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电泳仪?”顾红星已经不记得自己批的是什么仪器了。
“对啊。”马晴红自豪地说,“显色法无法进行的微量物证检验,我们可以用电泳法。有这台电泳仪,如果你能提取到嫌疑人的双手擦拭物,我就可以试试看。”
“那太好了,我现在去找老凯。”顾红星说。
“局长,你还要亲自去吗?让殷俊去不就得了。”马晴红笑道。
“其他的事可以,这件事必须我自己跑。”顾红星说完,推门离开。
顾红星找到冯凯的时候,冯凯刚从被偷的小卖部里出来。
“现在要让你提取赵小三的双手擦拭物,你能不能想到办法?”顾红星开门见山。
“等等,理化检验部门真的能检验出三天前遗留的微量检材?”冯凯惊叹道。
在他的印象里,顾雯雯他们刑科所有一台仪器叫什么色谱仪,确实能检验微量物证。但那也是顾雯雯参加工作后,市局才引进的仪器,在这个年代,应该是没有的。
“说是电泳法,可以试一试。”顾红星说。
冯凯点点头,猜测这应该是有那个什么色谱仪之前,上一代的检验方法。
“这个太简单了,比之前我们办的强奸杀害幼女案取手掌纹简单多了。”冯凯信心满满地说,“你等我,我去买几个梨。”
不一会儿,换上便装的冯凯和顾红星来到了赵小三的家。
此时夜幕已经降临,赵小三应该在家中写作业或者休息。冯凯敲响了房门,来开门的果然是身材瘦弱的赵小三。
“你爸爸呢?”冯凯和蔼地问。
“喝酒去了。”赵小三把着门,警惕地说。
“那我们能进去坐坐吗?等一会儿要是还等不到你爸,我们再走。”冯凯拎起手中的网兜,说,“我还给你买了梨,削一个给你先吃啊。”
“你们是谁?”赵小三看了眼圆滚滚的梨,咽了口口水。
“嗐,连我们都不认识啦?我们是你爸爸的老同事,你小时候我经常抱你啊。”冯凯说。
不知道是这个时代的小朋友警惕性不够,还是因为梨子的诱惑太大,赵小三没再追问,就放二人进了家。
这个房间和李进步的住处一样简陋,唯一的电器就是天花板上的电灯。冯凯找来找去也没找到一把椅子,只能在屋内两张床中的一张上坐了下来,从网兜里拿出一个梨削了起来,边削边和赵小三胡诌。
“你小时候啊,就是瘦,你妈妈去世得早,没人管你,我们经常来陪你玩的,你都不记得了?”
赵小三盯着渐渐露出的白色梨肉,摇了摇头。
“喏,吃吧。”冯凯把削好的梨子递给赵小三。
赵小三接过梨子,开始狼吞虎咽。
“晚上又没吃饭?”冯凯大胆地加了一个“又”字。
赵小三点点头,仍不停下啃梨子的动作。不一会儿,一整个梨子就变成了一个瘦瘦的梨核。
“你看你这孩子,没钱买东西吃,哪怕自己做一点呢?”冯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刚才顾红星给他的滤纸,帮赵小三擦拭着双手,说,“没事,梨子就放这里了,我们走了,你饿了就自己削着吃。”
赵小三一边咀嚼着梨肉,一边感激地朝他俩点了点头。
走出了赵小三家,顾红星钦佩地说:“梨子多汁,给他擦手就不显得突兀了。”
“而且梨汁含糖量高,黏稠,会把他手上的微量物证黏附住,然后再黏附到滤纸上。”冯凯说,“就是不知道经过这几天,量还够不够。”
“回去试试吧。”顾红星小心翼翼把滤纸装进一个塑料物证袋里。
4
“你真不回去陪雯雯过生日啊?”冯凯坐在顾红星办公室的沙发上问。
“这都晚上9点了,等我回去,她们娘儿俩都睡着了。”顾红星坐在办公桌前,翻阅着文件。跑了一天现场回来,他的案头已经积压了很多文件。
“你这当爹的,不称职。”冯凯把头枕在沙发的一侧扶手上,干脆躺平了。
“没办法,哪个警察是称职的爹妈?”顾红星说,“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
“打住,打住,别在这儿给我上价值。”冯凯说,“你们那个漂亮姑娘说什么时候能出结果?”
顾红星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看着冯凯说:“你说马晴红?很少听你这样形容别人啊,她还没对象,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冯凯猛地坐了起来,摇着手说:“你别乱牵红线啊,我可没那意思。再说了,我都多大了,比人家得大10岁吧?”
