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平行世界·爱情故事》作者:[日]东野圭吾/译者:王维幸【完结】
作品简介:
我,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或许,根本就没有我,有的只是出现过的记忆。
没有了作为挚友和爱人的你们,我唯有堕入暗夜永不醒转……
敦贺崇史与挚友智彦均从事脑科学前沿研究,十余年来情同手足。一日,智彦向他隆重介绍新结识的女友麻由子。他赫然发现,那竟是自己曾一见钟情但失之交臂的女子。
崇史心中爱恨交织,被嫉妒与自责折磨得濒临崩溃。然而,一夕之间,麻由子竟已理所应当般和他生活在一起,并绝口不提智彦,原本致力人脑记忆研究的智彦也下落不明。
崇史被巨大的不安紧紧攫住……
作者简介:
东野圭吾 日本著名作家。
1985年,凭《放学后》获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开始专职写作;
1999年,《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此后《白夜行》、《单恋》、《信》、《幻夜》先后入围直木奖;
2006年,《嫌疑人x的献身》史无前例地将第134届直木奖、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以及年度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第1名一并斩获;
2008年,《流星之绊》获第43届新风奖;
2009年,《新参者》获两大推理小说排行榜年度第1名。
早期作品多为精巧细致的本格推理,后期笔锋越发老辣,文字鲜加雕琢,叙述简练凶狠,情节跌宕诡异,故事架构几至匪夷所思的地步,擅长从极不合理处写出极合理的故事,功力之深令世人骇然。
内容简介
本作是部杰出的青春推理小说。书中的平行世界(parallel world)有两层意思:表面上,就是指东京都的两条jr国铁线路。因为京浜东北线和山手线在各自的行程中有一段是并行的,所以故事开头乘坐山手线的主人公之一的崇史喜欢上对面车窗内乘坐京浜东北线的麻由子,这是大学时代的事情,这时崇史自然是不知道对方名字的。
之后的正文则是从崇史大学毕业后的工作时期开始进行的,平行叙述两个不同的故事,但两个故事的主要人物一致,且情节有交叉,其中纠结着关于过去的谜团。
====================
故事一:
从大学毕业的敦贺崇史以研究员的身份进入了美国的电脑制造厂商“生物科技社”。自崇史的初中时代直到大学时代,都一直是他好朋友的三轮智彦,毕业后也在这家公司上班。某天,智彦对他说“介绍我的女朋友给你认识吧”。崇史起初很为自己的朋友有了另一半而高兴,但当他在餐桌上见到了智彦的“她”之后,受到了呼吸几乎停止的巨大冲击。原来智彦的女朋友——津野麻由子,正是崇史魂牵梦绕的“京浜东北线”女生。对方则一副似乎并不认识他的样子。崇史的工作节奏开始紊乱,每天都感觉自己要裂开来一样。据说麻由子是智彦在研究工作上的伙伴,而他们的研究项目正是“人脑记忆”的领域……
======================
故事二:
从大学毕业的敦贺崇史以研究员的身份进入了美国的电脑制造厂商“生物科技社”。很快地,崇史与同事津野麻由子开始了同居生活。自崇史的初中时代直到大学时代,都一直是他好朋友的三轮智彦,毕业后也在这家公司上班。两人并没有深度的接触,崇史不太清楚智彦的研究项目为何,只知道对方也在公司里上班。虽然崇史的生活在公私两方面都是顺风顺水,但崇史就是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疑虑。这种疑虑进而发展到疑神疑鬼式的敏感状态,他对于自己不太记得智彦的过去一事耿耿于怀,而且麻由子实际上是智彦的女朋友这种不切实际的矛盾念想也开始在脑中逐渐沸腾。彷佛生活突然被人开了一个口子,所有的东西都开始不断外泄,他的一切决堤了……
====================
究竟哪一个世界是真实的呢?当两个故事走向结局,三位主人公之间的关係原来是……总之是本令人读了心里鬱结不适、又感受颇深的作品。日本亚马逊四星推荐!
