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父亲那句恶毒的话,如同最阴冷的毒液,在她血管里蔓延,冻结了所有的感知,只剩下无边无际的荒芜和自我怀疑。
就在意识快要被这片黑暗彻底吞噬时,枕边一抹明亮的绿,突兀地撞入了她低垂的、空洞的视野。
是那个代表着黎予的、笑容灿烂的棉花玩偶。
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圆圆的脸上,针线绣出的月牙眼弯着,仿佛在无声地凝视着她,带着黎予特有的、毫无阴霾的温暖和固执的生机。
一瞬间,那个在江边因为她一句“喜欢烟花”就兴奋地跑去买烟花的黎予。
那个在雨里给她撑伞的黎予。
那个笨拙地缝制出这两个玩偶的黎予。
那个说“想抱的时候就有‘我们’”的黎予……
无数个黎予的画面,带着磅礴的生命力,强行冲破了厚重的冰层,照进了她几乎要放弃的世界。
“没有人能‘救’你,我也不能。真正能把你从那个黑暗泥潭里拉出来的,只有你自己。”
黎予曾经说过的话,在此刻清晰地回响在耳边。是啊,能救她的,只有自己。
如果她现在倒下了,放弃了,那黎予所有的陪伴、所有的等待、所有的相信,又算什么?她不能让那个把她从深渊边一次次拉回来的女孩失望,不能让那个用尽全力温暖她的人,最终只换来一片冰冷的虚无。
一股微弱却极其坚韧的力量,从那抹紫色中,从那些温暖的回忆里,生生不息地汲取出来。她不能死。她不能放弃。她还有约定,还有想要并肩同行的人,还有想要抵达的、有黎予在的未来。
她极其缓慢地、用尽了全身力气,抬起了仿佛有千斤重的头。眼神依旧破碎,脸色苍白如纸,但眼底最深的地方,那簇名为“为了黎予”的火苗,艰难地、顽强地重新点燃了。
她扶着墙壁,颤抖着站起身,踉跄地走到床边,拿起了手机。开机,无视了所有来自耿峰的未接来电和辱骂短信,径直点开了与黎予的对话框。
她需要告诉她。她不能一个人承受这一切。
手指在屏幕上缓慢地移动,她尽量用最平和的语气,省略了最伤人的细节:
『和我爸说了复读的事。吵得很厉害。他说不会再给我任何支持。』
消息发出去后,她脱力般地坐在床沿,等待着。几乎是在下一秒,视频通话的请求就弹了出来,急促的铃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惊心。
耿星语深吸一口气,努力想平复一下情绪,才按下了接听。
屏幕亮起,黎予的脸瞬间占满了屏幕,她的背景似乎是宿舍,但她的脸上写满了毫不掩饰的焦急和担忧,声音又急又痛:
“你怎么样了?他现在还在骂你吗?你没事吧?!”
耿星语看着屏幕里那双盛满了关切和心疼的眼睛,鼻腔一酸,差点又要落泪。她强行忍住,偏过头,避开了黎予直接的视线,声音低哑却尽量平稳地回道:
“……没什么大问题。就是……吵了一架。已经结束了。”
她试图轻描淡写,但那浓重的鼻音、泛红的眼眶,以及脸上无法掩饰的、仿佛被抽空了所有生气的疲惫和苍白,根本骗不过黎予。
黎予的心狠狠揪紧了。她太了解耿星语,她的“没什么大问题”往往意味着问题已经严重到让她习惯性地自我封闭和承受。
看着她那副明明已经摇摇欲坠却还要强装镇定的样子,黎予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所有的理智和权衡在瞬间都被抛到了脑后。
“你等着。”黎予的声音忽然变得异常冷静和果断,甚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
耿星语还没反应过来她是什么意思,就看到屏幕那头的黎予已经开始快速动作起来。
“黎予?你在干嘛?”耿星语有些茫然地唤了她一声。
“我查一下最快的航班。”黎予头也不抬,语气专注而迅速,“你别挂,就这样开着。”
“你不用……”耿星语下意识地想阻止,她觉得这样太兴师动众,太麻烦黎予了。
“你等一下,”黎予难得用如此强硬的语气打断她,目光从手机屏幕抬起,深深地看了耿星语一眼,那眼神里充满了心痛和一种近乎破釜沉舟的坚定,“姐姐,好好待在房间里,哪里也别去,等我。”
第96章 奔赴
说完,她不再给耿星语任何反驳的机会,迅速下单、支付。整个过程快得惊人。然后,她将手机拿稳,对着屏幕,清晰地说道:
