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她在厨房里的柜子里找到了餐具和厨具,看来诅咒师小姐当时是准备在村子里呆一段时间,厨房的东西比较齐全。
看着厨房里的大米、蔬菜和调味料,她想到外面简陋的被褥,心情有些复杂:怎么在住宿方面就那么潦草?
她顺着诅咒师的思路思考了一下,觉得对方可能是想等仪式之后直接占据某个村民的家来住。
有蔬菜有调料有米饭,她觉得自己做个清炒蔬菜和焖米饭问题不大。
淘米、开火、上锅蒸饭;洗菜,切白菜,拍蒜,起火,倒油。
宫知理观察了一下油在锅里的状态,想着:“火大一点。”
灶膛里的木柴哔剥声更大了,锅里开始冒烟,宫知理露出笑容,将大蒜倒了进去,然后自信地把白菜全部倒进锅中。
烟雾从铁锅内瞬间升腾起来,一时间呛的宫知理看不清锅内情况,她试探着用锅铲随便扒拉两下,才想起来让石灶转小火。
可惜已经来不及了,火势降下去后,锅里的白菜已经焦糊,她尝了一片白菜叶,表情扭曲了一瞬。
充满糊味的同时还又干又硬,这是白菜吗...
原来她的厨艺不怎么样,怪不得在切菜的时候没有熟练的感觉,但是“做菜也不难”的这种错觉是从何而来啊。
等等,她的米饭!
她掀起左手边的盖子,审视了一下米饭和水的状态,把盖子重新盖回去,拍了拍石灶:好好给我煮饭啊。
灶膛里的火苗窜了一窜,又平静下来,像是在抗议她不信任自己。
“好吧,磨合也需要时间。”宫知理对着灶台说,“那待会儿炒白菜,控制火候就交给你了。”
虽然炒菜的要点还有很多,但是现在最重要的是做点能吃东西出来。
锻炼厨艺也要提上日程了,她不想一直这么亏待自己的味蕾。
炒白菜出锅,米饭也很快蒸好,她坐在厨房的小木凳上,吃了口自己炒的第二盘白菜。
还行,稍微有些淡,起码没有糊味。
糊弄了下嘴巴,她收拾碗筷,发现厨房里没有清洁剂,于是用灶膛里的草木灰代替,顺便把多余的草木灰用干燥的木桶收集了起来——草木灰的作用太多,一点都不该浪费。
收拾完草木灰的宫知理站起身,思考起另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家里连洗碗的清洁剂都没有,会有洗漱用品吗?
她叹气,走出厨房,穿过拱门,再拐弯进入客厅,客厅的西边是干湿分离的盥洗室,盥洗室很大,南边还开了一道通往阳台的门,阳台外就是一片半圆空地,向下望去也是几块同样形状的梯田。
宫知理拉上这扇门,在客厅和盥洗室之间走廊壁橱下面发现了洗衣机。
多么文明的物件!
宫知理被洗衣机感动了。
她打开壁橱,觉得有洗衣机的话,应该也会有洗衣液或者洗衣粉吧?
——只有一小罐。
这种东西也准备接手村民的吗?
宫知理大概摸清楚了宅子里的存货后,站在那一小块榻榻米边开始写备忘录。
在她的记忆全部恢复之前,她不准备出村子,所以有很多东西就要在村子里就地取材——那些不得不买的东西,先去找村民借一些,或者找找皂荚、侧柏、无患子、艾草、薄荷这些植物,真的找不到的话,她也知道怎么用草木灰溶液简单做一点清洁,淘米水也...不不不,应该不至于到这个地步。
...总之先在清洁用品上记下吧。
然后是毛巾,新的衣服,牙膏牙刷,这些东西需要找人帮她去村外采购,虽然她的账户里还有一些钱,可她目前不是很想动用诅咒师的账户,现金的话,她从衣服里摸出了大概五万日元,这就是她所有的现金储备了。
她在宅子里逛了一圈,发现不少能用的东西,她的记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要做好长期打算,缺少的东西也实在很多。
宅子附近和湖的另一边都有不少土地,之前看的时候上面长着东西,不知道是谁种的,但是应该和土地一起都归她了,最基础的农具要准备一套,说到农具——这方面的记忆尤其深刻!她觉得自己失忆前应该是个大种植户吧?