序章
经常会有一种情况,在两条不同的铁路上,两辆电车朝着同一个方向、又停在同一个站台。在田端,往返于品川的山手线和京滨东北线就是这样。
研究生在读的时候,敦贺崇史每周要乘坐三次山手线,目的地是位于新桥的大学资料室。他每天早上在固定的时刻坐着同一班电车。虽然过了上班高峰,但也没有座位,他一直站在门边,永远是同一节车厢,同一扇门。
他无目的地眺望窗外的风景:杂乱无章的楼房,灰暗的天空,劣质的广告牌。
然而这些景色经常会被同向驶来的京滨东北线所挡住,那辆列车时而靠近时而远离,以几乎相同的速度相同的方向飞驰着。两列电车最靠近的时候,简直就像合为了一体,连对面乘客的模样都看得十分真切。当然,靠得再近双方都无法交流,只是各自驶向旅程的终点。
有一天,崇史的目光落到了对面车厢里的一个年轻女性身上,她和崇史一样,站在车门旁,两眼望着窗外,是个长发的大眼姑娘。可能是个大学生吧,崇史从她休闲的穿着上推断。
随后每周的星期二,她必然会出现在对面的电车上。同一个时刻,同一班电车,同一节车厢,同一扇车门旁。
而崇史开始慢慢变得盼望星期二的到来。
只要是看到她的日子,他一整天都会感到莫名的愉快。相反,在看不到她的日子里,他一下子又变得无所适从。总而言之,他爱上了她。
几天后,崇史有一个重大发现。
那就是,她似乎也在注视着自己。
两扇车门有一瞬间是相互贴着的,此时两人几乎处于面对面站立的状态。
崇史当然一直盯着她看,那一刻仿佛她也在看着他,短短的两三秒钟,两人隔着两面玻璃对望着。
我要不要冲着她微笑一下呢——崇史犹豫着,但却没能付诸于行动。因为他认为,很可能对方看着自己只是一种错觉,她只是盯着窗外在看而已。
最后,崇史只好装出一副完全不注意她的表情,靠门而立,接着她也没发出任何信号。
就这样过了将近一年,崇史修完硕士课程后,找了份工作。不用说,星期二他也不再有机会乘坐山手线了。
最后一个星期二,他准备冒一次险。
他准备乘坐一次京滨东北线。然后站在她一直站立的地方,接近一次本来只能隔窗而望的她。她会有什么反应呢,是吃惊,还是完全无视?光是想到这儿,他的心脏就狂跳不止。
没想到的是——
她并没有出现在那里,他还以为自己搞错了车厢,在电车里来回走着,然而却没有发现她的身影。她没有坐上这辆车。
沮丧的崇史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在窗户外面他看到了自己一直乘坐的山手线列车,那电车原来看上去是这样的啊,他呆呆地凝视着。
当两列车慢慢靠近的时候,他顿时瞪大了眼睛。在对面的电车上,他发现了她的身影。她的目光并没有转向这里,而是在车里慢慢走动着。
崇史在下一站下了车,急忙换乘了山手线,然后再次寻找起她来。
然而,刚刚应该还在这里的她,现在却没了踪影。崇史顾不上周围乘客异样的眼光,在狭窄的车厢里走来走去。虽然现在只是三月份,他额头上的汗水却不住地流淌。
还是找不到她,她就像海市蜃楼一样消失了。
崇史望着窗外,京滨东北线慢慢向远处开走了。
我和她可能是出于两个平行世界里吧——
他这么想。
场景一
“我正在制造一个平行世界”
对于我的说明,夏江停下了正不断用调羹翻搅着水果凉糕的手,歪起了脑袋,深棕色的长发也跟着飘逸起来。
“那是个假想的世界,你听说过‘现实模拟’吗?”我补充道。
就是这个啊,夏江露出不屑的神情,伸出舌头舔了舔奶油。
“这我知道,就是用计算机制作出人类的图片给试验者看,然后让他以为自己就是那个人,你说的是这个吧?”
