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实际上现在的顶尖科技已经能与20年后的民用级别产品持平,只是生产的代价高,且厂商不会将这些作为主流商品售卖。也许他们会愿意提供给部分富豪,而且是以定制的名义。
  循着供应商调查,蹊跷之处就更多了。诸伏景光发现这款logo下的元件只是个贴牌产品,而其真实生厂商和便宜的那款商品并无二致。只不过经过不同的供应商运来日本,它们的价格就产生了天壤之别,无疑会让一个敏锐的前公安警惕起来。
  于是诸伏景光更加深入地追踪下去,终于确认该供应商确实只是个供应商而已,他们不生产任何产品,只是将世界各地的产品送到世界各地。无一例外的,经由他们手的产品都会变成天价商品。
  这种情况外行可能看不出来,但内行必然是看出问题的,别说行业内部人员,就算是稍微了解一些行业内幕的如测评人都能发现不对来。
  那么这款新品在如此高昂价格之下依然饱受好评的原因是什么呢?
  真有那么多冤大头买了,买了之后还赞不绝口?
  诸伏景光的右手食指在J键上轻轻点着,力道控制得刚刚好,只让键盘发出轻微的咔哒声而未输入任何信息。购买者不是傻子,所有人都好评必然有其隐藏原因。
  网络上无法调查购买者的信息,诸伏景光只能继续从厂商处寻找蛛丝马迹。这厂商来自美国,从日本这里已经无法搜索到更加详细的信息了,不过诸伏景光没有完全放弃购买方的信息搜寻,他又查了一些其他国家的购买者,试图寻找一些买家或商品的共通处。
  商品的共通处他一时半会儿真的没能总结出来,不过买家的共通处居然被诸伏景光发现了。
  除了日本之外,其他买家居然大都来自推行了大麻合法化的国家,这就很耐人寻味了。这个发现对于诸伏景光来说也是凑巧,之前就说了,官网上一般不展示客户信息,所以理论上他是无法发现客户的来源国的。但恰巧就恰巧在这里,这家公司居然会匿名显示近期购买了他们商品的客户的物流订单。
  尽管订单中大部分内容的文字是隐藏起来的,但他们还在国际地图上画出了运送轨迹图。诸伏景光本还觉得这就是随手画了几道航行线,并不代表真实情况,哪知道稍微一核对,他的脸色就凝重起来。
  航行路线居然真的能与对方公司运送货物的路径一致,尽管因为精度比较低,部分国家或城市无法看清,大致走向却是一致的。诸伏景光最初以为那是GIF动图,没想到细查之下发现那个简陋的地图居然是实时演算。
  这还真是个非常现代化的应用,倒不是说这个时代的科技做不到,而是很多地方网络信号不好,很难做到精准定位。如果再有点风浪干扰,很容易出现一天一动不动,一天日行万里的荒谬情况。
  惊讶之后,就是感谢。这样的实时运行数据,哪怕有延迟,也能说明很多事情。
  海上航线千万条,但大方向就能看出目的地范围。整个世界虽大,可能够接受跨国贸易的港口却有限。再靠近一点儿岸边,就能看出对方打算在哪个口岸登录。
  如果这个公司依靠运输赚钱,那么必须保证足够的运货量,不然就会因为长途运输的成本而入不敷出。如果这个公司实则有其他猫腻,依靠如走私这样的非法行径赚钱……
  人心不足蛇吞象,他们必然还是会保证运货量,恨不得一次赚够一辈子的钱。
  凡有痕,必留迹①。
  诸伏景光便是这样,根据他们在世界上留下痕迹,推断出可能性,然后再寻找可以证明他设想的证据。
  第21章 柯学破案居然恐怖如斯21
  诸伏景光打算再找个帮手,现在手上有线索的伊达航就是最适合的对象。
  当年他们上警校,关系好的几人之间填写些许私人信息互相之间都没避着对方,诸伏景光还记得伊达航的地址。
  那是在东京的地址,细究的话,是如今查询到的这个伊达航搬家前的地址。诸伏景光有理由相信,伊达家虽然从东京搬到了北海道,但东京的房子依然保留着。前世伊达航就是长大一些之后回到了东京,因而填写的地址是处于东京的常住地址。
  其实就算寄错了也没关系,整个日本总共也没多少人姓伊达。尽管名字中发音为“wataru”使用汉字为“航”的人也许不那么少,但叫伊达航的人可寥寥无几。若是最可能的目标出现了错误,他就将剩下的人再进行筛选,找出6岁①名叫伊达航的男孩,继续进行投递。
  多找个几次,总能找到的。
  诸伏景光和普通小孩儿很不一样,这点不用和其他家的孩子做对比,光是与他的哥哥诸伏高明比较就能看出很多问题来。