她从西侧门走出去,沿着石台阶下坡向右走,那里建了一间大仓房,旁边有梯子能上二层,上面似乎也放了些东西,仓房外另一边摆放着一个大石磨。走进仓房里,里面只装了壁灯,她于是返回家里在厨房拿了打火机来点火——她总归还是不太适应在黑暗里看东西。
壁灯点燃,她并不意外仓房里边边角角都是灰尘和蜘蛛网,着重翻找工具:铁犁,铁锹,柴刀,锄头,钉耙,镢头,水桶,扁担,镰刀,喷雾器...东西不少,工具摆在仓房进门左手边,靠右边和更里面的地方全部堆放着成捆的木柴和稻草垛,这些东西都是宅子的某一任主人准备的吗?
看来整理仓房也是一件大工程。
宫知理苦笑:一旦进入完全的农耕生活,需要做的事情可太多了。
她熄灯出仓房,决定从仓房旁边的石头爬上去绕到房子正门,从那里走楼梯上二楼——没办法,要是再进门,从屋子里面穿过再出来就有点麻烦了。
她站在石头下方,对着上面长出的蔷薇花丛说:“拉我一把。”
有“簌簌”的声音响起,从上方垂下来的花枝十分粗壮,看着就是被她的力量滋润过所以长得格外壮硕,宫知理拉住花枝,然后感到一阵大力将她凭空举了起来。
嗯?
作者有话说:
----------------------
第3章
被强壮的蔷薇花放到通往二楼的楼梯口时,宫知理终于反应过来,她伸手再摸摸蔷薇花枝,不意外这株植物的表皮摸起来有钢铁的冰冷之感。
她之前一定是个很强的家伙,溢出的力量能让周围环境产生这么大的改变。
宫知理走上二楼,二楼并不大,在厨房的位置上方是一大块露台,而客厅上方的位置是一间空屋子,里面用和天花板一样高的拱圆清漆柜和障子门隔出两个小房间,二楼的空间并不大,从上方俯视,仅仅占据了“凹”字的右边。
二楼没有东西可以探索,宫知理很快回到一楼,烧水洗漱之后,犹豫着还是把衣服洗了,洗衣液什么的,之后总会有的。
她看了看之前的榻榻米,没有去睡,把之前折来的树枝拿在手里走到房子东北角的房间里,握紧树枝,将它插到地板上,随后迅速向后退去。
短短的树枝像是被注入了什么东西,开始疯狂抽长、纠结、舒展,最后变成一张木床。
她又从仓房里搬来稻草铺在床上,把诅咒师睡的被褥抖了抖,感觉还能凑活,够干净。
铺好被褥,她穿着大了几号的睡衣坐在床边继续翻手机。
手机里面没有几个联络人,宫知理把号码记下来后全部删除。
聊天记录也干净的不正常,看来作为诅咒师,这位行事风格偏向谨慎,处处不留痕。
——她一开始以为是这样,但查完咒术界的基础常识后,她觉得过于谨慎的诅咒师在情绪上过于冷静理智,可能没什么大本事,挣不到那么多买地钱,那这位完全没什么联络对象的诅咒师,其实是单纯的没什么人缘?
挣钱隐居深山,想要把整个村子的人都献祭,一个人在村子里生活,不和外界接触——
这个家伙,其实挺内向的?
宫知理放下手机,不再探究手机前主人的事情,那些都已经没有意义了。
毕竟从明天开始,真的要在乡村里开始种田的人是她。
宫知理关上灯,躺回床上,在入睡前,她说:“护卫工作,就拜托了。”
她今天也确实有些累了。
她陷入了沉睡,宅子周围缠绕着土壤的植物根系与振翅的昆虫在阴影里涌动,地面上的草叶边缘泛出冷光,花卉散发出难以察觉的味道,树枝向外扩张出更多细枝,形成严密如伞面的顶盖。
普通人肉眼看不到的力量从土地中涌出,又被宫知理的身体吸收,在她沉睡吐息之间,力量以她为中心开始循环。这座村庄的一切,都在守护着这片土地主人的一夜安宁。
--
好好休息了一晚,宫知理在太阳刚显出光亮的时候就醒了。
熹微晨光中,黛青色的群山如巨掌合围,将村庄拢在掌心。水面浮着乳白色雾气,成片的芦苇从雾中探出淡金色的穗子。偶尔有水鸟扑棱棱掠过,在绸缎般的水面划出细长的银痕,涟漪荡开时,搅碎了倒映在波心的一角梯田,湖心残留的几朵荷花在碎银中摇曳。
沿着地势层叠的梯田还裹在灰白纱帐里,石垒的田埂若隐若现。雾在草叶上凝成水珠,顺着叶脉滚落。
潮湿的泥土气息混着植物的清香漫过芦苇丛,远处忽然传来竹筒舀水的声响,炊烟从某处灰瓦上升起的刹那,第一缕阳光正巧穿透云层,将山巅染成琥珀色。
看着厨房里的大米、蔬菜和调味料,她想到外面简陋的被褥,心情有些复杂:怎么在住宿方面就那么潦草?
