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蒲宁苦笑道:“别说得这么直白,搞得好像我在散布谣言一样。如果被追查源头,你知道我有多麻烦吗?”
  “我恨我的异能发动条件。”茨维塔耶娃叹息,“不然我还找你们做什么,我直接自己找人去了。”
  高尔基:“莫斯科的市民比我们更有经验。”
  安德烈耶夫:“那个时期,我好像是初中生吧。真是没能赶上好时代。普希金阁下的魅力真大呢。”
  所以是莫斯科的市民成功找出普希金了吗?
  海源北斗边往嘴里狂塞烤肉,边听几人的交谈。
  这件事说起来还挺微妙的。因为在海源北斗和高尔基碰面的第一天,他还和莫斯科的大妈大爷们猜测过普希金的可能出没地点。
  普希金都快把自己活成一个都市传说了。
  几人的交谈还在继续。
  海源北斗莫名感到了亲切。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寻常,但遇到的烦恼却相当的平凡质朴。
  世界在真实地运转下去。
  等到四人闲聊一段时间,隔壁桌突然跑过来一个搭话的青年。青年招呼道:“中午好呀,各位。好久没见高尔基老大了,甚是想念。”
  “中午好。”高尔基举杯道。
  看来是和高尔基关系比较好的。
  海源北斗暗自琢磨。他成功发挥“被带去见世面的华国人”的本能,多吃饭少说话,能不掺和话题就不掺和话题。
  他继续往嘴里塞烤肉和小菜。
  这家烧烤店的烤肉和蘸料意外得好吃,他吃得快要停不下来了。
  嗝。
  等到海源北斗嘴巴终于空闲下来时,抬头张望的他发现和高尔基打招呼的人已经换了四波人了。
  啊?高尔基这么受欢迎的吗?
  “你们别一个一个过来见我啊。”高尔基见此也反应过来了。他神色无奈地站起身道:“我过去吧。这位置有点偏僻。”
  海源北斗目瞪口呆。
  瞧见海源北斗的反应的安德烈耶夫突然一脸坏笑。他轻手轻脚地靠近海源北斗的身边,狡诈地说道:“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吧~”
  他指了指远去的高尔基道:“这位可是我们白银一代的超新星。”
  茨维塔耶娃忍不住托腮附和道:“是可以放在博物馆让人瞻仰的水平。未来他进了博物馆,我就是给你们当导游的。”
  “别怀疑自己呀。”蒲宁听后失笑,“那我岂不是只能当博物馆的后勤人员了?”
  安德烈耶夫:“老实说,同辈人这样让我好有压力。”
  茨维塔耶娃:“有压力的难道只有你吗?”
  蒲宁:“更有压力的是我吧?你们都不在莫斯科,只有我能经常见到高尔基,顺带别忘记你们的工作文书都是我这边处理的。”
  ……
  海源北斗听得一愣一愣的。
  此时的他突然想到了列车上遇见的雪姑娘的感慨:没想到他已经长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
  或许从来都不是追赶……
  海源北斗望着远处站在聚光灯下,宛如被众星捧月的高尔基,突然轻笑了一声。那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终究还是被他走过了最艰难的一段……
  已经不用再怀疑了——
  马克西姆·高尔基,他将成为俄罗斯的下一位太阳。
  作者有话说:
  安德烈耶夫,1871-1919,俄国白银时代小说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
  玛琳娜?茨维塔耶娃,俄罗斯白银时代诗人。
  伊凡·蒲宁,俄罗斯白银时代作家和诗人,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
  高尔基应该都认识吧。
  我一个理工科都认识他,想必不用介绍了(捂脸)。
  说真的,要不是觉得这个世界观写出来是真的精彩,谁会写啊。真的太少了,这种粮少到令人发麻,当我知道俄罗斯文学划分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时,我的笔已经蠢蠢欲动了。
  哪怕只是把文豪的人际关系全部挪到这个世界观下,他们的故事就已经足够精彩了。
  以及改编还是改编的。
  作者只是个单纯的理工科,作者真的不是很了解每个文豪qaq。
  笑死,这本涨幅评论差得要死,没多少人看吧。
  第21章
  电饭煲是高尔基送的。
  重申一遍,电饭煲是高尔基送的。
  海源北斗从安德烈耶夫那里听到了电饭煲事件完整的前因后果,虽然高尔基本人听得一头雾水。
  安德烈耶夫:“阿列克塞,你还真忘记了吗?”
