但因为高度是坡顶的,可使用的有效面积比较小,基本就只能满足睡觉写作业的需求。
  杂物房在主卧楼上,因为没有卫生间,面积比王红芬他们那屋的面积还要大,所以里面放了两张上下床。
  楼上另外两个房间在安安房间和厨房上头,
  面积一模一样,摆设也是一样。
  楼上房间的墙壁也只是灰水泥砌的,看起来冷冰冰的,可他还是好喜欢:“小姑,都是一样的,随便的。”
  “那我住中间这屋吧。”
  “嗯!”平平把自己手里装衣服的小包裹放在了屋内靠窗的桌子上,他从透亮地窗户望出去,
  粮管所很大,用红砖圈了老大的范围出来,
  院子里好几个高高的圆顶粮仓。再往远看,出了粮管所的院子,外面是各种颜色的屋顶。
  “奶,屋里咋没有烧炕的地方。”安安兴奋地跑进跑去,
  她和妹妹的屋子好好哦:“奶,还有这么高的床呀。”安安惊奇的眼睛都圆了。
  “现在天冷,你和喜儿先睡下床。上面等夏天的时候睡。”王红芬笑着把手里一直抱着的被子给垫在床上。
  家里的高低床做的是下床一米五,上床一米二,
  足够她们姐妹俩住的了,上床还有高高的栏杆,不怕掉下来。
  喜儿看了一圈,咚咚咚地往二楼爬:“小姑,我要和你睡!”
  “不要!”珍珍差点惊叫出声,据说年后爹娘上班,要把自己送去托儿所,
  她可不想白天要跟喜儿在一块上学,
  晚上还和她睡在一起。
  还有没有点私人空间啦。
  “走了,楼下还有好些东西。”王红芬带着孩子们继续搬东西。
  “才搬来的呀。在哪个部门上班呀。”一个三十来岁年纪的女人不知道为何没上班,倚在王红芬家隔壁的门上,跟她打招呼。
  王红芬余光看了眼她身后的屋里,应该是自己的邻居,她脸上带着止不住的笑意说:“我男人验粮的,刚开始上班。”
  “哦,我男人在粮店上班。”张海珠假装随意说着,
  王红芬没在粮店买过粮,只笑着点头。
  张海珠见新邻居居然没奉承自己,默念了一句土包子。
  因为王红芬说的话是下面镇上的方言,和市区的口音稍微有些不同,本地人一听就听出来了。
  王红芬带着孩子进屋,张海珠跟在她身后也进屋去了。
  “哟,你家弄得怪好嘞!”张海珠不见外的里里外外转了圈,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屋内还能弄个厕所。原来可以接水管进屋。
  “你们这个水管哪里买的?”方卫东接水管的时候她不在家,所以没见着。
  “我也不知道,亲戚帮买的。”王红芬有些心虚,不敢抬头看她,低着头放好衣物后,大声喊着几个孩子,要他们继续下楼搬。
  “哦!你家二楼还能住人啊。”她家也做了二楼,只不过她家二楼做的矮,只能放东西。
  “人口多没办法。”王红芬作势要带着孩子下楼。
  张海珠目光流连不已,舍不得的出去了。
  新邻居看样子来头不小哇,在不是招工的季节空降成了油水最大的验粮员,
  家里也拾掇得很是像样,水管、水泥、红砖都是要票的,看样子她家条件不差。
  眼红ing~
  后来她也没回自己家,就站在门口,假装给煤球炉子通火做饭。
  见他们专门搬了一趟猪肉上楼,着实是惊呆了,工人每个月只发几两肉票,他们那儿的这么多肉。
  这些熏的、腌的足有大几十斤吧!
  还有个大猪头呢。
  “哟!怎么这么多肉啊!”她还是没忍住,在王红芬和她擦身而过的时候开口问她。
  “我家是农村,之前自己养的呀。”
  “哦哦!”自家男人在粮站工作,粮食是不缺的,肉可不是那么好弄的。
  眼红ingx2
  韩小四背着大大包裹兴致勃勃地往村上走,上了半年中专了,学习很是紧张,上学期间只农忙假回了一次家。
  他专门在学校多住了一夜,起早回家的,省得晚上到家都黑天了。
  “娘!我回来了!”韩小四兴冲冲地进了自己大门,见到二哥家的宝珠在院子里扶着墙蹒跚学步。
  自家堂屋的门是锁的。
  韩小四愣怔地站住,在他的印象里,家里的房门从没锁过。
  高翠喜从厨房探出头来,她也愣住了:“小四,你咋回来了?”