她顺着诅咒师的思路思考了一下,觉得对方可能是想等仪式之后直接占据某个村民的家来住。
有蔬菜有调料有米饭,她觉得自己做个清炒蔬菜和焖米饭问题不大。
淘米、开火、上锅蒸饭;洗菜,切白菜,拍蒜,起火,倒油。
宫知理观察了一下油在锅里的状态,想着:“火大一点。”
灶膛里的木柴哔剥声更大了,锅里开始冒烟,宫知理露出笑容,将大蒜倒了进去,然后自信地把白菜全部倒进锅中。
烟雾从铁锅内瞬间升腾起来,一时间呛的宫知理看不清锅内情况,她试探着用锅铲随便扒拉两下,才想起来让石灶转小火。
可惜已经来不及了,火势降下去后,锅里的白菜已经焦糊,她尝了一片白菜叶,表情扭曲了一瞬。
充满糊味的同时还又干又硬,这是白菜吗...
原来她的厨艺不怎么样,怪不得在切菜的时候没有熟练的感觉,但是“做菜也不难”的这种错觉是从何而来啊。
等等,她的米饭!
她掀起左手边的盖子,审视了一下米饭和水的状态,把盖子重新盖回去,拍了拍石灶:好好给我煮饭啊。
灶膛里的火苗窜了一窜,又平静下来,像是在抗议她不信任自己。
“好吧,磨合也需要时间。”宫知理对着灶台说,“那待会儿炒白菜,控制火候就交给你了。”
虽然炒菜的要点还有很多,但是现在最重要的是做点能吃东西出来。
锻炼厨艺也要提上日程了,她不想一直这么亏待自己的味蕾。
炒白菜出锅,米饭也很快蒸好,她坐在厨房的小木凳上,吃了口自己炒的第二盘白菜。
还行,稍微有些淡,起码没有糊味。
糊弄了下嘴巴,她收拾碗筷,发现厨房里没有清洁剂,于是用灶膛里的草木灰代替,顺便把多余的草木灰用干燥的木桶收集了起来——草木灰的作用太多,一点都不该浪费。
收拾完草木灰的宫知理站起身,思考起另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家里连洗碗的清洁剂都没有,会有洗漱用品吗?
她叹气,走出厨房,穿过拱门,再拐弯进入客厅,客厅的西边是干湿分离的盥洗室,盥洗室很大,南边还开了一道通往阳台的门,阳台外就是一片半圆空地,向下望去也是几块同样形状的梯田。
宫知理拉上这扇门,在客厅和盥洗室之间走廊壁橱下面发现了洗衣机。
多么文明的物件!
宫知理被洗衣机感动了。
她打开壁橱,觉得有洗衣机的话,应该也会有洗衣液或者洗衣粉吧?
——只有一小罐。
这种东西也准备接手村民的吗?
宫知理大概摸清楚了宅子里的存货后,站在那一小块榻榻米边开始写备忘录。
在她的记忆全部恢复之前,她不准备出村子,所以有很多东西就要在村子里就地取材——那些不得不买的东西,先去找村民借一些,或者找找皂荚、侧柏、无患子、艾草、薄荷这些植物,真的找不到的话,她也知道怎么用草木灰溶液简单做一点清洁,淘米水也...不不不,应该不至于到这个地步。
...总之先在清洁用品上记下吧。
然后是毛巾,新的衣服,牙膏牙刷,这些东西需要找人帮她去村外采购,虽然她的账户里还有一些钱,可她目前不是很想动用诅咒师的账户,现金的话,她从衣服里摸出了大概五万日元,这就是她所有的现金储备了。
她在宅子里逛了一圈,发现不少能用的东西,她的记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要做好长期打算,缺少的东西也实在很多。
宅子附近和湖的另一边都有不少土地,之前看的时候上面长着东西,不知道是谁种的,但是应该和土地一起都归她了,最基础的农具要准备一套,说到农具——这方面的记忆尤其深刻!她觉得自己失忆前应该是个大种植户吧?
