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纤细的手指坚硬的玉米粒间显得有些柔弱。每剥下一颗玉米,她都轻轻皱一下眉头,显然手被磨得有些疼。
  目光时不时瞟一眼乔语那边,眼底隐藏着几分不屑。
  时间到,众人停下,工作人员上前将几人剥好的玉米粒拿去称重。
  第一是乔语,第二是凌川也,依次是江望,秦骁,林依,向南与。
  乔语得到了优先选房的权利,接过导演手中的六张卡片,依次翻阅:“我选5号房。”
  轮到接下来的几人选房,凌川也选了6号,江望2号,秦骁4号,林依1号,向南与3号。
  导演:“123号房在二楼,456号房在三楼,现在请大家拿上你们剥的玉米粒,随工作人员去农户家,喂完鸡就可以回房休息,下午见。”
  六人拿上属于自己的那份簸箕,跟着工作人员往门外走。
  工作人员介绍:“村里家家户户都养鸡,我们选了三家农户去做饲料喂鸡,几位老师两两一组......额,我看几位老师很有默契,都分好了,那就按照这个组别跟我们走吧。”
  乔语走在前面,听到这有些愣,都分好了?一扭头,才看到凌川也就跟在她后面。
  冲她一个无辜的挑眉,似在说他也不知道这怎么回事。
  一旁的江望秦骁一组,林依向南与一组。
  几人对这样的临时分配都有些发懵,但也没说什么,毕竟不是什么大事。
  只有林依,目光意味不明地在乔语凌川也之间停留几秒。
  三组人在岔道口分开,跟着工作人员分别前往农户家。
  第8章
  乔语凌川也跟着工作人员踏进一户农家小院,接待的是一位大婶,脸上带着质朴的笑,热情地招呼几人进屋。
  院子一角,几袋饲料摆放得整整齐齐,一旁还放着石磨。
  大婶简单说了下流程,“先把这几样饲料在盆里混合后放到磨盘上碾碎,就可以喂鸡了。”
  在大婶的指导下,凌川也将手中的簸箕递给乔语后面无表情地撸起袖子,露出白皙却不失肌肉线条的小臂。
  铁盆看着沉重,他没有丝毫犹豫,双手稳稳扣住盆沿,将盆抬起,脚步沉稳地将大铁盆搬过来磨旁, “哐当”一声放在地上。
  直起身后朝着乔语手中的簸箕扬了扬下巴,乔语才回神将两人簸箕里的玉米粒“哗啦”一声倒入大铁盆。
  凌川也又拿起铁勺舀来豆粕、麦麸等饲料,一股脑倒进去。
  看他做这些行云流水,旁人眼中都是惊讶。
  乔语抿唇,拿起一旁的木铲,放进盆里,刚要搅动,另一只手出现在木铲顶端,耳边就传来凌川也低沉的声音:“我来。”
  没等乔语拒绝,凌川也夺过木铲搅动起来。
  乔语微窘,余光瞥见工作人员和大婶都投来惊喜的目光,她只好讪讪走开站到一侧。
  饲料在木铲的搅拌下,渐渐松散开来,开始均匀混合。
  几分钟后,在大婶的再次指导下,混合的饲料被铁勺舀起均匀铺洒在磨盘上。
  紧接着,凌川也双手握住磨杆,手臂肌肉紧绷,发力推动磨杆。磨盘在他的带动下,流畅地转动起来。
  随着磨盘转动,他的动作也越娴熟,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每一次推动,饲料均匀地被碾碎,簌簌落下。
  乔语看得很不是滋味,这活都他一个人干了,但是推动磨盘,她犹豫了,这可不是她能干得动的。
  就听一旁工作人员提醒,打趣道:“乔老师要不也去试试。”
  乔语:“......”
  还是逃不过。
  凌川也停下,投来几分挑衅的目光,微微偏着头:“来试试?”
  乔语讪笑着走向磨盘。
  她双手握住磨杆,用力推动,可磨盘只是象征性地动了一下。
  “......”
  她又调整姿势,双脚稳稳站定,弓起身子,使出浑身解数,咬着牙再次发力,磨盘终于缓缓转动起来,可动了半圈,又停了下来。
  是真重!
