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我想问你一件事。”她打断了我的话。
“什么事?”
“希望你如实回答我,不要说谎。”
我迟疑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沙也加目不转睛地望着我,“地下室的那个十字架……”
“……唔。”
“旁边写着‘安息吧’,上方有削过的痕迹,就好像把原来写的字磨掉了一样。”
我想咽口唾沫,嘴里却干巴巴的。
“那是你磨掉的吧?”
“不是。”
“我刚才说过了,你不要说谎。”她用带着血丝的眼睛瞪着我,“手电筒的一头还沾着水泥屑,你就是用那个磨掉了墙上的字吧?你给我说实话。”
我闭上了嘴。
沙也加又说:“我不会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只要回答我一个问题,那里写了什么?”见我依然沉默不语,她小声叹了口气。“那我换个问法,那里写的是人名吧?”
不是—我想这么说,但内心有个声音阻止了我。已经瞒不下去了,那个声音对我说。一切都结束了。
“那个名字是—”她平静地说,“沙、也、加……对吧?上面写的是‘沙也加’吧?”
我的心里涌起滔天巨浪,随即又逐渐退去,只留下一股虚脱感。
我动了动嘴,却没出声。我发不出声音。看到我的反应,沙也加似乎已得到答案。
“果然是这样。”她眼里顿时涌出泪水,顾不上擦就站起身,“真奇怪啊!”她说,“沙也加,安息吧。这么说来,叫仓桥沙也加的女孩子已经死了?那我又是谁呢?一直以来认为自己才是沙也加的我,高中时代被你称作沙也加的我,究竟是谁呢?”
她背对窗户站着,外面阳光灿烂,这个房间却依然很昏暗。她的身形成了黑色的剪影。
“在那个动物园里,我想给大象喂饭团,和我一起去的女人就对我说‘别喂它东西,会挨骂的,久美’。”
“久美……”
“大概写成汉字是永久的久、美丽的美吧,不过我不记得了。因为只有那个女人叫我久美,其他人都叫我昵称,也就是—小美。”
8
当得知佑介日记里出现的“那家伙”,即御厨雅和不是佑介的哥哥而是父亲时,我已经意识到了一个矛盾。
这个矛盾的关键出现于御厨启一郎寄给中野政嗣的信上,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没想到老师竟然知道我们第二个孩子即将降生的事情,真是让我吃惊。当时觉得这事不值得特意报喜,也就没有通知您,在此我向您致歉。因为已经生了一个男孩,这次生男生女都无所谓了。
当初读这封信时,我以为御厨雅和是佑介的哥哥,所以把这里提到的“第二个孩子”理解为佑介。
然而既然御厨雅和是佑介的父亲,这封信的含义就截然不同了。唯一合理的解读是,第一个孩子是佑介,这时将要生第二个孩子。
佑介的母亲生下他不久就过世了,在这个时间点怀孕的,一定是御厨雅和的再婚对象。
这第二个孩子后来怎样了呢?如果平安生下了,佑介的日记里应该会提到才对。
这就是我认为矛盾的地方。
不过这件事可以这样解释:根据另一封信上所述,御厨雅和与再婚对象也很快离婚。至于内情,是雅和染上赌博,又被学校开除,导致妻子离他而去。我可以解释为,离婚时女方带走了孩子。
但我依然无法释怀。御厨启一郎既然对佑介倾注了深厚的爱,一定也想亲自养育这第二个孙子,至少不会默许长子的妻子把他带走。
然而,我并没有把这个疑问告诉沙也加。虽然很难说明理由,但内心有个声音在警告我,这个问题深究下去很危险。
发现地下室十字架旁的字时,我知道这种预感果然应验了。正如沙也加所说,那里刻着如下字样:
沙也加 安息吧 二月十一日
不可能是一个恰巧同名的少女。这个沙也加,无疑就是佑介日记里出现过的“沙也加”。
不用说,我陷入了恐慌。
在那场火灾中殒命的,并非只有佑介和御厨雅和。住在附近的宁姨的女儿“沙也加”也遇难了,大概是在地下室玩耍的时候被卷入火海的。
总之,这栋房子既是佑介的坟墓,也是“沙也加”的坟墓。
但这么一来,我身边这个同样叫沙也加的女人就成了问题。
她是谁?显然她不是和御厨家毫无关系的人,因为她有关于御厨家的记忆,尽管只是片段。
那一瞬间,我灵光一闪,想起了御厨雅和下落不明的第二个孩子。莫非那个孩子就是沙也加—我称之为沙也加的女人?