“年龄不是问题。”顾红星笑了笑,又继续批阅文件,“重点是你这个岁数了,真的该考虑考虑自身问题了。”
“我没问题,我说过了,无牵无挂。”说到这里,冯凯心中一动,他又开始想顾雯雯了。
“马晴红说为了稳妥,要多跑几遍电泳,估计凌晨三四点才能出结果。”顾红星看着沙发上的冯凯说,“你就搁那儿睡一觉吧,不然从这里往市里跑太远了。”
“你呢?不会要熬通宵吧?”
“你看看。”顾红星用笔指了指案头的文件,说,“不熬通宵也得熬到凌晨一两点,放心,我有折叠床。”
“难得啊,时隔14年,我俩又同居了。”冯凯说。
“用词不当。”顾红星头也不抬地说。
这个年代的“同居”似乎不是什么好词,一般都会在前面加上“非法”二字。
“雯雯现在……长高了吗?”冯凯忍不住问。
“你不是早上刚问过吗?”顾红星说,“过年不还在一起过的吗?半年多能有什么变化。”
“真好,羡慕你们。”冯凯说。
顾红星又抬起了头,说:“哦,你也知道成家的好处?我早就说了……”
“停……打住!你一个大局长,别成天搞得和媒婆一样。”
顾红星微笑着摇了摇头。
冯凯不说话了,他的脑海里已经被顾雯雯的音容笑貌充满。在幸福和思念中,他慢慢闭上了双眼。
等到冯凯睁开双眼的时候,发现顾红星依旧在自己的座位上坐着,而对面的两把椅子上坐着马晴红和卢俊亮。
“哎哟,你怎么不叫我。”冯凯坐起身,擦了擦口角的口水,说。
“看你睡得香,没忍心。”顾红星说,“理化检验部门已经做出结果了,确定是有反应的。”
“啥叫有反应?就是有黑火药呗?”冯凯问。
“是的。”马晴红笑着回答。尽管眼下挂着黑眼圈,但她对熬夜做出的结果感到非常兴奋。
“另外,小卢在赵小三的课桌上提取了指纹,和现场塑料皮上还原出来的指纹基本是吻合的,也有一定的证明效力。”顾红星说。
“凯哥,你在这儿睡得香,我搞那几枚指纹,真是把我搞吐了。”卢俊亮忍不住说道,“都给破坏了,我真是一点点还原,一点点比对,总算比对上几个特征点。”
“如果单靠这几个特征点,是不能作为‘孤证’的。”顾红星说,“但结合了鞋印、理化检验结果和调查情况,就可以定案了。”
“那我去抓人。”冯凯赶紧说。
“我已经让刑警大队去了。”顾红星说,“让他们秘密抓,毕竟是未成年人。”
“哦对了,才14岁。”冯凯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心想怎么忘了这个关键问题,“《刑法》现在是怎么规定刑事责任的法定年龄来着?”
“我们是法律工作者,法律条款要熟记在心啊!”顾红星说,“已满14周岁,严重暴力犯罪的,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虽然他的动机并不是杀人,只是破坏,但爆炸罪是严重暴力犯罪啊。他肯定是会被送去少管所的。”
冯凯知道,所谓的少管所,实际上叫未成年犯管教所,是对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犯执行刑罚的机构和场所。原来1990年实施的1979年旧《刑法》就已经是这样规定刑事责任的法定年龄了。
“那行吧,我去审讯室等着。”冯凯起身说。
“我和你一起去。”顾红星安排好眼前两人后续的证据固定工作,和冯凯一起下楼。
等了大约一个小时,两名侦查员扶着赵小三的肩膀走进了审讯室,后面还跟着那天被冯凯问询过的老师。对未成年人的审讯,需要其监护人在场,可赵庆楼不知道去哪里喝酒了,到现在也找不到,于是侦查员依法请了学校的老师到场见证。
赵小三一见穿着警服的冯凯和顾红星,顿时有点蒙,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冯凯的手上有没有拎东西。
“梨子好吃吧?”冯凯依旧笑容可掬。他从口袋里掏出5块钱,递给一名侦查员,说:“你去公安局对面那铺子买几斤梨子。”
侦查员接过钱,点头离开。
进了审讯室,冯凯让赵小三坐在对面的椅子上,老师坐在赵小三的背后。他并不急于审讯,而是等侦查员买来了梨子,又亲手削了一个给赵小三,耐心地看着他狼吞虎咽地吃完。
