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陛下,娘娘,外面的消息说,定国公府十天后大宴宾客。继续给老夫人祝寿。”胡公公低头小声说道。
萧景帝,许皇后......
“你没听错?是定国公府?还是给老夫人祝寿?”萧景帝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奴才没听错,真真的!
听说已经给各家下了帖子了!”胡公公继续说道。
萧景帝看了眼许皇后。
许皇后也是一脸震惊。
“她......又缺银子了?”萧景帝小声问道。
许皇后......
“额,陛下,也许槿妹妹是想着出口气呢!”许皇后猜测。
萧景帝一听,觉得这个理由更合理一点。
受了三年的委屈了,现在不委屈了,可不要出出气!
“既然这样,那朕这里也不能当不知道。
皇后啊,你和内府那边说一下,挑两件合适的摆件送过去。
另外......让小七送过去,你派人跟着就是了。
就代表朕和你过去看看的。
孤儿寡母的,老的老,小的小,是要有人给撑撑场子。”萧景帝笑道。
许皇后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萧景帝这是在补偿沈家这三年受的委屈呢!
“臣妾知道了,一定准备的妥当一点。
对了,陛下,七皇子已经三年没出过宫了,难得出去一次。
还是去定国公府,是不是可以让他在那里住一晚上呢!
定国公府孩子多,不像宫里,和七皇子同龄的只有六皇子,身子骨又不好。
七皇子想找人说说话都不容易。”许皇后突然说道。
“嗯,你说的也对,小七还是个孩子,趁着现在能玩,多玩玩吧!
那就让小七在定国公府住一天 吧!”萧景帝也答应了下来。
至于说那个提出来再办一次寿宴的上官槿,现在也在对定国公府的人洗脑。
“我们是定国公府,要讲诚信的。
上次老太太的生辰,那些客人们连礼都送来了,但是却只喝了杯茶就走了。
一口热乎的都没吃上。
我这心里太过意不去了。
这不是明摆着让大家吃亏吗?
定国公府不能干这种让大家吃亏的事情,我心里会不安的。
老太太也会不安的。”上官槿一副懊恼的样子。
一旁坐着的沈老夫人......
其实她挺心安的,不用请大家吃饭,还收了这么多礼,她觉得挺好的。
看,自己的那个小库房都要堆满了呢!
“槿儿呀!要不还是算了吧!大家都挺忙的,各家应该都不会在意的。
毕竟那天是有原因的。”沈老夫人还想劝。
办一次生辰多累啊!
府里上下都要忙,这不是折腾人吗!
“母亲,您放心,那天大家都知道您气晕过去了,好多人还没给您拜寿呢!
现在您已经大安了,正好让大家都看看。
不累的,操持这种事情,儿媳一点都不累的。”上官槿言辞恳切。
“那......就办?”
“办!必须办!也不费什么事!
冬麦,按照上次的那个单子,那些食材再准备一份。”上官槿笑道。
冬麦高兴的答应了。
哎呀,定国公府又要办宴席了呢!又要收好多礼了呢!
沈卿钥和沈卿钧那些孩子们想的却是。
母亲要靠着寿宴立威了!
真好!母亲能带着定国公府站起来真的太好了!
第34章 脸皮厚一点
上官槿想着再办一次老太太生辰还是受了冬麦的启发。
昨个儿晚上,上官槿带着萧景帝和许皇后的赏赐高调回府。
这一路上,吸引了不少人驻足。
上官槿就是要这个效果。
看!你们没话说了吧,天家和皇后都赏了定国公府这么多东西呢!
大家还有谁不明白的。
夹杂在看热闹人群里的各府小厮立刻就回去报信去了。
定国公府呢,大家也都兴高采烈的。
果然啊,这给老夫人办一次寿宴,定国公府的地位又上来了。
满京城那些勋贵人家的老太太老太爷过生辰,有几个能得到天家这么多赏赐的?
哦,安国公府的老夫人倒是得了赏赐呢,但那多数也是太后赏赐的好不好?