我试着回忆佑介的日记。里面有没有哪里提到过这第二个孩子?有没有暗示其存在的语句?
然后我想到了小美这个名字。她在佑介的日记里出现过好几次:
那家伙用大卡车把行李运过来了……我才不想他到我家来。不过小美很可爱,想到能和小美一起生活就很开心。要是只有小美来就好了。
我用纸团和小美玩接球游戏,小美一开始不大会玩,但后来就接得很好了。
傍晚宁姨把她的孩子带来了,说想让她看看小美,我就把小美带了过来。宁姨的孩子含混不清地说:“你好,我叫沙也加。”
佑介从来没说小美是一只猫,那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认定而已。
想到这里,我用手电筒磨去了墙上的字。一个推理在我脑海里逐渐成形,那是我最不愿看到的结果。我决定不再思考这个问题,并且心急如焚地想尽快带沙也加离开这里。
但沙也加并不打算离开,还打开了保险柜,发现了决定性的证据,那就是刑警小仓庄八的信。
读完那封信,再确认了动物园的门票后,过去御厨家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及和沙也加有着怎样的关系,我已经差不多完全明白。
那张成人票票根清楚证明,御厨夫人的确去了动物园。但小仓却说“从时间上看不可能”,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和夫人自己供述的“独自外出购物”相矛盾吗?不,如果是这样,警方会倾向于怀疑夫人的供述。既然断定“不可能”,必然有相应的根据。
我想,问题可能不是出在夫人,而是和夫人在一起的孩子身上。那孩子当天出现在动物园,这才是关键所在。
首先我假设,和夫人在一起的是御厨雅和的第二个孩子。也就是说,夫人带着孙女去了动物园。
然后我想起还有一个女孩死在地下室。那个女孩就是“宁姨的女儿沙也加”。
这两件事之间并没有矛盾。
但如果警察认定被烧死的尸体不是“沙也加”,而是御厨雅和的第二个孩子呢?那这个孩子出现在动物园不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吗?
当然,警察不会随便弄错尸体的身份,其中一定有原因。可见,御厨夫人去辨认了尸体,并断定这就是自己的孙女。
如此一来,死去的就是御厨家的小美,而仓桥沙也加还活着。
小美随后被仓桥家收养。为了防止事情败露,仓桥夫妻搬了家,并把小美当成沙也加来抚养。女儿丧失了过去的记忆,对他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为什么要这样调包,原因现在只能猜测了。依我看,御厨夫人多半是为了小美着想。如果火灾被认定是因为家庭暴力,哥哥和父亲在大火中同归于尽,对小美的将来必然有不良影响。而且父亲作为一个社会人,已经被打上了不合格的烙印。
而对于失去了女儿的仓桥夫妻来说,应该也不会排斥收养恩人的女儿。只是他们会不会有女儿是被御厨家害死的想法,我就不得而知了。
9
“我不是说过,记忆中我来这里玩过吗?当时和我一起玩的是个小孩,那就是沙也加,真正的沙也加。”昵称小美、名字应该是御厨久美的女人淡淡一笑,如此说道。
“我不想让你痛苦,所以没说出我的真实想法。”
“嗯,我知道。”
“还有,”我说,“除非经过调查证实,否则一切都还只是猜测。”
“是啊,要确认过才行。”她走近摇椅,轻轻推了推靠背。椅子像钟摆一样,摇晃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我—”她欲言又止。
“怎么了?”我问。
她看着我。“我母亲爱过我吗?”
“啊?”
“我想她也许没有爱过我。虽然努力想爱我,终究还是爱不起来。”
“为什么你会这样想?”
“因为母亲每次看到我,一定会想起真正的沙也加,而一想起来又会愈加悲伤。”
我默默地看着她。她的目光飘忽不定,仿佛沉淀在意识底层的思绪正在悄然泛起。
“还有,”她继续说道,“她觉得我不好接近。”
“没那回事。”
“不,”她摇摇头,“我的确不好接近。你看过相册吧,我是个不会笑的孩子。”
“什么事?”
