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在贾良又一次抬起袖子擦汗之时,摄政王身着蟒袍从殿内出来,姿态优雅,点头跟他们礼貌问好,头上的白玉冠分毫不歪,和他们热的浑身是汗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沈衡和他擦肩而过,淡淡道:“陛下醒了,诸位大人请进。”
身影交错而过,贾良闻到了他身上皇帝陛下独用的佳楠香香气,淡雅又馥郁,余韵悠长。
踏入殿内的瞬间,周遭的空气都下降了几度,燥热褪尽。
金龙戏珠的浮雕牌匾下,宋南卿正举着笔写些什么,明黄色的衣袍尽显华贵身份,外袍上用蓝色丝线绣了龙纹,江南制布局新供的料子,薄而不透,穿在身上仿佛像拢了一层雾,他的头发挽了一半,其余的披在肩上,顺着丝滑的衣袍垂到胸前。左手拇指的翡翠扳指就是不懂行的人也能看得出价值连城。
从穿着到姿态,从头发丝到眼神,宋南卿坐在那里,端的是一个金尊玉贵。曾经冷宫里被围着欺负的弱小孩童,现在眼神里已经有让他们产生惧意和震慑他们的东西了。
“臣等见过陛下。”
一行三人跪在桌前行礼,蓝色官服严肃板正。宋南卿垂眼看着他面前那块绣着金色祥云的地毯,手里捏着一本奏折轻轻敲打桌沿,一下又一下,像是敲到三人心尖上。
“砰!”的一声,奏折被掷到了贾良跟前,尖锐的角差点戳到他的头上,本来叠好的折子散开来,横着铺在他面前。
宋南卿像是忍着满腔怒气,沉声说:“你自己看看。”
贾良今日被叫来时就觉得后背发冷汗,已经做好了赴鸿门宴的准备,但看到折子里的一字一句都极尽诬陷之所能时,眼睛发红低头道:“陛下,此事于臣而言真是天降之祸,先不说陈御史和臣素来不对付,就是许国所出试题也是经过翰林院审议,老臣哪里有这种滔天的权力去指使他呢?”
之前因为京兆尹姚顺一事他已经被牵连,断然不会再作死指示手下人做这等事。
“所以舅舅的意思是,许国擅自做主想要讨好你,所以才出了这大逆不道的试题来?”宋南卿推开砚台直视他的眼睛,“那舅舅告诉朕,送礼讨好讲究一个投其所好,他为什么要那么做呢?”
后面跟着贾良的内阁学士跪在地上不住冒冷汗,想不到一来就是这种开局。
贾良一顿,意识到宋南卿已经越来越不好对付了,年龄渐长身高倒是没这么长,原来全都去长心眼子了。
宋南卿居高临下坐在椅子上垂眼看他们,审视问责的样子跟摄政王平时的作风有着微妙的相似之处,一句接一句的问话全都是圈套,稍有不慎被他套进去就是万劫不复、无法辩解。
但话到了这个地步,贾良被逼的只能说出那句陛下想听的话,别无他法。
剑走偏锋,不是把人往绝路上逼,而是让他以为自己有选择,但其实只能选那条早就为他铺好的黄泉路。
“陛下恕罪,许国是我的学生,绝没有此等谋逆之心。”贾良留着虚汗回道。
宋南卿轻勾起嘴角,“你怎么保证?”
第39章
店里冰块放的毫不含糊, 加上铁片转扇一直由宫人摇动,凉风阵阵袭来,本来在夏日里是很舒适的温度, 但贾良跪在地上却觉得背后发凉、心里也发凉,
“呦,你看, 朕太心急了, 都忘了让舅舅起来。”宋南卿歉意一笑, 端起杯子喝了口茶,转头吩咐道, “春见, 给三位大人看茶,你说你也不提醒着朕些。”
春见一边笑着嘴上认罪,一边给内阁几位端上茶杯, 贾良旁边两位对他态度倒是很恭敬。
今日杯子里泡的是不常见的苦丁茶, 入口先是浓郁苦涩浸染味蕾, 之后清甜回甘, 在舌尖上回味悠长, 先苦后甜的苦丁茶只有经历丰富的人,才能尝得懂其中韵味。贾良放下杯子, 眼中划过一道锐光。
“陛下,许国此人,臣最是了解, 他日日研读《论语》读遍圣贤书,怀有古仁人之心。臣无法担保他有无谋逆之心,但臣愿辞去内阁职务以明自己清白!”