“对啊。”马晴红自豪地说,“显色法无法进行的微量物证检验,我们可以用电泳法。有这台电泳仪,如果你能提取到嫌疑人的双手擦拭物,我就可以试试看。”
“那太好了,我现在去找老凯。”顾红星说。
“局长,你还要亲自去吗?让殷俊去不就得了。”马晴红笑道。
“其他的事可以,这件事必须我自己跑。”顾红星说完,推门离开。
顾红星找到冯凯的时候,冯凯刚从被偷的小卖部里出来。
“现在要让你提取赵小三的双手擦拭物,你能不能想到办法?”顾红星开门见山。
“等等,理化检验部门真的能检验出三天前遗留的微量检材?”冯凯惊叹道。
在他的印象里,顾雯雯他们刑科所有一台仪器叫什么色谱仪,确实能检验微量物证。但那也是顾雯雯参加工作后,市局才引进的仪器,在这个年代,应该是没有的。
“说是电泳法,可以试一试。”顾红星说。
冯凯点点头,猜测这应该是有那个什么色谱仪之前,上一代的检验方法。
“这个太简单了,比之前我们办的强奸杀害幼女案取手掌纹简单多了。”冯凯信心满满地说,“你等我,我去买几个梨。”
不一会儿,换上便装的冯凯和顾红星来到了赵小三的家。
此时夜幕已经降临,赵小三应该在家中写作业或者休息。冯凯敲响了房门,来开门的果然是身材瘦弱的赵小三。
“你爸爸呢?”冯凯和蔼地问。
“喝酒去了。”赵小三把着门,警惕地说。
“那我们能进去坐坐吗?等一会儿要是还等不到你爸,我们再走。”冯凯拎起手中的网兜,说,“我还给你买了梨,削一个给你先吃啊。”
“你们是谁?”赵小三看了眼圆滚滚的梨,咽了口口水。
“嗐,连我们都不认识啦?我们是你爸爸的老同事,你小时候我经常抱你啊。”冯凯说。
不知道是这个时代的小朋友警惕性不够,还是因为梨子的诱惑太大,赵小三没再追问,就放二人进了家。
这个房间和李进步的住处一样简陋,唯一的电器就是天花板上的电灯。冯凯找来找去也没找到一把椅子,只能在屋内两张床中的一张上坐了下来,从网兜里拿出一个梨削了起来,边削边和赵小三胡诌。
“你小时候啊,就是瘦,你妈妈去世得早,没人管你,我们经常来陪你玩的,你都不记得了?”
赵小三盯着渐渐露出的白色梨肉,摇了摇头。
“喏,吃吧。”冯凯把削好的梨子递给赵小三。
赵小三接过梨子,开始狼吞虎咽。
“晚上又没吃饭?”冯凯大胆地加了一个“又”字。
赵小三点点头,仍不停下啃梨子的动作。不一会儿,一整个梨子就变成了一个瘦瘦的梨核。
“你看你这孩子,没钱买东西吃,哪怕自己做一点呢?”冯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刚才顾红星给他的滤纸,帮赵小三擦拭着双手,说,“没事,梨子就放这里了,我们走了,你饿了就自己削着吃。”
赵小三一边咀嚼着梨肉,一边感激地朝他俩点了点头。
走出了赵小三家,顾红星钦佩地说:“梨子多汁,给他擦手就不显得突兀了。”
“而且梨汁含糖量高,黏稠,会把他手上的微量物证黏附住,然后再黏附到滤纸上。”冯凯说,“就是不知道经过这几天,量还够不够。”
“回去试试吧。”顾红星小心翼翼把滤纸装进一个塑料物证袋里。
4
“你真不回去陪雯雯过生日啊?”冯凯坐在顾红星办公室的沙发上问。
“这都晚上9点了,等我回去,她们娘儿俩都睡着了。”顾红星坐在办公桌前,翻阅着文件。跑了一天现场回来,他的案头已经积压了很多文件。
“你这当爹的,不称职。”冯凯把头枕在沙发的一侧扶手上,干脆躺平了。
“没办法,哪个警察是称职的爹妈?”顾红星说,“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
“打住,打住,别在这儿给我上价值。”冯凯说,“你们那个漂亮姑娘说什么时候能出结果?”
顾红星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看着冯凯说:“你说马晴红?很少听你这样形容别人啊,她还没对象,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冯凯猛地坐了起来,摇着手说:“你别乱牵红线啊,我可没那意思。再说了,我都多大了,比人家得大10岁吧?”