  凌川也双手抱胸,站在一旁,嘴角微微上扬,看她投来那可怜巴巴求助的目光,才抬脚走过去。
  站定在她身侧,同她一起握上磨杆:“一起,别想偷懒。”
  乔语腹诽。
  有了凌川也的助力,磨盘再次转动起来。两人一圈又一圈地跟随着磨盘转动。
  余光瞥向凌川也,他呼吸平稳,额头虽有汗珠,却不显得狼狈,反倒添了几分专注的魅力。
  磨盘停下,一大桶饲料准备完毕。
  在大婶的引导下,凌川也拎着木桶走向鸡舍,远远地,就能听到鸡群 “咯咯哒” 的叫声,一靠近鸡舍,鸡群都躁动起来,纷纷挤到围栏边。
  他将桶在鸡舍前“哐当”一声放下,径直迈开步子走向不远处的小木轧坐下。
  扬起下巴指挥着:“看你的了,乔老师。”
  乔语扯了扯唇:“行,凌老师,您受累了,好好休息。”
  她拿起桶里的木瓢,将饲料半勺半勺地舀进鸡舍里的食槽,均匀铺开,鸡群瞬间散开,低头啄食。
  ......
  回到海东小院,只剩两个孤零零的大行李箱摆在楼梯口,乔语便猜其于两组都已经回房休息。
  她没理身后跟着的凌川也,拎起行李箱就要上楼。
  “哟,这会儿来劲了。”身后传来凌川也戏虐的声调。
  乔语扭头瞪他:“你......不敢辛苦凌老师。”
  “呵,不差这会儿。”
  说罢凌川也上前接过她手中的行李箱,一手一个箱子往台阶上走。
  乔语心里嘀咕他嘴欠,面上却是含笑感激:“太谢谢凌老师了......”
  凌川也没理她,但她知道他肯定在心底嘲笑她。
  凌川也将她的行李箱放在5号房门前,玩味地说了句:“不客气。”
  转身推着自己行李箱回屋。
  乔语后知后觉被他耍了似的,看着他的6号房门开了又关,心底憋着一股火。
  ......
  乔语选的5号房是榻榻米,一进门黑色石纹的瓷砖铺地,一旁是干湿分离的洗漱间。
  再往前下一个台阶都铺上了浅色的榻榻米,编织的草席上放着一米八的床垫。
  往外是一扇宽大的玻璃门,阳光洒在床垫上,很是惬意。
  玻璃门外是个小阳台,摆放着几盆绿植和一把躺椅。
  乔语脱鞋踩上榻榻米,径直来到小阳台边,穿上提前备好的拖鞋。
  后院别有一番风景,大片青绿的草地中有一座秋千,绳索在微风中轻轻晃动。
  蜿蜒的石子路在草地间缠绕。
  路的两侧还长满了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野花,红的、粉的、紫的,肆意绽放,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
  再往后是一方方小菜园,有嫩绿的青菜,豆角,红润的番茄......
  远处是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菜花田,背靠群山延绵。
  ......
  下午三点。
  阳光斜斜照射在屋檐上,嘉宾们再次围坐在小院中,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油菜花香。
  几捆处理好泛着淡淡竹子清香的竹蔑摆放在嘉宾和导演中间。
  乔语第一反应就微微皱起眉,面对这些竹蔑,她可没什么好感,小时候看外婆编织竹篮很好玩,自己一上手却扎得满手刺。
  看着那些竹蔑乔语下意识收起了手攥在身后。
  凌川也瞥见她的小动作,唇角动了动。
  导演:“大家下午好,上午大家都用过簸箕。簸箕,是用大家眼前这一根根竹蔑编织而成,竹编的技法丰富多样,包括挑、压、穿、插、编、织等。
  竹编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一会儿,我们将体验非遗竹扇,体会纵横交错间的自然之美。
  下面有请非遗竹扇的传承人王晴老师为大家演示。”
  王晴四十来岁,着一身优雅的浅色旗袍朝大家走来,她笑着上前来和大家打完招呼便坐在对面开始讲解。
  “大家注意看。首先,先将一段胶带固定在桌面上,用于排列竹蔑......”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看着她手里的动作。
  她将一根根竹蔑尾部依次排列在胶带上,每根之间留有些许缝隙,排列了二十根。
  然后拿起一根竹蔑,挑二压二挑二压二直到穿过这一排,平铺好后往下拉到靠近胶带固定的位置。
  又拿起一根竹蔑重复以上的动作,一直循环编织,直到中间出现一个紧密的四四方方的竹编才停下。
  随后拿出带有扇子样式的图纸,用胶带将图纸粘贴在编织好的竹编上,接下来用剪刀顺着图纸的边缘开始剪,就得到一个和图纸形状一样的扇子雏形。
  再用白色布条对扇子边缘进行包边,最后在包边的布条拼接处卡上扇柄。
  一把非遗竹扇就制作完成。
  众人:“......”
  而后想起一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