“阁老!”跟着他的两人忙扶住他的胳膊规劝,面上俱是不忍, 一副忠臣惺惺相惜的样子。
宋南卿眉头微动,偏头看向他。
“陛下,贾阁老的一片忠心我们没有人会怀疑,内阁也是有阁老才能有条不紊运转,我们也愿请求辞去内阁职务,以证明阁老清白,对朝廷对陛下绝无二心。”
宋南卿笑了一声,很快嘴角又垂下去,冷声道:“你们这是在威胁朕是吗?”
屋里的冰块融化出水,变小的半透明状冰在铜盆里飘荡、旋转、相撞。
贾良叹了一口气,缓缓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陛下,老臣历经两朝,一心想的是大盛朝廷、安宁富足,陛下长大了,一些有心之人看不惯你我亲近,一而再再而三污臣清白,臣若居首辅之位避免不了陛下的猜疑,臣不坐便是,只求陛下与老臣的情分不变。”
宋南卿面上看不出什么情绪,只是问:“舅舅真是那么想的?”
贾良眼神坚定,情真意切点头。
“你们两个,也像贾大人那么想?”
二人对视一眼,坚决回应。
好一幅铁骨铮铮咬定青山不放松,誓要罢官也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架势。
宋南卿点点头,说:“好,既如此,朕便遂了你们的愿。”
“舅舅你说的在理,朝廷现在派系林立纷争不断,有心之人太多也太杂,那便按你说的,在家休息些时日吧。正好士凯不日便要启程去岭南做官,你们在家多团聚。”
“你们两个,和贾大人同气连枝让我看出了内阁上下一心,朕一定会给你们这个证明自己清白的机会。”
宋南卿拿起毛笔在砚台沾了几下,写了几个字交给站在一旁的春见。
“传旨下去,晓谕百官。另外,陈立文天天递折子参内阁事,朕看他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阁老还家静养,让他来内阁试试看,朕看他自己未必就能做的无可指摘。”
乾清宫外,贾良身后追随着的两个人露出焦急的表情,一个劲问:“阁老,这可如何是好,陛下他怎么真的允了呢?我们以后……”
贾良下巴绷紧,眼神浑浊又带着一股煞气,薄唇抖动轻启:“慌什么,陛下不是说了,这是给我们证明自己清白的机会!现如今内阁就剩下郗武康那个窝囊废,再加上陈立文一点就着丝毫不懂内阁制度,不足为惧。你们给我听着!”
他招呼二人凑近,声音阴沉:“我们不在内阁,内阁就一定不能干好事情,不然这才是真的永无翻身之日,明白吗?”
“等他们出了不可弥补的岔子,就是我们的时机,到那时,陛下乃至整个朝廷就会知道内阁不能失去我们,之后谁再敢挑内阁的刺也得掂量掂量。”
“没有一个皇帝真的喜欢言官批评自己,这是陛下的一盘棋,你们得中用。”
二人听明白了,低头行礼说多谢阁老提点,反观贾良,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却没有刚刚表现出来的从容,曾经一丝不苟打理的胡子也乱了,背后的一团汗渍朝外晕开,身体也不像之前那么笔直。
陛下的确成长了不少,从面上丝毫看不出他的真实想法,从今日一反常态泡的苦丁茶上,贾良接收到了陛下的旨意,希望他能忍辱负重、先苦后甜,现在从内阁请辞只是表面功夫,宋南卿给他暗示以后会有甜的补上。
但话虽如此,贾良却为这位陛下的缜密心思暗中流汗。先用一道折子把他逼入险境,再给一个甜枣暗示先苦后甜,他一点点步入圈套没办法反抗,进不得退不得,除了宋南卿给的这条路,往左往右都是死。不请辞就是他意图谋反教唆学生出反动论题,与其等着陛下下手逼迫,自己主动请辞传出去还好听一些,保留了自己忠义的面子。
虽然他跟属下说的好听,但陛下只是泡了个茶给他,有丝毫承诺吗?没有。
贾良穿着官靴一步步走下台阶,心中万千滋味,陛下想借他的手惩治陈立文,把对方弄到内阁里捧杀,他在陛下这里是棋子,也是暗地里的同盟;陈立文进内阁该有多欢喜,以为得到陛下的赏识,这是明面上的同盟。