“年龄不是问题。”顾红星笑了笑,又继续批阅文件,“重点是你这个岁数了,真的该考虑考虑自身问题了。”
“我没问题,我说过了,无牵无挂。”说到这里,冯凯心中一动,他又开始想顾雯雯了。
“马晴红说为了稳妥,要多跑几遍电泳,估计凌晨三四点才能出结果。”顾红星看着沙发上的冯凯说,“你就搁那儿睡一觉吧,不然从这里往市里跑太远了。”
“你呢?不会要熬通宵吧?”
“你看看。”顾红星用笔指了指案头的文件,说,“不熬通宵也得熬到凌晨一两点,放心,我有折叠床。”
“难得啊,时隔14年,我俩又同居了。”冯凯说。
“用词不当。”顾红星头也不抬地说。
这个年代的“同居”似乎不是什么好词,一般都会在前面加上“非法”二字。
“雯雯现在……长高了吗?”冯凯忍不住问。
“你不是早上刚问过吗?”顾红星说,“过年不还在一起过的吗?半年多能有什么变化。”
“真好,羡慕你们。”冯凯说。
顾红星又抬起了头,说:“哦,你也知道成家的好处?我早就说了……”
“停……打住!你一个大局长,别成天搞得和媒婆一样。”
顾红星微笑着摇了摇头。
冯凯不说话了,他的脑海里已经被顾雯雯的音容笑貌充满。在幸福和思念中,他慢慢闭上了双眼。
等到冯凯睁开双眼的时候,发现顾红星依旧在自己的座位上坐着,而对面的两把椅子上坐着马晴红和卢俊亮。
“哎哟,你怎么不叫我。”冯凯坐起身,擦了擦口角的口水,说。
“看你睡得香,没忍心。”顾红星说,“理化检验部门已经做出结果了,确定是有反应的。”
“啥叫有反应?就是有黑火药呗?”冯凯问。
“是的。”马晴红笑着回答。尽管眼下挂着黑眼圈,但她对熬夜做出的结果感到非常兴奋。
“另外,小卢在赵小三的课桌上提取了指纹,和现场塑料皮上还原出来的指纹基本是吻合的,也有一定的证明效力。”顾红星说。
“凯哥,你在这儿睡得香,我搞那几枚指纹,真是把我搞吐了。”卢俊亮忍不住说道,“都给破坏了,我真是一点点还原,一点点比对,总算比对上几个特征点。”
“如果单靠这几个特征点,是不能作为‘孤证’的。”顾红星说,“但结合了鞋印、理化检验结果和调查情况,就可以定案了。”
“那我去抓人。”冯凯赶紧说。
“我已经让刑警大队去了。”顾红星说,“让他们秘密抓,毕竟是未成年人。”
“哦对了,才14岁。”冯凯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心想怎么忘了这个关键问题,“《刑法》现在是怎么规定刑事责任的法定年龄来着?”
“我们是法律工作者,法律条款要熟记在心啊!”顾红星说,“已满14周岁,严重暴力犯罪的,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虽然他的动机并不是杀人,只是破坏,但爆炸罪是严重暴力犯罪啊。他肯定是会被送去少管所的。”
冯凯知道,所谓的少管所,实际上叫未成年犯管教所,是对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犯执行刑罚的机构和场所。原来1990年实施的1979年旧《刑法》就已经是这样规定刑事责任的法定年龄了。
“那行吧,我去审讯室等着。”冯凯起身说。
“我和你一起去。”顾红星安排好眼前两人后续的证据固定工作,和冯凯一起下楼。
等了大约一个小时,两名侦查员扶着赵小三的肩膀走进了审讯室,后面还跟着那天被冯凯问询过的老师。对未成年人的审讯,需要其监护人在场,可赵庆楼不知道去哪里喝酒了,到现在也找不到,于是侦查员依法请了学校的老师到场见证。
赵小三一见穿着警服的冯凯和顾红星,顿时有点蒙,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冯凯的手上有没有拎东西。
“梨子好吃吧?”冯凯依旧笑容可掬。他从口袋里掏出5块钱,递给一名侦查员,说:“你去公安局对面那铺子买几斤梨子。”
侦查员接过钱,点头离开。
进了审讯室,冯凯让赵小三坐在对面的椅子上,老师坐在赵小三的背后。他并不急于审讯,而是等侦查员买来了梨子,又亲手削了一个给赵小三,耐心地看着他狼吞虎咽地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