  诸伏高明也是聪明孩子的代表了,他从小就成绩优异,体育虽不算拔尖却也是一流水平。在诸伏景光变得如此成熟之前,他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
  而在弟弟变得成熟稳重又听话之后,诸伏高明也依然是被父母信任的好孩子。
  诸伏家的两位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对长子如此,对幺子也是如此。
  所以,当诸伏景光说认识了某个新朋友,对方在北海道,还兴致勃勃给对方写信的时候,没有任何成年人反对。
  只有诸伏高明在电话里问了两句,告诫弟弟“三思而后行”。
  “放心啦,高明哥。是我警校时候的同期。”后半句话他用手掩住了嘴,说得极轻,确保在客厅看电视的父母不会听见。
  诸伏高明闻言沉默了片刻,不知道自己应该相信弟弟所说的前世重生言论,还是再叮嘱几句。他不止一次感到,初为人兄,他缺乏经验。
  最后,他还是选择了接着弟弟的“设定”思考下去,客观地提出:“就算对方也重生,但你们来自的世界是否是同一个犹未可知。”
  诸伏景光点点头,乖巧地应声:“哥哥说得有道理,我知道了,会注意不泄露机密的。”
  两人的对话仿佛看多了小说,两人都在说些稀奇古怪设定的童言童语。也就是两人的对话没有其他人听见,不然或许会笑话他们两句也说不定。
  诸伏景光略作反思,他信封上留的地址本就是假的,信里的内容是用密语写的,其中也包括了联络方式。特地修改了表面文字的表达,使整封信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普通小学生寄给远在北海道的同学那样。
  只有使用他们22岁时在警校学习的解密方法,才能读出其中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
  被诸伏高明提醒之后,诸伏景光也确实产生了某些担忧。他倒是没想过伊达航变成坏人或者其他可能性的情况,而是担心对方像降谷零一样,只是个纯粹的小学生该怎么办。
  寄信过去,因为信封上写的是伊达航的名字,对方肯定会打开信,阅读其中的内容,这就已经达到诸伏景光的目的之一了。
  如果伊达航有过去的记忆,那么他就能顺利解读出其中真实的内容,这就达成了诸伏景光的目的之二。
  如果伊达航不记得以前的事情,那事情可能会有两种发展。一是他回信,可能是告知寄错了地址或者别的什么,诸伏景光只需装作普通小学生的样子与他建立起联系就好;二则为不回信,这就比较考验诸伏景光的耐心了,寄信可不像手机提示,还能看到对方有没有阅读你发过去的信息。
  如果碰到不回信的情况,诸伏景光打算隔一个月再试试,同时他还会给全日本的6岁伊达航寄出相似的信件,看看广撒网有没有机会逮住他设想中的目标。
  一番思量之后,小学生用火漆封缄,拿着家里人给的邮费出了门。邮箱离家不远,他一个人去寄信即可。这些年东京的凶杀案虽呈上升态势,绑架小学生的案件却并不多见。
  主要是,诸伏景光家也不算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绑匪也不会吃饱了没事做来绑架他。
  也许是日本长期处于少子化的状态中,相较于其他案件,儿童绑架案在警方的重视程度不可谓不高,几乎达到了严重程度数一数二的级别。
  绑匪绑架一个普通家庭的小孩儿,不一定能获得大量的赎金,但一定能收获一屁股追着他跑的警察。
  就算是罪犯也是讲究性价比的。
  所以小学生的诸伏景光悠哉地走在街道上,将信封顺利地投入了邮箱中,整个过程非常丝滑,没有一点儿耽搁。
  诸伏景光不是一出门就不想回家的皮猴子,他的事情很多,生活过于充实,仿佛所有的动作都有目的性,每一分钟都有必须完成的任务。
  有的时候,白雾带来的副本游戏都能成为某种调剂,让他的身心获得些许宽慰。白雾游戏大都有时间限制,可时间的设定往往与现实的紧急程度有关。
  当触发并非源于诸伏景光的强烈意愿而强制触发,它往往会在事态变得不可收拾之前就主动发作。这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自然是总会打断诸伏景光的状态,经常在意料不到的情况下开启。而且,之前就曾经碰到过,有些时候触发的白雾游戏会比诸伏景光自己上手来做更麻烦。好处则是,这种机制相当于一种预警,能让诸伏景光根据游戏内容、游戏机制和奖励推测即将要发生什么,并在白雾退去之后第一时间做出合适的反应。