所以,在大家眼里,定国公府还是天家眼里第一位的。
遵守承诺,给满府上下所有人都多发了一个月的月钱后,上官槿就带着那些赏赐去了老太太屋里了。
“母亲,这些赏赐都是陛下和皇后娘娘赏您的,给您贺寿的。”上官槿将那些贺礼在沈老夫人的屋里一起摆开。
沈老夫人看的眼都花了。
她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的,都不知道该怎么欢喜了。
“这个好!这个好!”沈老夫人在那尊玉观音和金寿星面前站着不动了。
上官槿和满屋子的丫鬟妈妈们都想笑。
老太太还是最喜欢玉的和金的。
“槿儿,这个,等你祖父过生辰的时候,给你祖父送过去,你祖父是个文人,肯定喜欢这个。”沈老夫人指着那个仙鹤木雕说道。
“还有这个刺绣,等你祖母生辰的时候,给她送去。
你祖母一向喜欢刺绣这些东西,把这个给她送去,她指定喜欢。”沈老夫人又指了指那幅麻姑拜寿的绣品。
上官槿笑着应了下来。
老太太记忆不错,这些礼物中,上官老太爷和上官老夫人最喜欢的肯定是那个仙鹤木雕和麻姑拜寿。
“呀,天家的赏赐应该可以转送别家吧!”沈老夫人有点不太确定。
“能的!上次我母亲送来的那尊金镶玉的寿星公,不就是先太后赐给祖母的祖母的?
放心吧,母亲,可以送的。”上官槿说道。
沈老夫人这才放心的又围着那些贺礼看了又看。
“嗯,这些咱就不往外卖了,除了刚刚那些,玉的和金的咱自己留下来,其他的都留着送人。
天家赐的,这是多大的体面啊!
这样你给别家准备贺礼的时候,这一样就能抵上别人四五样了。”沈老夫人笑着说道。
上官槿也是这么想的。
瓷器什么的都准备当贺礼吧!
跟着来的冬麦也是一脸高兴。
刚刚小姐回来的时候,给她塞了一大把的银票呢!
足足一万两。
小姐这次进宫不止是把国公爷的三年俸禄要了回来,连辛姨娘三年的生活费都要了回来。
小姐厉害啊!
一出手就能收回这么多银子,这不会就是抓银子的手吧!
不过,就是有点可惜。
要是小姐早点进宫的话,天家早点把这些东西赏赐出来,定国公府就能少受点委屈了。
这样的话,各家送来的贺礼也能更多一点了。
“哎!”冬麦不由自主叹了口气。
这一声叹息把屋子里的人都吓了一跳。
一向天塌了都不耽误她睡觉的冬麦居然也会叹气了?
“冬姨娘,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吗?”沈老夫人赶紧问道。
“是啊,冬麦,怎么了?好好的叹气干嘛!”上官槿也很好奇。
冬麦一见大家都这么看着自己,忙摆了摆手。
“我没事的,刚刚就是有点感慨而已。”
“有点感慨?好好的感慨干嘛!”上官槿忍不住笑道。
冬麦又不由自主的叹了口气。
“小姐,我刚刚想的是,要是天家的这些赏赐在我们府里办寿宴之前送来的话,那些人家估计也不敢瞧不起我们府里。
像武定侯府肯定不敢用那些贺礼来糊弄我们!”冬麦小声说道。
大家都默不作声。
只有上官槿觉得有点心疼。
是啊,要是自己早点进宫打秋风的话,那些人家肯定会把贺礼加码的。
哎,要是能重来一次就好了......
等会儿......
重来是不能重来了,自己又不能把时光往回拉两个节点。
但是这重办一次也不是不能的......
毕竟......那天大家在定国公府只是喝了口茶,并没有吃上席啊!
这多不好!
人家毕竟都送了那么多的贺礼了,这一口可口的饭菜不让人吃,那也太过分了吧!
定国公府是本分人家,可干不出那种让人家辛苦跑一趟,却一口饭都吃不上的事情。
所以,老夫人的生辰宴绝对有必要再办一次。
至于那些人家来,是不是空手来......
呵呵,上官槿知道,只要自己重新给老太太办寿宴了,那些人家就肯定会来。
而且不会空着手来......
所以,这才有了上官槿和大家说,要重新再办一次寿宴的事情。
不就是脸皮厚一点吗!