“我买了最近一班去昆城的机票,晚上十一点到。你现在,去洗把脸,然后到床上躺着,或者坐着,怎么舒服怎么来。保持视频畅通,我要看着你。”
耿星语看着她一系列行云流水、不容置疑的操作,听着她带着强硬却充满保护欲的话语,所有伪装的坚强在这一刻彻底土崩瓦解。
泪水终于冲破了堤坝,无声地汹涌而下。
但这一次,不再是纯粹的绝望和冰冷,那泪水里,混杂了太多难以言喻的情绪——被理解的委屈,被珍视的感动,以及……
一种终于不用再独自硬扛的、巨大的安心感。
她看着屏幕里那个为了她,毫不犹豫跨越千里奔赴的女孩,哽咽着,极其缓慢地点了点头。
“好。”她用一个带着浓重哭腔的单音,回应了那份不容拒绝的守护。
黎予看着屏幕里终于肯卸下伪装、脆弱流泪的耿星语,心疼得无以复加,语气也瞬间柔软了下来:“别怕,我很快就到。”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视频一直没有挂断。黎予一边匆忙地往背包里塞行李,一边时不时地跟耿星语说话,有时是叮嘱她喝点热水,有时是跟她讲自己路上看到的趣事,试图分散她的注意力。
而耿星语就依言靠在床头,听着黎予的声音,看着她为自己忙碌的身影,仿佛在冰冷的海水中,抓住了一根最坚实的浮木。
当黎予背着简单的行囊,带着一身风尘和夜晚的凉意,真正站在耿星语出租屋门口时,已经是深夜。
门几乎是立刻就被从里面打开了。
耿星语站在门后,穿着单薄的睡衣,眼睛红肿,脸色苍白,像一只受惊后久久无法回神的小鹿。
黎予什么也没问,一步跨进门内,毫不犹豫地张开双臂,将眼前这个脆弱得仿佛一碰即碎的人,紧紧地、用力地拥入了怀中。
她的怀抱带着室外的微凉,却有着足以驱散一切严寒的、滚烫的温度和力量。
耿星语的身体先是僵硬了一瞬,随即,整个人如同被抽走了所有骨头般,彻底软了下来,将全身的重量都交付给了这个怀抱。
她把脸深深埋进黎予的肩窝,闻着她身上熟悉又令人安心的气息,一直强撑着的、紧绷的神经终于彻底松弛下来。
她没有再哭,只是用尽全身力气回抱住黎予,仿佛要将自己融入对方的骨血之中。
黎予感受到怀里人细微的颤抖和全然依赖的姿态,心疼地收紧了手臂,在她耳边,用最轻柔却最坚定的声音,一字一句地说:
“我来了。”
“别怕,我在这里。”
“什么都别想,我会陪着你。”
在这个充满绝望的夜晚,黎予的奔赴,像一道划破厚重乌云的光,虽然无法立刻驱散所有阴霾,却足以照亮前路,告诉那个在黑暗中独自挣扎的人——
你从未被放弃,也绝不会独行。
在黎予坚定而温暖的陪伴下,耿星语紧绷的神经渐渐松弛,脸上也恢复了些许血色。
那个夜晚带来的尖锐痛楚,被黎予无声的拥抱和持续的守候慢慢熨帖,虽然伤痕仍在,但至少不再流血不止。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两人窝在沙发里,窗外是昆城渐沉的暮色。黎予握着耿星语微凉的手,神色认真地看着她,提到了那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星语,关于复读的费用,还有接下来一年的生活……”黎予顿了顿,语气没有丝毫犹豫,只有全然的担当,“你爸爸那边……既然他那样说了,我们就不指望了。你放心,我有。”
她拿出手机,调出账户余额的页面,虽然不是什么巨额数字,但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已是笔不小的积蓄。
“我之前兼职攒了些工资,加上大一大二拿的几笔奖学金,一直没怎么动。支撑你一年的学费和基本生活开销,应该足够了。”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你只管安心备考,其他的,交给我。”
耿星语安静地听着,看着黎予手机屏幕上那串代表着无数个日夜辛苦兼职和挑灯夜读换来的数字,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撞了一下,酸涩与暖流交织翻涌。
她没想到,黎予连这一步都为她想到了,并且如此毫不犹豫地,将她自己辛苦积攒的“底气”全数奉上。
