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适应了自己新身份的冯凯,很快就松弛下来,自告奋勇地要给这个小年轻当大哥,没想到小伙子刚开口介绍自己,他就被呛到了。他叫顾红星,没错,和顾雯雯的父亲是同一个名字。
  怎么会这样?难道自己“穿越”到了岳父的笔记里?
  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冯凯和顾红星过上了披荆斩棘的日子。
  在人员极其短缺、技术极其落后、设备极其简陋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们彼此支持、彼此鼓励,破获了一起又一起疑难案件,也让他们的刑侦科同事慢慢地接纳、认可了他们的新技术、新方法。
  冯凯帮助顾红星克服了“社恐”的毛病,帮助他建立了自信,帮助他战胜了困难,一举侦破一起命案隐案,也让顾红星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阴影。在冯凯意识到父辈警察们工作有多艰难的同时,顾红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也深深感染了他,让他这个爱走捷径的民警,最终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事情都如此顺利。在办案的过程中,冯凯发现顾红星的感情线似乎有了苗头,但那个姑娘的名字他压根就没听过,眼看岳母的地位就要被旁人占了先机,他忍不住跳出来“搅局”,试图破坏顾红星的姻缘。结果如何,这里就不赘述了。
  “我会一直以这个身份停留在七十年代办案吗?”
  有时候,冯凯也会这么想。在某次破案过程中,他遭遇了一次致命的危机,在濒死的关头,他依稀看到了现实的真相。他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真的穿越了,而是在做一场无法醒来的长梦。为何自己会陷入一个无边的梦魇?究竟何时才能梦醒?何时才能和自己牵肠挂肚的妻子顾雯雯重聚?这一切都是一个谜团。
  协助顾红星破完那起给他留下心理阴影的隐案后,冯凯还没来得及和顾红星多加庆祝,忽然又进入了那似曾相识的眩晕状态。他隐隐约约意识到,自己似乎完成了“关卡任务”,再次醒来,可能一切又都不一样了!这一次,他能回到2020年吗?
  登场人物
  顾红星/1976年时20岁
  父亲是军人,母亲是钢铁厂的工人。他原本只想当一名光荣的钢铁工人,却拗不过父亲的安排,成了一名公安干警。顾红星身材瘦弱,在严父的管教下,自己原本非常缺乏自信,但在冯凯的积极鼓励下,经过培训学习,他成了最早从事痕迹检验技术的警察中的一员。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的严谨、细心和专注,在这份工作上都有了用武之地。他理性,相信事实而非依赖直觉。在物资条件匮乏的年代里,要提取物证并不容易,他迎难而上,不断突破着自己,向着心目中的好警察的目标前进。
  冯凯/1976年时21岁
  陶亮性格大大咧咧的,不擅长做计划,喜欢随机应变。他曾有一腔热血,但因为嫌规章制度麻烦,爱“走捷径”而屡屡受挫,对待工作的态度也越来越消极。因为昏迷而“穿越”到冯凯身上后,陶亮很快接受了这个新的身份。冯凯主学侦查,他发现很多先进的破案技术在这个年代并没有条件施展,好在很多刑侦思维还是共通的,自己那些不按常规出牌的小聪明恰好能派上用场。他正飘然自得,却在顾红星的提醒下,意识到光靠小聪明是无法追寻到真相和正义的。从听信人证到注重物证,只是证据意识探索之路的开始,这条路并不容易,他越来越能理解顾红星了。
  林淑真/1976年时19岁
  沈阳医学院的工农兵大学生,因为在唐山大地震时参与救援而与顾红星相识。林淑真毕业后分配至龙番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与顾红星住在了隔壁宿舍。敢说敢做的直率性格,却有些马大哈。她为人仗义,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在顾红星和冯凯的破案之路上,帮了不少忙。
  第一章 割喉
  他原以为自己能回到2020年,却莫名醒在了1985年。还没来得及适应,他就被人在脖子上割了一刀……失去意识前,他只想问:为什么啊?!
  1
  “我醒过来了!”
  一种幸福感涌入了陶亮的心头,但他没有急于睁开眼睛,而是先捏了捏拳头。听到指关节咔嗒作响,他的隐忧顿时消失了大半,这响声多真实啊!
