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知道了。”这小小的东西居然还有专门的吃法?玲斗暗自惊讶。“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他战战兢兢地开口道,“这里……住一晚要花多少钱?”
  千舟握着筷子的手停在了半空,略一思索后答道:“加上早晚餐,你住的房间大概四万元吧。”
  千舟随口一答,让玲斗差点喘不过气来。他实在难以想象,一夜之间四万元就消失了。“您的房间一定比我的还要高级,对吧?”
  “对,不可以吗?”
  “我不是那个意思。您的房间大概多少钱?”
  “嗯……要看餐食,大体这个数吧。”千舟竖起食指。
  一根指头自然不可能代表一万,那就是十万了。算下来,两个房间一共十四万,比自己在丰钿机械工作一个月的薪水还要多。玲斗盯着碟子里剩下的生姜嫩苗,隐隐觉得不吃掉实在太可惜。
  “你可能觉得这就很不可思议了,但辉煌时期的箱根可不止如此。泡沫经济那段时期,有超过两千二百万人来这里。”
  这个数字超出了玲斗的理解范围。“具体是什么样子呢?”
  “当时旅行大多和高尔夫捆绑在一起。企业租下附近有名的高尔夫球场,免费招待一百多位客户,这种事情屡见不鲜。我每天奔走于各个高尔夫球场,努力和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那时,预约到更好的球场是酒店吸引顾客的先决条件。好在辛苦没有白费,酒店全年团体预约非常多,宴会厅总是举办盛大的宴会,聚集着数不清的礼仪小姐,一晚的销售额超过一千万。”
  玲斗对这些没有任何实感,只能想象那时应该满世界都是钞票吧。“泡沫破灭之后呢?”
  “情况到底还是变了。不少企业陷入经营危机,几乎接不到团体客户预约。团体旅行数量骤减,我们无法再那么轻松获利。但到访箱根的游客总数并没有下降太多,至今仍保持在全盛期的九成左右,只不过当天往返和住不带餐食的低价旅馆的游客越来越多。像柳泽酒店这样的高级酒店,入住的客人确实在减少。正因如此,我才意识到回归初心至关重要。”
  “初心是什么?”
  “泡沫经济时期,这里纸醉金迷,只想博人眼球。其实,这家酒店的本质并非如此。对到访的每一位客人报以至高无上的礼遇,让他们发自内心地产生‘好想再来啊’‘希望每年都来这里住’的想法,才是创建这家酒店的宗旨。最理想的状态是即便没有大量游客蜂拥而至,也有一定数量的客人会定期来住上几晚。将和他们计划开发大型度假区,从初衷上就已经和柳泽酒店出现了分歧。”看来,柳泽将和等人瞄准的是更庞大的商业模式。
  “所以就要关掉这儿吗?”
  千舟稍加思索,模棱两可地答道:“和这一点有很大关系。”她似乎不想透露更多详情。
  吃完晚餐,二人商量好第二天的行程,千舟便说想回房间的露天浴池泡温泉。玲斗当然不会错过享受的机会,但他决定把最大的乐趣留到最后,先在酒店里转一转。
  他本想乘电梯,突然发现旁边有一道可以通往一层与二层之间的缓坡,于是打算踱步下楼看看。缓坡一侧装有玻璃窗,可以看到外面的风景。路灯照射下,树枝在夜风中摇曳。一层与二层之间有一家土产店,他走了进去。箱根的名产摆放得整整齐齐,有日式点心和西式糕点。他听说过传统的豆馅点心,但大多数都是第一次见。松饼、年轮蛋糕、豆馅面包、布丁……各种名产应有尽有,令他惊讶不已。旁边另一个货架上陈列着酒店的原创商品,不仅有香皂、洗发水等消耗品,还有浴袍,从中可以充分感受到酒店的信心——只要在这里用过,回到家一定还会想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一袋包装上印着“柳泽酒店清晨咖喱”的咖喱酱吸引了他的目光。货架上贴着标签,上面写着“最受欢迎自助早餐,家中也可尽情享用”。他决定明早一定要尝尝咖喱饭,把咖喱酱放回了货架。
  沿缓坡可以下到一层。玲斗往下走的时候,见桑原走了上来。桑原也注意到了他,两人同时停下脚步。
  “您在散步吗?”桑原投来微笑。
  “想在酒店里逛逛。”
  “十分荣幸。您慢慢逛一逛吧。”
  桑原刚要迈步离开,玲斗叫住了他:“可以占用您一点时间吗?我想继续和您聊聊刚才的话题。”
  “是什么来着?”
