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刘宏伟把没收物品的纸箱重重摔在桌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几本漫画书从箱口滑落出来,封面上是美少女图案。他粗暴地翻找着,终于抽出那本《孽子》。
“就为这么本破书?”刘宏伟抖着书页,“知不知道你们班主任因为这个月要被扣分?林老师平时就是这么纵容你们的?”他的声音越来越高,额头上暴起青筋。
“主任,”陶念突然抬起头,她让自己的声音努力镇定下来,“这本书是台湾文学经典,白先勇先生是……”
“少跟我扯这些!”刘宏伟猛地拍桌,震得茶杯里的茶水溅了出来,在桌面上留下一滩深色的水渍。“什么台湾不台湾的!现在立刻去把你们林老师叫来!”他指着门口的手指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
就在这时,政教处的门被轻轻推开。
陶念转身时,看见林知韫已经站在了门口。她今天穿着一件藏青色的针织衫,发髻有些松散,显然是刚从课堂上匆匆赶来。
“刘主任,这是怎么了?”林知韫的声音温和却坚定,她不动声色地往前走了两步,挡在陶念和刘宏伟之间。“这孩子有点倔,您别跟她一般见识。”
“林老师来得正好!”刘宏伟冷笑一声,举起那本《孽子》在空中挥舞,“你以为我不知道这书写的是什么吗?写的是同性恋!”他的声音在说到最后三个字时突然拔高,像是要刻意让整个走廊都听见。
话音未落,他突然用力将那本书朝门口的方向扔去。
书页在空中散开,林知韫反应极快,一把将陶念拉到身后。书本擦着她的肩膀飞过,重重撞在墙上,然后“啪”地一声落在地上,书脊已经开裂。
陶念的视线死死盯着地上那本被摔得支离破碎的《孽子》,胸口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住。她看见扉页上那个钢笔写的“1997年春”已经模糊不清,书页间夹着的批注纸条散落一地。
林知韫的背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单薄,但她的声音却十分清晰:“刘主任,我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应该用题材来简单评判。白先勇先生的《孽子》是华语文学经典,曾获得……”
“少给我上课!”刘宏伟粗暴地打断她,脸上的横肉因为激动而颤抖,“学校明文规定禁止这类书籍!你们这些年轻老师,整天就知道惯着学生!”
办公室里的气氛剑拔弩张。方昕悦悄悄蹲下身,开始收拾散落的书页。
陶念突然挣脱林知韫的保护,径直走到刘宏伟面前。她的眼睛因为强忍泪水而发红,但声音却出奇地平静:“主任,您可以没收我的书,但请您尊重文学。这本书写的是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群如何寻找自我认同和……”
“反了你了!”刘宏伟暴怒地拍案而起,桌上的茶杯被震得“咣当”作响,“现在立刻给我写检查!三千字!下周升旗仪式上当众检讨!”
林知韫在“检查”两个字砸下来的瞬间,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但她的表情依然平静。
陶念咬着牙,刘宏伟那张油光满面的脸在她眼前晃动,那双眯缝眼里满是轻蔑和得意。一股无名火猛地窜上心头,让她的眼眶有些发烫。
“不就是一本书吗?”陶念在心里怒吼,“反正已经要不回来了!”她猛地抬头,正要开口的时候,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按在她的肩上。
那力道不重,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坚定。陶念浑身一僵,转头对上林知韫的眼睛。
那双眼睛此刻格外沉静,像是暴风雨前平静的海面。
“别。”林知韫的嘴唇几乎没动,声音轻得只有陶念能听见。她的指尖在陶念肩上微微收紧,像是在传递某种无声的力量。
林知韫向前半步,再次将陶念半挡在身后,语气温和,却带着班主任该有的责任感:“刘主任说得对,违反校规确实该处理。这书,”她目光扫过地上被摔开的书籍,带着痛惜,“也确实是课外读物,课堂之外带来的。”
陶念的心猛地沉下去,眼眶瞬间蓄满了泪。
她没想到林知韫会同意惩罚。
然而林知韫话锋一转:“我作为班主任,对班级纪律和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负有不可推卸的首要责任。陶念犯错,根子在我。这检查,应该我来写,下周升旗仪式,我去做检讨,深刻反思我作为班主任在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方面存在的重大疏漏。至于班级考核分,按规定扣,我没有异议。”
她的话语清晰、坦荡,将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却又巧妙地将焦点从“书的内容”转移回了“违反规定带课外书”这一核心事实上。
刘宏伟显然没想到林知韫会以退为进,主动承担全部责任。林知韫的坦诚和担当反而让他一时语塞。他憋着气,指着陶念:“那她呢?就这么算了?是她违反规定!”
