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我真笨,没有开瓶器还买这个。”
  “说不定厨房里有。”
  “我去找找。”沙也加拿起手电筒走了过去。
  过了一两分钟,她从厨房回来了。
  “有开瓶器吗?”
  “嗯,有的。”她冲我扬了扬手里的东西,“不过有件事我觉得有点奇怪,你能不能过来一下?”
  “什么事?”我站起身。
  “你打开这个看看。”她指着厨房里的小型冰箱。这可能是二十多年前家用冰箱的标准尺寸,略带弧线的设计颇有年代感。
  我拉开冰箱门。因为没有电,冰箱自然没运转,但令人惊讶的是,里面竟然放着东西,是罐头食品和罐装饮料。罐头食品有咸牛肉、水果什锦甜凉粉和咖喱,饮料则全部是果汁。
  “依你看,这里面为什么会有食物?”沙也加问。
  “应该是住在这里的人离开时忘了拿吧。”
  “可是你看上面的日期。”
  “日期?”我拿起一罐果汁,看了看上面的生产日期,是两年前的东西。
  “我觉得这是我父亲放进去的,然后就一直保存到现在。”
  “有道理。当时很可能还有电。”
  “但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要在冰箱里放上这些食物呢?还全是罐头。”
  “唔……”我想不出确切的答案,不由得低吟了一声。
  “可以确定的是,我父亲不是为了自己吃。”
  “为什么?”
  “因为他很讨厌咸牛肉。”沙也加的口气充满自信。
  我们回到客厅,简单吃了点晚饭。沙也加喝可乐,我喝罐装咖啡,吃着三明治。关于冰箱里的东西,我们最终也没讨论出一个合理的结论。
  “回到日记的话题,”沙也加一只手拿着可乐说,“日记里提到‘他好像打算住一楼的房间’,你觉得这‘一楼的房间’是指哪儿?”
  “估计是那间和室。”
  “可是那里感觉是会客的地方,一般不会有人拿来作为卧室啊。”
  “话虽如此,但日记上总不会说谎吧,或许是由于某种原因,他决定住那个房间吧。”
  “是吗……”带着无法释然的表情,沙也加将可乐送到嘴边,但没有喝,而是将目光转向我。“我觉得二楼的房间也很奇怪,佑介的父亲不是已经过世了吗?那为什么还挂着他的西装,书桌也保持原样?”
  “是为了怀念他吧。把死者的房间保持得一如生前,这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可是……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
  “我们再往后看,一定会明白的。”就着咖啡咽下最后一片三明治,我再次拿起日记。日记里的佑介已经升上六年级了,从这个时候开始,又出现了关于“那家伙”的记述,但相较以前,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
  四月十五日 阴
  晚上我正待在自己房间里,那家伙突然进来了,气势汹汹地问我是不是到处跟邻居讲他坏话。我回答说,我只是说出事实。他气得满脸通红,扬手就给我一个耳光,我脸上顿时留下红红的手印,用冰敷了还是火辣辣地疼。
  四月三十日 雨转阴
  放学回来的时候,那家伙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我装作没看见,径直就往厨房走,他一下子发起火来,说我用轻蔑的眼光看他。我说没那回事,但还是被他一脚踹在肚子上。幸好这时电话响了,不然肯定还会继续挨揍。这个时候妈妈一点都不会帮我。
  五月五日 晴
  因为不想待在家里,我一大早就去朋友家玩了。傍晚回来的时候,妈妈正在哭。我问她怎么了,她也没搭理我。到了夜里,那家伙喝得醉醺醺地回来了。
  越往下读,我越搞不懂“那家伙”到底是谁。他可以随意对佑介暴力相向,住在这个家里却完全没有寄人篱下的感觉,看来不是亲戚那么简单。
  “我现在觉得你刚才说对了。从这个男人的行为来看,是母亲的再婚对象逐渐开始施暴的典型例子。”
  “我就说嘛。”
  “但我还是无法理解,怎么会这么快就再婚呢?”
  “说得也是。”沙也加拿过日记,看到下一页后,她的表情柔和起来,“佑介好像还是很喜欢小美。”
  “上面写到它了吗?”
  “嗯。‘五月七日,雨,我用纸团和小美玩接球游戏,小美一开始不大会玩,但后来就接得很好了。’”
  “猫也会接球?”