大家都是陛下的同盟,其实宋南卿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到底把谁当做了棋子,只有他自己知道。二分之一的概率,贾良只能赌自己才是真的那个同盟。
他乘着马车驶离皇宫,街上的麻雀被惊得飞起,落到高大的枝头。隐藏在树叶里的乌鸦看见不速之客闯入它的栖息之所,抖着漆黑的羽毛叫了两声,呕哑嘲哳嗓音嘶哑。
沈衡和他擦肩而过,淡淡道:“陛下醒了,诸位大人请进。”
身影交错而过,贾良闻到了他身上皇帝陛下独用的佳楠香香气,淡雅又馥郁,余韵悠长。
踏入殿内的瞬间,周遭的空气都下降了几度,燥热褪尽。
金龙戏珠的浮雕牌匾下,宋南卿正举着笔写些什么,明黄色的衣袍尽显华贵身份,外袍上用蓝色丝线绣了龙纹,江南制布局新供的料子,薄而不透,穿在身上仿佛像拢了一层雾,他的头发挽了一半,其余的披在肩上,顺着丝滑的衣袍垂到胸前。左手拇指的翡翠扳指就是不懂行的人也能看得出价值连城。
从穿着到姿态,从头发丝到眼神,宋南卿坐在那里,端的是一个金尊玉贵。曾经冷宫里被围着欺负的弱小孩童,现在眼神里已经有让他们产生惧意和震慑他们的东西了。
“臣等见过陛下。”
一行三人跪在桌前行礼,蓝色官服严肃板正。宋南卿垂眼看着他面前那块绣着金色祥云的地毯,手里捏着一本奏折轻轻敲打桌沿,一下又一下,像是敲到三人心尖上。
“砰!”的一声,奏折被掷到了贾良跟前,尖锐的角差点戳到他的头上,本来叠好的折子散开来,横着铺在他面前。
宋南卿像是忍着满腔怒气,沉声说:“你自己看看。”
贾良今日被叫来时就觉得后背发冷汗,已经做好了赴鸿门宴的准备,但看到折子里的一字一句都极尽诬陷之所能时,眼睛发红低头道:“陛下,此事于臣而言真是天降之祸,先不说陈御史和臣素来不对付,就是许国所出试题也是经过翰林院审议,老臣哪里有这种滔天的权力去指使他呢?”
之前因为京兆尹姚顺一事他已经被牵连,断然不会再作死指示手下人做这等事。
“所以舅舅的意思是,许国擅自做主想要讨好你,所以才出了这大逆不道的试题来?”宋南卿推开砚台直视他的眼睛,“那舅舅告诉朕,送礼讨好讲究一个投其所好,他为什么要那么做呢?”
后面跟着贾良的内阁学士跪在地上不住冒冷汗,想不到一来就是这种开局。
贾良一顿,意识到宋南卿已经越来越不好对付了,年龄渐长身高倒是没这么长,原来全都去长心眼子了。
宋南卿居高临下坐在椅子上垂眼看他们,审视问责的样子跟摄政王平时的作风有着微妙的相似之处,一句接一句的问话全都是圈套,稍有不慎被他套进去就是万劫不复、无法辩解。
但话到了这个地步,贾良被逼的只能说出那句陛下想听的话,别无他法。
剑走偏锋,不是把人往绝路上逼,而是让他以为自己有选择,但其实只能选那条早就为他铺好的黄泉路。
“陛下恕罪,许国是我的学生,绝没有此等谋逆之心。”贾良留着虚汗回道。
宋南卿轻勾起嘴角,“你怎么保证?”
第39章
店里冰块放的毫不含糊, 加上铁片转扇一直由宫人摇动,凉风阵阵袭来,本来在夏日里是很舒适的温度, 但贾良跪在地上却觉得背后发凉、心里也发凉,
“呦,你看, 朕太心急了, 都忘了让舅舅起来。”宋南卿歉意一笑, 端起杯子喝了口茶,转头吩咐道, “春见, 给三位大人看茶,你说你也不提醒着朕些。”
春见一边笑着嘴上认罪,一边给内阁几位端上茶杯, 贾良旁边两位对他态度倒是很恭敬。
今日杯子里泡的是不常见的苦丁茶, 入口先是浓郁苦涩浸染味蕾, 之后清甜回甘, 在舌尖上回味悠长, 先苦后甜的苦丁茶只有经历丰富的人,才能尝得懂其中韵味。贾良放下杯子, 眼中划过一道锐光。
“陛下,许国此人,臣最是了解, 他日日研读《论语》读遍圣贤书,怀有古仁人之心。臣无法担保他有无谋逆之心,但臣愿辞去内阁职务以明自己清白!”