“违反规定当然要承担后果。”林知韫毫不犹豫地回答,“念在她是初犯,且初衷是阅读而非娱乐,我的建议是:陶念同学在接下来一周的课余时间,负责整理校图书馆角落那批长期无人问津的旧书,按类别整理归档,每日放学后工作一小时。这样既能让她认识到秩序和规则的重要性,又能真正接触书籍、理解整理书籍的辛苦,算是个有建设性的惩罚。同时,”她看向陶念,眼神严肃,“图书馆禁止带入未经批准的课外读物,这条规定要牢记在心,再犯处罚翻倍。”
这时,一直蹲在地上默默收拾书页的方昕悦也站了起来,手里捧着那些散落的纸张和开裂的书脊,声音不大却很清晰:“主任,林老师说得在理。这样处理,既维护了校规的严肃性,又给了学生改正和学习的机会。与其让她写空洞的检查,不如让她付出实际的劳动,认识规则的价值。”
刘宏伟胸口剧烈起伏着,他瞪了林知韫一眼,又狠狠剜了一眼陶念。
林知韫主动承担了错误,他扣班级分的目的也达到了。陶念也被安排了一个实际但不太“痛”的体力活惩罚。
更重要的是,副校长就在隔壁,虽然没露面,但刚才的动静肯定听到了,再闹下去就显得他过于不近人情。
刘宏伟重重哼了一声:“就按林老师说的办!林老师你下周一交检查给我过目!你毕竟是个老师,这次给你个面子,当众检讨就不用了。下不为例!”转头看着陶念,“陶念,下周每天最后两节自习课结束后,准时去图书馆报到!干满七天!方老师你监督她!”他像是气不过,又补充道,“还有,这本书,没收!”说着指了指方昕悦手里的残本。
“好的,主任。”方昕悦应着,拿着书退到了一边。
“都出去!看着就烦!”刘宏伟不耐烦地挥手赶人。
林知韫轻轻对陶念点了下头,示意她离开。
陶念咬着唇,向刘宏伟鞠了一躬。这是她最后的倔强和遵守学生礼仪,跟着林知韫快步走出了气氛压抑的政教处。
走到安静的走廊拐角,陶念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声音哽咽:“林老师,对不起,我害您要写检查……”
林知韫停下来,转过身,脸上没有责怪,反而带着一丝疲惫却温和的笑意:“没事。检查嘛,我见得多了,写一份也没什么。”
她掏出纸巾递给陶念,“倒是我利用了你这个小‘惩罚’,”她指了指图书馆的方向,“那批旧书需要整理好久了,你去帮学校也帮我一个忙,整理好它们,就是在救书了,明白吗?”
陶念用力点头,眼泪却越擦越多,滚烫的泪珠砸在手背上,洇湿了校服袖口。
她不是在为自己委屈,书没了可以再找,惩罚也认了,可林知韫做错了什么?凭什么要替她承受这些?
“可是您又没做错什么……”她的声音哽咽住了。
林知韫忽然笑了,眼角泛起温柔的细纹。她伸手拂去陶念脸颊上挂着的泪珠,“你刚才压住了你的怒火,有进步哦。”她的声音很轻,像在分享一个秘密,“我高中遇到这种事的时候,直接把课外书摔在了校长桌上。”
陶念睁大了眼睛,很难想象永远从容的林老师也会有这样的时候。
“结果被罚抄了二十遍《师说》。”林知韫眨眨眼,“所以你看,愤怒上来的时候,人都像把写满字的纸猛地揉成一团,觉得眼前一切都乱了。可只要你愿意,像抚平一张纸那样,耐心地对待它,最后会发现,上面写下的东西,那些最初的念头和感受,依然还在,并且能更清晰地读取出有用的部分。”
下课铃声骤然响起,惊飞了窗外一群麻雀。林知韫收回手,整理了一下被风吹乱的发丝:“明天开始,好好去整理你的书,别迟到。”
林知韫最后拍了拍她的肩,声音忽然变得很轻:“记住,有些书,需要藏在心里,也需要合适的阅读时间和地点。”
走廊上渐渐响起学生们的说笑声,林知韫朝教室方向抬了抬下巴:“去吧,快上课了。记得把眼泪擦干净,别让别人看出来。”她转身时,藏青色针织衫的下摆被风轻轻扬起。
几本漫画书从箱口滑落出来,封面上是美少女图案。他粗暴地翻找着,终于抽出那本《孽子》。
“就为这么本破书?”刘宏伟抖着书页,“知不知道你们班主任因为这个月要被扣分?林老师平时就是这么纵容你们的?”他的声音越来越高,额头上暴起青筋。
“主任,”陶念突然抬起头,她让自己的声音努力镇定下来,“这本书是台湾文学经典,白先勇先生是……”
“少跟我扯这些!”刘宏伟猛地拍桌,震得茶杯里的茶水溅了出来,在桌面上留下一滩深色的水渍。“什么台湾不台湾的!现在立刻去把你们林老师叫来!”他指着门口的手指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
就在这时,政教处的门被轻轻推开。
