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我那个师父天天和我说,我们这行当,见血腥,所以要心平气和,凡事不能太冲动。”毛宇凡说,“什么叫心平气和?我是杀猪的,又不是写毛笔字的,心平气和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师父年纪大了,也该退了,我想接班他的屠宰场,可他就是不同意,老说什么我心气太浮躁,还不到时候,要多磨炼才能接班。没错,那时候我才15岁,确实还不算多成熟,但我看他一点诚意都没有,二话没说就离家出走了。那两年,我真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打零工,捡破烂,我都干过,就是希望能有自己的生活。后来从老家亲戚那里听说,龙番有个远房叔叔,开了铺子,人还很好,无儿无女,我就来投奔他试试。要知道,挨饿的滋味太不好受了。”
  “你叔叔对你好吗?”
  “那是没话说,我爹都不把我当亲儿子,他把我当亲儿子。”毛宇凡说,“他教会我修自行车,然后就‘退休’了,所以,我的修车铺这些年都是我说了算。”
  “修车铺能挣钱吗?”冯凯问,“干了不少销赃的活儿吧?”
  “公安同志,你说得也太难听了。有人来卖自行车,我还有不收的道理吗?”
  “你和人家打群架,是为了抢地盘吗?”
  “那倒不是,兄弟有难,两肋插刀。”毛宇凡的眼神很闪烁。
  “那你把收来的自行车都拆了,一辆整车都不留,是怕丢自行车的人找上门来吗?”
  “那也不是,那是我的习惯。你见过拉出来一头整猪卖的吗?”这一回毛宇凡的眼神不闪烁了。
  “接着说,你和祁月春怎么认识的?”
  “祁月春?谁?”
  “就是被你碎尸的那位。”
  “哦,那个‘三陪女’啊。”毛宇凡说,“我哪里会认识她,是她自己心怀不轨的。那天我在回家的路上,见她醉醺醺地在歌舞厅门口吐,就好心问问她有没有事。这女人,真是不正经,直接上手就把我抱住了。都是男人嘛,她穿那么少,这谁受得了。”
  “所以你带她回家了?”
  “是啊,说好了30块钱的,结果完事儿后,说我把她弄疼了,要50块,这不是坐地起价吗?”毛宇凡说。
  “所以是因为嫖资纠纷,你就杀人了?”冯凯说。
  “不是,真不是!”毛宇凡昂着头说,“我真不差这点钱。我都说了,是这个女人想害我,所以我得自卫。”
  “你都愿意给50块了,为什么她还想害你?”
  “不知道,也许是因为她觉得我有钱,所以想弄晕我,然后抢劫我,或者是仙人跳什么的?反正她是真的想害我。”毛宇凡一边用手比画着,一边说,“我都准备给她钱了,忽然发现床上有个圆滚滚的像药丸一样的东西!是从她那里面掉出来的!这女人真毒啊!居然把药下在那种地方!你说,她这不是想害我还能是干吗?”
  “那应该是她治疗妇科病的阴道栓。”在一边旁听的卢俊亮忍不住说道。
  “啊?”毛宇凡没听懂,说,“反正她就是想害我,所以我就掐着她脖子问她为什么要害我。没想到,她那么不经掐,就死了。你说,我这是不是自卫?”
  “是不是自卫得让法官来说。”冯凯眯着眼睛说,“既然是自卫,为什么不报警?还要碎尸?”
  “这种事怎么报警啊?”毛宇凡说,“你们也看到了,我住在大街边,驮着尸体出门肯定不现实啊。行李箱、蛇皮袋都放不下,就只有给她砍开了。”
  “那为什么把手掌和小腿埋在后院?”
  “手掌有指纹,小腿有文身,我怕人认出来是她。我看过电视,我觉得如果没有人能认出她是谁,你们就应该破不了案了。”毛宇凡说,“文身我还烧了一下,烧不掉,我想到以前猪身上的烙号也是烧不掉的,所以只能弄下来埋了。”
  “破不了案?你觉得这和你收赃物自行车一样吧?有特征性的部件,你都会藏起来,所以警察就不知道那些零件是赃物了?”冯凯说,“你现在再想想,你师父对你说的话,是不是挺有道理的?”
  毛宇凡愣了一下,连忙说:“有什么道理啊?我那不是冲动,我是自卫!”
