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偏偏,帝王铁了心就是要立温氏为后。
  他眸色冰冷含戾地扫了一眼台阶下的文臣百官,“她屡次救朕的性命,于朕来说,是恩人,也是福星,朕迎娶朕的命定之人有何错?”
  “莫不是你们一个个都盼着朕早点死?好篡了这大元的江山吗?”
  这罪名可太严重了!
  朝臣们慌忙跪下请罪表忠心。
  即便文臣权贵有不少不满暴君的专制霸道不受控,但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只要成渊帝在位一日,他们就必须跪拜他、效忠他,否则就是大逆不道、遗臭万年的乱臣贼子。
  只是,百官不信,温氏一个内宅弱女子,怎么能几次三番地救下陛下?
  后来,他们才知,温氏曾意外发现帝王用的香中有问题,这是一恩。
  还有就是上次的帝王遇刺……
  三月初一那日,陛下微服私访归云观找天风道长论道,午后在道观后山散步时,遇到一群刺客截杀,意外掉落到一处山涧里。
  刚好温氏就在附近采药,及时救了受伤的皇帝,帮他医治,才叫陛下得以安然无恙地回宫。
  文武百官:“……”
  好老土的美救英雄剧情!
  他们怎么不知道的?
  哦,那几日,帝王因遇刺而震怒,京城血腥味冲天,人人自危,谁还敢去探究陛下失踪的几天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被当成是同党怎么办?
  不过,有些官员突然想起来了,就在初二那天,温府挂上了白幡,说是祭奠温立良的大孙女,曾经宣武侯世子夫人,如今在归云观带发修行的温氏。
  啊哈?
  该不会是温氏失踪后,她的婢女去温家求助,然后温家二话不说就直接宣判了温氏的死讯吧?
  百官大概能猜出温家是个什么想法。
  他们认为温氏一个和离女,本就有辱门风,现在又失踪了,连最后的贞洁也不保。
  温家即便没落了,也是书香门第,怎么可能接受那种不洁之女?
  不管温欣死没死?
  温家都当她死了!
  怕是真没死,等她回来,温家也会上门逼死她吧?
  啧啧,这温家可真是不干人事啊!
  怎么说也是血缘至亲,何况她已经在道观修行了,即便再重规矩的人家,也会想着找回她,最多就是让她彻底出家了,不会真要人命。
  然而这温家……温立良是把自己的亲孙女当成仇敌了吧?
  不过,温家怕是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温氏会有那样大的造化,竟然救了陛下,还令陛下倾心吧?
  说起来,本就因着宣武侯府的事情,皇帝对温氏记忆颇深,一次两次的救命之恩下来,帝王就有意识地接近她,渐渐发现她琴棋书画皆通,是个蕙质兰心的女子。
  皇帝也是正常男人,对着那样一个清丽脱俗的女子怎么可能不动心?
  而且佳人早已和离,独自一人,正好趁了陛下的心意。
  第88章
  文武百官沉默了!
  不管温氏是否心机有意地接近帝王,但她的确成功了。
  她几次救下帝王也确实有功劳。
  谁知她是不是真的是帝王的福星?
  如果是,他们百般阻挠她入宫,皇帝要是不小心出了什么事情,不就刚好证明他们有不臣之心,到时候,被帝王清算,世人都不会帮他们喊冤的。
  最后,百官退一步,陛下可以迎温氏入宫封妃,但皇后之位,温氏实在德不配位。
  成渊帝直接把喊得最大声的那个官员给下了诏狱。
  百官也怒了!
  这暴君简直蛮横无理、肆意妄为。
  他真以为整个帝国就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吗?
  没有他们这些官员,偌大帝国如何运作起来?
  为了一个女人,他竟要与天下为敌?
  不怕大元灭在他手里吗?
  昏君!
  然而,官员们罢工,成渊帝根本就不怵,他手下早已收罗一群能人,三教九流都有,只要有能力就行。
  加之成渊帝还培养了一批文武全能的宦官。
  当即,他便让那些宦官接替罢工的官员们,由他们来撑起整个帝国的运作。
  宦官们关系简单,隶属帝王,不似文臣权贵势力网盘根错节,往往皇帝发布一条律令,下面就要各种磨蹭,若是危及那些人的利益,还要被搁浅。
  成渊帝早看不惯帝国迟缓低效的运行制度了。
  他登基两年,一直暗中蓄力,准备打击文官和地主富绅,收回被这些阶级集团霸占的帝国土地和财富。
  此次后位之争,是成渊帝为自己心爱的女子而战,也是帝王与阶级集团首次爆发的全面战争。
  成渊帝的底气就在于,整个天下是他自己打下来的,手握兵权的君王腰杆子就是特别硬。
  加之他天纵奇才、城府极深,早有准备,一时间倒是稳占上风。
  反而是权贵和文官们的阵营被打得手忙脚乱,下属官员一个个被清算,人心不稳,集团利益动荡,内部慢慢地开始产生了分歧。
  皇帝不就想娶个皇后吗?