“阁老!”跟着他的两人忙扶住他的胳膊规劝,面上俱是不忍, 一副忠臣惺惺相惜的样子。
宋南卿眉头微动,偏头看向他。
“陛下,贾阁老的一片忠心我们没有人会怀疑,内阁也是有阁老才能有条不紊运转,我们也愿请求辞去内阁职务,以证明阁老清白,对朝廷对陛下绝无二心。”
宋南卿笑了一声,很快嘴角又垂下去,冷声道:“你们这是在威胁朕是吗?”
屋里的冰块融化出水,变小的半透明状冰在铜盆里飘荡、旋转、相撞。
贾良叹了一口气,缓缓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陛下,老臣历经两朝,一心想的是大盛朝廷、安宁富足,陛下长大了,一些有心之人看不惯你我亲近,一而再再而三污臣清白,臣若居首辅之位避免不了陛下的猜疑,臣不坐便是,只求陛下与老臣的情分不变。”
宋南卿面上看不出什么情绪,只是问:“舅舅真是那么想的?”
贾良眼神坚定,情真意切点头。
“你们两个,也像贾大人那么想?”
二人对视一眼,坚决回应。
好一幅铁骨铮铮咬定青山不放松,誓要罢官也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架势。
宋南卿点点头,说:“好,既如此,朕便遂了你们的愿。”
“舅舅你说的在理,朝廷现在派系林立纷争不断,有心之人太多也太杂,那便按你说的,在家休息些时日吧。正好士凯不日便要启程去岭南做官,你们在家多团聚。”
“你们两个,和贾大人同气连枝让我看出了内阁上下一心,朕一定会给你们这个证明自己清白的机会。”
宋南卿拿起毛笔在砚台沾了几下,写了几个字交给站在一旁的春见。
“传旨下去,晓谕百官。另外,陈立文天天递折子参内阁事,朕看他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阁老还家静养,让他来内阁试试看,朕看他自己未必就能做的无可指摘。”
乾清宫外,贾良身后追随着的两个人露出焦急的表情,一个劲问:“阁老,这可如何是好,陛下他怎么真的允了呢?我们以后……”
贾良下巴绷紧,眼神浑浊又带着一股煞气,薄唇抖动轻启:“慌什么,陛下不是说了,这是给我们证明自己清白的机会!现如今内阁就剩下郗武康那个窝囊废,再加上陈立文一点就着丝毫不懂内阁制度,不足为惧。你们给我听着!”
他招呼二人凑近,声音阴沉:“我们不在内阁,内阁就一定不能干好事情,不然这才是真的永无翻身之日,明白吗?”
“等他们出了不可弥补的岔子,就是我们的时机,到那时,陛下乃至整个朝廷就会知道内阁不能失去我们,之后谁再敢挑内阁的刺也得掂量掂量。”
“没有一个皇帝真的喜欢言官批评自己,这是陛下的一盘棋,你们得中用。”
二人听明白了,低头行礼说多谢阁老提点,反观贾良,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却没有刚刚表现出来的从容,曾经一丝不苟打理的胡子也乱了,背后的一团汗渍朝外晕开,身体也不像之前那么笔直。
陛下的确成长了不少,从面上丝毫看不出他的真实想法,从今日一反常态泡的苦丁茶上,贾良接收到了陛下的旨意,希望他能忍辱负重、先苦后甜,现在从内阁请辞只是表面功夫,宋南卿给他暗示以后会有甜的补上。
但话虽如此,贾良却为这位陛下的缜密心思暗中流汗。先用一道折子把他逼入险境,再给一个甜枣暗示先苦后甜,他一点点步入圈套没办法反抗,进不得退不得,除了宋南卿给的这条路,往左往右都是死。不请辞就是他意图谋反教唆学生出反动论题,与其等着陛下下手逼迫,自己主动请辞传出去还好听一些,保留了自己忠义的面子。
虽然他跟属下说的好听,但陛下只是泡了个茶给他,有丝毫承诺吗?没有。
贾良穿着官靴一步步走下台阶,心中万千滋味,陛下想借他的手惩治陈立文,把对方弄到内阁里捧杀,他在陛下这里是棋子,也是暗地里的同盟;陈立文进内阁该有多欢喜,以为得到陛下的赏识,这是明面上的同盟。
大家都是陛下的同盟,其实宋南卿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到底把谁当做了棋子,只有他自己知道。二分之一的概率,贾良只能赌自己才是真的那个同盟。
他乘着马车驶离皇宫,街上的麻雀被惊得飞起,落到高大的枝头。隐藏在树叶里的乌鸦看见不速之客闯入它的栖息之所,抖着漆黑的羽毛叫了两声,呕哑嘲哳嗓音嘶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