她从西侧门走出去,沿着石台阶下坡向右走,那里建了一间大仓房,旁边有梯子能上二层,上面似乎也放了些东西,仓房外另一边摆放着一个大石磨。走进仓房里,里面只装了壁灯,她于是返回家里在厨房拿了打火机来点火——她总归还是不太适应在黑暗里看东西。
壁灯点燃,她并不意外仓房里边边角角都是灰尘和蜘蛛网,着重翻找工具:铁犁,铁锹,柴刀,锄头,钉耙,镢头,水桶,扁担,镰刀,喷雾器...东西不少,工具摆在仓房进门左手边,靠右边和更里面的地方全部堆放着成捆的木柴和稻草垛,这些东西都是宅子的某一任主人准备的吗?
看来整理仓房也是一件大工程。
宫知理苦笑:一旦进入完全的农耕生活,需要做的事情可太多了。
她熄灯出仓房,决定从仓房旁边的石头爬上去绕到房子正门,从那里走楼梯上二楼——没办法,要是再进门,从屋子里面穿过再出来就有点麻烦了。
她站在石头下方,对着上面长出的蔷薇花丛说:“拉我一把。”
有“簌簌”的声音响起,从上方垂下来的花枝十分粗壮,看着就是被她的力量滋润过所以长得格外壮硕,宫知理拉住花枝,然后感到一阵大力将她凭空举了起来。
嗯?
作者有话说:
----------------------
第3章
被强壮的蔷薇花放到通往二楼的楼梯口时,宫知理终于反应过来,她伸手再摸摸蔷薇花枝,不意外这株植物的表皮摸起来有钢铁的冰冷之感。
她之前一定是个很强的家伙,溢出的力量能让周围环境产生这么大的改变。
宫知理走上二楼,二楼并不大,在厨房的位置上方是一大块露台,而客厅上方的位置是一间空屋子,里面用和天花板一样高的拱圆清漆柜和障子门隔出两个小房间,二楼的空间并不大,从上方俯视,仅仅占据了“凹”字的右边。
二楼没有东西可以探索,宫知理很快回到一楼,烧水洗漱之后,犹豫着还是把衣服洗了,洗衣液什么的,之后总会有的。
她看了看之前的榻榻米,没有去睡,把之前折来的树枝拿在手里走到房子东北角的房间里,握紧树枝,将它插到地板上,随后迅速向后退去。
短短的树枝像是被注入了什么东西,开始疯狂抽长、纠结、舒展,最后变成一张木床。
她又从仓房里搬来稻草铺在床上,把诅咒师睡的被褥抖了抖,感觉还能凑活,够干净。
铺好被褥,她穿着大了几号的睡衣坐在床边继续翻手机。
手机里面没有几个联络人,宫知理把号码记下来后全部删除。
聊天记录也干净的不正常,看来作为诅咒师,这位行事风格偏向谨慎,处处不留痕。
——她一开始以为是这样,但查完咒术界的基础常识后,她觉得过于谨慎的诅咒师在情绪上过于冷静理智,可能没什么大本事,挣不到那么多买地钱,那这位完全没什么联络对象的诅咒师,其实是单纯的没什么人缘?
挣钱隐居深山,想要把整个村子的人都献祭,一个人在村子里生活,不和外界接触——
这个家伙,其实挺内向的?
宫知理放下手机,不再探究手机前主人的事情,那些都已经没有意义了。
毕竟从明天开始,真的要在乡村里开始种田的人是她。
宫知理关上灯,躺回床上,在入睡前,她说:“护卫工作,就拜托了。”
她今天也确实有些累了。
她陷入了沉睡,宅子周围缠绕着土壤的植物根系与振翅的昆虫在阴影里涌动,地面上的草叶边缘泛出冷光,花卉散发出难以察觉的味道,树枝向外扩张出更多细枝,形成严密如伞面的顶盖。
普通人肉眼看不到的力量从土地中涌出,又被宫知理的身体吸收,在她沉睡吐息之间,力量以她为中心开始循环。这座村庄的一切,都在守护着这片土地主人的一夜安宁。
--
好好休息了一晚,宫知理在太阳刚显出光亮的时候就醒了。
熹微晨光中,黛青色的群山如巨掌合围,将村庄拢在掌心。水面浮着乳白色雾气,成片的芦苇从雾中探出淡金色的穗子。偶尔有水鸟扑棱棱掠过,在绸缎般的水面划出细长的银痕,涟漪荡开时,搅碎了倒映在波心的一角梯田,湖心残留的几朵荷花在碎银中摇曳。
沿着地势层叠的梯田还裹在灰白纱帐里,石垒的田埂若隐若现。雾在草叶上凝成水珠,顺着叶脉滚落。
潮湿的泥土气息混着植物的清香漫过芦苇丛,远处忽然传来竹筒舀水的声响,炊烟从某处灰瓦上升起的刹那,第一缕阳光正巧穿透云层,将山巅染成琥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