陶念转身时,看见林知韫已经站在了门口。她今天穿着一件藏青色的针织衫,发髻有些松散,显然是刚从课堂上匆匆赶来。
“刘主任,这是怎么了?”林知韫的声音温和却坚定,她不动声色地往前走了两步,挡在陶念和刘宏伟之间。“这孩子有点倔,您别跟她一般见识。”
“林老师来得正好!”刘宏伟冷笑一声,举起那本《孽子》在空中挥舞,“你以为我不知道这书写的是什么吗?写的是同性恋!”他的声音在说到最后三个字时突然拔高,像是要刻意让整个走廊都听见。
话音未落,他突然用力将那本书朝门口的方向扔去。
书页在空中散开,林知韫反应极快,一把将陶念拉到身后。书本擦着她的肩膀飞过,重重撞在墙上,然后“啪”地一声落在地上,书脊已经开裂。
陶念的视线死死盯着地上那本被摔得支离破碎的《孽子》,胸口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住。她看见扉页上那个钢笔写的“1997年春”已经模糊不清,书页间夹着的批注纸条散落一地。
林知韫的背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单薄,但她的声音却十分清晰:“刘主任,我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应该用题材来简单评判。白先勇先生的《孽子》是华语文学经典,曾获得……”
“少给我上课!”刘宏伟粗暴地打断她,脸上的横肉因为激动而颤抖,“学校明文规定禁止这类书籍!你们这些年轻老师,整天就知道惯着学生!”
办公室里的气氛剑拔弩张。方昕悦悄悄蹲下身,开始收拾散落的书页。
陶念突然挣脱林知韫的保护,径直走到刘宏伟面前。她的眼睛因为强忍泪水而发红,但声音却出奇地平静:“主任,您可以没收我的书,但请您尊重文学。这本书写的是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群如何寻找自我认同和……”
“反了你了!”刘宏伟暴怒地拍案而起,桌上的茶杯被震得“咣当”作响,“现在立刻给我写检查!三千字!下周升旗仪式上当众检讨!”
林知韫在“检查”两个字砸下来的瞬间,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但她的表情依然平静。
陶念咬着牙,刘宏伟那张油光满面的脸在她眼前晃动,那双眯缝眼里满是轻蔑和得意。一股无名火猛地窜上心头,让她的眼眶有些发烫。
“不就是一本书吗?”陶念在心里怒吼,“反正已经要不回来了!”她猛地抬头,正要开口的时候,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按在她的肩上。
那力道不重,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坚定。陶念浑身一僵,转头对上林知韫的眼睛。
那双眼睛此刻格外沉静,像是暴风雨前平静的海面。
“别。”林知韫的嘴唇几乎没动,声音轻得只有陶念能听见。她的指尖在陶念肩上微微收紧,像是在传递某种无声的力量。
林知韫向前半步,再次将陶念半挡在身后,语气温和,却带着班主任该有的责任感:“刘主任说得对,违反校规确实该处理。这书,”她目光扫过地上被摔开的书籍,带着痛惜,“也确实是课外读物,课堂之外带来的。”
陶念的心猛地沉下去,眼眶瞬间蓄满了泪。
她没想到林知韫会同意惩罚。
然而林知韫话锋一转:“我作为班主任,对班级纪律和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负有不可推卸的首要责任。陶念犯错,根子在我。这检查,应该我来写,下周升旗仪式,我去做检讨,深刻反思我作为班主任在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方面存在的重大疏漏。至于班级考核分,按规定扣,我没有异议。”
她的话语清晰、坦荡,将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却又巧妙地将焦点从“书的内容”转移回了“违反规定带课外书”这一核心事实上。
刘宏伟显然没想到林知韫会以退为进,主动承担全部责任。林知韫的坦诚和担当反而让他一时语塞。他憋着气,指着陶念:“那她呢?就这么算了?是她违反规定!”