  “坐火车抛尸,也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主意?”冯凯问。
  “不然呢?我又没有汽车。”毛宇凡说,“我就想丢远点,那只能坐火车了,这样也安全些吧。”
  “行了,签字画押,等待判决吧。”冯凯甩了甩袖子,走出了审讯室。
  回到了顾红星的办公室,顾红星对冯凯说:“你真是破案的一把好手,是我们公安局的宝贝。”
  “哎呀,真肉麻!还不是大家的功劳。”冯凯坐到沙发上,挠着头说,“只是没想到,绕了一大圈找到了这个毛宇凡,他居然是为了这么个理由而杀人。本来以为他是那种老谋深算的人呢,结果他一惊一乍的,杀人碎尸居然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那肯定。”卢俊亮说,“从小被亲生父母抛弃,任谁也没安全感啊。”
  “我倒觉得不是安全感的问题,而是他在这种没有安全感的环境里,太想要证明自己,反倒滋生出了扭曲的掌控欲。”顾红星说,“他师父对他也算不错,可他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说走就走了。要不是他叔叔去世得早,以他着急冲动的性格,难免也会和他叔叔起争执。他希望可以掌控一切,掌控所有人。一旦出了计划外的情况,就会变得格外多疑。因为一枚阴道栓而杀人,听起来不可思议,放在他身上又挺合理的。”
  “还真是,碎尸也是掌控欲的一种表现。”冯凯说,“还有他拆自行车的那个习惯,也算是一种表现吧。他就是希望一切可以在他认为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嗯……拆自行车是习惯,拆人也是习惯。”卢俊亮跟着他们的思路说,“把有特征性的部件藏起来,都是习惯……”
  “我们研究这个干什么?”冯凯笑着说。
  “有用。”顾红星说,“正常情况下,只要是碎尸案件,一般都是熟人作案。这才有了‘找到尸源,案子就相当于破了一半’的说法。可是,这起案件是完全陌生的人作案,违背了碎尸案件的一般规律,所以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他的心理状态,也能为将来类似的情况提供参考。”
  “不过,这也给我提了个醒。以后办碎尸案,可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找尸源上了。”卢俊亮说,“另辟蹊径也是有很多破案的途径的。”
  “嗯,这个案子对我也很有启发。”顾红星说,“刚刚理过发的民警,把自己的碎头发遗落在了现场,差点对案件侦查造成误导。这事儿不能就这样当成一段插曲结束了。”
  “所以,你又要改《现场勘查规则》了?”冯凯说。
  “你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顾红星笑着说,“现在要求民警穿戴鞋套和手套已经不够了,我得要求大家再戴一个头套。我给起个名字,就叫‘三套齐全’吧。”
  “能不能不要把我比喻成那么恶心的东西?”冯凯一边笑一边说,“你这个要求是对的,戴了头套以后还有别的作用。不过,你最好一步到位,改成‘四套齐全’,加个口罩。不然文件总改来改去,你不嫌烦啊?”
  “规则本来就是在不断完善的,”顾红星说,“怎么会烦?不过,为什么要戴口罩?怕大家在现场吐痰?还是说,怕现场有病毒?”
  “随便吧,都可以吧,反正以后总是要戴的。”冯凯挥挥手,说道。
  “你怎么总说‘以后’?你怎么知道以后的事?”卢俊亮饶有兴趣地问。虽然他对戴口罩一事也不太理解。
  “喀喀,这就叫合理预言。”冯凯说,“虽然我不知道细节,但也能推理出这是大势所趋嘛。就像老顾让你们检测血液,要一步一步慢慢来一样,也许绝大多数案件中,都没有什么作用,但也许某一起案件里,就会起到关键作用,道理是一样的。”
  顾红星低头想了想,说:“好,就按你说的办,口罩洗洗能反复使用,成本也没多少钱。”
  冯凯知道,这个时候就连医生戴的都是多层纱布口罩,而非一次性口罩。
  “这么一想,我也觉得凯哥说得有道理了。”卢俊亮说,“虽然大家多了清洗口罩的活儿,但是医用纱布口罩可以有效防止一些病毒的侵入,不管怎么说,至少保护了民警。”
  顾红星拿出了一沓纸,奋笔疾书起来。冯凯知道,他开始撰写呈报市局党委要求再次修改《现场勘查规则》的报告了。冯凯百无聊赖,瘫坐在沙发上,他想在这种放空的状态下找出一些线索,想想顾雯雯侦办的命案积案究竟是哪一起。
  在这段时间里,冯凯一直关注着支队对今年的命案积案进行侦破的情况。现在,未破的命案,只剩下两起了,但这两起命案嫌疑人都很明确,只是看什么时候能抓到人。而且,这两起命案的现场都非常简单,还有目击证人可以直接指证犯罪嫌疑人,不存在什么证据缺陷的问题。如果只是抓人的活儿,应该不会让顾雯雯有这么大的负担,因为顾雯雯是市局刑科所的所长,管的是刑事技术,也就是破案的线索和证据的完善,而这两起案子显然都无须这两方面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