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国公爷失踪三年了,外面传言越来越过分,但只要国公府不发丧,国公爷就只是失踪。
  边关嘛!失踪个七八年的也不是不行。
  只要不发丧,这定国公府就还是定国公府,爵位不变。
  要是发丧了,那就是定国公府自己认了国公爷没了。
  那时候定国公府还是不是国公府可就说不定了。
  毕竟现在小主子们年龄还小不说,这即使是小主子袭爵,那品阶按照惯例,也是要降上一级的。
  更何况小主子们都那么小,还没有任何的功绩可言。
  所以,这时候国公府什么都不认最好,这样,即使国公爷失踪了,那国公府依旧是那个国公府。
  至于以后......
  来日方长,等小主子们都大了,慢慢谋划就是了。
  想到这,林妈妈不禁钦佩的看着上官槿。
  到底是上官老夫人和夫人调教出来的大小姐。
  这想的就是比一般人要多,也长远,不愧是当家的国公夫人。
  而冬麦呢,也觉得自己好像想明白了。
  小姐的意思就是先不要扒拉死人的,要扒拉也是先扒拉活人的。
  国公府有名有姓这么多活人呢,谁不过生辰?
  等活人的都扒拉完了,再扒拉死人的就是了。
  没听小姐刚刚说了嘛,国公爷的事情,以后再说。
  “小姐,您说的对,就先给老夫人过寿,国公爷的事情以后再说。”冬麦立刻附和。
  “那你帮我安排下去,这下面国公府的主要事情就是给老夫人过寿,知道了吗?
  林妈妈,你带着冬麦,还有春桃她们一起忙。
  有什么问题不好解决了就来告诉我,我们一起商量。”上官槿说道。
  林妈妈和冬麦都点头应承了下来。
  国公府好久没有热闹的事情了,大家终于又要忙起来了。
  看着林妈妈和冬麦两人走了,喝了一口小丫鬟送上来的茶,上官槿长呼了一口气。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
  没钱了就想着办法找钱就是了。
  目前看来,这回流资金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大宴宾客了。
  上官槿已经想着等老夫人生辰那天,定国公府收到的贺礼摆满院子的盛况了。
  不过,在这之前,上官槿还要解决一些小事情。
  比如说,和老夫人说一下,她的生辰要提前的事情。
  想到这,上官槿看了下外面的日头,太阳已经下山了,老夫人那里应该用完晚膳了吧!
  于是,上官槿又喝了一口茶,在丫鬟的伺候下,穿上一层又一层的衣服,去了老夫人屋里。
  定国公府的老夫人是个老实和善的人。
  上官槿嫁进来后,这位老夫人可从来都没摆过婆婆的款。
  立规矩那更是没有的事情。
  老夫人对自己那些老姊妹说的是,上官家是清流中的清流,各种规矩肯定比他们这种泥腿子出身的人家要强。
  她给儿媳妇立规矩?
  没得让人笑话。
  所以,上官槿一进了定国公府,就拿下了管家大权。
  即使定国公失踪的消息传来了,老夫人也就是哭了几天,然后再上官槿的劝慰下,很快就认定了,自己的大儿子只是失踪。
  又没有确切的消息传来,反正她就是认定了大儿子还活着。
  老夫人的院子在国公府最好的位置。
  院子很大,伺候的人也不少。
  虽然这几年国公府日子有点艰难,但原来的上官槿并没有削减老夫人的用度。
  稳步跨进老夫人的院子,不管是小丫鬟还是负责洒扫的老妈妈们,都恭敬的对着上官槿行礼。
  上官槿进了堂屋,老夫人正斜靠在贵妃榻上。
  见上官槿进来,忙坐直了身体。
  “槿儿,你这个时候怎么来了?有什么事情让小丫头过来说一声就好了。”老夫人一脸的慈祥。
  上官槿笑笑,在老夫人跟前的一张圈椅上坐了下来。
  “母亲用完晚膳了?
  这有一件事情要和母亲说一下,就是您今年生辰的事情。”
  沈老夫人笑笑,忙说道,“听说了,刚刚我院子里才传来的消息,说是十天后。
  怎么突然这么急了?是有什么讲究吗?”