“希望你如实回答我,不要说谎。”
我迟疑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沙也加目不转睛地望着我,“地下室的那个十字架……”
“……唔。”
“旁边写着‘安息吧’,上方有削过的痕迹,就好像把原来写的字磨掉了一样。”
我想咽口唾沫,嘴里却干巴巴的。
“那是你磨掉的吧?”
“不是。”
“我刚才说过了,你不要说谎。”她用带着血丝的眼睛瞪着我,“手电筒的一头还沾着水泥屑,你就是用那个磨掉了墙上的字吧?你给我说实话。”
我闭上了嘴。
沙也加又说:“我不会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只要回答我一个问题,那里写了什么?”见我依然沉默不语,她小声叹了口气。“那我换个问法,那里写的是人名吧?”
不是—我想这么说,但内心有个声音阻止了我。已经瞒不下去了,那个声音对我说。一切都结束了。
“那个名字是—”她平静地说,“沙、也、加……对吧?上面写的是‘沙也加’吧?”
我的心里涌起滔天巨浪,随即又逐渐退去,只留下一股虚脱感。
我动了动嘴,却没出声。我发不出声音。看到我的反应,沙也加似乎已得到答案。
“果然是这样。”她眼里顿时涌出泪水,顾不上擦就站起身,“真奇怪啊!”她说,“沙也加,安息吧。这么说来,叫仓桥沙也加的女孩子已经死了?那我又是谁呢?一直以来认为自己才是沙也加的我,高中时代被你称作沙也加的我,究竟是谁呢?”
她背对窗户站着,外面阳光灿烂,这个房间却依然很昏暗。她的身形成了黑色的剪影。
“在那个动物园里,我想给大象喂饭团,和我一起去的女人就对我说‘别喂它东西,会挨骂的,久美’。”
“久美……”
“大概写成汉字是永久的久、美丽的美吧,不过我不记得了。因为只有那个女人叫我久美,其他人都叫我昵称,也就是—小美。”
8
当得知佑介日记里出现的“那家伙”,即御厨雅和不是佑介的哥哥而是父亲时,我已经意识到了一个矛盾。
这个矛盾的关键出现于御厨启一郎寄给中野政嗣的信上,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没想到老师竟然知道我们第二个孩子即将降生的事情,真是让我吃惊。当时觉得这事不值得特意报喜,也就没有通知您,在此我向您致歉。因为已经生了一个男孩,这次生男生女都无所谓了。
当初读这封信时,我以为御厨雅和是佑介的哥哥,所以把这里提到的“第二个孩子”理解为佑介。
然而既然御厨雅和是佑介的父亲,这封信的含义就截然不同了。唯一合理的解读是,第一个孩子是佑介,这时将要生第二个孩子。
佑介的母亲生下他不久就过世了,在这个时间点怀孕的,一定是御厨雅和的再婚对象。
这第二个孩子后来怎样了呢?如果平安生下了,佑介的日记里应该会提到才对。
这就是我认为矛盾的地方。
不过这件事可以这样解释:根据另一封信上所述,御厨雅和与再婚对象也很快离婚。至于内情,是雅和染上赌博,又被学校开除,导致妻子离他而去。我可以解释为,离婚时女方带走了孩子。
但我依然无法释怀。御厨启一郎既然对佑介倾注了深厚的爱,一定也想亲自养育这第二个孙子,至少不会默许长子的妻子把他带走。
然而,我并没有把这个疑问告诉沙也加。虽然很难说明理由,但内心有个声音在警告我,这个问题深究下去很危险。
发现地下室十字架旁的字时,我知道这种预感果然应验了。正如沙也加所说,那里刻着如下字样:
沙也加 安息吧 二月十一日
不可能是一个恰巧同名的少女。这个沙也加,无疑就是佑介日记里出现过的“沙也加”。
不用说,我陷入了恐慌。
在那场火灾中殒命的,并非只有佑介和御厨雅和。住在附近的宁姨的女儿“沙也加”也遇难了,大概是在地下室玩耍的时候被卷入火海的。
总之,这栋房子既是佑介的坟墓,也是“沙也加”的坟墓。
但这么一来,我身边这个同样叫沙也加的女人就成了问题。
她是谁?显然她不是和御厨家毫无关系的人,因为她有关于御厨家的记忆,尽管只是片段。
那一瞬间,我灵光一闪,想起了御厨雅和下落不明的第二个孩子。莫非那个孩子就是沙也加—我称之为沙也加的女人?