  “这家酒店停业的原因。我想向您请教内情。”
  桑原微微皱了皱眉头,食指贴近嘴唇小声说道:“您的声音有点大。”
  “啊,对不起,一不留神就……”玲斗立即环视四周。身旁没有人,但视野范围内还是有不少客人的身影。
  “请您移步这边。”桑原走到一层与二层之间的角落,“千舟女士大概不想让您惹上麻烦,所以我必须体谅她的良苦用心。”
  玲斗用力摇了摇头,表达着内心的焦急。“您这么说,我更不踏实了。一直这样被蒙在鼓里,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跟千舟姨妈来这里了。”
  “千舟女士肯定有她的考量。”
  “我也不是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关于千舟姨妈和柳泽家的事,我很希望能再多了解一些。拜托您了,请您跟我说说吧。”玲斗低头鞠了一躬。
  “您不要这样,其他客人会看到的。好吧,我就和您简单讲讲。”桑原瞥了一眼周围,靠近了一步,“这家酒店会停业是因为……”他将声音压得更低了,“他们想要把千舟女士留下的颜色彻底抹去。”
  “颜色?”
  “对。”桑原直直地盯着玲斗的眼睛,“创建这家酒店的总负责人是千舟女士,这件事您知道吧?”
  “我听说过。我还了解到,这也成了柳泽集团进入酒店管理领域的契机。”
  “那就好解释了。总负责人不仅要协调各个部门,还要决定酒店的发展理念。基于此,千舟女士提出了许多创意,比如,”桑原指着地板,“我们现在所在的夹层。您知道这家酒店为什么有夹层吗?”
  “啊……”玲斗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土产店,“难道不是为了卖名产吗?”
  “不是的。相反,商铺是决定了建夹层后为有效利用空间才设置的。之所以设计夹层,为的是加入坡道。”
  “什么?”玲斗将视线投向坡道。
  “酒店的餐厅和自助早餐区都设在二层。您想象一下,客人们用完餐后会做什么?无非是回房间休息或者出去走走,对吧?可无论哪一种,基本上都只有一个目的地,那就是电梯间。于是,客人们就会聚集在那里,尤其是早上。如此一来,那些坐轮椅的客人就会有诸多不便。如今,我们对于残障人士的理解已经非常普遍了,可四十年前不一样,那时他们无论在哪里都抬不起头来。所以,千舟女士就想到了修一道缓坡。如果不用电梯就可以下到一楼,那么即便是人多拥挤的早晨,行走不便的客人也可以在用餐之后轻松地到外面去游玩。可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如果坡道从二层直接下到一层,要想确保坡度足够平缓,距离就会特别长。因此,夹层就派上了用场。通过在一二层之间加入夹层,坡道就可以在中途迂回并下延。这块地方由此而来。”桑原又指了指地板。
  “原来如此。”玲斗投过视线。
  “刚刚我也提到,四十年前并没有什么无障碍设施的想法,很多人都反对这种设计,认为浪费预算。可千舟女士坚持说要为老年人和身体不便的客人着想,一步也没有退让。”
  “这样的客人……很多吗?”
  桑原露出温和的笑容,缓缓摇了摇头。“那时的客人绝大多数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即便已经退休,大多也对腿脚很有自信,箱根本地的风气也是如此,所以他们并不需要坡道,但千舟女士看得更远。”
  “更远?”
  “她看的是二十年、三十年以后。当时她是这样说的:‘我希望等到如今的客人未来上了年纪,即使脚力大不如前甚至只能靠轮椅出行,也能在我们的酒店度过舒适惬意的时光。’”
  玲斗脑海中浮现出晚餐时千舟发出的感叹:“对到访的每一位客人报以至高无上的礼遇,让他们发自内心地产生‘好想再来啊’‘希望每年都来这里住’的想法,才是创建这家酒店的宗旨。”
  “千舟女士的愿望一直没有改变过,她的经营理念成了柳泽集团日后开展酒店业务的支柱。我所说的颜色指的就是这个。”
  玲斗回想起在网上看到的关于千舟的信息——她在业内曾被尊称为“女帝”。
  “然而,现任社长不满意这种颜色,对吧?”
  “与其说不满意,不如说想让集团焕然一新。其实,组织架构的顶层管理者大多如此。去除前任的色彩,让一切还原成一张白纸,再涂抹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这再正常不过了。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这样的野心,也没法坐到那个位子上。将和社长并非不明事理,他同样想要珍视每一位客人,且信念之强不亚于千舟女士。但他们的思路不同。比方说,都要为残障人士提供顶级服务,将和社长便不会修什么坡道,而是会单独加装一部轮椅优先的电梯,从商业角度考虑这也的确更加合理。将和社长的颜色即是如此。倘若颜色不同,他会用自己的颜色将其盖住;如果盖不住,便只好彻底抹去。事情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