“违反规定当然要承担后果。”林知韫毫不犹豫地回答,“念在她是初犯,且初衷是阅读而非娱乐,我的建议是:陶念同学在接下来一周的课余时间,负责整理校图书馆角落那批长期无人问津的旧书,按类别整理归档,每日放学后工作一小时。这样既能让她认识到秩序和规则的重要性,又能真正接触书籍、理解整理书籍的辛苦,算是个有建设性的惩罚。同时,”她看向陶念,眼神严肃,“图书馆禁止带入未经批准的课外读物,这条规定要牢记在心,再犯处罚翻倍。”
这时,一直蹲在地上默默收拾书页的方昕悦也站了起来,手里捧着那些散落的纸张和开裂的书脊,声音不大却很清晰:“主任,林老师说得在理。这样处理,既维护了校规的严肃性,又给了学生改正和学习的机会。与其让她写空洞的检查,不如让她付出实际的劳动,认识规则的价值。”
刘宏伟胸口剧烈起伏着,他瞪了林知韫一眼,又狠狠剜了一眼陶念。
林知韫主动承担了错误,他扣班级分的目的也达到了。陶念也被安排了一个实际但不太“痛”的体力活惩罚。
更重要的是,副校长就在隔壁,虽然没露面,但刚才的动静肯定听到了,再闹下去就显得他过于不近人情。
刘宏伟重重哼了一声:“就按林老师说的办!林老师你下周一交检查给我过目!你毕竟是个老师,这次给你个面子,当众检讨就不用了。下不为例!”转头看着陶念,“陶念,下周每天最后两节自习课结束后,准时去图书馆报到!干满七天!方老师你监督她!”他像是气不过,又补充道,“还有,这本书,没收!”说着指了指方昕悦手里的残本。
“好的,主任。”方昕悦应着,拿着书退到了一边。
“都出去!看着就烦!”刘宏伟不耐烦地挥手赶人。
林知韫轻轻对陶念点了下头,示意她离开。
陶念咬着唇,向刘宏伟鞠了一躬。这是她最后的倔强和遵守学生礼仪,跟着林知韫快步走出了气氛压抑的政教处。
走到安静的走廊拐角,陶念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声音哽咽:“林老师,对不起,我害您要写检查……”
林知韫停下来,转过身,脸上没有责怪,反而带着一丝疲惫却温和的笑意:“没事。检查嘛,我见得多了,写一份也没什么。”
她掏出纸巾递给陶念,“倒是我利用了你这个小‘惩罚’,”她指了指图书馆的方向,“那批旧书需要整理好久了,你去帮学校也帮我一个忙,整理好它们,就是在救书了,明白吗?”
陶念用力点头,眼泪却越擦越多,滚烫的泪珠砸在手背上,洇湿了校服袖口。
她不是在为自己委屈,书没了可以再找,惩罚也认了,可林知韫做错了什么?凭什么要替她承受这些?
“可是您又没做错什么……”她的声音哽咽住了。
林知韫忽然笑了,眼角泛起温柔的细纹。她伸手拂去陶念脸颊上挂着的泪珠,“你刚才压住了你的怒火,有进步哦。”她的声音很轻,像在分享一个秘密,“我高中遇到这种事的时候,直接把课外书摔在了校长桌上。”
陶念睁大了眼睛,很难想象永远从容的林老师也会有这样的时候。
“结果被罚抄了二十遍《师说》。”林知韫眨眨眼,“所以你看,愤怒上来的时候,人都像把写满字的纸猛地揉成一团,觉得眼前一切都乱了。可只要你愿意,像抚平一张纸那样,耐心地对待它,最后会发现,上面写下的东西,那些最初的念头和感受,依然还在,并且能更清晰地读取出有用的部分。”
下课铃声骤然响起,惊飞了窗外一群麻雀。林知韫收回手,整理了一下被风吹乱的发丝:“明天开始,好好去整理你的书,别迟到。”
林知韫最后拍了拍她的肩,声音忽然变得很轻:“记住,有些书,需要藏在心里,也需要合适的阅读时间和地点。”
走廊上渐渐响起学生们的说笑声,林知韫朝教室方向抬了抬下巴:“去吧,快上课了。记得把眼泪擦干净,别让别人看出来。”她转身时,藏青色针织衫的下摆被风轻轻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