  上官槿笑笑,忙解释了一下。
  “找了大师算过的,说是生辰提前过也是有的。
  而且十天后的日子是个好日子。
  大师说了,那天家里最有福气的人过生日的话,家里肯定会一帆风顺的。”
  老夫人一听,一下子就精神了。
  “真的?
  大师说的肯定 不会错。
  槿儿,你做的对,现在沈家最重要的是要把日子过起来。
  你放心去操办,有什么需要我出马的遣人老知会我一声就成。”
  第5章 沈老夫人的体己
  沈老夫人的态度很真挚,真挚到上官槿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没办法,给老夫人做寿是最好的选择了。
  不管是哪家,只要是有往来的,肯定都要走这一遭。
  只要来了,就不能空手来,这之前送出去的那些贺礼不就都回来了?
  又陪着沈老夫人说了几句闲话,问了一下起居日常,上官槿就准备回来了。
  只是在站起来的时候,沈老夫人拉住了她。
  “你们都先出去,我和夫人有几句话要说。”
  上官槿一愣,以为沈老夫人又要问定国公的消息。
  看着屋内的大小丫鬟都退出去了,上官槿正想再安慰一下沈老夫人。
  沈老夫人却是冲她摆摆手,然后从靠着的那个软枕里面摸了摸。
  好一会儿才摸出一个半旧的小荷包出来。
  她当着上官槿的面将荷包打开,将里面的东西掏了出来。
  上官槿定睛一看,好像是几张银票。
  “槿儿,我们沈家娶你当媳妇了,是沈家的福气。
  以前怀琛在的时候,国公府的日子还过得去。
  三年前......”
  上官槿不知道老夫人突然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哦,她嘴里的怀琛就是失踪了三年的定国公沈怀琛,
  “算了,我也不说这些了,事已至此,说再多也没什么用。
  这三年不止是我的日子过的苦,我知道,你的日子过的更苦。
  你心里比谁都苦。
  你要咬着牙把整个国公府撑起来。
  我呢,就是一个没见识的老太婆,什么都不懂,在你的照顾下才能过上老封君的日子的。
  我能看出来,现在国公府的日子不好过,你这又要给我做寿。
  我也知道,你这是要给国公府挣面子,让沈家在京城能站得住脚。
  但这家里日益艰难我也知道。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帮衬你。
  这是我这么多年来存的体己银子,平时月例什么的我也用不着,都存在这了。
  一共是三千八百两银子。
  还有,我还有两个大箱子,里面都是这些年你们送的 一些之前的玩意儿,钥匙在邱妈妈那里。
  等晚上没什么人的,我让邱妈妈找两个粗使婆子,抬到你院子去。
  你呀,找个不那么有名的当铺,当了银子,别让人看见。”
  说完这些,沈老夫人就把荷包里的银票往上官槿手里塞。
  上官槿看着手里的银票愣了好一会儿。
  “母亲,您......您把这些都给我了,您以后用什么啊?”上官槿下意识的问道。
  沈老夫人笑笑,把那个软枕拍了拍,又放到身后靠着。
  “以前你不是让外面的人给我融了好多的小金银馃子吗?
  我留了一匣子呢,留着给孩子们当个小玩意,或者打赏都够用了。
  还有,我还留了一个妆奁盒的首饰玉佩。
  留着以后钥丫头和钰丫头添妆,还有钧哥儿,铭哥儿,锐哥儿几个娶媳妇的时候用。
  你放心,我还留了一点的。”沈老夫人笑道。
  上官槿感觉手里的银票有点烫手。
  她想都不想就把银票又给沈老夫人塞了回去。
  “母亲,这是您的体己银子,我不能要,您拿回去。
  还有,您的那些小玩意儿,也都自己收着。”
  沈老夫人一听,有点急了。
  “这怎么能行呢?
  虽然我不当家了,但是这府里每年花销多少我还是知道的。
  特别是这三年来,府里进项少,开销大,这着人去边关寻怀琛又花了不少。
  总不能让你一直拿嫁妆来贴补沈家啊!”
  看着沈老夫人这着急的模样,上官槿赶忙握住她的手。
  “母亲,您心里的账没错。
  但国公府还真没到要用到您的体己银子的时候。
  我肯定会把国公府的日子过起来的,您的这些银子都收好了。
  您信我吗?”上官槿认真的看着沈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