  “不是!嫂子,我不能回吗?”嫂子这话问的!
  高翠喜想到什么,捂着嘴咯咯笑了起来:“小四,你不会不知道你爹娘搬去城里了吧?”
  “啊!”韩小四傻了:“为什么要去城里啊?”
  “还不是因为你爹娘种出高产良种了啊!”高翠喜语气酸溜溜的,她可嫉妒死了。
  老大家是工人,公婆工人,以后两个小叔子最差也是工人,就自家男人还是土里刨食的!
  “那我爹娘搬哪儿去了?”小四问她。
  “粮管所的家属楼,你到那边问就知道了。”
  “那我走了嫂子!”小四把放在脚面上的包裹用力甩到肩后。
  “吃过饭再走啊!”高翠喜客气道。
  “不了嫂子,我回家吃。”小四知道他们分家了,不太好意思在嫂子家吃饭。
  小四走后不久,韩老二回家了,高翠喜跟他说了小四回家的事,韩老二心里同样不是滋味。
  兄弟四人,就自己混的最差!
  第56章 过年
  王红芬头一次用水龙头, 好奇地拧开关上,边拧边不由自主地笑起来:“哈哈,怪方便嘞。”
  半人高的水泥洗菜池, 不管是洗衣还是洗菜都可方便了。
  搬家第一顿饭,用的煤球炉子做的,
  想象是美好的, 实际上残酷的, 一顿饭做得王红芬差点气急败坏地骂娘,
  一个炉子先炒菜就不能做饭, 先做饭就不能炒菜。
  等菜好了,饭也凉了。
  这也就算了,关键是煤球炉子火力小哇, 一顿饭做了两小时。
  珍珍自己在楼上收拾自己的小窝呢, 三年了,终于有属于自己的床了,
  别说其他几个孩子了,就是她自己也新奇的要命呢。
  等她饿的不行了才想起来, 站在楼上的栏杆旁边喊道:“娘,饭好了没?”
  “好了!”王红芬回答的有气无力。
  这一顿饭简直是耗尽了她的心神,
  几口人围着桌子吃饭, 桌上就一碗冒着热气的大白菜粉条红烧肉,
  碗里的饭已经变成冷饭了。
  王红芬说:“不然给屋里起个大灶吧, 这炉子我实在用不惯。”
  火头小得吹口气就能灭, 农村的大柴火灶多好啊, 一个粗树根进去, 没几分钟, 那火旺的, 一大锅的水几分钟就滚了。
  炒完的菜放在灶台上还不会冷。
  “在村上用柴是自己去砍,这边你去哪里弄?”以前山就在家边,现在砍柴得出城去,光路上一来一回半天时间没有了。
  珍珍自己不做饭,装修的时候完全忘记了炉子这回事。
  重新砌个灶台对于方卫东来说不算什么,就是后续的柴火比较麻烦。
  “我们也弄个煤炭炉吧。带烟囱的。”韩铁柱看到有的人家的窗户里伸出根冒烟的管子,知道那个烧煤块或者是木柴的炉子。
  “没那么多票吧?”王红芬起身回房,拿回来一个牛皮纸颜色的小本本,珍珍凑过去,上面写着煤炭烧柴购买证,
  “咱家一个月可以买300块煤球,两个炉子肯定不够用,我看还是砌个大灶吧,有空的时候咱们自己去山上砍点柴。”
  “哪有时间啊!再说了,砍来的柴你堆哪儿??”
  两人正商议着,门被啪的推了开来,一道人影出现在门口。
  随着推门进来的人影还有一声响亮的:“娘、爹!”
  韩小四满腹委屈:“搬家怎么也不说声?”
  一家人团做在圆桌子旁,闻言齐刷刷地看向夫妻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