  那是皇家的事情,他们上赶着争个头破血流干什么?
  最后皇后也不会出在他们这些三、四品官员的家里啊!
  但他们却要为了前头那些大佬们的利益被革职,十年寒窗苦读、多年官场奋斗的成果全化作泡影,严重的还要被抄家流放,这不是猪八戒端盘子——费力不讨好,谁受得住?
  渐渐的,已经有人开始倒向皇帝了。
  只是权贵文官并没有屈服,一副要跟帝王刚到底的姿势。
  铁打的君王,流水的权贵,最后江山没了,看谁损失更大?
  ……
  京城里暗流汹涌,风雨欲来。
  桃花庄园却依然岁月静好,不受半点波及,温欣作为当事人,日子过得很是悠然自在。
  成渊帝千方百计地护着她在一片腥风血雨里能安然无恙。
  任何阴暗斗争他都会为她挡掉。
  她只需要等着风光登上后位,与他并肩站在权利之巅就足够了。
  但,纵然桃花庄园再平静,温欣多少也能敏锐地察觉到外面的风波。
  成渊帝每日都有来桃花庄园看她,神色也一如既往没有改变,可她怎么可能没注意到他眼下积累的青灰呢?
  想来这段时间里,他定是殚精竭虑,再这样下去,身体如何受得住?
  只是,每次对上他明亮至极的目光,温欣什么话都说不出了。
  为她而战,他心甘情愿、所向披靡!
  温欣又怎么舍得伤他的心?
  她越发在桃花庄园里深居简出了,只希望不要给他添麻烦、让他还要分心担忧她才好。
  这日,莫直给她送了一封信,是温家送过来的。
  温欣沉默以对,小怜却冷笑连连。
  先前温家有多绝情,以为她们不知道吗?
  现在,眼看着小姐要飞黄腾达了,他们就没脸没皮地想扒拉上来了?
  真是贱到骨子里头去!
  莫直恭敬地对温欣说:“夫人若是不想见,可以不用理会他们的。”
  温欣微微摇头,还是把信拆开。
  温立良不愧是做过首辅的,很会揣摩人心,没打什么感情牌,直截了当地提了温欣父母的遗物,说是想将它们还给她。
  温欣可以不理会温家如何,却无法放任父母的遗物不管。
  她早已想将它们拿回来,只是从前,她人微言轻,温家根本不当她是一回事,霸占着不给,她也无可奈何。
  如今……
  温欣咬着唇,把信件给莫直看,犹豫地问:“我现在去京城稳妥吗?”
  “莫先生,请你一定要如实告知,不要为了满足我的愿望,而连累其他人。”
  莫直闻言,表情很温和,心里感慨,不怪陛下将眼前的少女放在心尖尖上的,纵然与天下为敌,也不愿委屈她半分。
  实在是她太乖巧懂事了,永远散发着温暖干净的光芒。
  哪个行走于黑暗中的人能拒绝得了?
  他笑道:“有东厂和西厂把控,五城兵马司和京畿营护卫,京城内外现在很安全,夫人想回京就回,没什么妨碍的。”
  除非那些权贵文臣想与皇帝彻底撕破脸皮,大家同归于尽,否则他们没胆子动夫人的。
  在莫直的再三保证下,温欣才稍稍安心,打算回温家一趟。
  不过,她让莫直先别告诉成渊帝。
  他现在应该是极忙的,不要再为了她的事情分心了。
  有莫直这位西厂厂公在,温家就只能瑟瑟发抖地趴在地上。
  ……
  一辆宝马香车停在温府门口。
  年过六旬的温立良带着继室洪氏,还有一众子女后辈在门口恭迎。
  当他们看到那令人闻风丧胆的大宦官莫直竟然骑马护卫在马车左右,脸上的表情就更绷紧几分。
  温欣在帝王的心里的份量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