  “会呀,就是用两只爪子抓住球。我看朋友家的猫就是这样的。”
  “哦。总之,无论从好的一面,还是坏的一面,新的家庭成员都给佑介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日记里也几乎没再提及其他人了。”
  “是啊。咦,这里好久不见的‘宁姨’又出现了。”说到这里,沙也加拿着日记的手僵住了,目光死死地盯着一个地方。
  “写了什么?”
  她看了我一眼,慢慢地把日记本递给我。我接过一看,那页上的日期是五月十一日。
  五月十一日 晴
  傍晚宁姨把她的孩子带来了,说想让她看看小美,我就把小美带了过来。宁姨的孩子含混不清地说:“你好,我叫沙也加。”声音真可爱。
  我倒吸一口凉气,望向沙也加。
  第三章
  1
  好一会儿,我们俩面面相觑,谁都不说话。最后沙也加先移开了视线。
  “这里提到你了。”我对她说,“不可能正好有人也叫沙也加,这就是你。”
  沙也加一言不发地从沙发上站起身,在房间里四下转悠,不时扫视周围。她在窗前停下脚步,朝我看来。窗外依然下着大雨。
  “我以前果然来过这里啊。”
  “看来是这样的。”
  “怪不得……”她轻叹一声,“原来这种奇怪的感觉并不是既视感[1]。”
  “之前你说记得有人带你来过这里,对吧?这个人就是宁姨。”
  沙也加手撑着额头,眉头紧锁,似乎在整理复杂的思绪。过了片刻,她开口了。
  “那这个宁姨就是我母亲?”
  “没错。你母亲叫什么名字?”
  “民子。市民的民,孩子的子。”
  “民子啊,原来如此。”我点点头,“大概当时大家都叫她民姨,而年幼的佑介听成了宁姨,不然就是发不好那个音,只会这么叫。嗯,应该就是这样了。”
  “民姨……”沙也加喃喃自语,抬起头来,“这么说母亲曾经出入过这个家?”
  “这是唯一的结论了。而且根据目前为止的日记内容,她很有可能是做家务女佣。”
  沙也加微侧着脸,凝望着烛光,想必是在努力搜寻消失的记忆碎片。
  “你曾听说你母亲做过这样的工作吗?”我问。
  她不假思索地摇头。“没听说过,我对她几乎一无所知。”说着,她淡淡一笑,又道,“这也难怪,我对自己都一无所知嘛。”
  我没有回答,视线又回到日记上。“总之,应该就像我们先前推测的那样,你们有一段时间住在这附近,后来才搬到横滨。”
  “可是,为什么父亲不告诉我这栋房子的事呢?明明有这么重要的意义。”
  “正因为有重要意义才会隐瞒吧。”
  “或许你说得对。”她缓缓拿起日记,“宁姨吗……”她喃喃自语,翻看起之前的内容。“这些写的都是我母亲呀,以会挑好吃西瓜出名的,特地来给佑介做饭的,都是我母亲呀。”
  她的侧脸依稀流露出见到幼年时过世的母亲相关记录的喜悦,同时也交织着对自己完全不记得这些事情的焦躁。我许久没出声,看着她把关于“宁姨”的部分一一挑出来细读。
  直到翻回日记的第一页,沙也加才把日记放到茶几上,然后又轻声叹了口气。
  “母亲似乎是个很开朗的人呢……”
  “和你记忆中的不一样?”
  “可以这么说吧。”她浅浅地笑了,“我印象中她身体不太好。”
  “从目前读到的内容来看,并没有宁姨体弱多病的感觉啊。”
  “我也在想这个问题。”说着,沙也加以手托腮,靠在交叠的腿上。
  我又翻开日记,“沙也加”这个名字之后也频频出现。
  五月二十日 阴有阵雨
  从学校回来后,沙也加来我家玩了。她和小美追逐嬉戏着,小美有了玩伴,看上去也很开心。
  六月一日 雨
  我正在房间里学习,门猛地被推开,沙也加进来了。她说对不起,她在找小美。宁姨去买东西的时候,顺便把她寄放在我家里。她一来,家里气氛就活跃多了。那家伙也没找她的碴儿。
  “对佑介和御厨家来说,你显然很重要。”我把日记拿给沙也加看。
  “上面有没有写到我家的情况呢?”
  “可能会写,我们先按顺序看下去吧。”
  但日记里几乎没有任何关于“沙也加”家的描述。读着读着,我有种感觉,佑介的这本日记,大部分内容都围绕着这个家,尤其是父亲死后,这种倾向愈发明显。至于原因,自然和“那家伙”脱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