  高尔基:“没什么印象。”
  安德烈耶夫听后神色越发无奈。他开口道:“我对那个超越者印象还挺深刻的,好像是2年前的事情了吧?”
  “有这回事吗?”高尔基皱眉。
  “有啊。”安德烈耶夫捂脸道,“好吧,我明白了。你当时可能是忙到没印象吧。那我给你们讲一遍。”
  2年前,高尔基还在全俄罗斯出差。
  他在返回莫斯科的路上,遇见了某个因坐标计算出错,导致落地失败的空间转移系超越者。两个人都不懂对方的语言,所以高尔基就把安德烈耶夫喊来当翻译了。
  海源北斗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没想到过去还发生过这样的趣事。虽然海源北斗已经差不多能猜到后续了,对方绝对会在高尔基的颜值下沦陷沦得超级快。
  安德烈耶夫:“我记得他的老师事后回赠了你不少礼物。你这点还记得吗?”
  高尔基:“好像有点印象。”
  高尔基仰头敲了敲脑袋,自语道:“我确实记得我被送了不少东西,但都是一些能保存很久的东西。”
  “所以直接扔家里仓库去了。”
  “你家里本来就是仓库,原来还有仓库里的仓库吗?”海源北斗忍不住小声吐槽道,“也难怪你记不住啊。”
  高尔基无言地盯着海源北斗。
  海源北斗害怕地捂嘴:“我是不该说话吗?”
  “不,我把东西全给你吧。”高尔基认真地说道:“放在我这里只能当个摆件,放在你那里你好歹还知道是什么。”
  “我应该去学下汉语了。”
  话语的最后,高尔基平静地起身道:“以后早晚能用上。”
  四人的小酌就此结束。
  海源北斗在第二天下午收到了高尔基的赠礼。虽然他昨夜在床上辗转反侧,但挡不住高尔基的心意已决。
  电饭煲肯定不是送的。应该是当地买的,之后转赠给高尔基。
  但会送什么来呢?
  海源北斗的求知欲在看到高尔基的身影时达到了巅峰,但当他看见物品的第一眼后,眼角瞬间变得酸涩起来。
  绍、兴、黄、酒。
  西、湖、龙、井、茶。
  海源北斗:……这老师的身份有点容易猜呀。
  他现在算是明白安娜小姐为什么会觉得高尔基能和华国人相处愉快,契柯夫为什么推荐高尔基了,原来是已经有一个前车之鉴了。
  “还有这个。”
  高尔基从汽车的后备箱里,提出一个包装得很精美的礼盒。海源北斗定睛一看,随后赶紧拒绝了对方:
  “这个是陶瓷,是能摆在家里看的!”
  高尔基挑眉:“噢,是吗?”
  海源北斗连忙点头:“是的是的。”
  他把酒品和茶叶这些消耗品拿走还算可以,把陶瓷这种贵重物品拿走是真的不行。不过看起来,对方的老师相当用心的。
  海源北斗望着这一车的赠礼,莫名失笑。
  他有点想家了。
  当天夜晚,海源北斗在餐桌上和托尔斯泰闲聊起最近的见闻。托尔斯泰态度温和地评价道:“他确实应该学习汉语了。”
  “列夫,我还能见到普希金吗?”海源北斗蠢蠢欲动。
  “额……”托尔斯泰立马扶额道,“很抱歉,我最近也没能和普希金见上一面,不然可以帮你问一下。”
  普希金,一个活着的都市传说。海源北斗评价。
  托尔斯泰突然笑道:“周日下午有空吗?我好像一直没能陪你出去逛逛。不介意的话,一起去看场歌剧?”
  看歌剧,一个极其优雅的娱乐活动。
  海源北斗好奇道:“莫斯科大剧院吗?”
  托尔斯泰点头:“对。”
  海源北斗也不是瞎猜的,因为托尔斯泰家距离莫斯科大剧院最近。他也确实想体验一把去剧院现场看一次歌剧。
  “当然有空啊。”海源北斗立即答应。
  托尔斯泰见此笑了笑。
  他语气温和地补充道:“契柯夫他可能也会过来。如果他过来的话,到时候麻烦你一个人先回家吧。”
  “和可爱的后辈共进晚餐吗?”海源北斗调侃道。
  “是的。”托尔斯泰笑道,“好久没有和他好好聊一下了。正好交流下各自圣诞节的规划。”
  天呐。海源北斗感叹。
  原来他已经在俄罗斯待那么久了吗?圣诞节就快要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