人家不是常说,脸皮薄,吃不着,脸皮厚,吃大肉吗!
萧景帝,许皇后......
“你没听错?是定国公府?还是给老夫人祝寿?”萧景帝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奴才没听错,真真的!
听说已经给各家下了帖子了!”胡公公继续说道。
萧景帝看了眼许皇后。
许皇后也是一脸震惊。
“她......又缺银子了?”萧景帝小声问道。
许皇后......
“额,陛下,也许槿妹妹是想着出口气呢!”许皇后猜测。
萧景帝一听,觉得这个理由更合理一点。
受了三年的委屈了,现在不委屈了,可不要出出气!
“既然这样,那朕这里也不能当不知道。
皇后啊,你和内府那边说一下,挑两件合适的摆件送过去。
另外......让小七送过去,你派人跟着就是了。
就代表朕和你过去看看的。
孤儿寡母的,老的老,小的小,是要有人给撑撑场子。”萧景帝笑道。
许皇后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萧景帝这是在补偿沈家这三年受的委屈呢!
“臣妾知道了,一定准备的妥当一点。
对了,陛下,七皇子已经三年没出过宫了,难得出去一次。
还是去定国公府,是不是可以让他在那里住一晚上呢!
定国公府孩子多,不像宫里,和七皇子同龄的只有六皇子,身子骨又不好。
七皇子想找人说说话都不容易。”许皇后突然说道。
“嗯,你说的也对,小七还是个孩子,趁着现在能玩,多玩玩吧!
那就让小七在定国公府住一天 吧!”萧景帝也答应了下来。
至于说那个提出来再办一次寿宴的上官槿,现在也在对定国公府的人洗脑。
“我们是定国公府,要讲诚信的。
上次老太太的生辰,那些客人们连礼都送来了,但是却只喝了杯茶就走了。
一口热乎的都没吃上。
我这心里太过意不去了。
这不是明摆着让大家吃亏吗?
定国公府不能干这种让大家吃亏的事情,我心里会不安的。
老太太也会不安的。”上官槿一副懊恼的样子。
一旁坐着的沈老夫人......
其实她挺心安的,不用请大家吃饭,还收了这么多礼,她觉得挺好的。
看,自己的那个小库房都要堆满了呢!
“槿儿呀!要不还是算了吧!大家都挺忙的,各家应该都不会在意的。
毕竟那天是有原因的。”沈老夫人还想劝。
办一次生辰多累啊!
府里上下都要忙,这不是折腾人吗!
“母亲,您放心,那天大家都知道您气晕过去了,好多人还没给您拜寿呢!
现在您已经大安了,正好让大家都看看。
不累的,操持这种事情,儿媳一点都不累的。”上官槿言辞恳切。
“那......就办?”
“办!必须办!也不费什么事!
冬麦,按照上次的那个单子,那些食材再准备一份。”上官槿笑道。
冬麦高兴的答应了。
哎呀,定国公府又要办宴席了呢!又要收好多礼了呢!
沈卿钥和沈卿钧那些孩子们想的却是。
母亲要靠着寿宴立威了!
真好!母亲能带着定国公府站起来真的太好了!
第34章 脸皮厚一点
上官槿想着再办一次老太太生辰还是受了冬麦的启发。
昨个儿晚上,上官槿带着萧景帝和许皇后的赏赐高调回府。
这一路上,吸引了不少人驻足。
上官槿就是要这个效果。
看!你们没话说了吧,天家和皇后都赏了定国公府这么多东西呢!
大家还有谁不明白的。
夹杂在看热闹人群里的各府小厮立刻就回去报信去了。
定国公府呢,大家也都兴高采烈的。
果然啊,这给老夫人办一次寿宴,定国公府的地位又上来了。
满京城那些勋贵人家的老太太老太爷过生辰,有几个能得到天家这么多赏赐的?
哦,安国公府的老夫人倒是得了赏赐呢,但那多数也是太后赏赐的好不好?