  他心中一喜,一骨碌从床上坐了起来,急不可耐地四下张望。
  身边的环境,果真不是那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破旧宿舍了。
  可是,当他看清四周的状况后,他的心情又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
  房子很小,是崭新的,可是陶亮知道,那并不是他一直想念的家。周围的家具模样和摆设,透着一种复古的气息,倒是和他小时候的记忆很相似。
  褐色的五斗橱上方,贴着一张月历,月历的旁边还有几张奖状。五斗橱的上面,摆着一台老式收音机,还有一台座钟。房间的另一侧,摆着一个脸盆架,架子上有一个印有红色牡丹的搪瓷脸盆,盆边挂着一条红白相间的毛巾。
  陶亮从钢丝床上缓缓下来,用蓝色油漆刷的床体晃了一晃。
  他看到床的正对面就是房间的大门,一扇老式的木门,门的上方还有一扇小小的副窗。门的背后,有一排挂钩,其中一个挂钩上挂着一件警服。
  那件警服让他感到熟悉。
  的确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非常流行的一种涤纶纺织物。用这种面料做的衣服结实耐用,不容易起皱,还能印染出鲜亮的颜色。
  警服是的确良 的确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非常流行的一种涤纶纺织物。用这种面料做的衣服结实耐用,不容易起皱,还能印染出鲜亮的颜色。面料的,橄榄绿色,袖口还有黄色的袖线。领口依旧是对称的红领章,但肩膀上多了肩袢,肩袢上挂着蓝色的盾牌。
  帽墙:帽檐上侧的那部分。
  帽带:帽子上用作装饰的带子。
  警帽是挂在另一个挂钩上的,是橄榄绿色的大檐帽,周围镶着红色的牙线。帽墙 帽墙:帽檐上侧的那部分。上有两道黄杠和一道黑色漆皮帽带 帽带:帽子上用作装饰的带子。。帽墙的正中央,挂着帽徽。帽徽已经不再是国徽了,而是沿用至今的警徽。警徽由国徽、蓝色的盾牌、金黄色的长城和松枝组成,象征着人民警察捍卫国家、捍卫人民的神圣职责。
  这套服装,陶亮越看越觉得眩晕。
  他早已认出了这是八三式警服,1984年正式启用,一直使用到1989年。这意味着现在他所处的年代,就是在这几年之间。他依旧被困在梦境中,依旧看不到顾雯雯那让他魂牵梦萦的笑容。
  这可真是够邪门的,刚结束了一个七十年代的漫长梦境,怎么醒来又直接跳进了八十年代?做梦还有连环的吗?
  陶亮忍不住躺回到床上,用右手的中指和拇指揉着自己的两侧太阳穴。他试图让自己更加清醒一些,努力思考着发生的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印象中,他明明是在老丈人家里,坐在顾雯雯的床边,看着悬案的卷宗和老丈人的笔记,然后就不省人事了。接着他就进入了七十年代的梦境,身份变成了冯凯,成了老丈人的同事……啊,感觉就像是自己掉进了老丈人的笔记里!现在仔细想起来,冯凯这个名字,确实在老丈人的笔记里多次看到过,或许这就是自己“穿越”成冯凯的原因?等等,要这么说,上一个梦境里遇到的案子,难道也都是在笔记里看到过的案件吗?
  奇了怪了!无论陶亮怎么努力地去想,这会儿都想不起笔记里的具体内容,可是明明他都翻完了老丈人所有的笔记啊!对冯凯这个人也好,还有那些在梦中经历过的案件也好,他只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可是,笔记后面还记录了哪些案件,他却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也是,如果他还记得笔记里的所有内容,而梦境中发生的案件和这些内容又是一模一样的,那知道结果的他,岂不就成为“梦境神探”了吗?在梦的世界里,他不就是未卜先知的“预言家”了吗?
  陶亮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读过的一个故事,科学家天天研究苯环的结构,某日忽然梦见蛇咬自己的尾巴,醒来后发现梦里的提示恰好是自己所思考的难题的答案。看来,梦和人的潜意识多少有些关联。很有可能,他所经历的长梦,就是自己的潜意识在有重点地重现笔记里的内容,加深他对那些内容的印象,就像老师帮学生复习划重点一样。
  那这些划重点似的梦境,是为了给自己提示什么呢?
  陶亮想来想去,最有可能的,还是他陷入昏睡前在研究的那个案子——1990年的那一起命案积案,让顾雯雯心力交瘁,他实在太想帮她找到头绪了。难道翻看了海量的资料后,自己的潜意识里已经有了答案,悬案的线索莫非早已经摆在眼前了?
  想到这里,陶亮有点头疼,1990年的案子,像一团模糊的黑影,他一时竟然想不起什么细节来。更何况,上一个梦那么长,他解决了那么多案件,会是哪一起案件和1990年的案子有关呢?或者说,他变成“冯凯”这件事才最值得注意,莫非冯凯这个人物和命案积案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