我试着回忆佑介的日记。里面有没有哪里提到过这第二个孩子?有没有暗示其存在的语句?
然后我想到了小美这个名字。她在佑介的日记里出现过好几次:
那家伙用大卡车把行李运过来了……我才不想他到我家来。不过小美很可爱,想到能和小美一起生活就很开心。要是只有小美来就好了。
我用纸团和小美玩接球游戏,小美一开始不大会玩,但后来就接得很好了。
傍晚宁姨把她的孩子带来了,说想让她看看小美,我就把小美带了过来。宁姨的孩子含混不清地说:“你好,我叫沙也加。”
佑介从来没说小美是一只猫,那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认定而已。
想到这里,我用手电筒磨去了墙上的字。一个推理在我脑海里逐渐成形,那是我最不愿看到的结果。我决定不再思考这个问题,并且心急如焚地想尽快带沙也加离开这里。
但沙也加并不打算离开,还打开了保险柜,发现了决定性的证据,那就是刑警小仓庄八的信。
读完那封信,再确认了动物园的门票后,过去御厨家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及和沙也加有着怎样的关系,我已经差不多完全明白。
那张成人票票根清楚证明,御厨夫人的确去了动物园。但小仓却说“从时间上看不可能”,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和夫人自己供述的“独自外出购物”相矛盾吗?不,如果是这样,警方会倾向于怀疑夫人的供述。既然断定“不可能”,必然有相应的根据。
我想,问题可能不是出在夫人,而是和夫人在一起的孩子身上。那孩子当天出现在动物园,这才是关键所在。
首先我假设,和夫人在一起的是御厨雅和的第二个孩子。也就是说,夫人带着孙女去了动物园。
然后我想起还有一个女孩死在地下室。那个女孩就是“宁姨的女儿沙也加”。
这两件事之间并没有矛盾。
但如果警察认定被烧死的尸体不是“沙也加”,而是御厨雅和的第二个孩子呢?那这个孩子出现在动物园不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吗?
当然,警察不会随便弄错尸体的身份,其中一定有原因。可见,御厨夫人去辨认了尸体,并断定这就是自己的孙女。
如此一来,死去的就是御厨家的小美,而仓桥沙也加还活着。
小美随后被仓桥家收养。为了防止事情败露,仓桥夫妻搬了家,并把小美当成沙也加来抚养。女儿丧失了过去的记忆,对他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为什么要这样调包,原因现在只能猜测了。依我看,御厨夫人多半是为了小美着想。如果火灾被认定是因为家庭暴力,哥哥和父亲在大火中同归于尽,对小美的将来必然有不良影响。而且父亲作为一个社会人,已经被打上了不合格的烙印。
而对于失去了女儿的仓桥夫妻来说,应该也不会排斥收养恩人的女儿。只是他们会不会有女儿是被御厨家害死的想法,我就不得而知了。
9
“我不是说过,记忆中我来这里玩过吗?当时和我一起玩的是个小孩,那就是沙也加,真正的沙也加。”昵称小美、名字应该是御厨久美的女人淡淡一笑,如此说道。
“我不想让你痛苦,所以没说出我的真实想法。”
“嗯,我知道。”
“还有,”我说,“除非经过调查证实,否则一切都还只是猜测。”
“是啊,要确认过才行。”她走近摇椅,轻轻推了推靠背。椅子像钟摆一样,摇晃了好一会儿才停下来。“我—”她欲言又止。
“怎么了?”我问。
她看着我。“我母亲爱过我吗?”
“啊?”
“我想她也许没有爱过我。虽然努力想爱我,终究还是爱不起来。”
“为什么你会这样想?”
“因为母亲每次看到我,一定会想起真正的沙也加,而一想起来又会愈加悲伤。”
我默默地看着她。她的目光飘忽不定,仿佛沉淀在意识底层的思绪正在悄然泛起。
“还有,”她继续说道,“她觉得我不好接近。”
“没那回事。”
“不,”她摇摇头,“我的确不好接近。你看过相册吧,我是个不会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