所以,在大家眼里,定国公府还是天家眼里第一位的。
遵守承诺,给满府上下所有人都多发了一个月的月钱后,上官槿就带着那些赏赐去了老太太屋里了。
“母亲,这些赏赐都是陛下和皇后娘娘赏您的,给您贺寿的。”上官槿将那些贺礼在沈老夫人的屋里一起摆开。
沈老夫人看的眼都花了。
她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的,都不知道该怎么欢喜了。
“这个好!这个好!”沈老夫人在那尊玉观音和金寿星面前站着不动了。
上官槿和满屋子的丫鬟妈妈们都想笑。
老太太还是最喜欢玉的和金的。
“槿儿,这个,等你祖父过生辰的时候,给你祖父送过去,你祖父是个文人,肯定喜欢这个。”沈老夫人指着那个仙鹤木雕说道。
“还有这个刺绣,等你祖母生辰的时候,给她送去。
你祖母一向喜欢刺绣这些东西,把这个给她送去,她指定喜欢。”沈老夫人又指了指那幅麻姑拜寿的绣品。
上官槿笑着应了下来。
老太太记忆不错,这些礼物中,上官老太爷和上官老夫人最喜欢的肯定是那个仙鹤木雕和麻姑拜寿。
“呀,天家的赏赐应该可以转送别家吧!”沈老夫人有点不太确定。
“能的!上次我母亲送来的那尊金镶玉的寿星公,不就是先太后赐给祖母的祖母的?
放心吧,母亲,可以送的。”上官槿说道。
沈老夫人这才放心的又围着那些贺礼看了又看。
“嗯,这些咱就不往外卖了,除了刚刚那些,玉的和金的咱自己留下来,其他的都留着送人。
天家赐的,这是多大的体面啊!
这样你给别家准备贺礼的时候,这一样就能抵上别人四五样了。”沈老夫人笑着说道。
上官槿也是这么想的。
瓷器什么的都准备当贺礼吧!
跟着来的冬麦也是一脸高兴。
刚刚小姐回来的时候,给她塞了一大把的银票呢!
足足一万两。
小姐这次进宫不止是把国公爷的三年俸禄要了回来,连辛姨娘三年的生活费都要了回来。
小姐厉害啊!
一出手就能收回这么多银子,这不会就是抓银子的手吧!
不过,就是有点可惜。
要是小姐早点进宫的话,天家早点把这些东西赏赐出来,定国公府就能少受点委屈了。
这样的话,各家送来的贺礼也能更多一点了。
“哎!”冬麦不由自主叹了口气。
这一声叹息把屋子里的人都吓了一跳。
一向天塌了都不耽误她睡觉的冬麦居然也会叹气了?
“冬姨娘,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吗?”沈老夫人赶紧问道。
“是啊,冬麦,怎么了?好好的叹气干嘛!”上官槿也很好奇。
冬麦一见大家都这么看着自己,忙摆了摆手。
“我没事的,刚刚就是有点感慨而已。”
“有点感慨?好好的感慨干嘛!”上官槿忍不住笑道。
冬麦又不由自主的叹了口气。
“小姐,我刚刚想的是,要是天家的这些赏赐在我们府里办寿宴之前送来的话,那些人家估计也不敢瞧不起我们府里。
像武定侯府肯定不敢用那些贺礼来糊弄我们!”冬麦小声说道。
大家都默不作声。
只有上官槿觉得有点心疼。
是啊,要是自己早点进宫打秋风的话,那些人家肯定会把贺礼加码的。
哎,要是能重来一次就好了......
等会儿......
重来是不能重来了,自己又不能把时光往回拉两个节点。
但是这重办一次也不是不能的......
毕竟......那天大家在定国公府只是喝了口茶,并没有吃上席啊!
这多不好!
人家毕竟都送了那么多的贺礼了,这一口可口的饭菜不让人吃,那也太过分了吧!
定国公府是本分人家,可干不出那种让人家辛苦跑一趟,却一口饭都吃不上的事情。
所以,老夫人的生辰宴绝对有必要再办一次。
至于那些人家来,是不是空手来......
呵呵,上官槿知道,只要自己重新给老太太办寿宴了,那些人家就肯定会来。
而且不会空着手来......
所以,这才有了上官槿和大家说,要重新再办一次寿宴的事情。
不就是脸皮厚一点吗!
人家不是常说,脸皮薄,吃不着,脸皮厚,吃大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