“不光给人看模样,还给他听声音,赋予他触觉呢。简而言之,让人误以为人工制造的世界才是现实。机器人训练用的模拟装置就是其中一种”
“我很久以前在电视里看到过,让试验者戴上一个很夸张的目镜和手套,在那个人的面前呈现出一个水龙头,然后让他关上那个水龙头,他便会作出拼命旋转的样子,而且还会感到自己真的握着水龙头”
“那也是一种‘虚拟现实’。只不过那是初级阶段”我喝干了咖啡,隔着玻璃窗望着大街。
我们俩正坐在新宿大街稍往里的一家咖啡店里,手表指针刚走到下午五点整,因为是星期五,路上到处都是白领和学生模样的年轻人。
作品简介:
我,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或许,根本就没有我,有的只是出现过的记忆。
没有了作为挚友和爱人的你们,我唯有堕入暗夜永不醒转……
敦贺崇史与挚友智彦均从事脑科学前沿研究,十余年来情同手足。一日,智彦向他隆重介绍新结识的女友麻由子。他赫然发现,那竟是自己曾一见钟情但失之交臂的女子。
崇史心中爱恨交织,被嫉妒与自责折磨得濒临崩溃。然而,一夕之间,麻由子竟已理所应当般和他生活在一起,并绝口不提智彦,原本致力人脑记忆研究的智彦也下落不明。
崇史被巨大的不安紧紧攫住……
作者简介:
东野圭吾 日本著名作家。
1985年,凭《放学后》获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开始专职写作;
1999年,《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此后《白夜行》、《单恋》、《信》、《幻夜》先后入围直木奖;
2006年,《嫌疑人x的献身》史无前例地将第134届直木奖、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以及年度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第1名一并斩获;
2008年,《流星之绊》获第43届新风奖;
2009年,《新参者》获两大推理小说排行榜年度第1名。
早期作品多为精巧细致的本格推理,后期笔锋越发老辣,文字鲜加雕琢,叙述简练凶狠,情节跌宕诡异,故事架构几至匪夷所思的地步,擅长从极不合理处写出极合理的故事,功力之深令世人骇然。
内容简介
本作是部杰出的青春推理小说。书中的平行世界(parallel world)有两层意思:表面上,就是指东京都的两条jr国铁线路。因为京浜东北线和山手线在各自的行程中有一段是并行的,所以故事开头乘坐山手线的主人公之一的崇史喜欢上对面车窗内乘坐京浜东北线的麻由子,这是大学时代的事情,这时崇史自然是不知道对方名字的。
之后的正文则是从崇史大学毕业后的工作时期开始进行的,平行叙述两个不同的故事,但两个故事的主要人物一致,且情节有交叉,其中纠结着关于过去的谜团。
====================
故事一:
从大学毕业的敦贺崇史以研究员的身份进入了美国的电脑制造厂商“生物科技社”。自崇史的初中时代直到大学时代,都一直是他好朋友的三轮智彦,毕业后也在这家公司上班。某天,智彦对他说“介绍我的女朋友给你认识吧”。崇史起初很为自己的朋友有了另一半而高兴,但当他在餐桌上见到了智彦的“她”之后,受到了呼吸几乎停止的巨大冲击。原来智彦的女朋友——津野麻由子,正是崇史魂牵梦绕的“京浜东北线”女生。对方则一副似乎并不认识他的样子。崇史的工作节奏开始紊乱,每天都感觉自己要裂开来一样。据说麻由子是智彦在研究工作上的伙伴,而他们的研究项目正是“人脑记忆”的领域……
======================
故事二:
从大学毕业的敦贺崇史以研究员的身份进入了美国的电脑制造厂商“生物科技社”。很快地,崇史与同事津野麻由子开始了同居生活。自崇史的初中时代直到大学时代,都一直是他好朋友的三轮智彦,毕业后也在这家公司上班。两人并没有深度的接触,崇史不太清楚智彦的研究项目为何,只知道对方也在公司里上班。虽然崇史的生活在公私两方面都是顺风顺水,但崇史就是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疑虑。这种疑虑进而发展到疑神疑鬼式的敏感状态,他对于自己不太记得智彦的过去一事耿耿于怀,而且麻由子实际上是智彦的女朋友这种不切实际的矛盾念想也开始在脑中逐渐沸腾。彷佛生活突然被人开了一个口子,所有的东西都开始不断外泄,他的一切决堤了……
====================
究竟哪一个世界是真实的呢?当两个故事走向结局,三位主人公之间的关係原来是……总之是本令人读了心里鬱结不适、又感受颇深的作品。日本亚马逊四星推荐!