她没有立刻回应,只是侧过头,静静地看了黎予许久,目光复杂,有感动,有心疼,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混合着骄傲与无奈的笑意。
就在意识快要被这片黑暗彻底吞噬时,枕边一抹明亮的绿,突兀地撞入了她低垂的、空洞的视野。
是那个代表着黎予的、笑容灿烂的棉花玩偶。
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圆圆的脸上,针线绣出的月牙眼弯着,仿佛在无声地凝视着她,带着黎予特有的、毫无阴霾的温暖和固执的生机。
一瞬间,那个在江边因为她一句“喜欢烟花”就兴奋地跑去买烟花的黎予。
那个在雨里给她撑伞的黎予。
那个笨拙地缝制出这两个玩偶的黎予。
那个说“想抱的时候就有‘我们’”的黎予……
无数个黎予的画面,带着磅礴的生命力,强行冲破了厚重的冰层,照进了她几乎要放弃的世界。
“没有人能‘救’你,我也不能。真正能把你从那个黑暗泥潭里拉出来的,只有你自己。”
黎予曾经说过的话,在此刻清晰地回响在耳边。是啊,能救她的,只有自己。
如果她现在倒下了,放弃了,那黎予所有的陪伴、所有的等待、所有的相信,又算什么?她不能让那个把她从深渊边一次次拉回来的女孩失望,不能让那个用尽全力温暖她的人,最终只换来一片冰冷的虚无。
一股微弱却极其坚韧的力量,从那抹紫色中,从那些温暖的回忆里,生生不息地汲取出来。她不能死。她不能放弃。她还有约定,还有想要并肩同行的人,还有想要抵达的、有黎予在的未来。
她极其缓慢地、用尽了全身力气,抬起了仿佛有千斤重的头。眼神依旧破碎,脸色苍白如纸,但眼底最深的地方,那簇名为“为了黎予”的火苗,艰难地、顽强地重新点燃了。
她扶着墙壁,颤抖着站起身,踉跄地走到床边,拿起了手机。开机,无视了所有来自耿峰的未接来电和辱骂短信,径直点开了与黎予的对话框。
她需要告诉她。她不能一个人承受这一切。
手指在屏幕上缓慢地移动,她尽量用最平和的语气,省略了最伤人的细节:
『和我爸说了复读的事。吵得很厉害。他说不会再给我任何支持。』
消息发出去后,她脱力般地坐在床沿,等待着。几乎是在下一秒,视频通话的请求就弹了出来,急促的铃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惊心。
耿星语深吸一口气,努力想平复一下情绪,才按下了接听。
屏幕亮起,黎予的脸瞬间占满了屏幕,她的背景似乎是宿舍,但她的脸上写满了毫不掩饰的焦急和担忧,声音又急又痛:
“你怎么样了?他现在还在骂你吗?你没事吧?!”
耿星语看着屏幕里那双盛满了关切和心疼的眼睛,鼻腔一酸,差点又要落泪。她强行忍住,偏过头,避开了黎予直接的视线,声音低哑却尽量平稳地回道:
“……没什么大问题。就是……吵了一架。已经结束了。”
她试图轻描淡写,但那浓重的鼻音、泛红的眼眶,以及脸上无法掩饰的、仿佛被抽空了所有生气的疲惫和苍白,根本骗不过黎予。
黎予的心狠狠揪紧了。她太了解耿星语,她的“没什么大问题”往往意味着问题已经严重到让她习惯性地自我封闭和承受。
看着她那副明明已经摇摇欲坠却还要强装镇定的样子,黎予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所有的理智和权衡在瞬间都被抛到了脑后。
“你等着。”黎予的声音忽然变得异常冷静和果断,甚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
耿星语还没反应过来她是什么意思,就看到屏幕那头的黎予已经开始快速动作起来。
“黎予?你在干嘛?”耿星语有些茫然地唤了她一声。
“我查一下最快的航班。”黎予头也不抬,语气专注而迅速,“你别挂,就这样开着。”
“你不用……”耿星语下意识地想阻止,她觉得这样太兴师动众,太麻烦黎予了。
“你等一下,”黎予难得用如此强硬的语气打断她,目光从手机屏幕抬起,深深地看了耿星语一眼,那眼神里充满了心痛和一种近乎破釜沉舟的坚定,“姐姐,好好待在房间里,哪里也别去,等我。”
第96章 奔赴
说完,她不再给耿星语任何反驳的机会,迅速下单、支付。整个过程快得惊人。然后,她将手机拿稳,对着屏幕,清晰地说道:
“我买了最近一班去昆城的机票,晚上十一点到。你现在,去洗把脸,然后到床上躺着,或者坐着,怎么舒服怎么来。保持视频畅通,我要看着你。”
耿星语看着她一系列行云流水、不容置疑的操作,听着她带着强硬却充满保护欲的话语,所有伪装的坚强在这一刻彻底土崩瓦解。
泪水终于冲破了堤坝,无声地汹涌而下。
但这一次,不再是纯粹的绝望和冰冷,那泪水里,混杂了太多难以言喻的情绪——被理解的委屈,被珍视的感动,以及……
一种终于不用再独自硬扛的、巨大的安心感。
她看着屏幕里那个为了她,毫不犹豫跨越千里奔赴的女孩,哽咽着,极其缓慢地点了点头。
“好。”她用一个带着浓重哭腔的单音,回应了那份不容拒绝的守护。
黎予看着屏幕里终于肯卸下伪装、脆弱流泪的耿星语,心疼得无以复加,语气也瞬间柔软了下来:“别怕,我很快就到。”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视频一直没有挂断。黎予一边匆忙地往背包里塞行李,一边时不时地跟耿星语说话,有时是叮嘱她喝点热水,有时是跟她讲自己路上看到的趣事,试图分散她的注意力。
而耿星语就依言靠在床头,听着黎予的声音,看着她为自己忙碌的身影,仿佛在冰冷的海水中,抓住了一根最坚实的浮木。
当黎予背着简单的行囊,带着一身风尘和夜晚的凉意,真正站在耿星语出租屋门口时,已经是深夜。
门几乎是立刻就被从里面打开了。
耿星语站在门后,穿着单薄的睡衣,眼睛红肿,脸色苍白,像一只受惊后久久无法回神的小鹿。
黎予什么也没问,一步跨进门内,毫不犹豫地张开双臂,将眼前这个脆弱得仿佛一碰即碎的人,紧紧地、用力地拥入了怀中。
她的怀抱带着室外的微凉,却有着足以驱散一切严寒的、滚烫的温度和力量。
耿星语的身体先是僵硬了一瞬,随即,整个人如同被抽走了所有骨头般,彻底软了下来,将全身的重量都交付给了这个怀抱。
她把脸深深埋进黎予的肩窝,闻着她身上熟悉又令人安心的气息,一直强撑着的、紧绷的神经终于彻底松弛下来。
她没有再哭,只是用尽全身力气回抱住黎予,仿佛要将自己融入对方的骨血之中。
黎予感受到怀里人细微的颤抖和全然依赖的姿态,心疼地收紧了手臂,在她耳边,用最轻柔却最坚定的声音,一字一句地说:
“我来了。”
“别怕,我在这里。”
“什么都别想,我会陪着你。”
在这个充满绝望的夜晚,黎予的奔赴,像一道划破厚重乌云的光,虽然无法立刻驱散所有阴霾,却足以照亮前路,告诉那个在黑暗中独自挣扎的人——
你从未被放弃,也绝不会独行。
在黎予坚定而温暖的陪伴下,耿星语紧绷的神经渐渐松弛,脸上也恢复了些许血色。
那个夜晚带来的尖锐痛楚,被黎予无声的拥抱和持续的守候慢慢熨帖,虽然伤痕仍在,但至少不再流血不止。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两人窝在沙发里,窗外是昆城渐沉的暮色。黎予握着耿星语微凉的手,神色认真地看着她,提到了那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星语,关于复读的费用,还有接下来一年的生活……”黎予顿了顿,语气没有丝毫犹豫,只有全然的担当,“你爸爸那边……既然他那样说了,我们就不指望了。你放心,我有。”
她拿出手机,调出账户余额的页面,虽然不是什么巨额数字,但对于一个学生而言,已是笔不小的积蓄。
“我之前兼职攒了些工资,加上大一大二拿的几笔奖学金,一直没怎么动。支撑你一年的学费和基本生活开销,应该足够了。”她的眼神清澈而坚定,“你只管安心备考,其他的,交给我。”
耿星语安静地听着,看着黎予手机屏幕上那串代表着无数个日夜辛苦兼职和挑灯夜读换来的数字,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撞了一下,酸涩与暖流交织翻涌。
她没想到,黎予连这一步都为她想到了,并且如此毫不犹豫地,将她自己辛苦积攒的“底气”全数奉上。
她没有立刻回应,只是侧过头,静静地看了黎予许久,目光复杂,有感动,有心疼,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混合着骄傲与无奈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