序章
经常会有一种情况,在两条不同的铁路上,两辆电车朝着同一个方向、又停在同一个站台。在田端,往返于品川的山手线和京滨东北线就是这样。
研究生在读的时候,敦贺崇史每周要乘坐三次山手线,目的地是位于新桥的大学资料室。他每天早上在固定的时刻坐着同一班电车。虽然过了上班高峰,但也没有座位,他一直站在门边,永远是同一节车厢,同一扇门。
他无目的地眺望窗外的风景:杂乱无章的楼房,灰暗的天空,劣质的广告牌。
然而这些景色经常会被同向驶来的京滨东北线所挡住,那辆列车时而靠近时而远离,以几乎相同的速度相同的方向飞驰着。两列电车最靠近的时候,简直就像合为了一体,连对面乘客的模样都看得十分真切。当然,靠得再近双方都无法交流,只是各自驶向旅程的终点。
有一天,崇史的目光落到了对面车厢里的一个年轻女性身上,她和崇史一样,站在车门旁,两眼望着窗外,是个长发的大眼姑娘。可能是个大学生吧,崇史从她休闲的穿着上推断。
随后每周的星期二,她必然会出现在对面的电车上。同一个时刻,同一班电车,同一节车厢,同一扇车门旁。
而崇史开始慢慢变得盼望星期二的到来。
只要是看到她的日子,他一整天都会感到莫名的愉快。相反,在看不到她的日子里,他一下子又变得无所适从。总而言之,他爱上了她。
几天后,崇史有一个重大发现。
那就是,她似乎也在注视着自己。
两扇车门有一瞬间是相互贴着的,此时两人几乎处于面对面站立的状态。
崇史当然一直盯着她看,那一刻仿佛她也在看着他,短短的两三秒钟,两人隔着两面玻璃对望着。
我要不要冲着她微笑一下呢——崇史犹豫着,但却没能付诸于行动。因为他认为,很可能对方看着自己只是一种错觉,她只是盯着窗外在看而已。
最后,崇史只好装出一副完全不注意她的表情,靠门而立,接着她也没发出任何信号。
就这样过了将近一年,崇史修完硕士课程后,找了份工作。不用说,星期二他也不再有机会乘坐山手线了。
最后一个星期二,他准备冒一次险。
他准备乘坐一次京滨东北线。然后站在她一直站立的地方,接近一次本来只能隔窗而望的她。她会有什么反应呢,是吃惊,还是完全无视?光是想到这儿,他的心脏就狂跳不止。
没想到的是——
她并没有出现在那里,他还以为自己搞错了车厢,在电车里来回走着,然而却没有发现她的身影。她没有坐上这辆车。
沮丧的崇史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在窗户外面他看到了自己一直乘坐的山手线列车,那电车原来看上去是这样的啊,他呆呆地凝视着。
当两列车慢慢靠近的时候,他顿时瞪大了眼睛。在对面的电车上,他发现了她的身影。她的目光并没有转向这里,而是在车里慢慢走动着。
崇史在下一站下了车,急忙换乘了山手线,然后再次寻找起她来。
然而,刚刚应该还在这里的她,现在却没了踪影。崇史顾不上周围乘客异样的眼光,在狭窄的车厢里走来走去。虽然现在只是三月份,他额头上的汗水却不住地流淌。
还是找不到她,她就像海市蜃楼一样消失了。
崇史望着窗外,京滨东北线慢慢向远处开走了。
我和她可能是出于两个平行世界里吧——
他这么想。
场景一
“我正在制造一个平行世界”
对于我的说明,夏江停下了正不断用调羹翻搅着水果凉糕的手,歪起了脑袋,深棕色的长发也跟着飘逸起来。
“那是个假想的世界,你听说过‘现实模拟’吗?”我补充道。
就是这个啊,夏江露出不屑的神情,伸出舌头舔了舔奶油。
“这我知道,就是用计算机制作出人类的图片给试验者看,然后让他以为自己就是那个人,你说的是这个吧?”
“不光给人看模样,还给他听声音,赋予他触觉呢。简而言之,让人误以为人工制造的世界才是现实。机器人训练用的模拟装置就是其中一种”
“我很久以前在电视里看到过,让试验者戴上一个很夸张的目镜和手套,在那个人的面前呈现出一个水龙头,然后让他关上那个水龙头,他便会作出拼命旋转的样子,而且还会感到自己真的握着水龙头”
“那也是一种‘虚拟现实’。只不过那是初级阶段”我喝干了咖啡,隔着玻璃窗望着大街。
我们俩正坐在新宿大街稍往里的一家咖啡店里,手表指针刚走到下午五点整,因为是星期五,路上到处都是白领和学生模样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